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一首歌,分別是明天路。思念珍藏在心灵深處,生命在那里留存過記憶,那里就值得紀念和懷念。回憶是不能重復,故顯珍貴。往日度過的美好時光,都一起随着歲月消逝,变成了一首歌,永遠流淌在心中。
老鄉們,您們從遠處回來了,今天我們有緣見面,一同歡樂相聚,但終會有曲終人散的時刻。梦短,情长,我們不能重回當年的青春歲月,只能重温年少時的青春友誼。我們今天能见面,希望明年,后年,年年能见面。 記憶中的先達,也是消失了的先達,今非昔比,面目全非。當年的先達,不少街名都用中國大城市的名稱。有晚上繁华熱鬧的南京街(Jln.Bandung),有中华学校所在的福州街(Jln.Surabaya),学校右邊的小巷居然叫做中國街,巴剎對面的是北京街(Jln.Imam Bonjol)。
昔日的先達同其他城市一样,華族海南人、福州人经營咖啡店,興化人開車店,廣府人開金店,潮州人開飯店,福建人開雜貨店、土產店,客家人開布店,龍岩人经營土產、花生、糖果。 先達人愛開龍岩人的玩笑,說龍岩人很吝嗇,很“紅”,又稱贊先達龍岩人很團結。所謂吝嗇是龍岩人艱苦創業,勤儉持家。八十多歲的老人家,盡管子女事業有成,有汽车,但仍然以脚踏車代步,穿條短褲,在店里幫忙工作。有的龍岩人是開工廠的,子女們就像工人一样幫忙工作。他們男的晒得像“家工”(Kakang),女的晒得像马達婆一样黑,誰知道他們竟是老板的少爺、小姐呢。 說先達龙岩人很團結,那是龍岩人鄉土觀念很重。只要叫一声鄉親,說幾句龍岩話,就会感到很親切。而且先達龙岩人為數不多,但組織性强,有事大家商量,又無黨無派之分,容易取得共識。
說先達龍岩人最紅,是龍岩人的祖籍国觀念很强。在祖籍国抗戰時期,各地龍岩同鄉都積極参加支援抗日的工作,各地的“籌賬祖國難民會”,少不了龍岩人。新中國成立後,先達龍岩人更是清一色的擁護者。是唯一沒有“紅藍之斗" 的宗親團體。 先達龍岩人對教育事業很熱心,蘇北教育界少不了龍岩人。先達華僑中学的鄭子經校長是龍岩人;還有“棉華一小”校長陳森秉;實林泮華僑學校校长章起之;實武牙文教部主任李開輝;司馬委“養慧學校”副董事长章應松、李德聲;馬達山華僑中小學校董事長陳山榮;一生从事教育,在"棉中" 担任體育主任的林天干老師等,這些都是熱心華教事業的龍岩先輩。他們出錢出力、興教辦學,對蘇北的教育事业,作出傑出貢献。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