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先达人 返回首页

zjj的个人空间 http://siantarpeople.org/?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不似元帅胜似元帅的一代名将——粟裕

已有 2112 次阅读2014-4-17 22:44 | 陈士榘, 邓小平, 粟裕

不似元帅胜似元帅的一代名将——粟裕
     陈士榘上将因何“得罪”邓小平
             ——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鲁谈粟裕往事 
                                        ——摘自张雄文的博客 

                            作者:张雄文 发布时间:2014-03-23   
  一
  当年,粟裕随同彭德怀出访苏联,对方接待级别很高。他当时是总参谋长,彭德怀是国防部长。苏方的总参谋长钦佩粟裕的威名,赞叹他劳苦功高,而粟裕当即答道:我们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作战,功劳归功于党。而且我国的体制与贵国有所不同,我们是国防部长领导总参谋长,我是在彭总的领导下工作的。
  此事过后,毛泽东看到彭德怀递送的有关报告,当即批示:粟裕,你对彭有意见,可以到我这里来讲,为何要去向苏联人那里告洋状?
  为此,埋下了几年后军委扩大会议上彭德怀批粟裕的一笔帐。

  二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当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渠奉粟裕之令前往支援中原野战军打黄维兵团时,他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兵强马壮,清一色的新式美械装备。而中原野战军从大别山出来不久,手中几乎没有象样的武器,连重机枪都很少,故向中央请求华野支持。
  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派陈士榘带兵过去时,让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亲自送到刘邓处。这是钟期光第一次见到刘伯承,一个令人非常敬重的元老级人物。钟期光叮嘱陈士榘要服从指挥后就回到了华野。
  没想到,陈士榘将自己的三个纵队围在中原野战军的包围黄维兵团的圈子之外,只作了一个“观察员”。
  刘伯承亲自给陈士榘打电话:“你要等我们中野打前锋,等拼光了,华野再来渔翁得利吗?”
  华野总部的粟裕也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当即派钟期光再次赶过去,代表华野前委严历批评了陈士榘,陈士榘表示服从。
  但等剩下他单独面对刘伯承、邓小平时,却说,我的部队可以在最前方,但要我来全盘指挥。对于刘伯承那么老资格的将领和邓小平这一总前委书记,陈士榘敢于如此出言,胆量的确非同一般。
  邓小平最终只好同意让陈士榘担任了总攻黄维兵团的总指挥。
  三
  帮助中野解决黄维兵团后,陈士榘和一个参谋同邓小平及其手下打牌,商量好输者钻桌子。陈士榘一方输了两盘,他自己乖乖连钻了两次桌子,而邓小平一方输掉时,他的对家钻了一个来回,以示替邓小平钻过了。
  陈士榘愤愤然站起来,不依不饶地指着邓的鼻子说,好你个矮子,我这么大的个子都钻了两次,你敢不钻?!最后不得已,邓小平只好钻了一次。
  多年后邓小平当了中央军委主席,一上任就让陈士榘退了下来,而且未安排中顾委委员等任何其它职务。1988年7月,当邓小平主持授予红星功勋荣誉章时,陈士榘是拒绝出席的一个。
                     (根据邓子恢之女邓小燕采访钟德鲁笔记整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粟裕将血腥的战争打成了艺术——关于粟裕的随想 
                         作者:针叶 发布时间:2014-03-23 来源:针叶的天涯博客  
  
        粟裕将血腥的战争打成了艺术
   由将帅的经典战役拍成影视剧的,粟裕雄踞第一,不但国内无人能比,国外也没有对手。我看过的就有电影《南征北战》(52版)、《南征北战》(新版)、《红日》、《战上海》、《黄桥决战》、《淮海战役》《济南战役》;电视剧《七战七捷》、《英雄孟良崮》,《红日》、《豫东之战》、《济南战役》等。
  粟裕在战场上创造了很多经典,有些战役可以用神奇来形容,让我这样的军事外行都看的赞叹不已,那么对通晓军事的人来说其魅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被称为军神的刘帅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自视甚高”的林彪也曾感慨“粟裕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神仙仗”的评价恐怕比刘帅那句“百战百胜”来的更高。但1948年的豫东战役期间,刘帅对粟裕还有过这样的评论:“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看来刘帅更具有识人之能。
  原来是胆识和气魄过人,这就是刘帅和林彪都自叹不如的原因。粟裕的胆识和气魄究竟强到什么地步,豫东战役不久之后的淮海战役给出了答案。淮海战役不同于辽沈和平津战役,它是双方实际意义上的大决战,谁都输不起,赢了是千古佳话,输了必是千古罪人。粟裕主动提出打淮海战役,且坚持要把它打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有点不知死活。况且它的难度也是历次战役所不能比:敌方80万对我方60万;敌方装备精良对我方的装备混杂;大平原利于敌方机动,而我方毫无地利之便;敌方后勤补给便捷,我方的运输工具却是独轮车……综合论起来,敌方的优势不止强过我方一倍,且敌方的士气不衰,铆足了尽头做最后一搏。可这仗居然打赢了,而且是干净利落地吞掉了对方55万,消灭的敌人几乎跟我方的参战部队数量相当。谁有这样的大手笔!能“写作”这种“大文章”的人应该不止粟裕一个,但把“文章”写的这么好的人,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
  粟裕还不仅仅是胆识和气魄过人,张震总结出的就是另一些东西,他说“粟裕作为一代名将,他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深思熟虑,机断专行” 是指挥技巧,“奇”是用兵之法。成熟的军事家在作战之前喜欢听取别人意见,可一旦构思成熟,战役进行中,却最忌别人参合,那会打乱思路和部署,造成可怕的恶果。老蒋就不懂这道理,喜欢越级指挥为共军帮忙。国军败得那么快,还真不能忽略老蒋这方面的“贡献”。

  关于用兵之奇,若站在粟裕的角度来总结,这个“奇”字换成“活”更贴切。读《粟裕战争回忆录》,其中说到奇兵的,大概只有两处,一是黄桥战役先打翁旅是用了一招奇兵,二是七战七捷中围黄救邵用的是奇兵,也是险招。谈到灵活用兵的地方却很多,如在回顾孟良崮战役时,他说预留王必成的六纵在鲁南待机“是灵活用兵的重要一着”, “这着棋一旦动起来,全盘就活了”。奇兵和灵活用兵在他的心目中是两回事,他更看重的是活用兵,奇兵多属险招,往往是迫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但粟裕的灵活用兵看在别人眼里往往也够奇的、也够险的,便有了善用奇兵之说。
  粟裕用兵的灵活,在苏中时日本人就头疼,据说曾专门组织人研究,结果到战争结束时也没想出对策。这个“活”更让老蒋头疼,称其为“诡计最多”,也组织专家研究对策,更请出冈村宁次做顾问,结果还是打一仗败一仗。活用兵法活用兵,令对手无从琢磨,谁遇到这样的对手不害怕!

  粟裕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个“活”,他的魅力也在这个“活”。要做到这个“活”还真不易,我想,粟裕所以能做到主要凭借的是两点,其一是“知己知彼”功力深厚,其二是精通“战争数学”。
  以黄桥战役为例,此役打的凶险无比,如果知己知彼的功夫不到家,或计算的不精确,那就毫无胜算。韩德勤以强兵来攻,兵力二十六个团共三万余,而我军全部人员仅七千余人,其中战斗人员不过五千余人。敌军虽多,但其中的李明阳、陈太运两部态度暧昧,只要战胜中路敌方主力,李、陈两部就不敢动;附近的日寇也会采取观望态度——这是知己知彼的功夫。接下来是怎么打,来敌中翁旅最强,但先歼灭翁旅就震慑住李、陈二部,可以实现对韩军主力的包围与迂回,还可以严重打击敌军士气,对战役的转变会起决定性影响——这是奇招,靠的又是知己知彼的功夫。办法有了,接下来就要谋划具体实施过程,这不仅是战术技巧的铺排,更是大量数字的推演,我们可以简称这部分内容为军事家们的战争数学:以四分之一兵力守黄桥,以四分之三兵力机动,机动部队要以最佳的办法最快的速度歼灭翁旅,然后实施迂回与包围,这里要计算的东西就太多了,我方的战力、敌方的战力、我方指挥员的能力、敌方军官的应变水平、弹药的消耗、人员的伤亡、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全歼翁旅需要的大致时间、以及战斗结束后弹药是否能得到补充、押解俘虏救助伤病等需要占用多少人力,余下的战士数量和体力是否足以完成下一阶段任务,守卫黄桥的部队能坚持多久,牺牲会多大,是否有余力在机动部队完成迂回与包围过程中参与歼灭战……粟裕需要算的肯定比这多得多,可这仅仅是开头,后面的题还大着呢!全歼了翁旅不过是减少敌人三千人,面前还有三十三师和八十九军,就算我军没有损耗(这不可能)也不及敌军的一半,却要去围歼?对方将领一定以为粟裕疯了!但他做到了,将敌人一块一块地切割,吃完这块就啃下一块,直至啃光为止,胃口好的很。结果三十三师全歼,八十九军包括军部在内大部被歼,歼敌一万一千多,是我方参战部队的两倍。

  战争数学够复杂,简单之处中学生就能胜任愉快,复杂处累死数学家也解不开,战场上不确定的因数太多,想算清不仅要靠经验,要靠战略战术的深厚功力,要靠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程度,恐怕还要有独特的数字推演方式,这些都是外行不易理解的。即便是内行,能力上也千差万别,林彪所说“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原因无他,没有粟裕算的精。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将星殒落之谜——论粟裕将军 
              作者:子虚老人 发布时间:2011-05-18 09:55 来源:乌有之乡  

       反右扩大化,由书记处向各单位压指标,中央军委也在所难免。不恭维单位领导者,就看不起领导,就是反对领导,反单位领寻也就是反党,这是一条不成文的时尚抓右派的标准。当时军委由囯防部长彭德怀主持,粟裕时任总参谋长,粟裕的性格,从不唯唯诺诺。份内工作该办的就办了,很少找彭德怀请示汇报。加上军功和能力不逊于彭德怀,更受毛主席的信赖。尽管粟裕处事小心谨慎,有些事彭德怀感到恼火和生疑,以致产生偏见。自然有人从中挑拨。以致在反右运动中爆发。  
       功髙盖主,功髙遭忌。党内某些人用心叵测,不惜篡改历史。如在准海战争上为自己争功,爭政治资本。淮海战争与渡江战役是粟裕指挥是不容篡改的历史。却有人恬不知耻地说,淮海战役是前委指挥的,当然是前委书记。渡江战役也是他指挥的。可不知他指挥的是湖口,还是江阴,或是宜沙。从湖口渡江的是陈赓的四兵团,突破江阴的是陈粟三野10兵团的叶飞。从宜沙渡江的是林彪的部队,他谁能指挥得动,林彪吧。毛主席为把淮海战役指挥全权交给粟裕,就虚设了一个“前委”。况且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改编为四路野战军, 四路野战军建制一成立,这个“前委” 就自动消失了,三路渡冮战斗是由野战军各自指挥的。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就给新组建的“二野”10个军,二野除陈赓兵团渡江外,其余由邓小平率领赴陈赓创建的鄂豫陕根据地休整去了。渡江战斗就发生在“二野” 主力赴陕南的休整途中。他怎么能指挥叶飞与陈赓渡江战斗。他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于何地。  

      粟裕两次让司令员给陈毅,说明粟裕的髙风亮节。可陈毅憋着一肚子窝囊气,还真在58年全军批判粟裕的大会上发泄出来。他说,淮海战役的胜利并不是你粟裕的功劳。是老百姓支前的结果,是老百姓的小车推出得来的。从而粟裕在写回忆录时,淮海战役这光辉的一章,却留下一个空白。相当于乾陵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在生他不能写,后人去评说。  
      其实在他受批斗之时,大将陈赓就指出了挨整的原因。陈赓私下对粟裕说,为官有两大忌,一是功髙才大,二是不懂讨好领导,与人相处不园通,您老兄两条都犯了。 
       但陈赓还有一条没有看出来,那就是毛主席对他特别信任和热情超过了所有的人,遭人忌恨,走资派为了夺权,他们一时奈何不了毛泽东,他们采用离间的办法,把主席的爱将和信用的人,逐个除掉,然后由他们取而代之。毛主席对粟裕的几次的夸奨,给全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某些人恐惧,势必要除掉他,因而是毛主席害了他。如说粟裕去西柏坡汇报淮海战役作战方案时,毛主席向与会者介绍说,粟裕的一些人和事,如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东进首战黄桥,在苏北七战七捷,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军74师,击斃张灵甫。解攽战争由战略防禦转入战略反攻。最近的豫东战役,想诸位有所耳闻,但不知在笫一、第二次反围剿中,率部活捉了张辉赞,回头击退谭道原,取得两次反围剿的胜利的飞将军是谁,也就是这个粟裕。 
        在粟裕打完林彪称赞为神仙之仗的豫东战役之后,毛主席令他隐蔽渡长江,直扦宁沪,开辟新战场。而粟裕建议打淮海战役。与国民党军决战在淮海地区,将其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毛主席接到他的电报后,就把他请到西柏坡,要他向中央军委汇报淮海战役作战方案。在西柏坡,毛主席一听到粟裕到了,就丢下手中工作,大步流星急切地去迎接。大声地喊粟裕。两人紧紧握手,主席端详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说:粟裕呀,我们已有17年没有见面了。当年的飞将军就要成为指挥围歼楚覇王的垓下之战的韩信了。这是主席一生从未表现出来的亲密情感,与对其他同事们的严肃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1955年军銜制评定时,毛主席又说,论功、论资历、论才、论德无人可及,粟裕为帅是无话可说的了。粟裕的让帅,使许多人不敢髙攀,而自觉对号入座,化解了一场军人攀比而人心背向的闹剧。从而他是三军统帅中威望最髙的人,他也就是目空一切的林彪唯一敬佩的人。他的功绩、他的人品是可震慑各路骄兵悍将的人物。当然髙岗、林彪、彭德怀是党内军内可押阵的人物。髙岗对刘少奇发难,怀疑林彪与彭德怀是髙岗后台,借制造的髙岗反党集团将彭德怀、林彪一网打尽,可遭到朱德的力保和毛主席的不认同而未能遂愿。覇道的彭德怀只不过是一介莽夫,目空一切的林彪树敌太多,二人不足为虑。而对毛主席的爱将粟裕,处事小心谨慎的,实在是无懈可击。今天彭德怀对他意见很大,不如借彭德怀的手,除掉粟裕。1958年当彭德怀发起在军内批判刘伯承军事教条主义,为保刘伯承,他利用总书记的职权,利用彭德怀把斗争矛头转向粟裕,揭批粟裕的反党夺权的会议,从小会到大会再扩大到全军千余髙干的批斗大会。

       中央书记处设粟裕专案组,专案组组长自然是总书记。从1958年5月,开始对粟裕的批斗,发展到召开全军千余人髙级将领批斗粟裕的大会,然后在全军进行揭批时对粟裕逼供讯等手段,逼他承认由他们揑造的不实之词。时至7月2日才收场。近两个月罗织粟裕的问题。其错误是长期以来与彭德怀搞分裂,反领导反党;有个人野心在军内争权,与彭德怀、聂荣臻、陈毅搞不好关系,其三是告洋状。其手法与整髙岗同出一辙,试图将粟裕打成反党反革命分子。当向毛主席汇报粟裕的错误时,毛主席说,战争年代,粟裕仗仗打得好,战功很大,也不能说他是军事教条主义,也是出乎公心的,到北京以后,在军銜评定时,不能都说他件件事是为私吧。毛主席为粟裕说话后,批斗会才收场。会后专案组抓住告洋状的揭发材料做文章,向毛主席再次汇报,并报请处理意见,毛主席看后说,只要不是里通外国,其他错误都可挽救,于是同意书记处关于撤销粟裕参谋总长的职务,由书记处书记黄克诚接任。一代将星由此而殒落。  

      螳螂捕蛇,黄雀在后,整粟裕的两名干将彭德怀和黄克诚,在一年以后又被人作弄,打成反党集团。又是因里通外国的“莫须有”(罪名) 而解职。髙岗、粟裕、彭德怀以同一种方式,遭同样的罪名而下台。为篡党夺权,用同一手法,导演了一幕幕“清君侧” 的新版。“里通外囯” 抓住了毛主席用人的底线。这是一时无法对证的“莫须有”(罪名), 使他们永远也翻不了身。就是这一下,使毛主席不想再用粟裕。在彭德怀之后,总长粟裕是最有资格接替彭德怀的人选,刚受批斗的粟裕就失去了进入政治局的机遇。就是在林彪死后,能押阵的只有粟裕和邓小平,可能是出乎对栗裕的保护,也可能心中仍有粟裕里通外囯之嫌未解除,毛主席因之舍弃共和囯的第一任总长,而选用邓小平来稳定军队。使邓小平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这也显现1958年整他是“髙明”之着。  
       在揭批彭德怀、黄克诚的关键时刻,刘少奇对粟裕说,你把去年整你的事,在此次会上说凊楚。栗裕明确表示:我不能在彭德怀同志受批判时,说我的问题,我不会利用党内政治斗争的风浪。相信我几十年革命斗争实践会证明我的问题。1958年的庐山会议上,栗裕始终沒有发言。落井下石的事,他是不会干的。  
       粟裕的问题并没有因撤职而结束,周总理为了防止有人继续对他下手,就立即下了命令,不经他的允许,粟裕就不许离京,并把他调离军队,到政府部门工作。一年后继任国防部长的林彪,粟裕是他內心敬佩的人。因之粟裕仍回军队工作,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主管国防工程。林彪要他经常去部队看看,发现和研究问题。1969年珍宝岛争议,中苏之战一触即发之际,叶剑英传达髙层声音,对粟裕说,你要准备承担大任。由粟裕带领一批军事人员受命去中苏边境视察,然后向中央递交了一份相关的战略战役计划。1971年的庐山会议,林彪突然发动设国家主席抡班夺权的闹剧,大有炸平庐山之势。粟裕以惊人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制止由他率领的军事科学代表团,去趟林彪制作的浑水。在陈毅的追悼会上,见到抱病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毛主席。毛主席深情地对他说,粟裕呀,我们井岗山的人已不多了,你要好好保重呵。粟裕这时才体会到主席不用他是对他的关怀和爱护。所以也沒有感觉到对他的不公。他常对人说,想到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和战士,我能活到今天是万幸的。  
        一石激起千重浪,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平反翻案风中,对地、富、反、坏和走资派的案一风吹过。粟裕要求组织上对他在1958年的批斗及诬陷之词有个说法。于是1979年与时任党中央兼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见面时提出了这一要求,叶剑英认为他的要求不过分,要他打个报告。打“报告” 之后,他就找徐向前、聂荣臻提过此事,请两位元帅说句公道话,两人也为此不平,答应了他的请求。叶剑英在粟裕请求平反的报告上签了字,交总政办理,可是石沉大海。粟裕等待了四年,时至1983年,粟裕再次向时任总书记胡耀邦递交了请求平反的报告。胡耀邦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制定了落实政策的具体方案,并准备派人找粟裕本人谈话,內容也通知了本人。可是这一次又被人卡住了。粟裕在家等待了一年多。一个冬天,心脏病在家突发,当时要车一个多小时无人派车,到医院也找不到医生,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机,急救室的暖气也停了,粟裕在寒冷之中死去。世界军事史上的奇才,新中囯的奠基人,中华传统道德楷模,在寒冷凄凉中含冤死去。一代将星的殒落,是工作事故,还是有意加害。谁之过,谁之罪。至今无人提及。  
   
       人说盖棺定论,伹对粟裕莫须有的诬陷之词,在对他的悼词中只字不提,也不吿慰他的亡灵。使生者莫名。粟裕的家人及昔日的相知和战友继续为他鸣冤叫屈,种种努力如石沉大海。1987年杨尚昆在主编《中国军事大全. 粟裕卷》中,在书中编者提出粟裕在1958年受到过错误的批判。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对此很敏感,在送审稿时与审批人发生了剧烈的争执。杨尚昆抓住了邓小平在作“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时说的一句话,1958年军内批判教条主义是错误的一句话,才认同对粟裕的批判是错误的这一结论的话。事后杨尚昆打电话告诉粟裕的夫人楚青。我只能作到这个份上了。其实邓小平说话的目的旨在为刘伯承解脱罪名。杨尚昆巧妙地为粟裕开脱。  

        粟裕的公开“平反”是在江泽民接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后的1994年。由中央军委两位副主席刘华清、张震联名在军事杂志上发表纪念粟裕的文章,说他在1958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粟裕那”里通外国” 莫须有的罪名以及种种不实之词, 文章没有提。 也没有在全军召开的会议上, 更没有以党的文件和会议上澄清历史的真相。江泽民、刘华清、张震等人不是不想, 而是仍不敢作和怎能作,他们同杨尚昆一样也只能作到这个份上。且说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原因有彭德怀、毛泽东, 甚至还可嫁祸于林彪江青,乃至文化大革命。不仅不伤及肇事者,而且还可作为林彪江青及文化大革命的一大罪状。江泽民只不过为粟裕的冤魂叫叫屈而已。这怎能告慰亡灵和对他的家属有个交代。但历史的真相为政者尚不敢说,也不能说,仍然掩盖着。在新中国能呼风喚雨的是谁。在毛主席逝世之后,竟有顶着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乃至总书记胡耀邦而不办和江泽民不敢办的人又是谁,人人心知肚明。公道自在人心, 莫过于被明崇祯皇帝处死的袁崇煥,在身名俱毁一百年后, 康熙帝为他平反昭雪。历史终究会有还原历史真相的一天。  
       像粟裕这样忠诚于党的誓言、中华道德楷模、 居功至伟、小心谨慎的人, 因为受毛主席信用而遭人暗算,至今含冤莫白。联想那些在“抓右派”、“反右倾” 和文化大革中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无辜挨整、挨批斗,株连九族,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的人,至今含冤莫白者,历史能还给他们的真实吧。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利永贞 

             粟裕:回忆井冈山 
     作者:粟裕 发布时间:2012-02-02 来源:《粟裕回忆录》  
     我在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时期,是我从一个基层干部成长起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路途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时期。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在军事斗争中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从国民革命军到中国工农革命军
     我首先想谈的是建军问题。那时,人民军队新创建,成分复杂,战斗又频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人民军队,正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就派出一些干部在国民革命军里开展工作。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后,使我党更深刻地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接着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
南昌起义,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号。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正式打起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失败后的余部转战湘南举行起义,也正式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旗帜。这两支革命军队的番号不约而同。
然而,打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远不是建军问题的主要内容,更谈不到建军任务的完成。关于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是经过探索实践直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古田会议,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才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正确地解决的。朱德、陈毅同志对人民军队的建设也作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我是一名基层干部,我只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讲出来。
我在《激流归大海》-文中,曾经写过朱德、陈毅同志领导我们转战粤闽湘赣途中对部队的几次整顿。那几次整顿,主要是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基层工作,整顿纪律,整顿党、团组织,整编部队,是对我们那支部队进行改造的重要开端,但还不是全面的改造。我们上井冈山会师之后,全面建设和改造开始了,在我军中肃清旧军队习气的残余,与旧军队的旧制度、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彻底决裂,把贫苦农民、知识青年、旧军人改造成无产阶级的革命军人,按照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建设一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
会师后,毛泽东、朱德同志在砻市的龙江书院文星阁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四月末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我都参加了。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就一些重要的建军原则作了阐述,还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不久又召开了一次连以上党代表会议,讨论建军问题,并请大家发表意见。我在武汉参加的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教导队,上政治课讲马列主义的道理,但军事教育基本上用旧式军队的教育方式,讲的是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此时这种民主的作法,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崭新的精神,给我上了建军教育的重要一课。
这时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同志重申了支部建设在连上这一项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措施。前面我曾提到,我党早就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工作,但那时党的工作主要在上层。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信丰、大庚整编,派党员担任连队的领导干部,以加强党对基层的领导,但支部还是建在团上。现在明确规定支部建在连上,这就使党的工作扎根到了基层。这一重大措施,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证明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保证了我军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连队都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
从教育战士到改造自己
为了加强党的工作、政治工作,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被调到连队担任政工干部。我在井冈山时,工作多次调整,时而任连党代表,时而任连长,都是为了加强政治工作的需要。比如连队里新战士和解放过来的战士多了,需要加强政治工作,就调我去任连党代表;某个连长军阀习气太重了,要调动他的工作,又让我去任连长。
我所在的第二十八团,在党的领导下屡建战功,但轻视政治工作的思想仍较普遍。尤其是一些行伍出身的军人,看不起政工干部,认为政工干部只是摆样子,卖嘴皮子的,卖狗皮膏药的。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他们仍抱成见,称政工干部为“五皮主义”、“卖狗皮膏药的”。“五皮”(皮靴、皮带、皮鞭、皮包、皮手套)本是北伐军军官的新型象征,区别于北洋军阀的长统大袖,蹒跚裤脚的装束的,早在北伐时期“五皮”就成为行伍出身的同志戏谑政工干部的称谓。这时“五皮”装束在红军中已没有了,但他们仍然这样戏弄政工干部。我担任党代表后,有的行伍出身的军人见到我就说:“来卖膏药了吗?多少钱一张?”我刚作政治工作,没有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慢慢地摸索。
那时部队打人风气比较严重,虽然已经有明令废止肉刑,但还未被一些人所接受。第二十八团有一个干部,因好打人而得名“铁匠”,意思是他打人像铁匠打铁一样狠。有个旧军官出身的人,打人成瘾,打得军需、上士、传令兵、伙夫差不多都跑光了。还有老兵打新兵的。事实上越是打人,纪律越涣散松垮。如果哪个单位战士逃跑多,几乎不用调查,就可以断言那个单位打人成风。
建立和开展政治工作的过程也是我的自我改造过程。我是反对打骂的,但也因受旧传统的影响,对于做坏事的人,还是觉得需用变相的体罚。我们连一个通信员好赌博,屡教不改。一次他赌博被我抓到了,我很生气,就对他罚站,让他脚跟并拢,两腿半弯曲下蹲,双手举起,我们把这个称作“两腿半分弯”。身体再壮的人,这么站久了也受不了。这个通讯员虽然吃了苦头,恶习仍然不改。我觉得旧的管教办法实在不行。第二次抓到他赌博,我也不罚他了,耐心地同他谈话,启发他的觉悟,对他进行说服教育。我同他谈了一两个小时,他流泪了,被说服了,发誓以后不再赌博。后来,他果然改了,并且发现别人赌博还来告诉我,帮助做工作。我感慨地想,对自己的同志,舌头真是比拳头还灵啊!就这样,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改造。
从一付对联到朱德的扁担
说服教育胜过拳头,而官兵平等的实际行动又胜过万语千言。在人民军队里,扫除了几千年军队内部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建立起了新型的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本来井冈山的经济基础就差,加上敌人的封锁,就更困难了,部队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布很难买到,军衣都是自己动手做。领到白布,用锅灰煮成灰颜色,裁好后自己一针一线地缝。我第一次做裤子时,不会裁,就把自己身上穿的一条裤子拆开来照样子裁,然后再缝起来,做一条裤子缝两次。穿着自己做的裤子格外高兴。衣服很少更新,全身破破烂烂的。到了冬天,棉衣很少,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穿棉衣,让给伤病员穿。所有干部、战士都会打草鞋,用稻草打。吃得也很苦,每天的伙食除粮食外,油盐菜金五个铜板。基本上餐餐吃红米、南瓜。南瓜吃了涨肚子,不好受。战士们风趣地编了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由于敌人的封锁,最困难的是部队吃不到盐。不吃盐,行军、作战没得劲。后来自己熬硝盐吃。硝盐就是把房屋墙角下长的一种白毛刮下来,用水熬。那东西又苦又涩,但毕竟比没有盐好一些。后来,中央苏区建立起来了,条件好一些了。筹款筹得多,有时还可以发点零用钱,多时每人一次可发到四五元,大家可以剃头,买牙刷、买肥皂了。而且还找机会改善一下生活,在江南地区就买鸡子吃,到福建地区时还可以买到罐头吃。但更多的情况是连续几个月不发钱。生活虽然苦,但从朱军长、毛委员起,吃的、穿的、用的都一样,只有军医受优待,那时医生很少,给他们每月十元津贴。大家都知道,旧军队常常有闹饷的事,而我们的部队,因为官兵一个样,从来没有闹饷的,也不怨恨谁。部队中流传一付联语:“红军中官兵夫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朱军长、毛委员和大家一起从山下往山上挑粮,有一次朱军长开会回来,正遇到挑粮的队伍,就下了马,把体弱同志的粮担放到马背上,自己又抢过一付扁担和大家一起挑上山。士兵们想方设法不让朱军长同大家一起受累,于是才出现了“朱德记”扁担的佳话。我就亲眼见过这根扁担。
也许现在的青年人不能体会到官兵平等、废止肉刑这些基本制度所产生的强大威力,因为他们是在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而当时,这些基本制度,唤醒了被压迫者长期被压抑着的人的尊严,激发着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希望,成为大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的强大力量。这些新型的制度,是进行政治工作的强大武器。那时对于红军最有力的宣传就是:“红军官兵平等”,“红军不打士兵”。这简单的语言,对劳苦农民和广大士兵,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它是红军阶级本质的具体体现。
拒绝改造、对抗改造的事例也是有的,我们为此付出过血的代价。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的叛变就是一例。一九二八年八月下旬,部队在湖南郴州战斗失利后,二十八团由桂东折回井冈山,让二营营长袁崇全带一个加强营(附属团部炮兵连)担任前卫。半路上他同副营长曹风飞,还有一个党代表杜峰北叛变了,经井冈山南边崇义县思顺圩跑了。团长王尔琢同志带了一个连去追,半夜追上了并把该部包围起来了。因是半夜,天很黑,他就对着队伍喊话:“我是团长,你们不要打枪,袁崇全叛变了,我是来接你们的。”部队听到他的声音才知道袁崇全叛变了。四连、六连、机关枪连都纷纷跑过来了。正当他集合队伍讲话时,叛徒袁崇全等五人,却躲在暗处,他们拿着五条驳壳枪对着团长讲话的方向就打并乘乱逃跑了。王尔琢同志当场牺牲。王尔琢同志原任红四军参谋长,后兼任二十八团团长,很受大家的爱戴。他的牺牲是一个大的损失。这次事件说明对于旧军官的改造比对士兵的教育、改造要复杂、艰巨。
此后,一直到古田会议,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正确地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我对毛泽东同志的建军思想的体会也日益加深。这一段建军思想发展过程,已为大家所熟知,我就从略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nmotion广告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