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先达人 返回首页

zjj的个人空间 http://siantarpeople.org/?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文化随笔·吃饭的理趣

已有 1080 次阅读2015-12-22 14:11 | 光明日报

                  文化随笔·吃饭的理趣

                       ——摘自搜狐博客    原作者:王开林 

 

      有一次,在京城,苏东坡与好友刘贡父聊天,他说:“我与舍弟(苏辙)寒窗苦读时,差不多每天都享用三白饭,吃起来香喷喷的,因此忘记人世间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品尝的山珍海味。”

      刘贡父动了好奇心,他问苏东坡,三白饭包括哪些食材、食料?苏东坡如实相告: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盆米饭。食物简单到如此程度,无油无荤,连生火下锅的工序也尽行免掉,应该说清苦之极,滋味如何?可想而知。刘贡父闻言大笑,也没作多余的点评。

 

        过了一段日子,刘贡父写信给苏东坡,邀请他来家里吃顿皛饭。苏东坡不清楚皛饭有何讲究,也没可着劲去仔细琢磨。他对同僚说:“贡父读古书读得多,皛饭的名目肯定有来历。”苏东坡去了刘府,看到餐桌上的食物只有盐末、萝卜和米饭,这才恍然大悟,贡父请他吃皛饭,纯粹是捉弄他,“皛”字由三个“白”字叠罗汉叠成,岂不是早年他曾吃得津津有味的三白饭吗?好友把玩笑直接开到餐桌上来了,苏东坡并不气恼,无非是任由“车轱辘”在肚子里多转悠一阵子。

       苏东坡领情,在刘府吃完皛饭后,他拱手作别,上马回家。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二天,苏东坡也摆了一桌毳饭,写信邀刘贡父来吃。刘贡父明知这顿毳饭不可能比皛饭更为美味,但他左想右想,也想不出毳饭是什么东西。好奇心占据了上风,他就如期而往,到苏家去长见识。

       有趣的是,两人谈古论今,聊了大半天,茶水喝完了好几壶,刘贡父饥肠辘辘,却迟迟没有食物充饥。于是客人直奔主题:

 “ 实在不好意思,我的肚子快饿扁了,怎么还不见你说的毳饭上桌,莫非毳饭很难烹制?”

      苏东坡笑道:“请贡父稍安勿躁!”

      主客之间这样问答过三次后,刘贡父诉起苦来:

     “我实在是饥不可耐了!”

       苏东坡这才站起身,揭开谜底:“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这顿饭不是毳饭是什么?”

      在蜀地,“毛”与“冇”同音,意思是“无”,“毳饭”就是“三毛饭”,三毛就是三无。

        刘贡父捧腹大笑,他说:“我早就料到你会报东门之役,但没料到毳饭是三无饭,我干坐这么久,上了你的大当!”

      苏氏兄弟吃皛饭而自强不息,终成文豪,这故事很能励志,比他们年长的宋氏兄弟吃齑饭的故事则引人深思。

      宋庠、宋祁家境贫寒,在州学读书时,生活清苦,三月不知肉味,常以腌菜煮饭果腹充饥。后来,宋氏兄弟同场登科,宋庠还高中了状元。宋庠当宰相时,宋祁是翰林学士,两兄弟的性情大不相同,宋庠喜爱清静、朴素,宋祁喜爱热闹、奢侈。

     上元节(元宵节)那天,宋庠在相府中披览《周易》,听说弟弟在华灯高照的酒楼拥妓听歌,开怀畅饮,做哥哥的打从心里头不高兴。翌日,他派人去责备宋祁:“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齑饭时否?”这就叫忆苦思甜,老兄的目的是要老弟长记性,惜福,不忘本。听了宋庠这句质询,宋祁又好气,又好笑,竟然顶嘴抬杠:“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吃齑饭是为甚底?”他的意思是,当年我们寒窗苦读,忍受穷困的折磨,不就是为了打一场翻身仗吗?现在你我拥有了高官厚禄,理应美美地享受荣华富贵才对啊!兄弟俩的对话貌似口舌较量,实际上是观念冲突。

     宋祁修纂《新唐书》,冬日,“添鸾幕,燃椽烛,左右烧炭两巨炉,诸姬环伺”,有明眸善睐、纤手如玉的美女争着为他磨墨展纸。宋祁修纂史书,排场尚且如此夸张,其他方面可想而知。宋祁除了文词出色,修史有功,还做过几任州官,政声、政绩良好,他原本有机会入阁拜相,但韩琦和包拯看不惯他喜好奢靡的生活作风,坚持反对意见,他便在仕途上遭遇了瓶颈效应,距离宰相尊位只差一步,可望而不可及。宋氏兄弟吃腌菜煮饭,真正吃出了心得的,到底是喜爱安静、朴素的大宋,还是喜爱热闹、奢侈的小宋?各人的观念不同,答案自然也会迥异。

   

       吃饭真正吃出了境界的是北宋大臣、文学家范仲淹。他三岁失怙,由于母家改嫁,一度姓朱名说。继父家境殷实,范仲淹却不愿沾光,其做法相当励志,寄居于醴泉寺,做个苦读生。他解决吃饭问题,省心省力,先天夜里煮一锅稠粥,翌晨把它划分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充饥。有位同窗好友见范仲淹生活清苦,就禀告做官的父亲,从厨房里取些现成的鸡肉、鱼肉,送给范仲淹,帮他改善伙食。范仲淹收下后,却搁在一旁,并不下箸,任其馊腐。同窗好友很奇怪,问他为何对美食不感兴趣。他说:“要是我今天品尝了佳肴,日后还如何能咽下白粥?”范仲淹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砥砺志节,为官清正,“勤”字和“廉”字上的功夫都是从早年吃粥得来。

      苏东坡三十六岁任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日常应酬太多,身体着实吃不消,他将这个职位视为“酒食地狱”。苏东坡好客,健谈,喜欢交朋友,尚且视之为畏途。昔日的“三白饭”不算佳肴,他回忆起来,反而口舌生津。

      奇怪的是,某些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官员,小时候个个挨过熊熊饥火的凶狠煎熬,曾经连三白饭和腌菜煮饭都吃不着。一旦他们做了光鲜体面的公仆,一场宴席吃掉公款数千元、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居然毫不心疼,在“酒食地狱”中,觥筹交错,勾兑周旋,乐此而不疲。

      司马光是一位令苏东坡心服口服的同时代大贤,其道德、学问堪称典范。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司马光谆谆告诫儿子司马康:“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此文可教子,亦可警世,司马光不仅列举了古代以奢侈著称的高官巨富的例子,管仲僭用礼仪和享受、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请卫灵公、何曾日食万钱、石崇疯狂炫富,而且批评本朝宰相寇凖“豪侈冠一时”。由于穷奢极欲,他们轻则招致圣人之讥,重则酿成杀身之祸。

 

       几年前,在一个以文会友的轻松场合,我劝某位身患糖尿病和痛风症的官员赶紧减肥,他却拍打自己滚圆的肚皮,自豪地说:“没有几百万美食,绝对吃不成这么大的‘地球仪’!”嗣后不久,反腐风暴席卷全国,他中箭落马,猝然终结了自己的美食生涯。假若现在谁能还给他自由身,让他餐餐吃三白饭和齑煮饭,他也会甘之如饴的。那个滚圆的“将军肚”,非为其美,适为其累,不仅有碍观瞻,也有害健康。“吃得好不如睡得香”,这个道理浅显之极,他要弄个囫囵明白,却必须受够二十年牢狱之灾,学费过于高昂。就算他日夜拍打滚圆的大肚皮,咚咚有声,恐怕也很难拍打出得胜鼓欢响的节奏。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nmotion广告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