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2期)

2015-9-7 01: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44| 评论: 0|来自: 先达先华校友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2期 2015年9月 www.siantarpeople.org
第三页

我已經是92歲(按:2011年)的老人了,很多東西記不住,反而越遙遠的事,記得更牢、更清楚……
(一)
父親是福建永定人,當年,他一人到南洋,不久就來到印尼蘇北省的先達市,在這裏落了脚,開始有了家庭,之後就有了我。
先達市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北方,市中心有兩條大街,一條是以荷蘭女皇威赫敏娜(Wilhelmina)命名的大街,一條是以公主朱莉安娜(Juliana)命名的榴槤街。兩條大街之間,還有一條平行的較小的街叫太子街,三條街中段是一個大“巴剎”(Pasar市集 )。
據說,19世紀時,先達屬於第十四王納瓦魯 (Raja Sang Nawaluh ) 的領地。從1871年開始,中國東南沿海移民逐漸聚居先達,與當地原族群雜居,開荒種地,開小店小本經營。後來從中國來的人越來越多,商貿也越來越繁榮,城市的功能也越趨完善,形成了現在的先達市。到了20世紀初,荷蘭殖民政府在先達周邊大面積開拓橡膠、油棕、劍麻等種植園,並把先達定位為蘇島東部種植園中心,土特產集散地,是僅次於棉蘭的蘇北第二大城市,以供周邊種植園主休閒娛樂、度假購物。先達市的三條大街就在這時出現,荷蘭人根據先達市的特點,以“巴剎”為中心,在其左右修建了大街,然後讓三條大街在城市的西南角匯合,並在匯合處興建市政大樓,同時在城市的四周修建足球場、火車站、動物園、公園及醫院等。
(二)
先達這個城市給人很好的印象,它不僅有完美的佈局,更在於它位於山區,比起印尼其他城市,它的海拔較高,常年氣溫在攝氏28度左右,所以先達的人們終年都浸泡在春天裏,領略了郁郁葱葱的樹木,微風清清的空氣。如果不是當年日本侵略中國,一些中國著名人士就不會來到先達這個城市,也是由于有了他們的到來,先達的華僑很早就投入到愛國救亡運動中。日本佔領印尼後,日本侵略者在這裏進行了滅絕人寰的大屠殺,很多熱血華僑青年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日本佔領先達後,不僅抓人殺人,而且關閉華文學校,當時我在先達中華學校一年級當老師,學校關閉後,我就失去了工作,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到了日本投降,印尼擺脫荷蘭殖民統治,我才結婚有了家庭。之後,雖然可以再出來工作,但孩子的出世,使我不得不留在家全心相夫教子,讓家庭幸福、平安。丈夫的祖籍是廣東,他是一名司機,專為漁行運貨,雖然我們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出世,到後來全家足足有8人,丈夫的收入還是足夠維持家用的,只是他真正的心思不在掙錢,而是放在華僑社團工作上。新中國成立後,丈夫更是積極宣傳新中國,鼓勵大家站在新中國一邊。
(三)
抗日戰争開始,先達的華僑思想較進步,具有光榮的傳统,早期,這裏被稱為“小延安”,進步思想更多是在華文學校,因此學校便成為兩派政治勢力争奪的對象。
上世紀50年代,先達的華僑出現了回國熱潮,年輕人居多,且多為學生,大家都抱着支援祖國建設的愛國思想回國。
上世紀60年代,丈夫也提出回國,而且决定帶着全家走。我沒多考慮就同意了,因為在我眼裏,丈夫很愛國,他的决定絕不會錯,即使以後遇到困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任何問題都可以克服,都可以戰勝。丈夫的家族大,兄弟多,他們都有自已的家庭,在回國的問題上,只有我們這家人贊同。大家基本屬於“小康”生活,回國只是一種理想、一種抱負。我理解丈夫的想法,他長期從事社團工作,對祖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想今生今世為祖國做點事、出點力,把一切獻給祖國,因此回國成了他不可回避的事實。而我也覺得應該回國,因為自我懂事以來,就知道我們脚下的土地並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回到自已的故鄉生活,才是最美好的。就在這年,全家人一起離開了先達,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和當年回國的人不同的是,我們買8張船票幾乎用盡了所有積蓄,我們回國的行李很少,沒有自行車、縫紉機、照相機等貴重物品,只有幾箱的衣物和食品。
(四)
到了廣州,先暫住三元里歸僑招待所,等待祖國安排。這時,丈夫生怕我會提出一些個人要求,一再告誡我:“一切服從祖國分配”,就這樣我們從不提任何的個人要求,盡管僑務幹部耐心詢問我們有甚麼要求,丈夫和我一再強調,服從分配。我們全家就這樣分配到福建省泉州雙陽華僑農場,這一住就是50年,當年回國我是40多歲的中年人,現在成了90多歲的老人了。時間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到今天,能看到自已祖國發展壯大,像當年期盼自己祖國繁榮富強那樣,感到高興。
改革開放初期,和丈夫回印尼探親,算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像這樣的事從來想都沒想過。當印尼方面一解禁,我們迅速辦理赴印手續,盡管探親的費用高昂,我們得到孩子們的支持,就像當年回國用盡所有的積蓄那樣,幾乎把他們所有的積蓄給了我們作路費,才得以重新踏上印尼的土地,回到我們曾生活過的地方。
那次回印尼時,我已是70多歲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已不在人世了,但丈夫的兄弟都還健在,重逢的喜悅讓人激動不已,特別親臨美麗的先達市,喚起了自已不少的回憶。
(五)
之後的幾年,我又回去了兩趟,一次是兒子陪,還有一次是女兒陪。至今,我還在想,只要還能走得動,一定要再回去看看。說實在的,我所看到的先達,無論有變化,還是沒變化,我都會很喜歡。城市中間兩條大街上的房屋,因擴建馬路,具有中國特式的騎樓被切掉,改建後的樓房也別具特色;馬車換成載客的三輪摩托車,讓城市多了一種聲音;橫街的中國街名:福建街、南京街……等改成印尼街名,但又何妨?老年人可照叫舊街名,而年輕人叫新名字,街還是一樣的街,只是變了個名。也許這個城市可以容下越來越多的人,但它未必能記住每一個人,而我們却把它記在心上,至少已把它記住了近百年,它再怎麽變,都無法改變我對它的記憶。
當年,隨丈夫回國,還存有一個念想,住慣了四季如春的先達,響往有春夏秋冬的中國,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幾十年。轉載自《福建僑報》
 

2015年3月14日清晨,我們四位“亞院”的中國老師,由本地老師華家琦帶隊,前往先達參加周六、周日系列活動。我們乘坐校車7:30準時出發,駛出吵雜擁擠的市區,眼前的視野豁然開闊,大片青葱的農田,在藍天白雲下格外靚麗。道路兩旁是棕櫚園和橡膠園,好似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矮矮胖胖的棕櫚樹,撑開巨大的綠傘,為樹下的植物遮擋着炎炎烈日。瘦瘦高高的橡膠樹,掛着小巧的膠碗,為橡膠園的主人帶來收獲的喜悅。一路觀賞窗外的熱帶田園風光,伴着車內節奏明快的印尼民歌,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倒也不覺得寂寞難耐,校車沿途駛過丁宜小鎮,很快進入先達城區。
大約中午11時許,我們抵達先達的衛理學校,校長華佑賢先生、莊淑心女士及老師們熱烈歡迎我們的到來,請我們品嘗醇香的先達咖啡。衛理學校是先達市四所主要私立學校之一,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教學設施先進齊全,目前有學生千餘人。學校非常重視華文教育,各年級均開設華文課程,校長華佑賢先生多次赴中國考察開會,近年來連續申請中國志願者教師,並在世界中學生“漢語橋”大賽中連創佳績。華佑賢先生還教子有方,其女華春桑,曾獲世界大學生“漢語橋”印尼賽區冠軍,赴中國留學深造,其子華家琦也從中國留學歸來,姐弟倆都在“亞院”工作,我們是朝夕相處的同事,難怪大家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幾位鬚髮斑白的長者,走進華校長辦公室,笑呵呵地與我們握手,原來是先達華文教育促進會的胡文德、曾展開、薛秀鳳三位主席,特意來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教師。他們向我們介紹先達華文教育發展的歷史,自然提及歷史上的“先達國語”。據相關資料載,先達開埠之初,居住在這裏的華人,大多來自中國閩、粵地區,方言差異很大。隨着歲月的更替,華人族群不斷壯大,子弟讀書迫在眉睫,教師極其匱乏。於是先達華人社團,通過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駐印尼棉蘭領事到四川招聘了大批華語教師,到先達各中小學任教,他們用中國“西南官話”授課,學生們代代相傳,又揉合了當地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的語言特徵,成為先達華人社會的”共同”語言,成為凝聚世界先達人的紐帶。據說世界先達人大會曾在首都北京舉辦,也算是“先達國語”的尋根問祖。近年來,“先達國語”引起語言學界的關注,一些學者不遠萬里前來考察。現在能講原汁原味“先達國語”的人不多了,幾位老先生興致勃勃給我們示範,今天能親耳聆聽,實乃三生有幸。
我們匆匆吃罷午餐,趕赴先達蘇丹阿貢中小學校(前中華學校),學校座落於市中心,位於兩條主幹道之間,這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我們四位在“亞院”任教的中國老師,應先達華文教育促進會之邀,受蘇北華文教育促進會委派,前來擔任先達華文教育促進會舉辦的“第十三屆唐詩朗誦及華語演講比賽”的評委。走進蘇丹阿貢中小學校的大禮堂,牆面鐫刻着三塊碑文,其一是中華學校創始人陳順丹小傳,刻記於民國廿三年十二月。其二是先達“中華學校”建校略史,民國廿四年元月。其三是建校捐款芳名錄,最早刻記於民國十一年五月十四日。我閱讀碑文,大致意思如下:陳順丹(1874-1946),福建南安人,自幼隨兄闖南洋,事業有成後,造福桑梓,捐資助教,是先達著名僑領,也是中華學校創始人。具有百年歷史的中華學校,歷史上幾經沉浮,被迫改名“蘇丹阿貢”(Sultan Agung)。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9月9日,先達“中華學校”百年校慶之際,才得以“掛匾復名”。走出大禮堂後門,眼前不禁一亮,這裏有一片花圃,姹紫嫣紅的蘭花,盛開得份外妖嬈。
比賽是下午2:30開始,先達華文教育促進會主席胡文德致辭,主持人介紹四位評委:魯淵、楊紫薇、姜鵬鳴、吳登鵬老師。參賽對象是來自先達各小學的華族、友族學生。選手們講了許多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小貓釣魚、猴子拾豆、狼和小羊、小馬過河、孟母三遷等。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畫龍點睛、鐵杵成針、刻舟求劍、孔融讓梨、亡羊補牢等。小選手們口齒清晰、神情自若,舉手投足間,落落大方。特別是友族小學生,普通話語音很標準,幾乎與華族小學生不相上下,先達小學生的漢語水平之高,令我們來自中國的評委老師們驚嘆。
下午的比賽歷時三小時圓滿結束。熱情的東道主邀請我們去品嚐馬達菜,沿路介紹了先達的歷史文化。先達(PematangSiantar),位於蘇門答臘北部馬達高原東坡,海拔約400米,面積約80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距著名的多峇湖僅45公里,被譽為“多峇湖畔的明珠”。從十九世紀中開始,中國東南沿海移民逐漸聚居先達,大多以做小買賣為生,人們相傳先有“巴剎”後有“先達”。直到廿世紀初,荷蘭殖民政府在先達周圍開拓橡膠、棕櫚、劍麻等大型種植園,先達成為土特產集散地。並以巴剎為中心,以荷蘭王室命名女皇街、公主街、太子街。隨着華人經濟的發展,大街兩旁商舖林立,建築多為廣東、福建“騎樓式”風格,便約定俗成命名為中國街、福州街、南京街、上海街、漢口街等。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街名都改為印尼街名。我們從街名的變化,可以感受到先達歷史的變遷。
吃罷馬達族特色菜肴,東道主帶我們去賓館休息,賓館位於美食地標“Ganda”麵飽店對面。這是先達最繁華的街道,晚上可以出來繼續逛街,真是太好啦!夜晚的先達很美,街道乾淨整潔,空氣清新凉爽,店舖鱗次櫛比,街上人流如績,隱約飄着咖啡的馨香,尤其是街道兩旁的人行道,是我們在棉蘭很少看到的。熱心的華家琦老師當響導,帶領我們去看荷蘭時代留下的特色建築,市政大樓、醫院、動物園、火車站等,盡管在夜色朦朧中走馬觀花地匆匆而過,依然領略到先達的獨特風情。
第二天清晨,我們特地起個大早,去遊覽先達景點-觀音寺,盡管寺廟的外觀“中西合璧”,細節則完全“中國式”,觀音寺的匾額皆用中文,“圓通寶殿”、“聖觀自在”、“大慈大悲”等,字體遒勁有力,端莊大氣。露天的“觀音菩薩”雕塑,大約有10多米高,矗立在寺廟的最頂層,在晨曦中宏偉壯觀。據說這是印尼最高的觀音像,前來拜祭的善男信女眾多,可謂常年香火不斷。 觀音寺有大鐘、放生池、佛經故事雕塑等,尤其是“元寶塔”型的香爐,造型精緻華美。觀音寺前面不遠處,一座古樸的石雕佛塔,掩映在綠樹叢中,佛塔上布滿斑駁的苔蘚,似乎在訴說着久遠的歷史。佛塔的側面,是十二生肖雕塑,形神惟妙惟肖,平添幾分情趣。
早晨八時許,我們來到中華學校“大禮堂”,今天的任務非常繁重,上午是幼兒園小朋友朗誦唐詩,下午是初中部、高中部演講比賽。幼兒園的孩子們花枝招展,媽媽們把小寶貝打扮得漂漂亮亮。小朋友一點都不怯場,字正腔圓地朗誦唐詩。李白《靜夜思》、孟浩然《春曉》、駱賓王《鵝》、孟郊《遊子玲》、李商隱《夜雨寄北》、王之渙《登黃鶴樓》等,一邊朗誦一邊表演,動作神韵,憨態可掬,禮堂裏笑聲陣陣。下午初中部、高中部的演講,也非常精彩。他們聲情並茂地演講《農夫和孩子們》、《啄木鳥和梧桐樹》、《東郭先生和狼》、《永不上鎖的門》等,贏得陣陣熱烈掌聲。尤其是友族參賽選手,他們身穿中式唐裝,努力說準每一個字,認真的神態令人感動。為期兩天的比賽,是對先達華文教育的一次體驗,先達不愧為印尼華文教育的先鋒。
臨別之際,先達華文教育促進會的領導、華校的師生、參賽的選手,紛紛與中國老師合影留念,讓我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東道主請我們品嘗先達小吃,送來先達最好的麵飽和咖啡,大家依依惜別。歷時三小時的長途顛簸,返回棉蘭市區,已是燈火闌珊。回到“亞院”後,現場攝影潘再華先生,把自已精心拍攝的照片,發送我們留作紀念,讓我們回味一個個美好的瞬間。 (轉載自印尼棉蘭《好報》)
                    
谈月亮
 厚古

太阳,特别是赤道上的骄阳,有时候令人热得受不了。大家都知道阳光滋养着万物,为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可是人们对它并不特别感到亲热,有时还回避它,于是擦护肤膏,张遮阳伞、进游泳池、到外地避暑、度假,成了夏季的流行时尚。而月亮却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我们没有听说过月光对人身体有益,长年不见月光会损害健康。于是,古典文学中,歌颂太阳的不多,歌颂月亮的倒不少。
月亮的确有她可爱的地方。她出现在黑暗的夜晚,把皎洁的、温柔的月光撒满大地,公平无私地分给每一个人。它还从窗口,从天井,从庭院,进入了千家万户,跟失意的诗人,离家的行人,怀远的少妇,思春的姑娘,总之,跟长夜失眠的人相伴。
中国人对月亮似乎特别有感情。积三千年的神话和传说,想象和愿望,月亮有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广寒宫,玉兔蟾蜍,想象力多么丰富。
元宵是一个大节日、中秋节更是一个全民欢乐,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元宵节结束了春节的活动,过了这一天,一年的日常生活开始了。而中秋节在农作物丰收之后,农人们得到了短期的休闲;城里的人,结了账,有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天高云淡,明月当空,更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气。于是人们观灯、猜谜、赏月、吃月饼,在月下对饮,谈嫦娥后羿的故事,自有一番乐趣。
不过,中秋节是后起的节日。我以为,中秋节是在唐朝以后才热闹起来的。可惜手头没有资料可以找到这个佳节的起源。唐代诗人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家喻户晓的佳句。但他所提的佳节不是中秋,而是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个登高望远、赏菊花、吃蟹黄的节日。有一个时候给人淡忘了。香港人有幸,每年都有这个节日,而且还是一个公共假日,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敬老。中国大陆近年来,也在这天开展了敬老的活动。
说中秋是唐代以后才热闹起来的节日,是有一些反证的。在《唐诗三百首》中,提到明月的诗很多,但提到中秋的只有韩愈的一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和张暑两个宦海中浮沉的官事在旅途中相遇,在中秋之夜对饮,诉说宦途的艰辛,而涉及月亮的只有两句:“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时间是在中秋,但这根本不是在过中秋节。连喜爱月亮,甚至传说醉后下水捞月而溺死的李白,也不提中秋节。到了宋朝,另一个爱月亮的诗人苏轼,就有好几首赏中秋月的诗词,最有名的当然是那首《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月)的词了。
北宋时,城市经济有了高度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以前进步。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京(今开封)的繁荣,茶馆里说平话(短篇故事)和说三分(三国演义)很是热闹。以柳永为代表的市井文学流行了起来。城市壮大了,商旅来往越来越多了,请看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就是中秋节热闹起来的背景。
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赏月。是元宵节的发展。元宵节的一些节目,如看灯,打灯谜,也搬到中秋来了,但中秋节也有自己的节目,这就是后来才加进去的吃月饼,杀鞑子的故事。
明月和中秋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望月(农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一年只有十二个,中秋更每年只有一个,而明月呢,如果不是阴雨天,一个月该有六七个,一年最少该有八十个左右吧。唐诗更多提到明月,有的人却把中秋和明月合二而一了。请看下列的几首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咏月诗,但不是中秋咏。农历每月十五,月亮圆满,而在十五前后,还有几个晚上,可以看到明月。就说地上霜是秋天的现象,但是秋天有月亮的晚上不只一个中秋。因此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一般的情景。离家出外的人,在一年几十个有明月的任何晚上不能成眠,看着从窗缝照进来的月光,想起了留在家里的亲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以在任何月夜发生的。
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得很热闹,其实心里是很寂寞的。其时正是天宝三年春天,他受到小人的破坏,心情很不好。
杜甫的《月夜》是诗人所写的一首有名的寄内诗。公元七百五十九年,安吏之乱发生了。他把家眷送到鹿(邑旁。读音为“夫”)州羌村,自己只身想去灵武见新皇帝唐肃宗,不料在途中被叛军抓到长安。这首诗是当年八月在长安写的。是一个月夜,但并没有标明是八月十五,因此最好不把它当成中秋诗来读。
杜甫的另一首咏月诗《月夜忆舍弟》,景色是“露从今夜白”。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白露,是在农历八月初,在中秋之前,这首诗不会是写中秋的。
其实,月亮高挂在天空,同时照到了分离了的两头的亲人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像雷达似地传送了两地的心声。相思之情是什么时候都会产生的。不论是望月(满月)、半圆月、上弦月或下弦月、弯月、月牙儿,都会引起怀念,触发思愁。“月儿弯弯照九州”,“月如钩,梧桐深院锁清秋”,“半个月亮爬上来”,都可以使人触景生情,不必一定要等圆月,才有情感的。
月亮还给人悟出一些哲理。月亮的阴晴圆缺,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因而让人坦然地面对现实。秦月汉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又使人想到人生短促,应该及时行乐。“月是故乡明”使人感到家乡的可爱;“月亮是美国的圆”,那是在太平洋彼岸住久了的人的感觉。
时代进步了。人的物质生活有了快速的提高,高消费的物质文明使人越来越脱离了大自然。清风明月不用一分钱买,可是住在城市里的人有几个还对它感到兴趣呢。城里住屋的建筑和布置,天井和庭院都给封闭了,通到阳台的门也关的很紧,有多少家还能让月光探进头去,让主人看到明月光,而产生乡愁呢。中秋节,大家也吃月饼,聚餐会宴,小孩子提灯,还真有过节的气氛。可是有几个人认真地看月亮一眼。以前,月亮使分隔两地的亲朋好友获得了心灵上的联系,现在,拿起电话筒,一声Hello,解决了两地相思之苦,可以听其声,甚至还可以见其形,月亮的作用已经过时了。
月亮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属于农业社会的,到了工商业社会的今天,在城市这座混凝土的大森林里,月亮已经找不到知己,只能在城市的上空低徊,自感寂寥了。何况太空人已登上了月球,有关月球的传说已经失去了魅力。
自古至今,月里的嫦娥一直是寂寞的,现在她就更寂寞了。
重写于1999年3月                         刊登于《印度尼西亚日报》1999年8月29日

中秋感怀
 陈 默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即将来临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商场上中秋月饼的种类日趋多样化美观又可口,有原味的、健康的、素食的、米糕、公仔饼等等都上市了。商家们也由国外输入了不少外表装璜讲究的高档月饼,使得印尼国内之月饼在包装上也求华丽、精美,无形中价格也被提高了一层。
在雅加达某些住宅区,居民组织了庆祝中秋节的活动。如在区内户外操场聚餐、赏月、小孩子们耍灯笼等等。
年幼时,在先达的家前的小巷,是我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的小天地。中秋夜,我们则会提着灯笼在小巷里打转。
记得某个中秋节的夜晚,妈妈为我换上一件纽扣在前面的上衣,再给了我一块佛形像的公仔月饼,饼的后面贴着一条粗短的红绳,将红绳拉开挂在纽扣上,月饼则吊在了胸前;手里提着爷爷买的一只鱼灯笼。灯笼的骨架是由竹做成的,然后粘上黄色透明的玻璃纸;骨架中间是一个由锌片做成供放蜡烛短小的圆柱型。爸爸帮我把小蜡烛点亮。第一次持着灯笼的我,心里高兴又激动,准备加入小朋友们的队伍。可不知怎的,在手里摇晃的灯笼却歪了一边,灯笼竟然着了火,我急忙地把火吹灭。望着灯笼的破洞,扫兴地跑回家向爸爸求助。爸爸看后却从容不迫地取了类似的纸张,量了尺寸,把它糊上。之后,小蜡烛再次被点亮。恐怕灯笼又被烧破,我只有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好,慢慢地向小朋友们的队伍走去。
搬迁到棉兰后,爷爷总会在中秋节前给孙子们买些白豆沙、黑豆沙之类的月饼。当年的月饼是筒状的,外衣是一张简单朴实的白油纸,再贴上红色附有商家及月饼名称的商标。
中秋夜,邻家的潮州阿姨,在前院里摆放一张排满水果、香烛的桌子,等待那冉冉升起的圆月。屋子前院是以铁丝网和邻家相隔,我们与邻居都会把椅子搬到院子,坐在铁丝网旁,边聊天边赏月。
中秋节的第二天,月饼的价格开始滑落,商家也把标志撕掉。摆在摊位上一筒筒的月饼,似乎都穿上了白色的制服,几乎都分辩不出它们是出于哪间厂家。那时候,爷爷又会带些回来。虽然从外表上已不分上下,但味道依然是有所差别。
有了家庭,在孩子们的童年里,我们也曾经为他们庆祝中秋,买了一只现代化之小船灯笼,以干电池点亮灯泡取代了蜡烛。中秋夜里,把屋里的电灯关了,黑暗中,灯笼里的灯光隐隐地照亮了房子。提着灯笼在屋内转转,孩子们也觉得新鲜而有趣。
孩子们长大后,沏一壶茶,大家边吃月饼边赏月,一家人团聚,简单地渡过中秋夜,感觉确实好温馨!

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年
先达 彬 彬

中国人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八十杖期之年,九十耄耋,一百岁服颐。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屈指一算,我和同学们自从1966年华校被禁后,离校已有四十九个年头,一眨眼仿佛是昨天的事。在这四十九个寒暑,我们经历了创业的艰难,人生的悲欢离合。如今同老同学会面时,已没有了当年青春的狂欢,因为我们都已步入两鬓斑白的花甲之年,老态龙钟了。
忆起1966年某月某日,我们最后一次踏出校门,依依不舍地望着母校。从此以后,我们都没有回过母校。青少年的我们,背着生活的书包,书包里装着老师给我们的智慧,和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和爱,踏入社会谋生,各安其所,各安天命。
 离开母校到社会谋生的我们,就像羽毛未丰的小鸟,勉强振翅飞向蓝天大地去寻食。我们应感恩老师的栽培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记得在电视里看到台湾名主持人陈文茜女士(女主播)主持“飘零的种子”讲座,使我印象深刻。她特别指出“不要在意种子会飘落何处,但是肯定的是种子会落在土地上,发芽壮大。”
    是啊!同学们如今都已茁壮成长,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

诗二首
陈永和

中华遗产永承递
汨罗江畔草淒淒,滚滚江河在暴泣。千年忠魂漂四海,龙舟粽香流传奇。
屈原殉国成壮举,国人悲痛立碑祭。民族尊严要护住,中华遗产永承递。

夕阳心语
划破长空一雁行,嗷嗷不休叹悲零。枯藤老树伤心泪,夕阳残照留悲情。
有乐开怀共欢心,有福同享天下行。相敬如宾互相爱,不误晚年好艳景。

专栏
 代沟
梁秋实

代沟是翻译过来的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这个东西是我们古已有之的。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捲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諺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这几句话很生动,大概是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的一个例论。大意是说:请看一般小民,作父母的辛苦耕稼,年轻一代不知生活艰难,只知享受放荡,再不就是张口顶撞父母说:“你们这些落伍的人,根本不懂事!”活画出一条沟的两边的人对峙的心理。小孩子嘛,总是贪玩。好逸恶劳,人之天性,只有饱尝艰苦的人,才知道以无逸为戒。作父母的人当初也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代代相仍,历史重演。一代留下一沟,像树身上的年轮一般。
虽说一代一沟,腌臜的情形难免,然大体上相安无事。这就是因为有所谓传统者,把人的某一些观念胶著在一套固定的范畴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都守规矩,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鞋大鞋小,别走了样子!”小的一代自然不免要憋一肚皮委屈,但是,别忙,“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走成河”,转眼间黄口小儿变成了鲐背耈老,又轮到自己唉声叹气,抱怨一肚皮不合时宜了。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早起要跟著姐姐哥哥排队到上房给祖父母请安,像早朝一样的肃穆而紧张,在大櫃前面两张二人凳子並排坐下,腿短不能触地,往往甩腿,这是犯大忌的,虽然我始终不知是犯了什么忌。祖父母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著我们的前后摆动的小腿说:“怎么,一点样子都没有!”嚇得我们的小腿立刻停摆,我的母亲觉得很没有面子,回到房里著实的数落了我们一番。祖孙之间隔著两条沟,心理上的隔阂如何得免?当时,我心里纳闷,我甩腿,干卿底事。我十岁的时候,进了陶氏学堂,领到一身体操时穿的白帆布制服,有亮晶的铜钮扣,裤边还镶贴两条红带,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滑稽,好像是卖仁丹游街宣传的乐队,那时却扬扬自得,满心欢喜的回家,没想到赢得的是一头雾水,“好呀!我还没死,就先穿起孝衣来了!”我触了白色的禁忌。出殡的时候,灵前是有两排穿白衣的'孝男儿',口里模仿嚎哀的哇哇叫。此后每逢体操课后回家,先在门口脱衣,换上长褂,捲起裤筒。稍后,我进了清华,看见有人穿白帆布橡皮底的网球鞋,心羡不已,于是也从天津邮购了一双,但是始终没敢穿了回家。只求平安少生事,莫在代沟之内起风波。
大家庭制度下,公婆儿媳之间的代沟是最鲜明也最凄惨的。儿子自外归来,不能一头札进闺房,那样做不但公婆瞪眼,所有的人都要竖起眉毛。他一定要先到上房请安,说说笑笑好一大阵,然后公婆(多半是婆)开恩发话,“你回屋里歇歇去吧”,儿子奉旨回到阃闱。媳妇不能随后跟进,还要在公婆面前周旋一下,然后公婆再度开恩,“你也去吧”,媳妇才能走,慢慢的走,如果媳妇正在院里浣洗衣服,儿子过去帮一下忙,到后院井里用柳罐汲取一两桶水,送过去备用,结果也会召致一顿长辈的唾骂:“你走开,这不是你做的事。”我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对大家庭中的小夫妻,十分的恩爱,夫暴病死,妻觉得在那样家庭中了无生趣,竟服毒以殉。殡殓后,追悼之日政府颁赠匾额曰:“彤管扬芬”女家致送的白布横披曰:“看我门楣!”我们可以听得见代沟的冤魂哭泣,虽然代沟另一边的人还在逞强。
以上说的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代沟中有小风波,但没有大泛滥。张公艺九代同居,靠了一百多个忍字。其实九代之间就有八条沟,沟下有沟,一代压一代,那一百多个忍字还不是一面倒,多半由下面一代承当?古有明训,能忍自安。
五四运动实乃一大变局。新一代的人要造反,不再忍了。有人要“整理国故”,管他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要揪出来重新交付审判。礼教被控吃人,孔家店遭受捣毁的威胁,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沟,要彻底翻腾一下,这下子可把旧一代的人嚇坏了。有人提倡读经,有人竭力卫道,但是不是远水不救近水,便是双手难挽狂澜。代沟总崩溃,新一代的人如脱缰之马,一直旁出斜逸奔放驰骤到如今。旧一代的人则按照自然法则一批一批的凋谢,填入时代的沟壑。
代沟虽然永久存在,不过其现象可能随时变化。人生的麻烦事,千端万绪,要言之,不外财色两项。关于钱财,年长的一辈多少有一点吝啬的倾向。吝啬并不一定全是缺点。“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今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这是“晏子春秋”的说法。所谓爱,就是守奴才。是有人好像是把孔方兄一个个的穿挂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个都是血丝糊拉的。英文俚语,勉强拿出一块钱,叫做“咳出一块钱”,大概也是表示钱是深藏于肺腑,需要用力咳才能跳出来。年轻一代看了这种情形,老大的不以为然,心里想:“这真是'昔之人,无闻知',有钱不用,害得大家受苦,忘记了'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心里有这样的愤懑蕴积,育时候就要发泄。所以,曾经有一个儿子向父亲要五十元零用钱,其父靳而不予,由冷言恶语而拖拖拉拉,儿子比较身手矫健,一把揪住父亲的领带(唉,领带真误事)领带越揪越紧,父亲一口气上不来,一翻白眼,死了。这件案子,按理应剐,基于'心神丧失'的理由,没有剐,在代沟的历史里留下一个悲惨的记录。
人到成年,嘤嘤求偶,这时节不但自己著急,家长更是担心,可是所谓代沟出现了,一方面说这是我的事,你少管,另一方说传宗接代的大事如何能不过问。一个人究竟是姣好还是寢陋,是端庄还是阴鸷,本来难有定评。“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爬山、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南轅北轍,越说越远。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

世界名人录

一要切記:歲數大了不是本錢
這個年頭甚麽都值錢,就是歲數不值錢。心裏千萬別有那麽多的“應該”或:“不應該”。喊你聲“老頭兒”沒甚麽錯,叫你聲“老先生”是對方的教養。年青人憑力氣搶先佔座,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給你讓座,一定要說聲〝謝謝〞,那是有幸碰到好人。
二要切記:“想當年”不是人人都愛聽的話
如今不是憶苦思甜的年代,沒人願意享受你光榮的歷史和坎坷經歷,你吃過的野草,現在變成高檔的佳肴,你懇荒造田,現在成了破壞生態,紅軍煮皮帶充饑的故事,讓年青人沒法理解。因此“想當年”的話要適可而止,畢竟“當年”不如“當今”。
三要切記:少管閑事,特別是家中的“閑事”
孫輩的教育是子女的事,不是你的責任,如今都是“奧特曼”“灰太狼”年代了,你還在講“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大事上表了態,聽不聽別計較。子女徵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要主動追求個清閑自在。
四要切記:“年輕人一定比你忙”
你想孩子了可以打個電話,孩子想你了可能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千萬不要為這事較真兒,記住:抱怨多了“兩敗俱傷”。如果孩子真來看你,千萬不要找理由強留着,孩子們“花時間”與“花錢”一樣,是用金子買光陰,能抽出一分鐘來看你是好事。如果不給孩子一個“花時間”的寬鬆環境,今後看你的次數只能是越來越少。
五要切記:自願付出時別想着回報
不要總把為別人做的事掛在嘴上。幫子女做飯洗衣、照看孩子,沒有不辛苦的,但千萬別當着子女的面傾訴,權當是為社會做了義工。“尊老愛幼”永遠把“愛幼”放在第一位,因為“朝陽”總比“夕陽”能讓人憧憬。記住“付出”是送給別人的東西,不要總想着再“找補”回來,那會讓所有的人不愉快。
六要切記:不要總想着改變別人
鄰家女孩乍暖還寒穿上了短裙絲襪,那是姑娘喜歡“美麗凍人”;老伴做事丟三落四,無法完美,那是多年難改的頑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習慣和活法,原本沒有絕對的錯對,改變不了別人就試着改變自已,其實你自已也很難改變。與其這樣,不如來個和平共處,淡然處之總比指手劃腳讓人喜歡。
七要切記:待人處事別太樞門,錢多錢少都要有個爽快大度
對親朋好友自不必說。對子女買來的東西也要說聲謝謝,想着付錢。雖然很多人不缺錢,但咱要的是那種坦然。把數得過來的養老金花費好,可是一種智慧。人死了錢沒花完真的不如生前開明大義些;把積蓄全花完了也不是個辦法,畢竟人沒死錢沒了會更悲哀。

八要切記:邋邋遢遢不是小事
人老了懶點可以,但千萬別懶在穿衣戴帽、洗涮衛生上。你要保持艱苦樸素的傳統也可以,但要記着整潔乾凈。這年頭世界都變成地球村,國與國、人與人的關聯更緊密,別因為自已邋遢影響了家庭的生態。你的衛生、 你的穿戴不是你自已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子女的臉面,你不在乎不行,因為有太多人在乎你。
九要切記:千萬別像存錢那樣存着破爛
有道是“破家值萬貫”,那是上個世紀前的說法兒,見甚麽都稀罕,那是老化的徵兆。不常用的東西,真用的時候不一定記得起,記得起,也不一定找得到,所以還是早早處理掉好。大件的東西趕快更新,說不定以後花錢攆它走都不容易。
十要切記:別老想着靠子女,消除寂寞還在自已
自從四合院改成了單元房,放飛的都是小家庭的夢想。小家庭的日子就像私家車,雖然都在一條路上跑,卻沒人願意合伙拼車。老年人要廣交朋友,儲蓄友誼才是老年人應當盡早做的事情。當你不能再嬉戲走動時,依然可以給新老朋友打個電話,去交流喜歡的美好話題。
你能記住,又能做到,你就是幸福快樂的老人。

奥巴马的成长经历

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于肯尼亚当地时间24日晚上8点10分降落在内罗毕国际机场,成为访问自己老家的首位美国在任总统。
奥巴马的父亲巴拉克·奥巴马是肯尼亚的经济学家,在奥巴马21岁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死后葬在肯尼亚西部的故乡科盖洛村,目前奥巴马90多岁的祖母萨拉·奥巴马和其他亲戚仍住在这里。
关于奥巴马90%的人并不知道,奥巴马的生父是首批进入夏威夷大学的非洲学生,这位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吸引了他的母亲,一个美丽的白人少女。
后来,他被送到美国夏威夷,在外祖母的监护下成长。由于他头脑聪明,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白人小孩占多数,只有三个黑人小孩,这次他又对自己的肤色产生了严重怀疑,而亲人间的无意举动,更加深了他对肤色的恐惧。
那天傍晚,外祖母很生气地回到家,抱怨等车时遇到一个乞丐,她给了他一美元,但他觉得不够,继续要,她非常恐惧。他好奇地问,以前咱们也遇到过乞丐,你怎么没有害怕过?外祖母气呼呼地说,可这次遇到的是黑人啊!
他呆住了。外祖母脸上自然流露出的对黑人的嫌恶之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他怀疑如果自己不是她的外孙,她会像讨厌垃圾一样讨厌他。为了让自己自信一些,他向同学们吹嘘说父亲是非洲王子,他自然也是王室后裔。奇怪的是,同学们相信了他的鬼话,他开始神气活现地和人交往。自信又自卑,看似快活实则痛苦迷茫,这就是他当时的心理写照。
很快,叛逆期来了。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没人知道拿他怎么办,许多老师都预言:美国所有州的监狱随时向他敞开!
这时,母亲为了考取博士学位,主动到印尼进行人类学工作。他很奇怪母亲的行为,母亲却告诉他,做人要有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益于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一下子就“顿悟”了,重拾丢失已久的梦想——虽然我是个黑人,但我要赢得你们的尊敬。
他认同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努力学习,在考取哥伦比亚大学的同时,还效仿母亲到社区里做义工。他发现,帮助别人真的能获得快乐,尤其是帮助那些弱势的人,自己更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相识数月后,两人奉子成婚,因为亲友们反对这桩婚事,他们结婚时根本没通知亲友。但他出生两年后,生父却带着另一个女子回到了祖国。
母亲做了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子不会做的事情~嫁给一个非洲男人、生下他的孩子并且离婚。尽管她以后的生活会非常艰难,但母亲却义无反顾。他后来都说,母亲的性格实在是敢爱敢恨。
离婚后母亲带着他艰难地生活着。后来,母亲认识了继父,一个来自印尼的留学生,于是他们迁到印尼生活。在雅加达郊区,道路上到处是坑,通货膨胀严重,学校里的小伙伴把有着黝黑皮肤、满头卷发,再加上一副肥胖身材的他喊做“黑鬼”。他跑回家向母亲要钱买香皂,想洗掉皮肤的黑色,但母亲告诉他做黑人一点也不需要自卑。
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只在华尔街做了两年的高薪工作,便义无反顾地到芝加哥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所做的都是些小事,社区的道路、照明、房屋修缮、劳资关系协调等等,尽管琐碎庸常,并且薪水很低,但他事无巨细做得很认真。凭此良好的记录,他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他像母亲一样,开始为让更多的人幸福而忘我工作。
然而母亲却在这时患癌症去世了。去世前,她完成了长达1000页的博士论文,对印尼农民的分析详细切实,让他读起来心潮澎湃。他在处理母亲后事时发现,在印尼,母亲和周围的人有着极佳的关系。虽然母亲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嘱和遗产,但他却认为,母亲的精神~自信、充满干劲、敢爱敢恨以及极佳的人缘,是多少金钱也代替不了的宝藏.
凭借母亲留给他的精神,他迅速在政坛崛起。在社区工作的经历,不仅帮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还帮他打败了多名有财有势的对手,成功获选参议员。当他决定竞选美国总统时,这段经历又一次帮助了他。
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冒牌非洲王子后裔的他,有一天居然能成为美国总统。他想到当初自己沉沦时母亲说的话。她说:奥巴马,我觉得你父亲是最帅最聪明的黑人,现在,你代替了他。
从一个“黑小子”、“坏小子”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成长经历可谓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片。主演是他,但导演,却是他的母亲。

 

    农历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 祈愿众生欢喜自在冤亲得度

 

     2015828日,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

汉传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佛事超度历代祖先,称为盂兰盆会,又叫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相传佛弟子目犍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向佛请教救济之法,佛让尊者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去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众,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之缘起。

《盂兰盆经》有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去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佛祖统纪》记载:盂兰,此翻解倒悬,言奉盆供于三宝福田,用以解饥虚倒悬之急。

《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该经讲述盂兰盆之缘起及其修法,历代注疏较多,现存者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二卷、宋日新《盂兰盆经疏钞余义》一卷、明智旭《盂兰盆经新疏》一卷、清灵耀《盂兰盆经折中疏》一卷、清元齐《盂兰盆经略疏》一卷。

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年)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中国逐渐形成一套民间习俗,如放焰火、施饿鬼食、在河中放莲花灯等,主旨是为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宋代以后,盂兰盆会成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据元德辉重编《百丈清规》记载:七月初旬,堂司预出盂兰盆会诸寮看诵经单,预牵众财办斛食供养。十三日散楞严会,十五日解制,当晚设盂兰盆会,讽经施食。

元明本《幻住阉清规》: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说明此时盂兰盆会主要内容在于讽经、施食,这种仪式也一直流行到明代。

明袾宏《正讹集》: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恶可得混?

清代仪润曾欲两全其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其《百丈清规证义记》详载《兰盆仪轨摘要》,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又附兰盆会约二十一条。不过这些仪轨,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一般民众中,仍多以荐亡度鬼为盂兰盆会主要行事。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这一节日源于古代印度,佛住世时,印度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外出容易踩死昆虫,所以佛陀要求弟子结雨安居,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段时间内,所有僧人不得外出托钵,只能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当佛教传到中国后,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夏天,所以在中国又称为结夏安居。农历七月十五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诸佛菩萨看弟子道业有成,也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殊胜的日子。当然,众所周知,后来七月十五称为盂兰盆节,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决一切众生倒悬之痛苦,度脱无始以来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目犍连尊者曾经为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流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佛弟子们恪守佛制,举行盂兰盆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祈愿现世父母消灾延寿、去世父母脱离恶道。

           摘自《凤凰网》



1234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