注册 登录
先达人 返回首页

zjj的个人空间 http://siantarpeople.org/?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刘翔专题--中外媒体评论摘要

已有 1353 次阅读2012-8-10 23:53 | 媒体, 金融时报

外论选读2012-8-8
媒体札记:偶像刘翔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2012-08-08 (www.ftchinese.com)
(2012年8月8日)
泣不成声。
在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耳边,央视体育解说员杨健像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崇拜者看到偶像跌落,哽咽难言。沉寂良久,他终于可以在抽泣中挣扎出一句:“刘翔用一种我们可能能够预想到的最残酷的方式结束了伦敦的比赛”。
四年之后,刘翔,这位前110米栏奥运冠军,在伦敦跨越第一个栏时摔倒。这是他再一次在众目睽睽中伤退,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2008年8月18日,这位当时的全民英雄在北京鸟巢体育场以一种非常戏剧性的方式在发令枪声响起之后宣布退赛,那个在休息通道里用力踢向墙壁的画面曾经令多少追随者黯然落泪。
那次伤退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公众记忆,也成为刘翔光环消退的起点。在断断续续的治疗消息中,人们终于等到他2009年秋天通过在家乡上海的一场大奖赛强势归来。此后,他在多次比赛中均创佳绩,今年6月3日更重新达到12秒87的个人巅峰,这比他2006年打破世界纪录时还快了0.01秒。从2002年一飞冲天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开始,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加冕,虽然间有沉浮,但刘翔无疑是10年间中国最耀眼的体育明星,影响力只有姚明堪与匹敌。
而昨天17时45分发生的这场新意外,也再一次从侧面证明,刘翔仍然是中国奥运代表团最高人气拥有者:由北京地铁运营人员上传的图片显示,在那个下班高峰时刻,人们在站台上停下脚步凝望电视发出一片叹息;代表官方认定的央视新闻联播,再一次为这个没得到金牌的选手打破惯例,播出他单腿蹦过终点的过程……
这个傍晚,比起2008年前辈刘建宏那一声“啊”的惊讶,年轻的杨健如今更难平复心情,眼看着刘翔在被告知需要从另一个出口离开后单腿跳回跑道,并专门来到原本属于他的最后一个栏架前低头亲吻,他更加无法抑制泪水:“刘翔是一个战士,在这个可能是他生涯最后的一枪的比赛里,结果和过程有些惨烈,让我们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但这是事实,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以我对刘翔的了解,他知道他今天根本就跑不到终点,他也不知道他起身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刘翔就是是个战士,在明知道不可能跑到终点的时候,他飞了起来。”
听着体育场里为这个失败者而响起的掌声,杨健带着哭腔:“这一飞让我们想到04年,刘翔29岁该歇歇了,感谢刘翔带给我们的荣耀。这是我在今天来到伦敦碗能想到的最坏的结果,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明知道跑不到终点的时候,他依然咬紧牙关朝着终点线冲去。几乎是拥抱着最好的伙伴栏架一起摔倒在地,太难了。一个运动员如果脚不能跑,就像一个战士手里没了枪,用身躯去冲击敌人堡垒。刘翔再见,永远记忆的金色片断,只不过今天这一下,确实是太惨烈了!”
编导们在重播刘翔没能跨过第一个栏以及他摔倒后紧握脚踝的过程,这位央视解说员也要向这个传奇人物说声再见了:“刘翔是一个战士,他让中国在这个项目里辉煌了10年。刘翔用他的拼搏,在10年里补强了田径这个中国体育最大的短板,提起中国田径就会提起刘翔的名字。”
冬日娜更加有理由伤心。这位因为跟踪采访刘翔而成名的央视女记者,在说出“也许他是跟他的栏架说再见”后,需要调整情绪才能继续说下去:“我们也没有想到刘翔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第三次奥运会。但是我觉得,刘翔能回到奥运赛场,他已是一个传奇,4年前没有人会相信他还会回到赛场上。”她引用伦敦奥运会那句“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为刘翔精神定义,赞扬“他发现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12年8月7日,12秒87,这两个宿命般巧合的数字,为一个时代所见证。此时,新浪已将微博输入框中的默认标签由“刘翔加油”变成“刘翔摔倒”;五大商业门户首页顶端也已全是他的名字,编辑们仿佛在他跌倒一秒钟后就更换了头条,标题里处处可见祝福、鼓励和感谢,来自明星名人、田联官员、比赛对手以及外国通讯社。
“悲情英雄”的基调也延续到了今天出版的中国每一份奥运特刊上。那个吻别栏架的瞬间被放大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扬子晚报、华商报、楚天都市报、潇湘晨报、河北青年报、西安晚报、江南时报的封面,“再见,刘翔”、“谢谢侬”、“刘翔伤离别”、“战士刘翔”、“刘翔别哭”、“悲情亦英雄”、“你的痛我们懂”、“就这样伤别,您还是英雄”的大标题催人泪下,更不用说东方卫报在黑白图片烘托下那句“风萧萧兮易水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人民日报不仅在赛后即用官方微博“感谢刘翔和他曾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激励和感动”,今天又用《刘翔的伤,我们的痛》展望“今后的赛场上、人生中,仍有无数的栏架立在那里,等着他去跨越”;央视在他摔倒后不到半小时就已紧急上映纪念MV《海阔天空》,晚间白岩松引用英国卫报那句“刘翔的伤退震惊了一个国家,寂静了一个体育场”,再送他一首《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疼》;新华社除了宣布“刘翔的金牌留给历史补发”外,还在子夜从上海发出通讯《为时代所铭记的飞翔》:“这一刻,他似乎倒在整个世界的面前。命运如此难测。悲伤逆流成河...... 他的不甘心,四年漫长的等待,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汗水,眼泪,梦想......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
上海媒体更要为这位游子送上家乡的温暖。两份党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头版写着《坚强刘翔,单腿跳到终点》、《悲壮的告别,永远的英雄》;最畅销的新闻晨报用比报头还大的字号,安慰这位城市榜样“人没事,金不换”,叹息“刘翔伤别伦敦,怎不叫人心疼”,并由主笔许他一个“不痛的未来”。
但如果就是这样,人们又怎么常常叹息时光残忍?4年,不仅飞人已经没法跨过奥运会的第一个栏架,也有太多中国同胞已经没法谢谢他,没法心疼他,没法原谅他。誉满天下的另一面,其实就是谤满天下。
所以,长江商报头版是那句“错,不在你;痛,不只你”;所以,山东商报要在那个单腿蹦跳的背影边加上一个惊叹号和一个问号;所以,晶报一语双关地把《雾都一摔,意外再现》里那个“雾”字渲染出迷雾效果;所以,新文化报在用6段引题介绍背景后,把刘翔摔倒后透过栏架看着对手扬长而去的眼神放至最大尺寸,问所有人一句《你能给他宽容的微笑吗?》;所以,成都商报在《翔,背负1356走到终点》的感慨下声明,“当你在北京奥运会上毫无兆头退赛时,我们宽容过...当你在13亿人眼前首栏惨烈摔倒时,我们疑惑过!”——对刘翔何以“在2008年和2012年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疑问和愤怒,在他摔倒的那一刹那就已迸发。
“错,不在你”,那么,在谁?提前一天祝福刘翔好运、质问“我们真的需要逼着刘翔还那块金牌‘债’吗”的杨明,在昨晚7时刚过就已借由新华社体育部官方微博提出两个疑问:“第一个,刘翔的两针封闭是什么时候打的?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封闭就是镇痛的麻药,打针后会使肌肉力量感觉不一样。这大概是造成刘翔第一栏攻不上去的重要原因。第二个问号是,刘翔胸前为何又背着那个诡异的‘1356’号码?这个号码是刘翔自己选的,还是谁给他指派的?这等于提醒刘翔4年前的那次退赛,这不是故意给他添加压力吗?”
半个多小时后,前方记者传回了中国田径队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在宣布自己为刘翔“难过”也“骄傲”后,总教练冯树勇赞扬“刘翔在摔倒之后依然单腿跳到终点...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风貌”。而后,他否认“刘翔赛前打了两针封闭”,强调“在赛前热身训练时,刘翔仍有信心通过预赛。在枪响之前,中国田径队上下都没有预料到刘翔会提前出局”,同时声称4年前被解读为13亿人56个民族的那个号码之所以再次出现,是“组委会的安排”。
“跟腱断裂”的初步诊断在子夜得到中国代表团官方确认,网络媒体上此时已经出现了《赛前刘翔团队表情严肃,刘翔瘸着腿走进检录处》和《曝刘翔右脚已打石膏固定,心情释然主动要吃东西》的消息。
“打封闭”说非来自无名之辈,而是冬日娜在与央视赛前连线时所云:“刘翔打过两针的封闭,教练组对于刘翔非常担心。但是他在第六组实力最强,只要三四成的力量就能出线。”事实上,在这个夜晚,那些对刘翔有所了解的记者们自己就已经在微博上吵作一团。其中既有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魏祺那句“永远是中国田径人心中的英雄”,也有体坛周报记者张远的“好吧,假摔帝,再见!再也不想见...”
“我以为他至少应该在撤离赛场前和9万现场观众挥手道别,当然,如果是我,我宁愿坚持走完110米,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慢慢地将10个栏一一推倒,直到走过终点”——4年前,董路写下这段博客,如今,他却要反讽:“当年无数鄙视我的人,在今天突然开始为刘翔单腿蹦完110米感动、落泪,不吝溢美之辞...... 我笑了,真的。我体会到了智商和理智层面上一种巨大的优越感。”
或许吧,中国飞人在昨晚跳向那根栏架俯身亲吻前,也曾想起董路4年前那段事后得到广泛共鸣的期望吧。只不过,这位体育评论员现在是要抒发“关于刘翔的实话”,除了最后一节是“你曾经拥有的和你今天失去的,都不是你生活的全部”的祝福外,前6段都是在强调这位奥运冠军、世界记录保持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来就没有真正成功跨过一道栏——那道看不见的‘栏’。”
董路在微博中将“刘翔”分成两个:“一个是这位110米栏选手‘自然人’本身;另一个则是其和其背后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团队的‘代称’。”在声明自己也曾为这个自然人出色战绩而自豪外,他也叹息这个身不由己的自然人只不过是“一根绳上蚂蚱”——“他是最光鲜的那一只,也是最卑微渺小的那一只”:“‘刘翔团队’不论是为了政绩还是钱财,他们最大限度榨取刘翔自然人身上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因为他们赋予了刘翔很多待遇——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有投入就渴望有产出...4年前的北京到今天的伦敦,‘刘翔团队’面对的是同一个有伤(身体或者精神)的刘翔,04年雅典的金牌吊起了公众的胃口,相当于唱歌,第一句就唱到了嗨C,再往后就不太好唱了,怎么办?要么做到继续高亢地唱,要么退而求其次,力争保全或者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品牌价值附着点。”
是的。甚至在刘翔还没有走进伦敦碗、没有摔倒之前,因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等突然宣称其“关键部位受伤”,“刘跑跑”的嘲笑声就再一次响起了。“阴谋论”者们现在认定,这是刘翔继4年前那次毫无征兆的退赛后,再一次试图以这样一种“不败”的方式维持自身价值,赛前的“烟雾弹”只不过是官方在试探和铺垫。
于是,杨健脱口而出的那句“他知道他今天根本就跑不到终点”成为证据,刘翔赞助商耐克“谁敢去跌”广告在赛后十几分钟内即发布的“神速”成为证据,怀疑4年前就已经是一场“戏”的人们,现在更加有理由痛斥这位飞人是“演员”、“影帝”。
微博积聚了这些奚落声,4年前没能尽情释放的郁闷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自己的麦克风播放。根据新浪官方提供数据,比赛开始后1小时内,用户发布的与刘翔相关消息达到410万条,单就“刘翔摔倒”这一话题的微博讨论量达到110万条,热议狂潮甚至导致部分用户首页内容无法更新。
所谓热议,自然有赞有弹,但传播规律决定,永远都是批评声音量更大。如果说4年前“懦夫”之说流行一时的话,那么在刘翔真的“走完110米”后,对对这个“自然人”的嘲笑,集中到了对他身后的那些政治力量、商业利益的贬斥:前者要的是民族主义的旗帜,后者要的是广告价值的兑现。董路和他的赞同者认定,刘翔早已变成一个这双重利益操纵下的工具、木偶,不论是2012还是2008,从体育总局、国家田径队、地方体育局、孙海平教练到耐克、宝马、可口可乐,都早就知道飞人无法如愿获胜,是他们迫使或引诱刘翔来到奥运跑道上,以这种“把利益损失降到最低”的悲情方式实现软着陆。
比起董路,黄健翔好歹还算更体贴“自然人”的悲苦。继之前借电影《狮王争霸》中黄飞鸿对“金牌”的不以为然台词来批评举国体制后,这位体育评论员回忆起2004年刘翔偶像约翰逊栏间摔倒的故事,叹息那“最痛的一吻”:“任何对舆论的管制引导,只会使刘翔受到更多的质疑和伤害,只有把真相完全公开,才是对刘翔最好的帮助。多数人已理解:此时此事,最受伤的人就是刘翔自己。但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在5、6月两次跑进13秒的人如此结局?”
虽然也有学者羽戈愿意提醒善待“走下神坛的刘翔”,善待这个“国家主义所豢养的体育明星”,但这毕竟仍是在“伤口上撒盐”,与刘翔支持者对偶像的维护水火不容。此前为羽毛球假打事件写下“异化”长帖并广获转发的“鸿帆”这个夜晚心痛刀绞,她决定“果断拉黑”那些侮辱刘翔者:“他们的谩骂与嘲弄仿佛有了铁证;他们因为一头雄狮的倒下,获得一种幸灾乐祸的猖狂……感谢我在微博上关注的150多位好友。在我的页面上,几乎没有谴责,更没有谩骂,我为拥有这样的朋友圈而感到骄傲。”
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朋友圈,也就拥有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真理。这一边的善意关怀在另一边看来不过是幼稚,另一边的洞悉黑幕在这一边看来也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这个时候,人民网需要挺身而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于是以头条刊发火线评论《《110米,一个民族八年心路》。
在刘翔摔倒后两小时内写成的这篇短文宣布,“刘翔截然不同的三届奥运,历练着当今中国的心态”:“对于运动,如何超越对成绩的追求,回归个人全面发展所需?对于运动员,如何褪去种种符号,还原对个人的尊重?对于国家,如何超越自卑或是自负,培养出无需金牌支撑、不用患得患失的自信?”
“从狂喜、质疑到释然,110米,一个民族8年的心路,体育竞技折射国人心态成长。央视主播的真情泪水和无数粉丝的深情留言告诉我们,金牌不是唯一,刘翔没跨过的那道栏,我们跨过去了”——只怕凤凰网的奥运专题编辑不敢这么乐观,因为他们此时发现,“最不肯原谅刘翔的居然是中国人”。
这篇评论在晚间被重点推荐在首页,质问“刘翔是有大笔广告,但他不是唯一的受益人;刘翔是可能被压力压垮了,但过去他赢的时候,公众几乎无原则地热爱他,视其为中国强势的符号——这不是一种误解又是什么?”显然,在专栏作家吴策力看来,这个折翼飞人远比拿满金牌的李永波值得原谅,只可惜,“我很失望地看到,很大部分人对刘翔失败的反应,注定着举国体制在中国得以施行。金牌就无原则地兴奋,失败则无原则地谩骂。那个过去的病夫,现在炼出了六块腹肌,也许需要预约一下心理医生。”
文章中,编辑们为刘翔的命运加粗了下面一段:“成功时他被和李小龙、周星驰视为黄种人最成功的脸型,而此时他更像《死亡游戏》的李小龙,或者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心酸地解读。”是啊,《四年前,他们说刘翔应该爬过终点》,另一篇专栏将刘翔被绊倒在栏架前形容为“伦敦奥运会上最残酷也最令人难忘的画面”:“很多人对于刘翔的苛责,源于对其成绩的高度预期,然后在预期落空之后,就把刘翔当成了宣泄情绪的对象。”
难免要叹息“搞体育新闻、评论的人中,站在刘翔一边的比普通民众更多些”,因为此时,在这家网站公布的民调中,有超过半数投票者因为意外再次发生在刘翔身上而感到“疑惑”,认定他单腿跳跃亲吻栏架“像是刻意的告别演出”,更有接近60%的网民认为,在有伤的情况下坚持比赛“有表演的痕迹”。
这样声势浩大的指控,市场化报纸又怎么能视而不见?虽然有网络抱怨声称宣传官员专为刘翔下达了“保驾护航”的指令,但从今天早晨的媒体表现来看,那些狐疑确已穿过微博论坛进入纸面。
甚至,连人民日报也获准提及一句。汪大昭在奥运观察《伤情难为英雄汉》中写道:“他两度在奥运会赛场上因伤无法完成比赛,令人扼腕,甚至令人不解。”
在微博中将刘翔比作“划过中国田径夜空最灿烂的一道流星”,胡锡进认为“公开细究刘翔一个表情是残忍的。把他说得比获胜还英雄,也挺没劲。”这些观点通过今日环球时报社评《越真诚宽慰刘翔我们就越有尊严》得到阐述:“大落差催生大感悟,而刘翔的这8年,很多新观念冲出来,质疑也变得无处不在,刘翔不仅是英雄、偶像、退赛者,他还是话题,是中国人思考、辩论的平台。”
就更不用说那些都市报和体育报了,就算头版写下了“英雄赞歌”,内版也要重述4年来被反复言说的那些利益、压力、指标。
钱江晚报质问《谁来为刘翔的“惊天一摔”埋单》,三个小标题分别是“两次大热倒灶,惊人相似。以伤脚的承受能力‘赌’金牌”、“舆论吹风手法,如出一辙。先隐瞒伤情后匆忙打‘预防针’”、“阿喀琉斯之踵,是谁制造。医疗、科研、教练团队集体失职”。记者在伦敦百思不解:“职业生涯从来没有摔栏的刘翔,为什么会在第一个栏架就猝然摔倒?为什么刘翔的跟腱伤在经过了漫长的、耗费巨资的治疗后,一度说‘痊愈’,临到奥运会前又诡异地复发?”
齐鲁晚报直言不讳,《主演刘翔,导演是谁》。除了强调“我们想听刘翔自己的话”外,这份山东报纸更引述一位田径专业人士的分析,声称“仔细看慢动作回放,刘翔是蹬在了栏的中间部分,‘这是蹬栏,不是踢栏……不排除有故意蹬栏的企图’。”
新京报体育部副主编艾国永也要事后鼓励“刘翔可以对跑道说‘不’”。在他看来,“刘翔直接的压力来自于利益关联方,利益关联方的压力来自于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国人”。“你不欠任何人的...活出你自己”,文章为他减压:“相信很多人都能够理解你,不理解的那些人的众声喧哗,你自然也可以充耳不闻地屏蔽。”
国家、商家、大家,举国体制、商业利益、民粹主义,似乎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罪魁祸首,当然,最方便最集中的目标永远是第一个。
腾讯汇总这些“正常与不正常”:“伤病的梦魇已经困扰刘翔多年,而同样的,他身上也背负着太多的期望与寄托。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一个伤痛缠身的天才运动员而言,是正常的;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于一个举国体制下的天才运动员而言,又是不正常的。”根据那些体育评论员的消息,本期今日话题同样认定“刘翔很可能早知道跑不到终点,却必须硬着头皮跑”,而“更不正常的是,退赛后被认为是‘诈伤’,摔倒后被认为是‘表演’”。
何以至此?专题认为,“广大观众不接受退赛,希望他走也得走到终点”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上是因为刘翔只是“举国体制”的“荣誉机器”:“人们也会认为,刘翔是纳税人的钱给培养出来的,就需要去做点什么。对于刘翔来说,仿佛身经一场‘体育造神’运动。人们不允许‘神’退缩。有多爱就能有多恨,也不难理解人们的怀疑乃至愤怒。”
根据腾讯判断,“举国体制”和各种利益混杂在一起的局面造成了刘翔伤情不透明,进而导致人们难以接受,但是,“别怪刘翔,他甚至没权选择怎么治伤,不难理解为何伤病如此严重,旧伤复发如此凶猛”。
“如果有一天儿子不再优秀了,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这时,东方早报上,吉粉花的心声显得格外哀惋。昨晚17时45分之前,她应该还在为儿子重铸辉煌而憧憬,可现在,却只能抱头痛哭。
新华社已经传来了国务委员致电刘翔、代表团号召学习其拼搏精神顽强作风的电稿,但也许是该“请国家把刘翔归还给吉粉花”了。不论是崇拜者还是厌恶者,凤凰网今天上午的这个最新祝愿恐怕都能接受:“这一天终于到来。这一天或许是解脱的开始,从此后,他可以不再受摆布,他可以想回家就回家,想泡妞就泡妞,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吧,歌唱吧。就像音乐人洛兵昨夜追忆逝水年华时那样:“虽然我相信我的洞察力,但还是要说,不管他的运动生涯是否结束,我一想起他,不会是08年踢墙,也不会是12年摔倒。我只会想起04的雅典,他像风一样冲过终点,像风一样跳上冠军奖台。那年夏天很热,我也还年轻,命运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写出这段话。我哭了。”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913
更多相关文章
媒体札记:偏见与受害者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885)
媒体札记:金牌左与右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865)
媒体札记:“无政治,不奥运”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846)
好文重读:中国人刘翔
FT《睿》杂志特约撰稿人 张玮 2012-08-08 (www.ftchinese.com)
(编者注:此文刊于FT中文杂志《睿》2008年10月号)
每个中国人的面前都站立着一个刘翔:他打破世界记录后跳上电子计时器,抖动双腿、张开双臂说,“我是中国人”;他又高又帅,是个标致的时尚先生,在大城市,每隔一公里都能看到他的广告牌,他的名字和乔丹、伍兹、贝克汉姆等放在一起;他站在让中国人、亚洲人蒙羞的田径场上,有惊险、有忐忑,但总能远远地甩下对手。雅典奥运后到北京奥运前的四年里,任何中国人都可以倚靠在刘翔的肩膀上。他跑出了一个自信、张扬又兼具中国传统美德的赛道,在这个赛道里,百余年来的怯懦仿佛勾销了,他像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礼物,太完美以致烫手,只能放在“超级国家英雄”的位置上。但是,他退赛了,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这块中国人栖身了四年的安全之地,它其实不过是胜负百分之几秒的竞技游戏。咳,我们这依旧羸弱的倚靠和自信。这是第一个刘翔,它的篇幅已足够长。
这里讲述的是第二个刘翔,他是个二十来岁的上海青年,喜欢逛街购物,看港台电影,憧憬长发女友,喜欢打PS2游戏上的《实况足球》,这里没有随意倚靠、依附、捆绑,有完整的个人,如他自己所说“我有七情六欲”。讲述者张玮是一位上海体育记者、刘翔个人传纪的整理者,也是刘翔的朋友。
四年前,记者张玮以刘翔的口吻在《我是刘翔》的封面上写下一句话:“请大家相信,2008年的北京,我会再次飞翔。”现在,张玮说应该改成:“请大家相信,2012年的伦敦,我会再次飞翔。”暂无法预测伤势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好转,以及重新回到跑道的刘翔还能有多大能量,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位超级先生。
2008年9月。上海。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一周。
一个悠闲的周日上午,我坐在刘翔家别墅的庭院里。别墅位于上海西北角,闹中取静,是幢两层楼的建筑,有一个精心修整过的私家花园。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环视了一下别墅花园里的景致,笑着对刘翔:“如果我是你,早就退役在这享受生活了。”
一身休闲的刘翔坐在我对面,只是笑了笑,并不作答。
我想起四年前,我帮他采访整理他的自传《我是刘翔》,他有时也这样,微笑,但不回答。
那时,我在书的封面上以他的口吻写了一句话:“请大家相信,2008年的北京,我会再次飞翔。”但我们都没有想到,四年后会是这样一个结局——8月18日的“鸟巢”,刘翔留给全世界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
从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起,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我走进了刘翔的生活,从黄金联赛到世界田径锦标赛,从慈善捐款到各类社会活动,一路走来,我是近身的目击者和旁观者。四年来,和他、他的家人,都成了好朋友。
“快一个月了,外界对退赛的前前后后,还很不解,”我喝了口茶,对刘翔说,“能不能好好聊聊?大家都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刘翔。”
刘翔依旧没有答话,但点了点头。
到底有没有受伤?
裁判陈金凤说,她永远不会忘记8月18日上午的那一幕。那天,她在“鸟巢”运动员检录口担任裁判。
那天上午的“鸟巢”只有一个焦点,但出乎91000多名观众的意外,刘翔一瘸一拐地从跑道走回了检录口——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运动员一旦上了跑道,便只能从混合采访区通道离场。他的身后跟着两名裁判,试图阻止他,但谁都没有开口。负责监督的国际田联官员就站在边上,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但也失职了。
拖着伤腿,走过漫长的墙沿,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长的距离。在拐角处,顺着墙面,倒了下来,泪水已经在他的眼眶中打转。“他拿起一件外套罩在头上, 我看见外套在不停颤动,很显然,他难以自禁,但他不想让别人看见他哭。”陈金凤说。
“有人说刘翔诈伤、逃避比赛,如果他看到这一幕,就不会这么想了!”陈金凤语带气愤。
时间回转到2008年8月8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刘翔对外宣布不参加当晚的开幕式。他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个内部运动场上,做了一次秘密的全拟真测试。
媒体传称测试成绩是12秒98,事实却比此好得多:“12秒95以内。”让教练孙海平记忆深刻的,不是刘翔越过终点线时的笑容,而是他搓揉着右脚脚后跟,对队医说了一句:“只要你们能让这不痛,到时我肯定能和罗伯斯拼!”
“当时我的感觉,是刘翔在祈求队医。这四年来,他的梦想就是北京奥运。”孙海平说。
刘翔的伤处在右脚脚跟腱,是七八年的老伤了。引发的原因是脚后跟磨出了老茧,破了又磨,磨了又破,最终伤到了骨膜。原先大家都没在意,但北京奥运会前的大强度训练,让跟腱部位又开始隐隐作痛。正是这一时候,传来了古巴运动员罗伯斯以12秒87打破刘翔保持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田管中心后来透露说:“我们最终决定暂时不对外公布伤情,是因为人家一破纪录,我们就宣布受伤了,好像有点输不起。”——现在,不少人说,(当时宣布受伤)可能会有“心虚”嫌疑,但至少可以让公众有个心理准备,从而减轻刘翔的压力。
我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罗伯斯打破世界纪录当天和刘翔的短信对话纪录。
我:先胖不算胖啊,笑到北京才算牛B!
刘翔:一套套的啊!哈哈!没关系的!随便混混呀!
我:可以的,你这个混混到混世魔王级别了啊,那就看你北京干他丫的。
刘翔:呵呵!尽力而为啊!我倒蛮开心的轻松很多!当然我觉得他能跑得更快的!
我:现在你的包袱他算是帮你分担一个了。
刘翔:我很看好他的,我觉得一切跨栏运动员的好地方他都具备,经验他会慢慢积累的!蛮开心的!
我:看来你是真心话。
刘翔:笑看人生哦!开心点!轻松点!我要去做按摩理疗了!
我相信刘翔当时的心情却是轻松的,但他没有意识到,他那一直需要“按摩理疗”的脚后跟,在两个会后会给他带来一生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8月8日前后,队医给刘翔打了一针“封闭”——这是刘翔从16岁跟随孙海平起,9年来打的第一针“封闭”。在打“封闭”司空见惯的职业运动圈,这是非常罕见的。
“几乎不受伤,从不打‘封闭’”,这曾是孙海平和刘翔引以为豪的,但在北京奥运会前,这一健康神话被击碎了。
遗憾的是,这针“封闭”没有起到应有效果。8月16日,刘翔入住奥运村当天,脚伤忽然加重,随即刘翔被秘密送入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依旧是:骨头绝对没有问题,但骨膜受到感染。当夜,孙海平给我打来电话,语气沉重地说:“他一度走路都很困难。”
第二天,即第一场预赛的前一天,我写了一篇博客,题目是《刘翔的伤,到底有多重》:
这两天,每天都和孙指导通电话,每通一次,心情就沉重一份——刘翔的伤,可能比我想象的要重。
印象里,刘翔这家伙一直是个不会受伤的“怪物”,即便是2006年那次,听上去很严重,但是事后看可能是创造12秒88 的一种铺垫,那是重生之前必须经过的“浴火”,蜕变之前肯定要先完成的“涅槃”。
但没想到,这次却真的伤了。
6月份,从美国传来了刘翔拉伤的消息,可和他的家人,孙指导,包括他本人聊完天,得知那只是肌肉拉伤,没有外界传的那么严重。事实上也正如此,现在,大腿的拉伤早好了,真正困扰刘翔的,还是脚后跟。
其实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称之为“伤”。很久前,它只是脚后跟上的一个水泡,大大咧咧的刘翔把它磨破了,也没在意,然后水泡结痂,再磨破,再结痂,久而久之骨头倒是没有伤到,但医生说,伤到骨膜了。
那么这疼痛到底有多严重?按照孙海平的说法——跨前几个栏动作可以非常漂亮,但是到后几个,技术便走形了,因为脚后跟太痛了。
明天就是他的第一战了,肯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手边的手机摸出来,又放了回去,想给刘翔发条短信,想想还是算了,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发一条,很简单:“兄弟,好运!加油!”
那条短信,刘翔没有回。
那篇博客,连同之后的另一篇《刘翔退赛,你不知道的事》,在刘翔退赛的当天,点击量超过40万,留言数千条。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伤情早点公布,让更多的人有心理准备,退赛后他和他的团队所遭致的质疑和压力,会不会小很多?
刘翔没有告诉我,比赛前一夜他究竟在想什么,但是比赛当天的一个细节,却足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8月18日上午,刘翔在经过检录口上跑道前,狠狠踢了几脚护墙——这一幕通过电视镜头的反复重播,加深着大家的疑惑。
“为什么要踢墙?”
“一方面,我真的很想用踢墙的疼痛麻醉脚后跟的疼痛,但更多的,我是在恨!恨自己的脚,恨自己,准备了四年!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痛!”
预谋退赛?
退赛后半小时,孙海平和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参加新闻发布会。当着近400名中外记者的面,孙海平失声痛哭。
泪水打动人心,却不足以抵消质疑:反应如此之快,是不是早就准备要开这个发布会了?
事实上,资深体育媒体人都清楚,相对于“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退赛”这一轰动事件而言,“半小时”绝对称不上“反应神速”。后来证明,还沉浸在悲伤中的孙海平并没有想到召开新闻发布会,是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鸟巢运行团队媒体事务副主任陈树勋说服了他和冯树勇。
另一细节是:发布会的翻译是临时从语言服务志愿者中找来的,这位幸运但紧张过度的少女屡屡词不达意,冯树勇一度自己翻译。直到后半阶段,一位专职翻译的到来才消除了这一尴尬。
熟悉刘翔的人,都会告诉你这个小故事。
少年刘翔其实是练跳高的,但短跑已非常出色。就读学校里的百米王是一位高年级学长,刘翔发誓一定要跑过他。于是某天放学后,两人相约站在校内的百米跑道上——那条跑道的终点不远处是一堵墙, 从来没人敢在这条跑道上真正发力。比赛结果是刘翔赢了,因为发力过猛,他一头撞到了墙上,头破血流。但刘翔不在乎,他渴望胜利。
“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句中国古话,但它却最贴切地描述了刘翔的竞技性格:比起赛来,他就会很“犟”。我还可以告诉你另两个刘翔渴望胜利的小故事。
又一次,我去他的训练基地玩,和他打乒乓球。论田径,我不是他的对手,但打乒乓球,他不是我的对手。有一局,我10比2领先,他发球,目光如炬,我开玩笑说:“得了,认输吧!”他却摇摇头:“不到最后一个球,我是不会放弃的。”
还有一次,我们俩在他的寝室里玩PS2游戏上的《实况足球》。第90分钟,我2比3落后,伤停补时阶段,我奇迹般打入扳平一球,我山呼海啸,得意望向身旁的刘翔——他依然全神贯注于屏幕。伤停补时最后一分钟,他又攻入了一球,4比3,这时,他才露出笑容,拍着我的肩膀说:“怎么样?”
只要有竞争,无论是否是在跑道上,刘翔都渴望胜利。
所以,现在,孙海平回忆起8月18日那天送刘翔上跑道时的情景,依然唏嘘。
“他在热身跑时就已经一瘸一拐了。最终无奈,医护人员采用了强制刺激学位的方法——这是一种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疼痛。”——这个“强制激疗法”,现在仍被部分医学专家质疑,因为短暂的刺激过后,伤处带来的疼痛要加强数倍,这也是刘翔后来在跑道上疼痛难忍的原因。
“刘翔抓着我的手,整个人都在发抖,但就是不吭声,我知道,他真的很想参加比赛。”孙海平说,也正是这一幕,让他在后面的新闻发布会上潸然泪下。
比赛前一夜,孙海平和刘翔商量好了进入预赛第二轮大概需要跑到什么成绩。“根据同组对手的情况来看,13秒50左右,应该就可以。”这是孙海平在比赛前一夜给刘翔下的指标。
没有人会为一场预先谋划好的退赛准备什么成绩指标。
赞助商角色
刘翔退赛,震惊世界。媒介随即寻找一切原因,包括背后的赞助商。
一篇以“耐克内部人士”署名的文章,在网上迅速流传,主旨是:刘翔的赞助商耐克公司,不希望看到刘翔输给罗伯特而施压,迫使刘翔退赛。
破绽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熟悉耐克公司或刘翔广告赞助商操作模式的人来说。比如,刘翔没有文章中所称的“专业经纪人团队”,他所谓的“经纪人”,其实就是田管中心和孙海平;文章称耐克担心赞助“打了水漂”,但事实上, 在刘翔的所有赞助商中,安利纽崔莱、中国平安、伊利乳业的赞助金额都超过耐克,前几者更有理由担心是否“打了水漂”。
最主要的破绽是文章称耐克制定了退赛计划,“双方很快达成共识”,问题在于,刘翔的这一方,谁敢在放弃比赛这件事上点头?田管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还是更高级别?
尽管“耐克逼刘翔退赛”被证明是个笑话,但包括耐克公司在内的刘翔的12个品牌赞助商在他退赛后将采取何种策略、和刘翔的关系如何进退,却是个有趣话题。
退赛第二天,家乡上海的几份主流报纸都出现了耐克的整版广告,刘翔的头像占据整个版面,画面严肃、庄重,广告词也相当触动人心:“爱运动,即使他伤了你的心。”
这则“危机公关”得到各方面赞扬。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韩国的起亚汽车独具慧眼,单独签约了还名不见经传的刘翔,赞助费用只有60万人民币左右。雅典奥运会后,刘翔的代言费用从不到100万人民币开始一路飙升,500万,800万,1000万,1500万,2000万,除了在NBA的姚明,没有一个中国运动员能有此号召力。
一个小事例即可证明:2006年,刘翔准备赠予教练孙海平一套房产,以报师恩。他联系上海市西北角的一个高档小区,钥匙很快便交到孙海平手里。这套4房2厅的住宅时价200多万,而刘翔只需要给该小区拍一组平面广告。事实上, 拍摄平面广告可能只是个形式,因为该小区楼盘一直紧俏,并不需要做广告。开发商愿意赠送刘翔房产,而刘翔坚持无功不受禄而已。
“广告收入确实改变我和我家人的生活,我不排斥,但前提是不能影响训练。”这是刘翔的一贯看法。
所有的广告代言,无论对方出钱多少,都必须遵循一条规矩:如果是电视广告拍摄,只给一天;如果是商业活动,只给半天,另外半天必须用来进行身体恢复性训练。4年来,这一规矩雷打不动。
有两点,外界时有误会。
一是广告收入的分配。各式各样的运动员财富排行榜上, 刘翔的收入都是以再分配前广告价格累加计算,但事实并不尽然。一个1000万元的广告,首先上税,税后收入将分摊为:刘翔50%,孙海平15%,国家体育总局15%,上海市体育局20%。换句话说,1000万广告实际到刘翔之手的,还不到400万。
二是刘翔在2008年的广告接拍。鲜为人知的是,从2008年1月1日起,刘翔便没有再接拍广告。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给所有运动管理中心下发通告,禁止北京奥运参赛运动员在2008年接拍任何广告、参加任何商业活动。刘翔,需要做出表率。
2007年年底,是刘翔最忙碌的时间。和各大赞助商协商后,刘翔将所有2008年广告拍摄计划全部提前录制,随后进入冬训。2008年,尽管刘翔还是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中, 但那都是前一年录制完成的。2008年初,刘翔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某综艺节目,节目拉了广告赞助商,为这事,田管中心和孙海平被国家体育总局通报批评。
退赛后,他的12家签约广告商都没有提出与刘翔终止合作,从及时改变的广告语中也可看到广告商的态度。除了耐克,伊利牛奶也在退赛后不到20小时内打出了新标语:有梦想,就有下一次的飞翔;安利纽崔莱则说:风雨之后见坚强。
这可能只是赞助商们暂时的观望态度。因为毫无疑问,退赛让刘翔的代言商价贬值了。
眼下,暂无法预测伤势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好转以及重新回到跑道的刘翔还能有多大的能量。赞助商们意识到需要耐心等待。一方面,在讲究道德伦理的中国社会中,“落井下石”是受人唾弃的,没有一个赞助商敢冒这一道义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刘翔伤愈后重夺王者之位,则其中蕴含的广告价值将可能是爆炸性的,谁也不愿意在局势未明朗时做出短视决定。最可能的情况是,待合约到期,赞助商视刘翔恢复情况和比赛成绩,提出不再续签或价码打折。
我这四年
2003年的雅典,刘翔一战成名。那一夜,不少人评价,“全中国的男人都醉了,全中国的女人都哭了。”
用“国家英雄”形容其时的刘翔,并不为过。一个例子,回国后某次乘出租车,司机翻下“计价牌”后通过后视镜发现竟是刘翔,毫不犹豫地将“计价牌”翻起。双方“争执”了十多分钟,刘翔海还是付了钱,并给司机签名留念。
这样的礼遇对21岁的刘翔而言,是陡然而来的,自然有些不知所措。好在父亲刘学根是个识大体的长者。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刘翔回到上海,车窗外汹涌的欢迎人群吓了刘翔一大跳,其时,刘学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小家伙,今后成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要看你怎么做人了!”
21岁的刘翔从此开始在聚光灯下学“做人”。
上海的莘庄训练基地,挂满了“向刘翔学习”的横幅,但刘翔依旧和原来的室友合住,对这位奥运冠军的额外照顾,是在狭小的卫生间里装了个淋浴器,这样他便不用去公共澡堂洗澡了。食堂里,有专门的厨师为他开小灶,但他经常把水果和海鲜分给队友和教练。
在一则广告中,刘翔驾驶红色凯迪拉克潇洒自如。但很少人知道,现实生活中,刘翔并不会开车,从宿舍到运动场,都是骑那辆28寸自行车。父亲刘学根一般在周六上午开车上基地接他回家,周日晚上再送他回基地,因为周一早上一定要训练。
四年来,每个春节,刘翔都只在家过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就要回基地。家里养了一条叫“摩卡”的德国黑背狼狗,每次刘翔回家,“摩卡”都会扑上去狂吠不止——在它眼里,少主人完全是个陌生人。
刘翔也需要娱乐。2005年中国劳伦斯体育奖颁奖典礼在深圳观澜湖举行。呆在宾馆里,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武打片刘翔看得津津有味。那段时间,他的私人时间实在太少了。那一晚,刘翔邀我留宿,我们聊了整整一个晚上,聊各种八卦、趣闻。有意思的是,我们聊到了香港电影、香港明星,其中包括刘嘉玲,第二天的颁奖典礼,给刘翔颁奖的嘉宾就是刘嘉玲。
不知道刘翔会不会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对于举手投足都受到万千关注的一个年轻人来说,有时候真的太累了。2006年年初某一天,刘翔在家和父亲刘学根谈心,刘学根严厉批评了他,说最近好几次在电视上看到刘翔在公共场合不搭理别人的招呼。“你以为真的是你自己了不起吗?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支持你,你又算什么?你现在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你的,你应该回报社会!这是你的义务!”那一夜,刘翔当着父亲的面泪流满面,这也是委屈的泪水,他觉自己天天在重压下生活,缺少自由,缺乏放松。那一次谈话持续到凌晨3点,最终父子来了个拥抱。刘翔最终明白,他得到,所以他也必须付出,他享受鲜花和掌声,所以也必须承受、化解重压。
但北京奥运会前的压力还是始料未及。2008年年初,父亲刘学根和教练孙海平就私下里和相熟的国内媒体记者打招呼,希望“奥运前,能少写点(刘翔),就少写点”。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热情还是汹涌而至。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在奥运前用刘翔做了封面人物,并认定刘翔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新腾飞的“标志”。即便是罗伯斯打破世界记录时,国内各大网站的投票还是显示,超过80%的网民认为刘翔将为中国代表团夺取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
“这是游戏,就看你怎么玩。”这是奥运前,刘翔在某广告里的一句话。但在现实中他才明白,重压之下,“游戏”是多么难培育的心态,他选择了逃避。2008年,我突然发现“刘翔”从我MSN的名单列表上消失了。原来,他再也不上MSN、QQ等聊天工具了,他在手机里设置了“黑名单”,只选择性接进。有些时候,他选择和队友一起打牌聊天作为放松手段,但更多时候,他选择一个人听音乐、看书、看影碟。网络上他的新闻纷纷扰扰,他已很少关注。“有时候早晨醒来,真希望一睁眼就是奥运会了,然后就去比赛,然后一切就都结束了。”刘翔在奥运会前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刘翔自己也没想到,击败他的不是压力,而是伤病。“我未必拼得过罗伯斯,但至少我努力过,我就不会有遗憾,但现在……”刘翔说。
正如学生时代期盼大考后的欢乐假期一样,刘翔在奥运会后也有很多打算。比如去卡拉OK包间里好好唱两嗓子过过瘾、找时间补习一下英语,或者,终于可以把自己最心爱的圣斗士人偶拼装完毕,陈列出来了。
刘翔的游戏最爱有两个,一是变形金刚,一是圣斗士。北京奥运会前,一位朋友从日本给他带来了37套圣斗士人偶模型。有一天,刘翔把我拉到他的卧室,37个大盒子整整齐齐堆放在他卧室卫生间的后门。“这是很少见的冥界白羊座黄金圣斗士,这是冥界三巨头”刘翔很自豪地向我一一介绍,神情天真烂漫。
刘翔本来打算在北京奥运会后把这些圣斗士人偶都拼装起来。“我要有一个大柜子,带射灯的那种,然后好好把他们都陈列出来。”
但奥运会上发生的一切又让他改变了主意。现在,他决定继续将他们封装存起来。“肯定还有机会。”刘翔一边说,一边抚摸着他的那些宝贝盒子。
他没有具体说“以后”究竟是什么时候。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911
更多相关文章
刘翔出局引发中国网民热议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901)
好文重读:我怎么会放弃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900)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nmotion广告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