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 黄振坤 先达“观音寺”是座名刹,除外观有些“中西合璧”外,内部则传承着中华文化。如:一,寺名、匾额皆用中文,门匾上刻“圆通宝殿”,内殿匾为“圣观自在”,弥勒佛匾是“大慈大悲”,每匾4个大字;二,神从梵语转为中文后,如寺前露天的“观音菩萨”有10多米高,宏伟壮观,成为旅游一景,其造型与广州莲花山上的“观音大士”基本相同。但莲花山的高30多米,右手指向南海,故又称“南海观音”;三,签诗、对联、芳名榜皆用中文书写,这可能与朝拜者多为华人、华侨有关;四,和尚、尼姑的穿戴与中国一样,礼佛、诵经时戴僧帽,穿袈裟或僧衣、尼衣(墨水袄),只因当地气温较高,故闲时多穿短袖衣和背心。总之,寺里显示着中华文化。其它各地佛、道寺观也多如此。在三板头和多巴湖,几座寺庙更似“中国式”,这也许是由华人、华侨建修之故吧!三板头“清山寺”门前右侧建一座葫芦型的“元宝塔”2米多高,它与先达“观音寺”前右侧那座香炉型的“元宝塔”及中国各地寺庙设置的大体相同,现在只作陪衬而已。大殿上横幅绣着“金玉满堂”4个金字。设备多现代化,如蜡烛用电火,连放生池里养鱼、鳖也装上打氧机。在多巴湖“观音妈山”上,新旧两寺挨在一起,门匾繁体楷书“大丛山法禅净寺”,寺辟一个大花圃,鲜花盛开,芳香扑鼻。寺内外都很干净,朝拜者一律用“干香”,这与广东佛山古庙相同,减少空气污染。寺门口右侧设一处专供朝拜者放置鞋子的地方,进寺只穿袜子或赤足,周围未见废纸之类的污染物。因地处高山之颠,清风阵阵,使人有留连忘返之感。在棉兰有座“关帝庙”,又称“关公庙”或“关爷宫”,奉祀的是中国三国时(公元221年前后)三位古人,即蜀汉昭烈帝刘备及其两位大将关羽和张飞,该庙对联也以名字组成“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这是人们把古代英雄人物神化奉祀以作纪念。这种“关帝庙”中国各地多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载:公元前194-188年西汉惠帝时,爪哇岛便有刘姓华人的足迹,距今2100多年。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对华掠夺,印尼华侨不断增多,如1863年中国与荷兰签订《中荷通商协定》后,允许荷兰东印度公司到中国购买“契约华工”(称“猪仔”)到苏岛日里州47家种植园种烟,仅1889至1908年的20年间,从汕头运去的潮州人132167人。在印尼的华侨中,以福建、广东两省(含海南岛)居多。据1930年荷印政府中央统计局《人口调查》资料:华侨总共1190014人,计福建554981人占46.64%,广东424678人占35.69%。桂、湘、鄂、冀、鲁、浙、苏等省籍210355人,占17.67%。其中仅1930年从勿拉湾港登岸的华工达305000人,这些与先达等苏北地区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