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先达人 返回首页

zdy的个人空间 http://siantarpeople.org/?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经济大萧条引起世界大战

已有 1331 次阅读2015-7-20 23:46

                                           张泰永
     
      本文是笔者从《图解世界近现代史》第八章“从经济危机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载录下来的开头一节,附注则是笔者根据好搜网的资料加以编辑的,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放眼世界,从亚洲到美洲直至欧洲,一向被当作世界先进经济体的国家,经济情况并不妙,不景气和金融界反常现象日趋严重,失业率高企,反映贫富悬殊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的分裂对立和躁动暴戾一发不可收拾,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近在眼前,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重温二战的历史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回顾过去,1914年爆发的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早已在1873-1879年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地区冲突中孕育并静悄悄地走来。为时约五年的一战,其结果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但并没能解决世界经济的矛盾和各方的利益冲突。因此,就在一战硝烟平息不久的1929年,一场更为可怕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世界各个角落,结果使人类于1930年代至1945年不得不又再面对另一场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幸的是,在这场后来其性质变为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大战中,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有反侵略和侵略之分,有进步和反动之分,结果,正义的、反侵略的和进步的力量战胜了邪恶的、侵略的和反动的势力,人类因而得于在战后长达70年的世界里,安享没有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日子。
     然而,战争毕竟是政治的继续,或者说是政治的工具,而且说到底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客观矛盾(经济的、政治的以及军事的)激化的产物或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遗憾的是,如今,战争的鼓点越敲越响之际,我们却看不到,世界上有一股代表正义和进步的爱好和平的力量,能够站出来拯救人类免受有可能引发核战争的新的世界大战的杀害!
     写到此,笔者想引用1952年所读过的捷克著名记者伏契克在其不朽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
    “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呵!”
                                         张泰永    于2015-7-17
战后的经济秩序急速崩解
人类社会的试炼降临美国经济中枢——纽约华尔街,这项试炼也就是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大萧条。
突然发生的股价泡沫化导致银行和企业相继破产,为数庞大的民众失业,经济也停滞不动。此时美国大量缩减进口产品,并收回投资海外的资金,对世界经济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大国的对策加速危机
     经济大萧条发生时,一路歌颂“黄金20年代”的美国政府无法理解问题的严重性,导致事态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采取保护贸易和降低汇率来因应危机,英国和法国则采取不让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及殖民地的经济联盟政策。在大国以自我为中心的政策下,没有属于自己经济圈的国家均陷入极大的困境。
亚洲的战争——中日战争爆发
    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日本陷入严重的不景气,再加上农作物歉收等,景气极为低迷。此时日本将“满洲”视为复苏经济的生命线,并在满洲事变后建立起“满洲国”。
     在中国,国民军(国民党)与红军(共产党)持续内战,失去据点的红军北上(长征)建立新据点,主张对抗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虽然派张学良前去攻击共产党的新据点,但攻击行动失败。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与共产党一样开始主张“抗日”,对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扬逐渐感到不安的日军于1937年发动中日战争,日本逐步陷入泥淖化的战争。
欧洲的战争——德国对英法战争
     德国经济在美国撤出资金之后急速崩解,然而议会却毫无对策,纳粹藉此机会取得权力并重整军队,打着“统一德国”的口号在东欧扩张领土。
     此时,原本对纳粹采取姑息政策的英国和法国再也无法坐视不管,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之后,英法两国便向德国宣战。在有利情况下展开战争的德国接着又发动德苏战争,最后演变成全欧洲规模的大战。
战争的世界化——太平洋战争
     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的战略物资调度陷入困境,为了能继续作战,日本将战线扩大至东南亚,接着更于1941年向美国宣战。对此,美国也向日本的盟国德国及意大利宣战,亚洲与欧洲的战争于是合而为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经过
1930           1939          1940          1945
1929 经济大萧条   在德、意等国     1937中日战争    战争结束
美国  新政         法西斯主义抬头   (亚洲战争)     联合国
英国  经济联盟                      1939欧洲战争    布雷顿森林体制
                                    1941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上资料摘自《图解世界近现代史》(修订版)第八章“从经济危机开始的世界大战”218-219页。
附注:
1.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据估计,大萧条时间,世界的钱财损失达2500亿美元。
2.“满洲”
这个词是清太宗皇帝皇太极所立,是指满族人. 满族人一开始叫女真,后来清朝开国后,皇太极改金国(后金)为大清国,改女真为满洲,1932年日本人扶持溥仪在东北建国,国号就为满洲国.当时主要是东北三省,后来又加入热河省,不过当时主要还是称东三省为满洲.
3.“满州国”
1931年9月18日,满洲地区的日本驻军——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爆炸事件,借口遭到中国军队攻击,袭击沈阳的中国军队营地“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军主力在1930年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后方空虚,奉张学良“不抵抗”之命令退出东北。其后两个月内,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并在各省成立了地方性的亲日政权——辽宁的臧式毅,吉林的熙洽,黑龙江的马占山。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满洲,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商讨事变进展。经过与吉林省代理长官熙洽的秘密会谈,确立了迎接清朝逊帝溥仪至满洲,成立国家的方案。马占山曾经在张学良的授意下抵抗日军,不久诈降,旋又起义。1932年2月16日,东北各省的领袖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谢介石、于冲汉、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决定迎接溥仪为伪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宣布成立。中国国民政府否认东北独立,并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3月8日,溥仪在新京正式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同时任命了该国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大会通过报告书,指明:东北三省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占取中国领土并使之独立;九一八日军行动并非自卫;满洲国是日本参谋本部指导组织的,其存在是因为日本军队的存在,伪满洲国不是出自民族自决的运动。为此,日本于同日宣布退出国联。
满洲国国旗的地色是黄色,代表满州和满州民族。 左上赤色代表热情的日本民族、青色代表青春的汉民族、白色代表纯真的蒙古民族、黑色代表的公平的朝鲜民族。
满洲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为溥仪。1932年3月8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伪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溥仪为皇帝,年号为康德。
满洲国的行政机构为国务院,其首长为总理。国务院下辖外交部、民政部、财政部、司法部、实业部、交通部、文教部、军政部。财政部后改名经济部,军政部后改名军事部,实业部后拆分为兴农部和勤劳部,又成立了厚生部等部门。各部长官为部长,但是实权掌握在由日本人担任的各部次官手中。由日本人担任的国务院总务厅长官为实际上的总理。总务长官由驹井德三担任,继任者为星野直树和武部六藏。各部的日本裔次官每周二举行聚会,商讨并决定国家政策和各种具体事务,被称为“火曜会”。
满洲国的立法机关称立法院,首任立法院长为赵欣伯。实际上的立法权掌握在关东军手中。满洲国没有成文宪法,而是由各项专门法律来替代宪法。咨询机关称参议府,其首长称议长。首任议长由臧式毅担任。满洲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最高检察厅长为李盘。宫廷机构为宫内厅,长官为熙洽。
4.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5.联合国(英文缩写:UN)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24日,用以取代国际联盟,去阻止战争并为各国提供对话平台。联合国下设了许多附属机构以实现其宗旨。到2012年为止,联合国共193个成员国,包括除梵蒂冈城国以外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97年5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大提交了1998年至1999年预算报告。该报告提议未来两年的联合国预算为24.793亿美元,比1996年至1997年的预算减少了1.24亿美元,从而使联合国的财政预算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6.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利益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nmotion广告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