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先达人 返回首页

zdy的个人空间 http://siantarpeople.org/?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介绍马共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几首战歌

已有 3232 次阅读2015-9-23 23:48 | 中国网站, 铁血社区, 战争, 资料

      介绍马共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几首战歌
                       来源:摘自中国网站“铁血社区”  张泰永编辑

       近日,笔者上网搜寻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一篇题为《军号响斧镰旗飘扬——马共抗日游击军歌》的文章,打开一看,都是久违了的耳熟能详的马来亚抗日歌曲。笔者从小受家庭和老师的影响,就很喜欢音乐和听歌。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更不用说革命战斗歌曲了。记得其中的《别离歌》、《树胶花开》、《欢迎歌》等,50年代初,新加坡华校中学生每到周日野餐时都会兴高采烈地高唱的歌曲,而《新加坡河》这首悲歌,笔者在日寇投降后在先达老家的华校念小学时,也学会唱了。由此也说明,好歌和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就像当年我们也很喜欢听和唱中国的革命歌曲一样。
        今天,在纪念马来亚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把这些由马来亚共产党的优秀儿女用血和生命谱写出来的战歌介绍给大家传唱,应该是一件具有特别意义的事情。有必要说明的是,笔者在编辑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疏漏,还参考了其他一些有关的资料,做了一些改动和补充。大家从本文附注的文字中,将会了解到这点。但囿于笔者的水平,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希望大家看了能够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便加以改正。另外,笔者还从21老友网站下载了其中几位词曲作者的纪念文章附在本文最后,以表达我们大家对这些前辈的怀念和敬意:

     “往事如风,岁月如梦。虽然过去火红的日子早已远去,但是如果有一天,还有人偶尔会想起在这么一个艰难的时代,曾经有过成千上万的华裔年轻人,为了自由和理想,在椰林胶园里撒尽了自己的每一滴鲜血。或许,他们早已化成傲然挺立于热带暴雨下的翠绿丛林里的英灵,可以含笑安慰于九泉之下。 我想,从下面收集的几首马来亚抗日战争时期的华语歌曲中,我们或许也能看到当时人民抗日军的一丝半点精神风貌………..
、                    
   告别马来亚
词:杨果   曲:杨励
这首歌作于1941年12月初南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词作者杨果被英帝驱逐出境,后因战争爆发轮船和人被迫折回新加坡。
今夜别离你, 奔向艰苦搏斗的中原
我们默默在怀念, 美丽的马来亚, 我们第二的故乡
你膠园广阔, 锡山众多, 你是赤道上的温泉, 大自然的娇儿
我们如今已失去, 在这半岛天空高飞的自由
但在那烽火遍地的北国, 我们将继续像海燕, 冲破骇浪
马来亚呦, 马来亚呦, 我们还要回来,要回来

在那晨鸡报晓的时候
                     别离(歌)
作曲:杨励

这歌是1941年的作品。 
唱起我们的歌来, 不要为别离悲哀
(第二段)燃起人生的火把,踏上人生的战场
我们是现在的主人, 伟大的责任在身上
(第二段)在古老的国土上,唤起新生的力量
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我们有共同的信仰
向共同的目标前进, 好像不分别一样
据《歌唱在旗下》的说明,这首歌原载于1947年(?)《新南洋》歌集,歌词只有一段,第二段歌词不知何人所加。而据张泰永50年代初在华中搞野餐的记忆,这首歌在野餐归途上,同学们都一定会热情高唱,这是一首非常鼓舞人心令人难于忘怀的好歌,其余韵缭绕在耳际直至如今。歌词也是只有第一段,第二段在当年环境下,也不适合传唱。
 
                     新加坡河
墨尼词  叶立天曲
这首歌作于1942年4月。英军总司令白思华于1942年2月15日向日寇屈膝投降,新加坡陷落,日寇数日后随即进行血腥大屠杀,新加坡有十万同胞遇害(全马有十五万人)。这首歌是对日寇暴行的控诉,是日寇当年罪行的铁证。笔者一位老乡周泗来先生晚年,虽然得了帕金森证,但他仍然像常人一样坚强地活着,笔者有两次在先达人的聚会上跟他同桌吃饭,亲眼看见他站起来主动要求唱这支他终生最迷恋的歌曲,后来我才明白,这支歌对他来说犹如自己的生命,是他一生中为了激励自己战胜一切困难,坚强地活下去而在内心深处不停地吟唱的战歌——张泰永识
暮色下新加坡河
悄悄地流,黯黯地诉
你可知道多少惨泪冤血, 滴入你的心胸
妻子幻见郎的血尸, 孩子梦见惨死的爹娘
椰园忿歌,铁石暴跳
谁能禁住这怒火,这怒火
谁愿听, 野兽吃人的歌颂英勇
谁愿看, 自谓仁慈的血刀灼灼
你呵,新加坡河
怎愿更多的血泪, 来滴碎你的心胸
激荡 怒吼吧
人民挣扎 反抗,挣扎 反抗!

马来亚颂
叶立天曲
这歌作于1942年,当时流传很广。
南风吹遍了丰盛的锡矿和胶园
夕阳照耀着碧绿的薄涛和岛影
你啊!马来亚
从前的马来亚, 昼夜在忙碌不息, 稠密交通来来往往, 多么热闹!
人民的歌声震撼了全马, 每一个同胞为自由而歌唱
(第二段)日本法西斯是东方的疯狂侵略者,
 残酷的战争闯进了马来亚领土
啊! 马来亚
如今的马来亚在敌人的铁蹄下, 失业流离奸淫掳掠, 屠杀磨难!
谁愿意马来亚失掉了自由?
谁甘愿忍受敌人的残暴?
(第三段)黎明快来了五百万人民已经抬头
紧紧手携手共同为抗日而战斗
你啊!马来亚
黎明的马来亚在进行中的队伍, 团结一致向前迈进迎接光明
要夺回我们失去的土地, 把敌人个个都驱逐出去
看!群众已发出了反抗的怒吼
每一颗心 每一步伐 结成了坚强的战线,掀起了抗日的巨浪
巨浪!巨浪!争取民族的解放
巨浪!巨浪!争取民族的解放!
悼同志哥
词:李秋平 曲:叶立天
这首歌作于1943年间,追悼牺牲的同志,令人万分悲痛的是,他俩自己不久后就相继被日本特务逮捕杀害了。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
让胶林抱着人民, 一声泪歌颂赞
布尔塞维克忠烈牺牲的精神
山样高,水样长
红色的名字啊!刻在人民心胸,永随着历史齐跑
同志啊!
安息在法西斯的牢狱,
是明天人民国家的土地!

保卫马来亚
词:杨果  曲:杨励
这首歌作于1941年11月底日寇入侵马来亚前夕,有力地表达了马来亚人民在马共领导下,团结起来,誓死保卫马来亚的战斗决心和意志。
    
南太平洋上海涛在翻腾, 法西斯强盗带来战争
从北马边境到南马之端, 遍地是受难者的呻吟
多少的生命多少的财产, 在枪火中毁灭净尽
广阔的城市恬静的乡村, 到处发出反侵略的呼声
团结起来马来亚人民大众, 为自由解放斗争
誓死保卫马来亚领土完整, 打倒黑暗迎接光明
 
树胶花开
杜边词   阿珍、钟植松曲
   这首歌唱出了马来亚的优秀儿女,即便是割胶工人,在顽敌面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拿起武器把敌杀的心声
1.树胶花开遍地黄,往年今日割胶忙
虽然油盐茶饭吃不饱,洗了胶桶嘣呀连桶砰 嘣呀连桶砰
大家欢聚在一堂 在一堂
2.树胶花开遍地黄,今年胶山当花床
到处饥寒病痛和死亡,流浪街头浪呀浪叮当 浪呀浪叮当
父母妻儿各一方 各一方
3.树胶花开遍地黄,如今年少体气力壮
等待奸淫枪杀坐牢房,枉过一生渺渺又茫茫 渺渺又茫茫
不如背枪上战场, 上战场
注:据新加坡诗人、作曲家槐华在今年6-20举行的《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音乐会》会刊中说明,这首歌的首位作曲者阿珍,今确知是李真(李虹杏)——张泰永识
 
冲破敌人封锁线
词:友兰
这首战歌鼓舞和激励着同志们向敌人英勇冲锋
你听四方的炮声响隆隆
连珠般的炮弹前后左右
向着我们阵地轰 阵地轰
同志们,不要害怕不要惊慌
沉着地来应战,抓住敌人最弱的一环
集中火力向前冲,冲破那敌人封锁线
冲破那敌人封锁线!
冲呀!
 
九一追悼歌
追悼歌表达了对为了抗日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深挚悼念,对敌人的无比愤恨!
壮士的血
洒遍着‘九一’
这最悲壮的日子!
英勇牺牲的斗士啊!
千百万的同胞在哀悼着
你们壮烈的死,为着要驱逐日本法西斯
为着要争取马来亚民族解放
你们勇敢牺牲,献出了热血和头颅
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毫不悲伤,只有感到愤怒!

军 歌
这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军歌,歌词里的斧头镰刀旗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军旗。
 
(重复三遍)
看我们军号响斧镰旗飘扬
军歌慷慨军歌悠扬人人精神壮
大家努力向前夺取我们的政权
冲冲冲冲杀杀杀尽一切反动
看最后的革命成功!

欢迎歌
词曲:彭少雄
1.排列着队伍,洋溢着热情
举手在高扬,欢歌在荡漾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2.迈开着健步,怀抱着红心
笑跋过千山,喜涉过万水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3.亲密的战友,阶级的兄弟
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热烈欢迎欢迎啊, 我们亲爱的同志
说明:这歌是1944年9月由第一独立中队队长彭少雄在欢迎全马人民抗日军高级干部会议上的即兴作品。据《歌唱在旗下》的说明,歌词经过改编,原词只有两段。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合影 
 
抗日胜利进行曲
这首歌应该是日本投降前后,游击队对日军发起总攻的号角。
抗日的旗帜高空飘荡岗位站上
挺起胸膛瞄准枪高傲地冲向前
军号壮丽反法西斯一致抗日旗精致美丽
我们这队伍要震动世界,谁怕那枪炮厉害?
听!那军号多么骄傲,敌人惊慌且烦恼
让我们去消灭他,夺回那一切失地
挺起胸膛瞄准枪矫捷地冲向前
这人民抗日军多英勇,高飘的抗日旗多美丽
2.秋风萧萧秋风萧 胜利的旗帜飘荡
我们歌唱这反法西斯的胜仗
我们歌唱正义伸张 歌唱世界人类平等解放
英勇的游击队消灭敌人,法西斯一败涂地
看!游击队多么雄壮  听军歌慷慨激昂
秋风萧萧秋风萧 胜利的旗帜飘荡
愿全世界的人类平等解放
听歌唱反法西斯的胜战,听高唱平等正义伸张!
 
威武行进中的人民军,会不会在行军途中唱起这首歌呢?
或许,当无情的岁月流逝以后,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里,这些歌声再次响起来的时候,沉睡的热带的椰林胶园里,会不会也同时掀起声声悠扬的回响,也许,只是也许。
 
附:纪念几位词、曲作者的文章

悼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杨果同志
沈一明
 我们敬爱的领导同志、亲密的战友—杨果同志已经牺牲了。然而,杨果同志的高大形象却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坎里。他活着的时候,具有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现在,他虽然是牺牲了,但是他的革命精神永在。杨果同志用他那鞠躬尽瘁、光芒四射的一生写下了永不磨灭的篇章。他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民族的骄傲,人民的光荣和全党同志的榜样。
杨果同志在槟城婶母家长大,在钟灵中学念书。学生时期,受到党的影响,有着一颗热爱人民、憎恨帝国主义的红心。为了全力参加当时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马来亚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革命运动),杨果同志不惜中断自己的学业。他常常说,一个同志最重要的是要在“革命大学”里学习,在革命风暴中锻炼。他热情地学习革命理论,又积极地参加革命实践。杨果同志是一位善于把理论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的杰出战士。他参加革命之后,就非常虚心、认真、积极地在斗争中学习革命理论,因此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迅速提高。在日常工作中,他有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而且善于走群众路线,有卓越的组织工作能力。因此,他不但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而且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在学生、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工作的干部,为当时槟岛激动人学的抗日运动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1938年杨果同志负责党的槟城市委会的工作,1940年他被调到星洲工作,不幸于1941年在星洲被捕。在敌人的监狱中,杨果同志坚定顽强,勇敢乐观,为同志们树立了坚贞不屈的好榜样。在即将被敌人驱逐出马来亚的前夕,杨果同志怀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对战友的极其强烈、极其真挚的感情,写下了《告别马来西》的歌词,并由当时一起坐牢的杨励同志谱成歌曲。这是一首在英帝国主义的牢狱里诞生的、充满战斗激情的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 英帝国主义终于把杨果同志等一批政治拘留者放逐出国。在放逐的途中,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运载着政治拘留者的轮船被迫折返马来亚。当时,马来亚战局紧张。日本法西斯军队攻势迅猛,英军节节败退。在党的不断交涉下,英帝国主义迫于形势,把杨果同志等一批政治拘留者释放出狱。杨果同志出狱之后,立即投入当时保卫马来亚的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中,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期,杨果同志担任雪州地委(即州委)书记,主持雪州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受了重伤,在昏迷中落人敌人的魔掌。当时地委有一个锄奸队共三位同志在该地活动,带队的同志是分队长秀锋同志,当这一消息迅速传到秀锋同志等三人时,强烈的阶级感情,对一个同志的无限热爱和敬仰,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汇成一股怒火,在同志们的心中燃烧起来:一定要抢救杨果同志!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三位同志挺身而出,尽管敌人的人数比自己多许多倍,他们不顾一切危险,机动灵活地截击押送杨果同志的敌人车辆。同志们的英勇和机智,终于把身负重伤的杨果同志从法西斯魔掌中抢救了出来。
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投降后,杨果同志负责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委员。1946年1月,党召开第八次中央扩大会议,杨果同志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6年底,由于工作的需要。杨果同志回到槟城领导和主持槟城市委工作。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锻炼,杨果同志比过去更为成熟了。他坚强的领导魅力,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风格,以及对事业极端负责,对同志无限热情,对困难非常乐观的革命精神,给同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时,他比学生时代更年青、更活跃、更和蔼可亲。每当市委在工作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在杨果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染下,同志们得到莫大的鼓舞,信心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1947年6月,党召开第九次中央扩大会议,杨果同志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同年七、八月,在陈平同志出国期间,杨果同志被委任为代理书记。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后,杨果同志驻在雪州,代表中央领导中央中马局和中央南马局。在那最艰苦、最动荡、最复杂的斗争岁月里,他英勇地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沉着地策划和指导中马、南马各州的对敌斗争,鞠躬尽瘁地为我国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56年8月26日,当时雪州同志遭受粮食困难的严重时期,杨果同志模范地亲身率领着同志们去解决粮食困难,就在这一天的夜晚遇到了敌人的袭击。我们敬爱的领导同志、亲密的战友—杨果同志牺牲了。当时他年约37岁。 杨果同志革命的一生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夺目光芒。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把自己的头颅热血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革命理想。他的战斗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对马来亚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亲爱的杨果同志!马来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1972年5月10日
(取材自《马来亚风云七十年》)

烈火中成长的革命作曲家 ――槟城钟灵校友杨励
摘录自《阵线报》
马来亚的抗日抗英同志,很多人爱唱“告别马来亚”、“保卫马来亚”、“别离颂”等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这些都是杨励的作品。他的作品还有“槟华男女合唱团之歌”、“宣传之歌”、“大家一条心”、“鲁迅逝世纪念歌”,“铁丝网”,“援助八路军之歌”,和闽南歌曲“保卫厦门”、闽南歌谣“滚滚滚,中国打日本”、“第八路军真正猛”等等.曲子的节奏旋律并不复杂难唱,庄严优美,富有战斗气息,激动人心,既通俗易懂,又富艺术感染力,易于深入人心。
杨励,男,原名陈锡清,原籍闽南,约于1919年出生在槟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母,由极其疼爱他的大姐抚养长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参加学生抗日后援会,次年参加马来亚共产党。他天资聪颖,谦虚用功,学业成绩优良。
1938年在钟灵中学高中毕业,同时考获就读剑桥的文凭。毕业后由党分配到一间学校当教师,作为掩护职业。
杨励酷爱音乐,也对文学有兴趣,生活严肃,好学不倦,工作之余,手不释卷地钻研乐理,经常用“杨励”笔名为进步报刊撰写有关支援中国抗日的文章和诗歌。他负责槟城“学抗”的宣传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对抗敌后援会的发民展和抗日救亡运动,作出重大贡献。
1938年底,隶属筹赈会的槟华男女合唱团成立,由杨励任团长,40多名团员,包括许庆彪、谢瑞生、曾雪虹、伍玉珍等基干成员。后又发展第二、第三团。第三团由12—15岁少年组成。三团合计150人左右,在杨励指挥下,频繁地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对槟城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1939年,马共槟城地委决定利用学校假期,组织一支40多人的学抗宣传队,杨励任队长,到吉打州几十个市镇乡村演出,一个月期间,每晚都在两个乡镇演出宣传。演出时多用方言,妇幼群众都听得懂,大受欢迎,获得吉打“抗援”的高度赞扬。演出期间,生活非常紧张艰苦,团员们的阶级意识和群众观点,普遍得到很大的启迪和提高。
1940年2月2日,武汉合唱团抵达槟城,“抗援”发动以学生为核心的数千群众到码头欢迎。英帝国主义为了压制日益蓬勃的抗日运动,竟逮捕一个散发传单的少年。数千群众立即从码头游行到警察局,包围警局抗议无埋抓人。工界、店员、码头工人、人力车夫等支援队伍不断增援,并送来一车车饼干食品。晚上7时,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挥舞警棍,乱撞乱打抗议群众,警察局外,马路上洒满学生、工人的鲜血。续后,英帝进行大逮捕,白色恐怖笼罩整个槟岛。抗议队伍的领导人之一杨励,和他所辛勤培养的学生干部许庆彪、谢瑞生等人,英勇搏斗的表现,使英帝警探切齿难忘,到处搜索。为了保护干部,后来他们被分别调离槟城。杨励调去新加坡,由他的大哥协助安排,避过警察的检查和盯档,乘上轮船离开槟城。
1940年,杨励在负责马共新加坡市委期间,眼见庆祝“五一”大游行的5万工人遭受英帝蛮横镇压的流血事件,罗良助、梁洁点无辜被杀害,无限悲愤,写下“五一纪念歌”,传遍马来亚,增强反帝反殖的火焰。
1941年,杨励被捕,在狱中他用激动人心的男中音,高歌“囚徒歌”等革命歌曲,鼓励难友们的斗志。同年12月,日本侵略马来亚,杨励怀着对日本法西斯的无比怒恨,谱写了“保卫马来亚”。当英帝蛮横无理地决定驱逐一批包括杨励在内的反殖革命志士出境时,他又创作了“告别马来亚”这首感情丰富、旋律优美,烩灸人口的豪迈歌曲。由于香港早日沦陷,运载杨励、杨果等人出境的轮船,只好折返新加坡。
12月18日,英军迅速败退,形势危急,英帝总督才和马共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下旬,杨励和林江石、林亚当等人被释放出狱,受到工人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杨励出狱后,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积极协助林江石组建星华义勇军。新加坡临近沦陷,杨励由马共派往柔佛南部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四独立队,负责政治部。次年病逝山林中,年仅23岁。他的一生,充满抗日反帝的光辉霞彩,永远活在反帝反殖战士心中。
(取自林一叶编纂《浩气永存》)

悼念革命歌手、新加坡铜锣合唱团指挥叶立天
发布日期:07-02-2015   资料来源:二一老友网
陈森
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是,有些人死了,遗臭万年,有些人却千古留芳。
 马来亚年青的革命歌手——叶立天的死,正如马来亚革命诗人铁戈说的;“他死得太美丽了”!(见铁戈诗集《在旗下》“悼念反法西斯先烈”一诗),的确,年青的反法西斯战士叶立天,虽然与世长辞已43年,但他已为马来亚人民敬献了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
约在1937年间,新加坡《星州日报》登载过一则头条新闻,大字标题是;十六岁神童叶立天,智胜棋王谢侠逊。
当年,新加坡“新世界游艺场”重资聘请中国棋王谢侠逊到该场“摆擂台”。那时,叶立天还不满十六岁,亦报名参加。擂台赛采取三盘二胜制,小立天与谢侠逊比赛的结果,二盘直落,把棋王打败。小立天立即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叶立天出生在一个华侨小康家庭,家中都讲客家话。他父亲在小坡大马路开设了一间皮鞋店,母亲是一位富有革命思想的妇女,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被迫逃亡新加坡。立天在母亲的熏陶下,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反对黑暗统治,追求进步和光明的革命思想。
立天虽然在英校读书,中国“七•七”抗战爆发后,他也被卷进热火朝天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里。“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当牛马?”立天开始是以歌声参加战斗的。他在新加坡华侨歌咏队中,到处演唱,用歌声唤醒侨胞奋起抗日救亡。随着时日飞逝,歌咏队也蓬勃发展了。后来在几间华校学生的基础上成立了“铜锣合唱团”,立天不但参加了,还担任了第二指挥。这期间,中国著名音乐家任光和女诗人安娥到了新加坡,他们除指挥铜锣合唱团的歌咏活动外,还成立了音乐进修班,为推进南洋的歌咏运动,造就音乐人材做出了贡献。立天不但参加进修,在进修班学习作曲,还参与铜锣合唱团到“百代”公司灌片。把新加坡华侨抗日的歌声,传播到南洋各地。
194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新加坡发生了一件大事。五万多名工人和劳动群众,为抗议英殖民当局对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无理限制和镇压,为反对英殖民当局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加强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军警进行血腥镇压,工人罗良助、梁清点中弹牺牲,为哀悼死难烈士,新加坡总工会在火城火锯工友会举行了追悼仪式。铜锣合唱团在追悼会上唱哀歌,立天冒着被捕危险,指挥了这次歌唱。
正如立天生前的一位战友——剑英所说:“立天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能把所有的智慧,巧妙地发挥出来,在短促的年岁中,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在全马歌咏团体中,起着中心作用;把对敌人的仇恨,通过文艺,灌注到全马同胞的心坎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是站在艺术的岗位上又起着先锋的作用!”(参阅1971年10月在新加坡出版的第四期《赤道诗刊》)。
当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危险已迫近马来亚时,英殖民主义者的监牢中,还继续拘禁着数以千计的“政治犯”,叶立天引吭高歌:“枪口对外,齐步前进。”可是,反人民的殖民者,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结果战争爆发后很快就向日军屈膝投降。
当日本侵略军还未迫近新加坡时,立天被派往新加坡“101军校”;为马共党员的军训班担任英文翻译,本来,他是要同第三独立队的学员进入内地打游击的,但因工作需要,他被留了下来.
在日本统治的最黑暗时期,立天常对战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刻苦自修日语,三个月后,他参加日语考试,被录取进入日军的“军政部”当翻译。在这期间,他为抗日组织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他还与黄石(即:黄诚)、小黑……等战友,集体写成:《雪之歌),《新加坡河》,《歌胜利》、《马来亚颂》、《岛上之歌》、《歌牺牲同志》、《歌人民》,《赤道之歌》,《滚出马来亚》、《征程》,《抗日进行曲》、《油工歌》、《悼同志歌》、《星洲自卫团团歌》……等革命歌曲。抗日胜利后,这些歌曲,大部分被搜集在《马来亚人民的呼声》歌集中。其中尤以《雪之歌》一首,为许多关心马来亚民族解放事业的人所熟知。对于他创作的歌曲,剑英的评价是:“算是历来最宝贵的歌!这是史诗,也是马来亚同胞的强心剂!”
1943年4月11日,立天不幸被捕了。敌人用电刑、灌水、火烙、针刺……等种种野蛮酷刑,都没有从立天身上得到丝毫的情报。同年6月18日,立天光荣牺牲,时年28岁。
马来亚人民英雄——叶立天,永垂不朽!
(取材自林一叶编纂《浩气永存》)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nmotion广告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