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资料,很难找到的,收藏一下吧!
勿里洞岛之旅 大自然景色美得真叫人赞叹不绝 雅加达 陈唯群 2008年,一部励志电影"Laskar Pelangi"诞生于勿里洞岛(Belitung),电影拍摄的景点都设有一块碑文。2009年,得了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Laskar Pelangi"输入美国以"Rainbow Troops"上演,在台北被翻译为"小虹战队小学"。因此,勿里洞岛上的旅游业跨出了一大步,让不少人们认识了她。 勿里洞岛屿以锡矿、高磷矿为主,土产有白胡椒、橡胶;还有外资投资的棕榈园。由于地质关系,不能大量种植农产品,所以稻米、蔬菜都由外岛输进。 晴朗的蓝天佩戴着一朵朵洁白靓丽的白云,景色如画;一路上几乎没看见大卡车,车辆也不多,大部份的交通工具为电单车。原来木材建筑的高脚楼房子已寥寥可数,不少正在修建或新建的房子都已由砖瓦造成了,都是新款式的。勿里洞岛被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的gantong小村庄,有为拍摄电影而建,立在小山丘上,现已破旧不堪的"Laskar Pelangi"小学,但她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离那里不远,有座荷兰时期建造的水闸。游客们都会在这里留影。
在Manggar,屹立于环境优美的山丘上,一座红色显眼、古色古香之观音庙,人人都说在这里抽签、许愿是相当灵验的。 Pantai Burung Mandi,曾经是鸟喜欢戏水的海滩。沙滩上的沙白而细、一望无际清澈的海水、白云朵朵点缀的蓝天,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再向西部看看,这里的景色更是让人着迷。 Tanjung Pendam海滨有如椰加达的Ancol海滨,有不少卖食品、衣物等的小摊位。每逢星期天或假日,会有不少人们到那里晨运、骑自行车等运动。 在勿里洞民族风俗的高脚楼,展示了一些家具、民族乐器、农民用来装载一些农作物,叫Liu Liu之单轮手推车;挂在墙壁上装饰的鹿角等等。 路过正在开发的高磷矿场,到达曾经的高磷矿场Kawah Putih,碧绿色湖水之"人造湖"、周边白色的沙石,形成勿里洞岛令人感叹不已的景点之一,是摄影外景的好地方。勿里洞岛最美的海滩,Pantai Tanjung Tinggi,为电影拍摄点之一,也被民众称为Pantai Laskar Pelangi。大小不一、各种模式的天然巨石点缀着了海滨的一角。成了海边独特的美景。有人说那些巨石是来源于火山爆发后,可有人说是海底巨石凸显海面,总而言之是天造地设吧!
勿里洞岛的附近有不少美丽的小岛。Pantai Tanjung Pendam就能看见对面一个生满树木的Kalamoa小岛。她被称为"神秘"的小岛,岛上无人居住。却有不少回教长老的坟墓及祭拜时被放生的黑鸡。 要到犹如桃林仙境的Lengkuas岛,在Tanjung Kelayang,乘上可以容纳20人由马达启动的"大渔船",前端或后端有帐篷和长凳,供老人与女人坐,男人只得站着。为了安全起见,人们把手机以塑料袋包好,穿上救生衣。简陋的木材梯子被绑在渔舟,由于没有船坞,乘客必须踏入水里,渔舟在风浪里漂浮。在大家互相帮助下,慢慢地爬上了船。 清澈见底的海水、片片白云点缀着的蓝天。沿海路有不少由巨石组成的小岛,有的看似一只在休歇的鹰,被命名为鹰岛(Pulau Garuda);好像父母牵着两个孩子站在一艘帆船上,则有帆船岛之称 (Pulau Berlayar)。船只缓缓地经过,让游客们把这一刻拍摄下来。还有沙岛(Pulau Pasir),退潮时浮出了水面,涨潮时则"隐藏"在海里。据说沙岛上可以看见大量的海星。 船一靠岸,大家都赶紧把救生衣脱了,然后小心翼翼地下船。Lengkuas 岛是人烟稀少的小岛,除了外来的游客,勿里洞岛的居民也不计其数。岛上,有一座荷兰时期建造的高塔,在大约60米高塔上鸟瞰Lengkuas岛的四周,更是一副令人难以忘怀的美景,明显地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海水,那是海域深浅的区别;在高塔外敞开胸怀,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大自然优美的风光、瞭望无边无际的大海、享受凉爽的大风迎面吹来之感受,多么的洒脱自在;此时,突然又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岛的周围是大小不一、各种形状的天然花岗石。大自然景色美得真叫人赞叹不绝。我们只逗留了大约一个小时,就动身回勿里洞岛,小船在海中荡漾,每当大风浪忽来时,海水被冲入了渔舟内,大伙异口同声地大喊"啊!",大家暂把危险忘了,都觉得好玩又刺激。 回勿里洞岛的路上,远望两位小伙子在海中徘徊,仿佛他们有在海上行走的"功夫",其实他俩是在沙岛上戏水。没能在沙岛上看海星、没能在Lengkuas岛上享受那清澈碧绿的海水,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愿这些遗憾可以成为将来重游勿里洞岛的理由吧。 (完稿于2012年9月4日) 谨记古训: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龙飞老师怀旧专栏(六) 再 话 “先达 情” 北京 林龙飞 新加坡的先达校友何百兴先生读了96期《先达通讯》的《八秩话先达情》(续)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谈了他的感怀,深情赞颂真诚的先达情。同时提到他在雅加达遭遇到的另一种“先达情”。他是这样写的:“……有一天我自己到处走走,无意中来到了一间先达人开设的商店,规模中等。在异乡能够拜访先达人,了解一点雅城(Jakarta)的经商情形,应该是很好的机会。所以不假思考就走了进去,见到了该店老板。我们虽不是朋友,在先达时也有数面之缘,趋前向之问候,刚说了一句话,我才从先达来雅,还未道明来意。他二话不说,用手指着他的一位女职员,金口也不开,就掉头转身进入内室,不再出来。我当时实在想不到有如此待客之道。心中虽然不平,但人家居然拒客,也不能强人,只好转身走出店外……这是我经历的另一种先达情。” 我非常理解何百兴先生受到这样冷落待遇的感受。 我原与何先生不认识,也未曾谋面。他在《先达通讯》上读过我的短文,表示要同我见面的意向。我到了新加坡几经周折最终设法和他取得联系。他和夫人黄玉霞让儿子伟敏开车到我住处看望我们。为此次见面,他还退了机票,延期原定到棉兰复查疾病的行程。请了我们享受一顿富有地方风味的午餐。饭后还让儿子开车带我们游览南洋科技大学校园,最后把我们送回住处。我们素未谋面,却一见如故,真诚热忱,在狮城绽放了一朵绚丽的先达情之花。 百兴兄不是雅城那位中等规模的老板那类人,因而我们虽原未相识我却有幸享尽宾至如归的温馨,感受到先达情的真诚和热忱。这种温馨和热忱在我同我的先达学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交往中滋润、哺育着这先达情。我是棉兰人,勉强可算‘半色先达人’,因我获有正式的“先达居民证”(绿卡),是先达纳税人。我还兼任舍监,我的寄宿生大部分也不是先达人,也算‘半色先达人’,但他们依然拥有浓郁的先达情。北京先达校友会周年庆时,张伟斌、张伟杰等特地从印尼赶来北京赴会,为大会增添温馨和喜庆。
不是先达人也可具有先达情,而有的先达人却不一定具有先达情。 敢问“先达情”是甚么? 大家都知道现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过去的红蓝纷争现已一笑泯恩仇。大家都不看过去,而朝前看。我们现在指的先达情,是广义的,更多是“乡情。我们的《先达照片》就比较全面反映了先达的文化教育历史。不过,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郑子经校长、伍焕沾、陈斯刚、陈宏伟、翁克忠等因中华学校事件被判入狱的历史。这是先达人对先达人的施暴。这难道是先达情吗? 我这里不是故意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在追究谁的责任, 而是想说我们所指的先达情是在历史中产生、发展的。把郑校长等告入监狱的那些先达人能有我们的先达情吗? 2004-12-28在陈老丽水先生家举行祝寿会, 陈老对先达情的精辟深刻的阐述, 掷地金声, 字字千金, 我获益匪浅。 他的心语我们会永远铭记。 先达情是大家有了共同的革命进步的理想,走到一起形成的革命感情。现在不时兴提革命了,与时俱进,这可以理解。因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过,革命、进步还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要往上追溯,可以说先达情是巴人、胡愈之等前辈哺育、抚育起来的。最初的先达情只是一点星火。后来日寇投降了,自然就出现燎原之势了。先达被誉为苏岛的“延安”是水到渠成的。这是历史, 没有必要回避的。这正是我愿到先达华侨中学任教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了,也不应抹掉历史的这一页。当然,我们都要向前看。 如果是这样理解先达情,那就对百兴兄遭遇的另一种先达情,就明白了。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我有一位学生,在先达时对我是很好的,应该说还是比较亲近的,是跟我同船回国的。后来离开中国出洋,据说发迹了,摆出老板的架势了。从此给他的信犹如石沉大海。可是,巧端、瑞华、莲美、桂花、琼藕、惠虹、安娜、玉暹等等(恕没能一一列举),50多年来一如既往真诚关心尊重我这课任、班主任老师,展示了浓郁持久的先达情。百兴兄跟耶城那位中等规模老板的遭遇,实际上不是另一种先达情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甚么先达情,而是我们在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常见到的一种社会意识,一种市侩意识,一种势利眼。 遗憾地说,改革开放后,这种意识有所死灰复燃。这种意识也在侵蚀我们的先达情。我上面提的我那位学生,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也不限于先达人了。 我教了不少博士研究生,大部分都有出色的业绩。不少留校后还被破格提升为校领导,当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处长、院长。有的还在社会上名满天下,专家学者,众多头衔,不胜枚举,名利双收。他们中多数还是本色不变,尊师重道,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一再硕果累累。我为他们的成就高兴,衷心祝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有那么几位,地位变了,心态、派头也跟着变。当年恩师不离嘴,如今偶遇,却是形同陌路。这就是人和人不一样。对此我也习惯了,也无所谓了。应该看到多数还是本色不变,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相信大家也一样可以释怀,朝前看,前途是光明的。改革开放启动了一个有希望的年代。我们的先达情在多数情况下仍犹如一朵鲜艳的荷花展示喜人的丰姿。愿这先达情之花如松柏常青不凋! (2009-7-31 北京)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