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园地(第十三期)

2013-2-25 16: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357| 评论: 0|来自: 印尼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出版

摘要: 先华校友园地第十三期 2013年2月15日 印尼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出版
先华校友园地
第十三期
2013年2月15日
印尼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出版
电子邮箱:wipin@hotmail.com    siantarindo@yahoo.cn
封面:………………………………………………………………………………………00
目录………………………………………………………………………………01
新春献词………………………………………………………………………编委02
“宝贝”和刘淑芳……………………………………………………北京 林永福 03
随感录——平等教育,救人民、救国家……………………………巴厘:小鲁 04
给曾爷爷的信………………………………………………曾嘉廉/小鲁 提供 05
汉语桥与中国刘菁菁……………………………先达卫理高中二年级XI-IPS 06
深根柢固的汉语…………………………………………………雅加达 陈 默 07
先达的音乐奇人林春成……………………………………………北京 张从汇 08
夕阳絮语(7)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凡夫 09
缅怀先华学校…………………………………………………………楠榜 张秀兰10
男儿当自强奋斗的人生……………………………………………先达 邢福山10
亚沙汉的恋情……………………………………………………雅加达 黄秀菊11
难忘的一天……………………………………………………………棉兰 陈碧月12 
三言两语——何必多此一举…………………………………………先达 丹阳12
趣味轻松读物——張氏比不上李考…………………北京 张从汇 转载提供13
笑笑笑 缓衰老……………………………………………………………………转载13
人生的三(四)…………………………………………………………………转载13
龙飞老师怀旧专栏(七)继往开来…………………………北京 林龙飞……14
人生路怎么走…………………………………………………………先达 涂月英19
李洁霜老师家属向亚院图书馆赠送千本藏书……………………………报道19
青少年园丁——伟大的父母…………………………潘玉如 先达卫理学校19
我的梦想………………………………………JESSICA SALIM 先达 卫理学校20
湖南旅行……………………………………雅加达 陈丽雅SMPK 6 Penabur 20
脑筋急转弯——空闲时动动脑筋——谜底下期揭晓(网络转载)…………20
《园地》第12期(谜底揭晓)……………………………………………………20
《园地》第12期 “汉语魅力” 填字游戏(五)揭晓;
“汉语魅力”填字游戏(六)……………………………………………………21
诗的园地——回家乡 黄光穆;对未来校友会改选祈望……………… 陈永和21
参加先达老人会聚餐后有感………………………………………雅加达 小禾22
只读一个音的文章——易姨医胰………………………………………………22
古代诗词欣赏——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 李煜(转载)………………………………23
你知道祖先定12生肖的意义吗?(转载)……………………………………23
庄则栋的最后时刻:摘下人生决赛的“金牌”………记者 韩凯 张中江24
Tan Joe Hok陈有福(印尼羽毛球健将)…………………………………………
……………………………………………oleh Nunuy Nurhayati网络转载26
深切哀悼……………………………………………………………………………29
《园地》财政报告…………………………………………………………………30
话你知——祖宗十八代是指什么?…………………………………………转载30
读者自由发言………………………………………………………………………30
热烈祝贺;漫画;书法…………………………………………………………………31
照片欣赏…………………………………………………………………………………32

《园地》编委
胡文德、曾加廉、张从汇、陈永和、陈唯群、徐家烈、周亚勇、吴士杰、张伟杰、周丽莲、罗凤英、李如林、秦茂华、张伟斌
法律顾问:
李远雄、Johan Chandra SH
印刷部:
陈英华、GLORIA Printing
稿件请寄到
电邮:wipin@hotmail.com
传真:021-5468850

新春献词
2012年给先达乡亲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其中之一是“2012年先达人相聚北京”;还有就是闹得热沸沸妇孺皆知的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俱往矣,现在地球还在,我们还在,先达人的梦想还在!许许多多的梦想还在!现在只待如何使梦想成真。
别的不多说,请翻看《园地》第11期(2012年10月15日出版)第8页“2012年先达人相聚北京”献词吧。先华校友会主席陈永和在献词里写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先达现有几所华人开办的学校,如果世界先达人团结和谐、群策群力,必定能把那几所学校提升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语学校。
这就是先达乡亲梦寐以求的梦——未能成真的美梦之一。
2012年我们和《园地》一起走过五期的出版,这是因为先达乡亲不断给《园地》提供正能量才有的成绩。2013年(癸巳年)新春已来到我们的面前,但愿在2013年里,《园地》能把好的、优秀的作品分享给读者,让《园地》能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园地》全体编委同仁愿意成为作者到读者、先达乡亲和谐团结的桥梁,并为此不遗余力!《园地》、先达梦与你们共勉!
最后《园地》全体编委同仁在蛇年到来之际,祝福所有的读者、作者、先达乡亲以及所有支持、鼓励、关注我们的朋友们——新春进步 万事如意!愿所有梦与爱,健康与快乐,幸福与好运的光环笼罩着你们。
《先华校友园地》全体编辑委员恭祝先达先华校友会会员、先达乡亲和朋友们——新年进步 幸福安康 大吉大利 新春愉快 万事如意 和谐团结


“宝贝”和刘淑芳
北京 林永福
 “Butet……你爸爸正在过着动荡的生活,他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哪”,50-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能还记得“宝贝”(Butet),这首由刘淑芳唱红大江南北的印尼峇答族(Batak)民歌。刘淑芳又是怎样唱起这首那么动人,又那么揪心的民歌呢?
游击队员吴国胜与“宝贝”

吴国胜是印尼先达市(Siantar)的一位普通华侨。先达人都认识他,但很多人都不叫他的名字,而亲切地叫他”Ke O Ke”(K。O。K。)。1947年在印尼独立运动期间,他和一批华侨青年参加了印尼游击队和印尼人民并肩战斗抗击荷兰殖民军。他们的队伍活动在苏门答腊峇答民族地区。在队伍里经常听到峇答族战士和唱着“宝贝”这首游击队之歌。吴国胜(以下简称吴)具有音乐天赋,是位峇答民歌歌手,又是吉他手。“宝贝”堪称是印尼具特色的“摇篮曲”,又是游击队之歌。旋律优美感人,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同时又是对胜利的信心……“咱们的队伍一定能得到胜利, 你爸爸一定会平安回来, 我的宝贝……”。吴深深地爱上这首歌曲,不仅学会,还请峇答族战士反复唱,他就记录下全曲,并翻译成中文。因为他的推荐和传唱,很快在华侨社会里就唱开了。

    1961年,中国文化艺术团随陈毅副总理率领的政府代表团访问印尼。刘淑芳当时随艺术团,她表示想学印尼歌曲。正好已移居雅加达的吴是接待组成员,就介绍“宝贝”给刘淑芳。吴给唱了几遍,优美的旋律及峇答民歌的特色立即吸引了刘淑芳,她就向吴认真地学起来,同时也在歌词翻译上共同推敲修饰。这就是后来刘淑芳演唱的版本,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印尼歌曲。当时刘淑芳在茂物(Bogor)印尼国家宫的宴会上用峇答语演唱“宝贝”,苏加诺总统听了很惊讶,觉得发音地道,旋律动听,很高兴地指着还小的梅加瓦蒂,拍拍吴国胜的肩膀笑笑地说:“你就把这首歌教给我的女儿吧!

    后来经过印尼电台和报纸的报道,“宝贝”就开始更广泛地传遍印尼。刘淑芳带回“宝贝”,在中国,在世界各国演唱时都唱响唱红了“宝贝”,有时甚至不唱“宝贝”观众就不让谢幕。真是“宝贝得人心啊!”
    吴刘两人1961年的音乐缘分为1965的9•30印尼政变而不幸中断。
    2001年7月中旬, 吴来北京参加北京印尼先达校友会四周年会庆活动。当刘淑芳得知吴来北京,激动万分, 特地推迟出差时间来与吴会晤。吴也推迟回印尼的日期。四十年前的豪情青年,如今已是两鬓花白的老者。四十年后的再次相会,两人见面热泪盈眶,亲切拥抱。这是“宝贝”的真挚缘分。
吴国胜也曾经是先达新民歌剧社合唱队的一任指挥,为先达的合唱艺术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中国印尼友好,中国印尼艺术交流,尤其是对峇答族的艺术传播,做出显著的贡献。新民歌剧社表演的峇答民歌,舞蹈都是在他直接指导排练的。这些节目成为新民歌剧社的保留节目。吴现已是八十多的老者,但我相信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补记: 有友人告知《BUTET》这首民歌由印尼朋友Gordon Tobing 和印尼华侨周彩英在1953, 1956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 获得青年的热烈欢迎。 1959, 1960印中友好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时, 周彩英也独唱了《BUTET》。应该说在推广这首广受欢迎的民歌, Gordon Tobing 和周彩英做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也不应该忘了他们。
作者按语:有关“宝贝”和刘淑芳的短文是参考张从汇的材料写的,是给我们师大的<木铎心声>, 让师大人也分享这美丽的故事。今转发给《园地》, 供浏览一阅。(2012年6月北京)

随感录
平等教育,救人民、救国家
“有教无类”,在印尼具有今天实践的现实意义
巴厘:小鲁

我国宪法法院,这个维护宪法的机构,裁决国际标准先期学校(RSBI)违反1945年宪法,故此,国际标准先期学校(RSBI)的计划必须中止,因为毫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况且自2005年首次提出国际标准先期学校的计划时,就已引来很大的争议而最受到关注的是国际标准先期学校之收费极其昂贵,“校门八字开,没钱莫进来”。
再说,就是今天在各地私办的双语或三语国民学校也还是高收费的。据知,单单每月每个学子要缴的学费,低者也要30到50万,高者,要达100万或更高。试问:怎能叫占有我国人口极大多数的每月收入仅在100到200万的普罗大众之子女家长付得起呢?
今天我国华人有识之士在对我国国家宪法法院裁决已在我国设立的“国际标准先期学校必须加以解散的这一规定,也借报端纷纷提出自己的高见,呼吁华人社会群策群力,在各省、县、市,积极推行“平民教育”、“有教无类”,以达各族群具有高智慧、高德行、正能量,共创“长居久安”之美好乐园。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是朴素的教育公平的思想观。孔子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基础,其内涵十分丰富。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大力兴办私学,学子三千,完成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现今,在我国民主开放的历史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构建多部族、多元的和谐社会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打破“学在富家子弟”的教育局面,积极推行“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才能扩大培养人才的范围,才能多出、快出治国安邦的人才;另一方面,只有打破“教育垄断”的局面,平民才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些社会矛盾,促进兑现“里仁为美”的美好境界。
人心齐,泰山移,我国要全面推行“有教无类”,凝聚社会共识很重要,这就要借助我国社会有识之士共谋献策了。区区愚见,仅作抛砖引玉。(2013.01.17)

给曾爷爷的信
曾嘉廉/小鲁 提供
曾爷爷您好, 从我们校董那得知,您曾在培善学校上过学,现已八十有余。茫茫人海,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您,实在倍感荣幸。您一定还不认识我,那么我就给您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张东坪,今年28周岁,祖籍内蒙古,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有 近六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在来培善以前,一直在北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我教过世界各大洲(除了南极和北极洲以外)的外国人,然而,我本人却是第一次出国,第一个国家就来了我们印尼。我们培善今年也是第一次申请华语教师,就这样,我被分到了这里,在我心里,我始终觉得这是一种缘分。现在的董事们对我们很好,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大力的支持,来到培善已经2个多月了,我现在教高中,我学生的文章有三篇在《国际日报》上刊登,一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仅是我知道的这些)。至于我自己写的,也分别在《国际日报》、《好报》、《印广》和《讯报》等报纸上刊登。目前我还打算3月份带我们培善的学生去棉兰考试。HSK,您听说过吗?就是汉语等级水平考试。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都在考HSK,希望我们培善的学生们都能通过,满载而归。这个期间,我会努力辅导大家的。您看,虽然您已经多年不在培善了,但是您还心系培善,著书纪念母校,您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佩服呢。真想早日能拜读到您的书,然后告诉我们培善的学生,在印尼巴厘还有一个曾爷爷一直十分关心我们培善学校和培善的学生。在这里,我代表培善的全体董事、校长、全体师生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的地址是:YAYASAN PERGURUAN SISINGAMANGARAJA JALAN SISINGAMANGARAJA NO101 TANJUNGBALAI 中国汉办培善华语教师:张东坪
笔者注: 笔者意外收到在我母校亚沙汉“培善学校”执教的中国教师张东坪老师来信,信里他对学校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关怀,甚为感动,故将此信公开,也许能给各地的中国老师的一个激励。(曾嘉廉/小鲁)

汉语桥与中国
刘菁菁 先达卫理高中二年级XI-IPS

2012年11月13日,开始了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旅行和回忆。这次旅行是第一次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我自己出国。那天妈妈和妹妹带我和另一个同学潘浩欣到棉兰(Medan)飞机场。我们俩是第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印尼赛区的亚军和季军。我们俩不仅都是来自先达卫理学校(Perguruan Methodist)的高中学生,而且还是由同一位中国志愿教师辅导的呢。虽然我们俩不是参赛选手而是观摩营成员,但我们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中国是个古老又神奇的国家,一直以来我都梦想能够到中国去,现在终于实现啦。我们到中国,是要为我们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争一口气,为我们的选手加油打气。我带了“我爱印度尼西亚”的衣服,还带了印度尼西亚的民族服装呢。
我们到机场以后,就和妈妈说再见。我们就登上了飞往雅加达的飞机。我们在雅加达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我们和两位印尼选手及一位来自坤甸的领队老师汇合。办理登机手续,晚上九点,我们五个人坐上了飞往广州白云机场的飞机 。在广州我们还要转机才能到北京,那天实在累坏了。我们到北京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九点多了。有一位叔叔拿着写有“世界第五届汉语桥中学生”的牌子,在机场接我们。他带我们去机场的肯德基,吃了一些汉堡和豆浆。北京的温度和广州实在差太大了,我们冻得说话时,嘴里都哈出来白气,手脚冻得都没有感觉了。
到酒店时,有很多哥哥姐姐帮我们拖行李、办理手续、发书包、外套和行程表。在酒店,我见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这是我一生都很难实现的梦想——把每个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只有“汉语桥”让我有机会认识了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人。这时有一位姐姐发给我房间的钥匙。我很幸运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我能够和潘浩欣住在同一个房间,每个行程我们俩都会在一起。因为出门在外朋友最重要。我们俩都很高兴,毕竟我们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所学校,一定要互相照顾。接着,我们就到了我们的房间,开始洗澡,准备第二天去长城和故宫的东西。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就从酒店出发去长城。在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解关于北京的历史和传说。她让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民族。真是太有趣了,好玩极了。
不久我们就到达了历史悠久的长城。我们要参观的是西边的八达岭长城。那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太壮观了,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思就是如果去了中国不去长城就是没来过中国。我真幸运第一次来中国就来到了长城。接着,我们就去了故宫。在故宫我买了北京的小吃“冰糖葫芦”。它的味道外面是酸的,里面是甜的。酸酸甜甜就象恋爱的滋味。平时只在电视上看的的故宫和古装。现在终于自己可以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了。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参观了孔子学院,开了个小会议。看了很多陶器,服装,乐器,和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下午我们要坐飞机去比赛的地方,那就是云南省——昆明,那里被称为“春城”,因为一年四季都如同春天。不仅有很多美丽的风景,而且还有26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云南。
下飞机后,有很多哥哥姐姐们接我们到酒店。在云南的这段时间,这些哥哥姐姐都陪着我们,是我们在中国的好朋友。为了方便照顾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所以举办单位把几个国家组成一个班。我是四班的同学(印度尼西亚),还有来自乌克兰,孟加拉,俄罗斯,西班牙,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斐济。两个国家一个志愿者,还有一位老师。可是我们印度尼西亚一个国家一个志愿者,不是我们特别,是因为一个国家没来参加。第一天的活动是去了云南师范大学,了解云南。那天下午,突然我的同伴生病了,我就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去参观东西寺塔,金马碧鸡坊,南屏街。我们买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名产,譬如普洱茶,香包,中国结,毛笔,少数民族的玩偶,还有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当然我买了很多的东西,也认识了新姐姐。她在上海读书,她妈妈是俄罗斯的领队老师。所以就来探望她的妈妈。我们相处了一个下午,很好玩,也学了很多知识。
第二天,我们一整个下午都进行开营仪式。晚上参加开幕式,我没想到可以上电视。我真的很兴奋也很骄傲。接着,就是“汉语架彩,牵手五大洲”友谊林植树活动。再去石林体验自然风景,石林真的很美。那些石头都是自然的,没有被破坏,保存的很好。我们观摩选手们的比赛,每个国家的选手都很厉害。我们印度尼西亚也不差。我相信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印度尼西亚,加油!加油!还去民族村体验以及观摩比赛。到了晚上就欣赏少数民族舞蹈,吹葫芦丝,唱歌,跳竹竿舞等表演。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就开始了篝火晚会。首先是由五大州的代表、云南师范大学的校长和汉办的领导一起把火点了起来。民族代表带领着来自五大州的同学们一起围着大火欢呼,跳舞,唱歌。五大州的同学一起跳舞的感觉真好,把热情都燃烧了起来。就像全世界的人都是好朋友,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一起牵手围着大火欢呼。最后我们还跳了最流行的骑马舞。

所有的比赛都已经观摩完了。我们按组分班学习汉语,还有学中国书法,茶艺,剪纸,手工编织,民族舞蹈。我选择了民族舞蹈,我对中国的舞蹈比较感兴趣。中午的时候,我们到了云南民族中学进行教学观摩以及校园交流。少数民族的同学都热烈欢迎我们,表演很多他们特色的舞蹈和歌曲。我们外国同学也不能输,我们带来了各国代表性的舞蹈及歌曲。最后我们大家在草地上手牵手的跳起舞来。晚上的时候,我们在云南艺术剧院里观看大型云南民族歌舞。让我印象深刻得就是孔雀舞,她跳的时候就像一只孔雀在我面前与大自然共舞。自然而美丽的舞姿,让我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更感兴趣了。
我们也观摩了中国武术,哥哥姐姐们把中国武术的特色都表演出来。真是好看极了。吃完午饭,我们就参观西南联大纪念馆。在那里解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历史。观看了中国传统乐器以及欣赏了音乐演奏。晚上品尝了云南小吃——过桥米线,那味道实在太好了,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我现在都怀念着过桥米线。我们在云南的时间也差不多十天了,就要回我们的国家了。最后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每一分钟的相处机会,因为再也没有像这样的一段时间了。观摩营的闭幕仪式也已经完毕了。我们到了翠湖欣赏来自俄罗斯的海鸥。也和其他观摩营成员合影留念。不久就往昆明电视台参加闭幕式。所有的选手经过十天的努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印度尼西亚得了网络票选一等奖,团体组三等奖,个人赛三等奖。我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感谢我们的选手,他们出色的表演。闭幕式将进尾声时,我们大家一同唱了《朋友》和汉语桥的主题曲。此时,每个人不管是选手、志愿者、观摩营成员,还有老师们都激动的流下眼泪,互相拥抱,互相鼓励,回国之后好好学习,还留下了联络方式。班主任发给我们少数民族的玩偶和陶瓷的钢笔当作纪念。我和照顾我的志愿者告别,也谢谢她,我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她都陪着我。在机场,两个很熟悉的志愿者哥哥欢送我们。我很感动,我在中国的时候都有哥哥,姐姐,老师还有导游陪着我们。让我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古老,繁荣,热闹。我很幸运可以见到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们。为共同的梦想,为汉语来建立世界之桥,那就是“汉语桥”。

根深柢固的汉语
雅加达 陈 默
日战时期,学校里的华语课都被禁止,只允许学习日文或荷文。将汉语补习老师请到家来,也得把风,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1966年后,政府下令把华语学校封闭后,原来在基督教学校里的华语宗教课也被除掉了,所有的中文报纸、广告、一切凡有汉语的、关于中华文化的都被禁止。与国外亲友的中文书信来往也成了问题。汉语就这样成了"罪人"似的,让人望而却步,无法大大方方地接近她。爱好华语的读者却并不因为社会制度而放弃。大家都会想尽办法把华文书籍、华语歌曲从国外带回来。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皮箱里装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饼干盒,一包包由别致的礼物纸包成的礼物,有些还加上花结之尚礼。另外,也有人看到了危机中的商机,有些地方出现了出租旧书本的书摊,卖些复印的书本。不少当年的年轻人则靠租来的武侠小说及言情小说来增加自己的华语知识。此外老师到学生家补习上课。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谨慎中进行。
一位到外岛创业的年轻人,常给家里父母亲写信报平安。手里拿着孩子那被不少圈圈点缀之信件,母亲感慨万千,孩子似乎给她老人家出了"填充题",母子情深,母亲可以读懂孩子的心意,边读边把圈圈填上,再给孩子回信。就这样以信件来往学习汉语。
没想到政府对华语的禁令却达32年之久。这些年里,印尼大学里的中文系根本就没被停止,可只供兄弟族攻读,华族是完全被拒之门外。
曾经有位同事到一家公司售货时,让他感到惊讶的一位友族竟然对他讲了一口流利的华语,而他却对汉语一窍不通,顿时让他感到尴尬不堪。
不少一个方块字都不识而喜欢唱华语歌曲的人们也只随着拼音来唱,结果常在婚礼上唱了一些别离的歌,闹了不少笑话。
1990年,印尼与中国复交后。渐渐地随着1998年后印尼的政治改革、中国之强大。华语有如春天到处绽放的鲜花、吐出了芬芳,让人们心里仰慕及成了她的追随者。霎那间华语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学校里也为学生们添加了一节的汉语课。不少的汉语老师志愿者远道而来为印尼之华语作出了不少贡献。书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华文书籍。其他中华文化也不甘落后地追赶上来,毛笔书法、唱歌、跳舞、华乐等,还有每当佳节的到来,某些大商场也张灯结彩及添加了舞龙舞狮的表演节目。
逐渐地人们开始提高了对华文的认识。学习华文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似乎也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及体会中华文化......
汉语始终没有因禁令而消失,她早已深根固柢的长在这块土地上。(完稿于2012 年9月12日)

先达的音乐奇人林春成 北京 张从汇

在先达提起林春成,老一辈人也许会认识,但是年轻一代都不认识他;可他是先达著名的音乐人及吉他(GITAR)师,六十年代的青年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吉他手,夏威夷乐器演奏家,当时,小小的先达小镇,有很多学生学弹吉他,但整个先达没有专门的教吉他的老师,更多是靠自学和互相交流,而林春成的音乐,乐器造诣很高,他不收学生,但上门到他在KAMPONG MELAYU 的家,当面请教他的青年不少。
我年轻时,也很喜欢弹吉他,最初是跟家里的印尼工人学,后来认识了林春成老师。我称他为老师,是因为真正拜他为师,得到他真传的只有三,四个人,我是他真正的门生,但不是最好的,如果论排名,应该是外号叫“圆头”(林尤吉)的,算是我大师兄,我只能是算老二,或老三之辈。后来在大众音乐社,我曾把学到的吉他知识开办了吉他学习班,教会一批吉他爱好者。

在先达新民歌剧社里,林春成是社里主要的音乐负责人,他对乐器样样精通,从吉他,夏威夷电子琴,STRING BASS,手风琴等都很熟练,还有歌咏,乐队的四部合唱曲,和弦都由他编写,我很佩服他,这些都是他自己自学而来,我从他那里也学到乐理知识和弹吉他等,说实在的,我很感激林老师,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们,
每次到他家,他总是放下工作,认真的给我们讲解,要知道,他的职业是制造吉他,制造吉他是他一家的经济来源,他的订单很多,每天的工作很忙。他的吉他,在苏北是很有名的,不少专业乐队都到他那里定制吉他,夏威夷琴,因为当时要买国外的吉他非常贵。特别是电吉他,我很钦佩他,他能够制造几乎可以和德国,日本进口演奏用的电吉他媲美的乐器!电子琴的拾音器也都是他手工缠绕的,他曾教过我如何做一个拾音器,如何计算拾音器的功率。他是一位奇人,在先达没有第二位了,甚至在印尼也没有几个人能与他一样;即精通乐器演奏又自己制造高级的吉他(有共鸣箱的),电吉他和夏威夷电子吉他。我非常崇敬林春成老师,也希望曾经得到他教导的音乐爱好者,永远记住他——先达的音乐奇人——林春成老师!

1965年我回国,还向林老师定制一部曼多林琴,可惜我回国后不久,碰上文化大革命,由于红卫兵反对西洋音乐,最终我放弃我的爱好,加上以后流浪式的调配,被安排到东北边疆工作,没有再拿起吉他,逐渐疏远了我的音乐爱好。
八十年代中,在我离开先达20年后,第一次从北京回到先达。我特意打听林老师,想去拜访他,认识他的人告诉我,林老师已经过世,我感到非常悲伤和遗憾,不能当面感谢他和报答他过去对我的教导。
一直到去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我的外孙女诞生后,特地买了一个电吉他,作为教外孙女学琴,每当我弹起电吉他,林老师的影像就会出现在我眼前,他永远是我的恩师!

去年回先达扫墓,我还拜访师兄“圆头”,还专门见了林春成老师的大女儿林云卿和他弟弟林子山,述说过去与他们爸爸的师生情。过后到万隆拜访吴国盛老先生时,才知道吴老与林春成有亲戚关系,林春成是吴国盛的妹夫,他俩都是音乐人,都为印尼的文艺工作做出了贡献!
1234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