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通讯(第164期)

2016-7-4 11: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14|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 (第164期) 《先达人社区网站》 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6年7月1日
先 达 通 讯
(第164期)

《先达人社区网站》
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6年7月1日

目录
思念之旅

黄书海

消失的巨星——忆罗烈
璧  琦

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换届筹备会召开
——附黄书海辞职信

张甲军

心中的歌献给我的爱人

李顺娣

先达华中五十年同学重聚感言汇集

             南海风云急 越南缺教养

苏绮环

怀念我们的爸爸——蔡达荣

雪梅 原原

先达人忘不了的校长

林叔明

乡 愁

成 城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热烈祝贺中国的综合国力更上一层楼!
热烈祝贺中国人民更加美满幸福!


思 念 之 旅
 黄书海
六月五日,我携老伴瑞玲,乘高铁南下深圳和香港。
决定前,瑞玲说,第四届世界先达人大会有可能在香港举办,明年再南下不成吗?孙子灿灿也说,怎么爷爷每年都要去深圳香港?
我没有正面回答,也没有作必要解释,反而质问自己:是啊,为什么呢?
连德华也打电话问:来港有何任务?与先达人大会有关吗?我说:全然没有。只是想到深港走一走,见见兄弟姐妹和先达亲朋好友。
“思念”两个字就是驱动这次旅行。
有思念,说明心灵并没有被功名利禄所塞满。我和瑞玲已步入耄耋之年,尚能饭,尚能动,尚能思念别人和被别人思念,甚感幸福。
八十九岁大哥树武,去年把深圳房子卖掉,搬回雅加达和子女居住。一年以后,深感不适,六月初又搬回深圳居住。小弟树北近来健康出了状况,经两次住院检查治疗,血糖已控制,无大碍。
树南、树西赶来深圳团聚,吃吃饭,聊聊天,温馨惬意。大姐暹贞在先达,没有子女陪同,来不了,甚为遗憾。好在她身体健康无恙,生活能自理。
每次到深圳,一定要拜访先达老前辈王谦宇老师。88高龄,身板硬朗,思维清晰,令人敬佩。
这次拜访,我邀约了张爱麟、张大永、蔡素珍、朱传贤(原外交部礼宾司长、我在驻印尼使馆老同事、原蛇口特区对外联络官)和树南、树北等。
结果,张爱麟(92岁)因无家人陪同,来不了。
蔡素珍,因近年丈夫、大哥蔡达荣、小弟蔡达才,相继逝世,心情郁闷,加上双脚浮肿,行动不便,不能来,甚憾。
张大永一早从香港赶过来,第一个到达海景酒店。脸色和健康状况都比去年好。Horas!
朱传贤已多年未见,我特意邀他参加,希望能与王、张、蔡等认识,并建立联系。他多年前丧妻,儿子在美国工作,由助理凤娇陪同前来。
席间,大永向大家分发萧玉灿遗作《国家罪行》。王老师则如数家珍地讲述他的多彩人生。从1948年入读香港达德学院,1949年3月通过华北解放区抵达刚解放的北京,入读中共中央统战部青年训练班,1951年参加南下工作团在广东进行土改,1952年调入中联部,1955年马列学院第一分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历经马列学院第一分院、四川、湖南、广东、中央党校教员、讲师、教授等职;1985年脱离教育战线,出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同年调深圳特区任华侨城经济发展总公司党组书记、指挥部副主任。
朱传贤和他的助理凤娇聆听王老师的讲述,因为是第一次听讲,很感兴趣,觉得很新鲜。
我插话说,王老师享受副部级待遇,是目前国内先达人职务最高、工资最高者。
我们这些晚辈,就像在课堂上,聆听老师娓娓道来。虽然多次听过,但每次听,都有每次的新鲜感。大家聚精会神地听,即使对老师某些观点,不敢恭维,也没有引起争论。
酒店副总经理得知王副主任来就餐,便多次来关照,并向在座的耄耋老人致意。最后,副总说,这一餐由他来买单。彼此互相客气之后,大家便举杯向副总表示感谢。我们确实沾了王老师的光。Terima Kasih!
六月七日,树西、仁强来电话,邀我们八日赴港,参加他们六月九日在八乡别野宴请香港侨骏会三十多名会员的端午粽子宴。我们欣然应约。
侨骏会是个松散的组织,由香港印尼归侨组成。其中,有不少是我认识的。按仁强的说法,这些老板都已“上岸”了。所谓“上岸”,即拥有相当的财富,经济殷实。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内地倒流香港的。凭着他们的勇敢、毅力和聪明才智,在香港工商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们的创业精神,不亚于他们的父辈早年漂流到印尼各地的拓荒精神。
他们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从外表,看不出这是帮“富翁”。其中,个别人在内地家乡有很大投资,捐款捐物,也是慈善大户。可敬可佩。
吃饭时,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印尼归侨科学家陈清泉,拥有双院士称谓,上个月参加了北京科学家大会。这是我们第一次谋面。过去对他也一无所知。我对自己的“孤陋寡闻”,深感内疚。
回到北京后,在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理事会上,我曾当众询问:在座者,有谁认识陈清泉院士?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不认识。原因是:陈清泉院士长期在上海工作,与北京侨界少有接触,加上他为人低调,有点“处在深闺人未识”。
坐在我左边的是:先达新秀张国新。他只捐款,很少参加香港先达联谊会的活动。我们虽然是第一次并排坐下来聊天,但并不感到陌生。他话不多,简单三两句,就能感受到他的诚恳。
在座的仁强、张群、靳强等起哄说:他是香港先达联谊会下届会长最佳人选。他的才能和经济实力,勿庸置辩,卓尔出群。现在的关键是:国新本人有没有此意愿和担当?!
6月10日,由仁强和树西出面,由宜昭、琼叶等张罗,在马会酒店设宴招待先达老同学。上次席摆三桌,这次少了一桌。原因是七八十岁老人要出门越来越不容易了。
92高龄的兰仙,因惠玲无暇陪同,没来;叔明和秀兰因腿脚不利落,最近一段时间搬到大儿子家住。宜昭没能及时通知到。后来我与秀兰通电话:秀兰说,即使通知到,当天也无法前来,因她靠轮椅代步,叔明又推不动轮椅,惜哉!好在,秀兰事后打电话到深圳来,我们长谈了一阵子,终于为此次不能相见而释怀。
另一个收获是:我们建立微信联系,从此交流更为方便了。
看样子,今后耄耋老人之间,通电话问候,是常态。串门、聚首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
与上次见面相比,文和的变化较大,比过去憔悴多了。巧贤说,近年来,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削瘦得很利害。说话底气不足,但食欲还好。祝他保重身体。
德华、雅容最后赶来入座。我向前相拥,他满头大汗,手持拐杖,令我十分感动。深感欣慰的是:德华和雅容没太大变化,说明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可喜可贺。
达生在台湾,育文、碧琦等因故不能来。
程春、梅花还是那么乐呵呵。我们不时有电话沟通,彼此都很了解,有许多共同语言,说话不累。
席间,景春提到关于境外归侨符合条件者应享有国家养老退休金权益事宜的建议书。我早听说有此事,但未见详文。景春了解内情,他对此事的落实比较乐观。我是回到北京后,才从手机上看到友人发来的建议书详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从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与时俱进的侨务政策来看,景春的乐观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还在天南地北,大摆龙门阵。政治议题,当然少不了。此时,有两位同学,因意见不合,争论起来,调门越来越高。但很快就因其中一位提前退席而平息下来。这或许是这顿饭一个小小插曲。无伤大雅。
事后,我给这位同学发了个短信,其中有两句经修改的诗:火气太大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聚会结束后,树西仁强还特意邀请琼叶、宜昭、瑞英、天安等六七位同学到八乡农村别墅参观游览。傍晚,他们伴着夕阳余辉尽兴而归。
六月十一、十二日,我们在八乡分别和在港的黄家、张家兄弟姐妹聚会,这样省得到每家探望拜访,既省时又省力,其乐融融。
我们很感激树西仁强提供的方便和款待。
记得前几天,我曾发过短信:“每年端午,树西总会包粽子给黄、张两家亲人品尝。年年如此。树西的粽子,不一定是香港最好的。但却是最富亲情、最温馨的。粽子虽小,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亲情友情。张黄两家父母在天之灵,看到这种乐融融的情景,一定会深感欣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书海手记:
“消失的巨星——忆罗烈”是篇好文章,充满感情,惟妙惟肖地把已故罗烈的形象呈现在你眼前。
我在先达念书、教书时,就知道罗烈这位学生,多半是和他的顽皮淘气联系在一起。
罗烈和陈斯泉几乎有同样的遭遇和经历。
他们倒流香港后,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受到周围的亲朋好友赞誉。
谈及他们的成长和经历,原先达的老师们,可否从中汲取一些教训,进行一些反思?


消失的巨星——忆罗烈
         香港 璧琦
先达座落在苏北高原,虽然只是一座小山城,但上天特别眷顾这座城,衪让这座城既地灵又人杰、处处藏龙又卧虎,它孕育出无数出色的子女,其中有国家级的翻译家、有名震中外的运动健将、有抗日革命志士、有闻名的商界强者、有博学文化人等,他们的光辉事迹,已广为人知。
现在,我想介绍一位鲜为人晓的先达之子罗烈。
    罗烈原名王立达,1938年6月出生于我们先达榴莲街中段原址“三联发饭店”隔邻的“乐群咖啡店”内里,他是地地道道的先达人。我和他属姑表兄弟,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起玩耍、一起在同校同班念过几年小学,一齐渡过欢乐的童年岁月。年少的罗烈是个小顽皮鬼,他聪颖活泼、口齿伶俐、性格刚强好斗、喜爱打抱不平,和他在一起就不怕被人欺凌,他是我们兄弟的“守护神”。他在先达住过好长一段日子,十来岁那年,因家境变迁随母亲移居到棉兰。罗烈很重情感,对孕育他成长的先达怀有深厚的感情,心中总是怀揣一股难忘的先达情,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先达国语」,又能说多种的方言,我们见面一出口讲的一定是“先达国语”。生前他多次应邀出席我们的联欢聚会,也总是用地道的「先达国语」和大家沟通,体现出他和先达人那种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聚会上循众要求献唱过一首动听的印度尼西亚名曲《Bengawan Solo》,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1957年7月,在祖父的敦促下,罗烈和我怀着对祖国无限的憧憬,乘搭同一艘轮船,回到祖国怀抱。因大兄嫂住在首都,我们得以优先条件分配到那里,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经考核被编入初中三年级,恶补了一年的课程后分配到北京的正规中学,罗烈分到天安门附近的中学,我分到北京男八中,念完高中后听说他被分配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工作,而我则考取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本语专业。自此,我们已甚少有机会见面了。
   年少的罗烈,活泼好动,喜爱健身、略懂武术(学过形意拳和太极拳)、爱好电影。他在北京的五年间,常到体校去锻炼身体,苦练健身、举重、练击剑等,练就了一副健壮的体魄,对他以后成为杰出的武打明星稳扎了基础。罗烈对现状一直抱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满情绪,当对祖国的期望破灭后,他决意出国另谋出路。
1962年他匆匆离开北京,移居香港,从此我们完全失去了联络,直到1972年我到香港,通过老友陈斯泉找到了罗烈,他亲自接我去邵氏片场参观,顺便看他拍片。兄弟俩相隔十年未见,久别重逢剎那,惊见他变得高大、威武、有型,前后仿若两人,他虽有一副大明星气派,但没有大明星的架子,百忙中还陪我参观片场,介绍我认识当年红遍影坛的明星李菁、陈观泰、秦沛……等。拍完戏后,和表嫂唐嘉丽一起为我洗尘,到当年香港出名的「南亚餐厅」,品尝正宗的南洋咖哩、沙爹、海南鸡饭。席间,他侃侃而谈当年刚到香港时的苦况,他说当年初来报到,人地生疏、谋生极之艰难,处处遭遇冷漠,无法立足,生活潦倒,吃饭有餐没餐,经常只能以面包充饥,苦不堪言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坚持不断地寻找生机,善用他特有的优越条件,报考邵氏电影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第三期训练班,毕业后终于得以踏进演艺界大门,开始了在香港的奋斗生涯,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罗烈当时虽然进了邵氏,当上了明星,与邵氏一签就是八年的长约,但因为没有演戏经验,只配每月领取几百元的薪酬,好在因他长期玩举重练成一身坚硬如钢铁般的肌肉,外型硬朗,性格又忠厚,邵氏公司看准了他这个特点,当时正好有海外片商查询拍摄武打片的可能,于是老板便尝试用低成本、亷价新人和不知名导演开拍武打片,试探一下销售海外的另类市场,于是他和王羽开始受到张彻的重用。
    他出道初试啼声的作品有《蝴蝶杯》、《虎侠歼仇》、《金燕子》、《飞刀手》、《铁手无情》……等等一系列动作片,渐渐崭露头角。1972年罗烈担正主角的武打片《天下第一拳》拍完不久,有位美国片商对这部片有兴趣,以贱价买下它北美的影权,然后在1000家主流影院上映,结果万料不到大收旺场,盛况空前,票房收入竟然高踞当年十大之列,那个片商赚得盘满钵满,罗烈也因此仿如鲤鱼跃龙门般大红大紫,获得制片家邀请赴美国好莱坞拍片。七十年代初期,在芸芸华人明星之中获得这个殊荣的罗烈当之无愧是第一人,较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武打明星在美国扬名立万还要早。当今在美国扬威一时的影星周润发、李连杰等当年仍未出道,连当年的七小福成龙和洪金宝等也只在荔园游乐场表演翻筋斗而已。《天下第一拳》是罗烈演艺事业的转折点,凭借此片,他成为当年最抢手的大反派,他的反派角色演释得出神入化,演技扬传海外。他虽在影艺界走红,片约应接不暇、分身无术,但因性格忠厚,仍不忘饮水思源,一直与邵氏公司维持不错的宾主关系,方逸华小姐因此对他另眼相看,允许他到台湾接片赚外快。当时他每天接连拍几组戏,常常因赶不及要借用替身代劳,每日薪酬已高达万元之鉅,是当年日薪收入最高的演员,而其它明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正因为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在美国票房创出奇迹,促使邵氏老板茅塞顿开,明白其实武打片可以冲破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只要观众喜看武打,可以不太理会剧情,打斗的场面做到拳拳到肉,够剌激、能紧抓观众的神经,就会拍掌大叫过瘾而使这部片收好。其实武打片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发行的地区也会更广、更远。从此,武打片在香港便开拓了连续十几年的光辉局面。自《天下第一拳》创下卖座奇迹后的十年间,邵氏公司拍摄的武打片多达百部以上,原本对武打片不屑一顾的名导演们都被迫转舵适应潮流,香港武打片的形势一片大好。倘若不是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创出如此佳绩,香港武打片那来十多年的光辉岁月。现在香港地区出品的武打片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拍摄武打技术已出神入化、今非昔比,深得世界演艺界的赞赏和倚重,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不可忘记罗烈作为武打片开路先锋的功劳,罗烈当真是开创香港武打片名符其实的大功臣,香港电影史册一定会录下他这段不可磨灭的功迹。
   八十年代初罗烈离开邵氏到台湾发展,当时台湾盛行武侠片,他既打得又演得反派,在当地派得上用场。九十年代,他减少了电影的演出而投身电视界,成为亚洲电视的合约艺员。罗烈的一生共拍摄了将近250部的影片和电视剧,对香港影视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他转往中国大陆开办演艺学院培训演艺人才,逐渐在香港影艺界淡出。
   杰出的武打巨星―先达人罗烈,2002年11月2日因心脏病在中国深圳逝世,对于他的突然离世,大家都深表惋惜。当时,在香港的追悼会上,曾经和他合作过的影圈中的朋友都纷纷前来悼念,最难得的是方逸华小姐也亲自前来出席追悼会,可见她心中不忘当年罗烈对邵氏的功迹,更加说明她是一个念旧的老板。罗烈虽然走了,但我们先达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他是名符其实的先达之子!他奋斗不懈的一生,是先达人的骄傲和光荣!先达人将永远怀念他!
 ——原摘自香港《简讯》第96期

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换届筹备会召开
张甲军
2016年5月16日,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在京城拥有一千五百多印尼归侨会员,是北京成立最早、会员最多和活动开展最好的海外归侨社团组织之一。联谊会成立二十七年来,广泛联络国内外侨友,热情为会员和归侨服务,为祖国改革开放事业助力,为促进中印尼人民的友谊多次举办大型活动,赢得归侨们的赞誉,多次荣获北京侨联颁发的最优秀团体奖。
北京的印尼归侨,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回国的。原有的几届会长,理事,监理,顾问,非常热心联谊会的工作,他们为了联谊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殚精竭虑,付出不少心血,使印尼归侨联谊会在服务归侨,促进团结,发挥归侨积极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他们已七老八十了,虽说还有“老夫喜作黄昏颂”的豪情,但毕竟年岁不饶人了,必须把联谊的接力棒交给有能力、可信任、又热情联谊会工作的印尼归侨第二代手中!
经过联谊会几年的选苗、培养和帮助,这些优秀的印尼归侨下一代已经能够初步胜任工作了,可以担起重担了,相信他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联谊会主席张伟超先生(原驻我国纽约领事馆总领事)、执行主席王广河先生、秘书长苏渊海先生等理事的提议,近日,联谊会全体理事在北京召开了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会议,商讨了有关换届的各项事宜。
张伟超主席、王广河执行主席,秘书长苏渊海先生,都在会议上对前段理事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回顾,对联谊会理事会即将举行换届的意义做了阐述,对筹备召开理事会换届大会的具体事宜做了部署安排。顾问黄书海在会上聆听各方精彩发言,赞同会议的各项工作安排,对许多年青一代归侨的感人事迹和优秀人材的出现,表示赞赏。他表示自己进入耄耋之年,希望新旧交接能顺利进行,让印尼归侨联谊会的工作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后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题,期待联谊会理事会换届会议的正式召开。
附黄书海辞职信
广河、小平:
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是个和谐、团结、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社团组织。这里没有捞取功名利禄的池子,也没有搞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纸牌屋。
自从广河接任执行主席以来,会务蒸蒸日上,成功有效地调动各会员团体的活力,办了许多好事大事,赢得大家的赞誉。
联谊会连续十二年荣获北京市侨联颁发的优秀社团奖,不是徒有虚名,而是实至名归。
我在联谊会担任两届的顾问和副监理期间,承蒙诸兄和诸理事的大力相助,也做了些事,出了绵力,深受教益和感动。
如今,已八十五高龄,虽尚能饭、尚能动,但精力已大不如前了。
为此,我诚恳提出,辞去顾问和副监理职务,把空位让给更年青、更有作为的人。
我坚信,以叶小平为首的新领导班子,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谨以此两句话与小平共勉。
黄书海
2016年6月25日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