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达曾经有过的……
先达曾经有过的,就是现在,或者早就没有了的,屈指数数,不下十几件。
直达棉兰的客车
直达棉兰的客车,一式面包型。最早是红色的虎标车独占,后来才有绿色的“友谊”竞争。 直达棉兰的客车,先在先达的大街、留连街大回环raon,车上有印尼人跟车员kenek,沿路招客:“Tebeng, Tebeng! Medan! Medan…… ”客满与否都要定期从留连街经班端驶出先达,再在丁宜raon招客。行程约大半天。沿途有上下的短途客。 如果从棉兰回来,下午时光,迎向夕阳,一路上是橡胶浓荫蔽路,间或一片晴空路段,可以遥见Bukit Barisan。 直达棉兰的火车
先达火车来往先达棉兰。中途在丁宜换车头,有时是换车。印尼妇女叫卖的sambel teri最可口,火车在巴敢,有窄轨铁路,可转乘窄轨火车前往万温浮罗巴。 火车驶返先达,过了班端,就要往上爬到火车站,有时用两个火车头都很吃力。 沿火车轨道,有窄轨铁路叫Muntik,在未到班端之前就拐弯跨过留连街,经监狱的外侧而去。 沿轨道有一道小溪,溪水浅不过半只小腿,密密麻麻的“生儿子鱼”在溪边草丛中繁殖,小溪在相当远的地方汇入一个林间大池塘,更是“生儿子鱼”的天堂。 巨轮压路机车、巡回的Tomtom车
先达两条大街一色沥青路,一有坑洼破损,就有工人填石子浇沥青,一辆压路车压路。压路车前是巨型铁轮,两侧各有一个直径不小的铁轮,是先达街市上少见的庞然大物。 还有一种傍晚时巡回两条街的Tomtom车。“Tomtom”是沿路击响的鼓声,一路撒“Tomtom纸”,就是当晚首映的影片宣传单,介绍剧情和明星。孩子们会随车抢拾、收集。 风车和马车Sado
先达市内的交通工具,有自家的风车,有印尼亚叔载客的马车Sado。 “风车”就是“脚踏车”,也叫“自行车”,是早年印尼城乡的普通交通工具。因此,当时的城乡都有“脚车店”,而且是兴化人的传统行业,招牌大都叫“新顺兴”。 Sado,两轮高轮一匹马,马车夫是印尼亚叔,隔个栏板后面的两人座位是“客座”。后来也绝迹了,可能是被三轮自行车Beca取代。 Bakia
Bakia就是“木屐”的印尼译音。早年先达人,家家户户在家人人著木屐,有各种型号,是日常生活用品,贵价的漆上花纹,有黄色、红色两大类,男人是不著的,当时还没有日式拖鞋。拖鞋也还不是塑料的。 如今木屐绝迹。记得五十年代曾在广州住了几夜旅馆,每天清晨,窗外就传来一片清脆的木屐声。 土 豆 土豆,不是内地的马铃薯,而是土里生长的豆,即花生。先达咸酥土豆,远销苏岛城乡。爸爸也偶尔代销三四个麻袋,由虎标车运走。可以门口拦车,也可以到外头叫车,前来门口运送。 土豆商大多是潮州人,潮龙的父亲即是一个。还有“协陞”,是龙岩人。后来也有福建人上来竞争生意。 以前,先华学校后面的篮球场,STO和协和之间的空地,都是晒花生的地方。在空地和小溪畔之间有一座平屋,属于陈嘉庚兄弟的,其最右一侧,曾经是巴人的寓所。 老 招 牌
商店老招牌,都用斗大汉字悬挂店外或骑楼柱子上。老招牌已成“历史”。凭记忆写在下面,聊当纪念。只是挂一漏万,只记得寥寥几个,而且几乎全是留连街的。 从STO起,是兴化人的风车店,前身是“曾光耀”汽车用品店和肥皂店,过来是龙岩人章家、潮州人侨领王定一家(前身是“南胜兴”,曾经是先华学校分校)、“五福”土产店,“振发”咖啡厅(其后成为Bengkel)、林芳标茶庄(其后被侵占,打了几年官司)。 隔一块有加油站的空地(其后建楼),是“振丰”咖啡店,友谊车的起站,“三联兴”、“严泉”以及孩子叫Ma-a-moi的咖啡店。再过来有“启兴”、有洁霜夫人的老家,有青联会会所、华侨总会、“东源”。 老招牌有“怡凤隆”、“建南兴”、“同和兴、”“共和”、“万珍”(前身“顺丰”)“浩鸣行”(前身“广成”)“北元(前身“永联兴”)”、“泉美”…… 其他老招牌有祥兴栈、广盛、万源栈、万隆书店、陈水、南发、林同发、亚洲(罗知)、润生、川茂、永裕兴、金福、天元、恒丰、三合兴、裕成兴、光明(旅社)、集贤轩、大昌、遂心、衡商……南京街上的“华侨”,先是理发店,后是饭店。 生儿子鱼
与留连街平行的小溪,如果还在流淌,先达的生儿子鱼就命不该绝。胎生的淡水鱼,恐怕生儿子鱼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有“生儿子”的“美名”,不过并非只生儿子不生女儿。福建话叫“Sekia(鼻音)hu”“kia”是中性,可以是“打波kia”,也可以是“查某kia”。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