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达 通 讯 (第116期) 《先达人社区网站》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1年1月1日 目 录 新春祝福 热烈祝贺《家乡》季刊出版 黄书海 附:《先华校友园地》通讯 《家乡》创刊号董志宏主编献辞 归国五十周年感想 林秀兰 印华文坛 痛失英才 黄书海 ——深切怀念洁霜 老先达的青年领袖 林叔明 峥嵘岁月未了情 叶 原 先达观音寺庆祝重阳节晚宴随笔 成 城 读大学的苦中乐 周丽莲 走向开阔空间 享受自由和舒畅 邓新荷 岁月悠悠 想思阵阵 彬 彬 龙岩变大了、现代化了 苏安娜 新春祝福 北京先达校友会新春团拜暨祝寿宴会定于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00在北京华文学院大食堂举行,谨请全体校友和访京的先达乡亲踊跃参加,共庆新春佳节。 祝愿兔年春节给先达乡亲带来欢乐、健康、幸福! 北京先达校友会、先达人社区网站、《先达通讯》谨向全体先达乡亲拜年,祝愿大家在辛卯年交好运、万事如意! 热烈祝贺《家乡》季刊出版 黄书海 2010年10月1日,先达人在雅加达创办的《Jia Xiang Home Town 家乡》季刊破土而出,应运而生。 季刊究竟应什么“运”而降“生”? 长话短说。华文被禁锢了三十多年,造成了严重的文化断层。几乎有一两代先达乡亲被剥夺了接受华文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拨二三十岁乃至四五十岁的年轻人,只懂印尼文,不懂或基本不懂中文。虽然,华文被解禁后,不少乡亲如饥似渴地学习中文,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假以时日。 他们渴望了解先达的昨天、今天、明天那些人、事、物,渴望与乡亲交流、沟通。但由于受中文的限制,他们不能挥洒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而《家乡》这份以印尼文书写为主、中文为辅的季刊,就是顺应他们这种合情合理、怠慢不得的“天命”而降“生”的。 现在好了。他们有了自己的交流、沟通活动平台。《家乡》的创办人和编辑人员真是公德无量。 我和铁生谨代表《先达通讯》,向董志宏主编、顾问陈永和、张伟斌以及《家乡》编辑部全体同仁,致以崇高的亲切的敬意。希望《家乡》与《先达通讯》、香港《简讯》、《先华校友园地》、《先达人社区网站》,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繁荣进步。 顺便提一笔,季刊的全名:Jia Xiang是汉语拼音,Home Town是英文,家乡是汉语,唯独没有印尼文。可否以Kampung-halaman替代Home Town?请酌处。 万事开头难。第一期开了个好头,希望以后每期精采纷呈,乡亲们大力支持和投稿。 我们已把2011年1月1日出版的北京《先达通讯》(第116期)发给你们。也希望你们把《家乡》第一期发来。电邮箱:jacksonh0718@yahoo.com.cn。 谢谢! 《Jia Xiang Home Town家乡》季刊出版了 -- 联络、团结先达乡亲的新杂志 《先华校友园地》通讯员 2010年10月1日雅加达又有一新属先达乡亲的季刊《Jia Xiang Home Town家乡》第一期出版了,从此先达又多了一个联络、凝聚先达人情感、友谊的桥梁。季刊是由先达人在职律师董志宏博士创办的,免费赠阅,以印尼文书写为主,中文为辅。杂志为21厘米×27.5厘米开本,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包括法律咨询、财经、商业、税务、先达乡亲人物介绍、历史回忆(照片)、先达风景、健康保健、中文版位、生肖、风水和广告等。 编辑部阵容如下:
Jembatan Persaudaraan Perantau Asal Pematang Siantar Tak kenal, maka tak sayang. Ungkapan klasik itulah yang mendorong kehadiran. Jia Xiang Hometown di tengah-tengah Anda. Semoga majalah ini dapat menjadi media informasi dan komunikasi bagi sesama perantau asal Pematang Siantar di Jakarta dan sekitarnya. Namun Jia Xiang Hometown sengaja dipilih untuk meningkatkan para perantau yang sudah sukses agar tidak melupakan kampung halamannya,Pematang Siantar. Di Jakarta, banyak perantau asal Pematang Siantar yang berhasil merintis karier dan jabatan di berbagai bidang kehidupan. Bahkan, banyak pula yang sukses menjadi pengusaha besar. Banyak kalangan mengakui, 'Orang Siantar' itu memang hebat-hebat, punya karakter yang kuat dan ciri khas tersendiri. Namun sayang, jalinan komunikasi sesama perantau itu terasa kurang intens, lantaran tidak saling mengenal. Untuk itulah, Jia Xiang Hometown hadir untuk menjembatani komunikasi antar sesama perantau asal Pematang Siantar di Jakarta dan sekitamya. Majalah ini diharapkan menjadi media yang dapat menyampaikan petuah, pedoman, maupun prinsip hidup para perantau asal Pematang Siantar yang telah meraih sukses di Jakarta. Sehingga, para generasi muda berikutnya dapat belajar dari pengalaman-pengalaman para Saudara Tua yang sudah berhasil di Jakarta. Mereka menjadi teladan bagi generasi muda. Bahkan, tidak berlebihan bila para Saudara Tua yang sudah sukses tersebut dapat menuangkan karya dan idenya melalui tulisan-tulisan di majalah ini agar generasi muda perantau Pematang Siantar dapat memetik manfaatnya. Perlu dicatat pula kehadiran majalah ini berkat sumbangan partisipasi dari saudara-saudara kita dalam bentuk iklan. Tanpa sumbangan mereka, majalah ini tidak bakal hadir di hadapan Anda. Terhadap mereka ini, kami perlu salut dan ucapkan terima kasih dan tidak lupa pula kami menunggu sumbangan iklan dari Anda-anda dalam edisi berikutnya. majalah ini dengan motto dari kita untuk kita akan diterbitkan setiap 3 (bulan) sekali atau triwulan dan dibagikan secara gratis kepada Anda-anda yang berwarga Siantar. Anda tidak perlu bingung soal biaya, karena kami akan melaksanakannya dari sumbangan partisipasi iklan. Tanpa iklan, majalah ini tidak akan bernafas. Akhir kata, kita semua tentunya bangga menjadi Orang Siantar! Salam Iman Sjahputra 归国50周年的感想 福州 林秀兰 (一)座谈会记 2010年11月20日我参加了福州印尼苏北同学纪念归国50周年座谈会。地点设在福州统战部礼堂。与会者约七十余人。适逢老同学张爱群美国探亲回榕正赶上参加。会长黄清合致词后,陈炳柏副会长说:今天没有特邀部门领导和嘉宾,都是自己同学。请不要拘束,畅所欲言。 是啊!岁月如流,(1960-2010)一晃就是50年,半个世纪啊!建国初期回来的就不止50年了。在漫长的50年岁月里,大家都有和祖国同甘共苦命运的一段历程。好些同学纷纷上台激情洋溢的发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台下的一面聆听台上的发言,一面沉思苦索自己50年来的经历。 大家发言内容略有几个共同点:
会后的聚餐,很有特色。不上宴席,不吃大餐,每人一盒Nasi Kuning黄米饭,内有沙爹、煎蛋、辣翅,还有Sambel Taujio。既经济可口又方便。听着播放的优美歌曲,捧着盒饭随意穿梭在人群中,三三两两边吃边聊,聊到印尼佳肴风味,令人馋涎欲滴。 赠送每人一瓶蜂蜜和一本挂历。这二件礼品,在我看来很有寓意。蜂蜜表示我们50年来的生活越过越甜蜜。挂历,每当翻开新的一页,迎来灿烂新的一天。启示我们这些“夕阳红”要好好珍惜时光,好好保重身体,永保青春,长命百岁! (二)归侨之家 福州印尼苏北同学联谊会成立已27周年了。成员以棉兰华中和崇文中学校友居多。先达校友次之,有徐凌云(原福州侨联主席已退休)、黄清合(现任同学会会长)、周喜华、林绮华、梁毅岩、温秀枝、李碧娇、黄美玉、张爱群、林秀兰。(其他不详)其余的有民礼、奇沙兰、亚沙汉、勿拉湾等地的校友。会员约有八十多人。苏北同学会象一根五彩缤纷纽带,把在福州苏北同学集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可谓之“归侨之家”。虽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学校。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印尼归侨。在这里彼此认识,沟通交流,联络感情,互相关爱。深深感受到浓浓的归侨情、同学谊。 成员中多是退休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平日少出门少来往。理事们为了给他们有个相聚的场合,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碰个面,聊聊天,嘘寒问暖,促膝谈心等等。天高气爽季节,更是组织到附近景点优美地方,投向大自然,沐浴暖和阳光。忘了年纪,忘了疾病,尽情欢歌有益老人身心健康。大家都很兴趣参加不论是室内或户外活动。 我们先达几位校友经常利用活动机会来个“小聚”,叙叙乡情,谈谈远在先达老家亲人、同学、朋友的人与事,表达对老家怀念的情怀。他们个个都曾回去过,有的甚至三几次,真羡慕他们。惟独我不曾,可我不会忘记在那美丽山城里,当年血气方刚,充满理想求学时代的美好时光。 (三)感受与感恩 回顾归国50年来的经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老伴是1960年回国安置在福建诏安华侨农场建华作业区。我1964年偕同父母回来,随之也来到了农场。在农场生活了半辈子,有太多太多的感想。 在农场有几家先达人:林克之、丘德隆、陈同和等。林克之曾任丁宜华总秘书,老相识,“他乡遇故知”很高兴。因林克之亲戚关系,陶雅贤和林克胜、张爱兰曾来过农场,我们见过面。 农场归侨是1960年我国派船到印尼接回来的难侨,其中一部分是自费的。当时归侨一到农场,就受到侨务部门无微不至热情接待。发寒衣,发家庭用具。为尽早让归侨适应工作、生活,解除子女后顾之忧,采取一条龙积极措施。婴儿送托儿所,4岁以上的送幼儿园,7岁的送小学至毕业。就是说归侨子女从婴儿到小学12年全部免费由国家负责。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子女问题有所安排。体现了侨务政策的优越性。归侨深深感受到“海外孤儿有了娘”这句话深刻的意义,包含了深厚的情感、关爱和温暖。 当时低微的工资,生活虽苦,但归侨活得开心、放心和安心,摆脱了在外被人歧视,被人排斥,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今,自由自在地在自己国土上,安安心心以主人翁姿态为建设祖国而努力! 以上所述仅是归侨感受的一部分。随着祖国逐渐走上繁荣富强的今天。尤其十一五期间,惠侨政策,民生政策接连出台,归侨美好生活更上一层楼,农场旧貌换新颜。重建家园,在侨务部门资助下把过去十二平方黄土小屋,改建为新式楼房。现在归侨住上宽敞明亮新房,家家有电话,户户有电视等。退休的每月领取一千来元社保退休金。闲来无事,喝喝茶,聊聊天,健健身,无忧无虑、悠哉悠哉。当年“安居乐业”,老了“安度晚年”。老归侨异口同声说,幸好早年归国,不然在外面老了可成了子女的“伸手派”了。这句话道出了老归侨感恩祖国的心声。 今年春节初三,农场举办归国50周年大庆。移居港澳、深圳的几乎都回来。他们不怕寒冬,千里迢迢,携老带幼一家子三代人回来了。老一辈说,他们此行不单单参加喜庆热闹,主要目的是把子孙带回农场,忆苦思甜,上一堂爱国主义政治课,老一辈用心良苦,语重心长啊! 归国50年,作为农场归侨的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确切应该说更多更多的感恩。 印华文坛 痛失英才 ——深切怀念洁霜 黄书海 洁霜走了几个月,音容宛若。 感谢达生、健生送来洁霜文章剪报。捧诵每篇文章,仿佛他就坐在跟前,娓娓道来。 洁霜著作颇丰。涉猎面之广、观察力之深、文字功底之厚实,在当今印华文坛,实属佼佼者。 他的写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65年“九•三O”事件前。其时,他偶尔会给棉兰《民主日报》和《苏门答腊民报》投些稿件,但数量不多。他的主要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在教学事业和青年会、学生会的事务上; 在印尼军政权统治的三十多年中,华文报刊和华侨社团被迫解散,他也被迫处于蛰伏状态。但他不像冬眠的动物不吃不喝。他告诉我,这个时期,他边做生意谋生,边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自己的藏书和所有能找到的各种报刊杂志,养精蓄锐。 进入九十年代,印尼军政权垮台,政局发生很大变化,印尼开始走向民主改革的道路,华人社团和报刊杂志陆续被解禁,洁霜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写作高峰,他的大量文章喷涌而出。 文如其人。他的文章,针砭时弊,有的放矢,引诗举史,颇受广大读者欢迎。雅加达国际日报为他提供了大量版面,对繁荣印华文坛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副刊版面有限,且为了避免读者有独霸版面之嫌,减轻审美疲劳,洁霜使用了三十几个笔名发表各类文章,其良苦用心,副刊编辑心领神会。他的笔名别出心裁。例如:桑明、丁点点、沈思思、风潇潇、幸好好、余想想、何了了、王小小、言微微、管非非、季莫央、洗达郎、金灿灿、红艳艳、黑溜溜、黄澄澄、司马驱牛、莫名火……等等。看了这些笔名,你免不了会心一笑而掩卷沉思。 国际日报创刊以来,组织过几次有规模的笔谈和论战,难能可贵。洁霜几乎每役必与,而且写出令人信服、掷地有声的文章。 例如:因一篇“湖光山色画中情”(获冠军奖)这篇游记所引发的印华文坛大论战,洁霜以司马驱牛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综观这次印华文坛大论战及其影响”的大文章(近三万字),分九次登完。这是一篇总结性文章。洁霜说,他就象生意人年终结帐、清货盘点那样,大量收集论战有关文章,并作了一番整理和归纳。为使爱好文学的读者对这次论战的主题和问题的焦点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他把论战双方定为“批派”和“拥派”,并把两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逐一摘录,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这场论战,不仅仅涉及对一篇文章的评价,而是关乎印华文坛的发展方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洁霜旗帜鲜明地站在“批派”一方。他说:“文艺作品不是有闲阶级观赏的‘盆栽’,也不是只限于‘文艺沙龙’或‘文艺俱乐部’少数一些人摆弄的小玩意,文艺是要面对社会大众的。”“对一些有错误倾向有缺点的作品,谁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出批评有什么不可以?不要说“冠军游记”,就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和“灵山”,我读了并不欣赏。难道就不准说吗?”洁霜认为,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总要比沉闷死寂、万马齐喑好。他说:“不敢接受挑战,否定有益的批评,你以为印华文学有希望发展和进步吗?” 为了提高广大读者文化艺术理论水平,洁霜发表了大量普及性文章,如“什么是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让形象说话”、“什么叫概念化、公式化?”“八股文是那八股?”“怎样区别通讯、报告、速写、特写?”“散文诗里散文还是诗?”“诗和赋区别在哪里?”“词和曲有何不同?”“写朦胧诗必须目中有人”等等。 另外,洁霜对印尼民主改革时期,华人有没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争取恢复被禁锢三十多年本族的固有文化和语言文字,如何维护华裔固有的文化特点?华裔可以不可以组织祖籍乡亲会?等重大政治问题,也发表不少有见地、立论正确、令人信服的文章。 写到这里,一股悲怆情绪突然涌上心头,撂下笔,闭目沉思。这几年,洁霜奋笔疾书,写了那么多文章,字字句句,都是心血。他的卒死,莫非积劳成疾所致。悲哉、惜哉! 正如鲁迅书曰:“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 洁霜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已经达到浃骨沦髓的地步。这样的作家,印华文坛本来就不多,现在又少了一个。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洁霜,我的邻居、亲戚(已故二嫂菊英的胞兄),比我长几岁,高几班。后来,在棉兰《苏门答腊民报》工作,在编辑《忘不了的岁月》、《先达照片》、《先达通讯》等,却成了亲密之友,他应约写了不少好文章。与洁霜交往,可以省略许多繁文缛节,轻松愉快。他可以斜躺在长沙发与我聊天,也可以随意到房间书柜翻阅我的藏书,情谊平淡而不跌宕,令人舒心。 2000年,他应约写了一篇《先达华中“最后一课”》,原稿题目是《先达华中之亡》,先达通讯发表时,我顺手把“之亡”改成“最后一课”,并写了一段“引言”。事隔数年,他来北京还当面向我表示谢意,他说,“改得好,正义事业是不会灭亡的。”仅此一例,足见他为人谦虚、治学严谨的品格何等到位。 洁霜这一生并没有虚度。勤奋、执着、智慧、磊落,这些关键词在他的生命中熠熠生辉。他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教育事业上,培养了不少优秀学子,桃李满天下;二是通过写文章,促进了印华文坛的繁荣与进步,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稿件。 这本剪报集虽不完整,尚有多篇重要文章没有收录进去,可否请达生健生,特别是先华学子们把文章补齐,并汇集成册出版,以飨广大读者。这是印华文坛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或许是对洁霜最好的纪念。 希望我的希望不止于希望。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