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5期)

2017-2-21 15: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11| 评论: 0|来自: 先达先华校友会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会 主办 第15期 www.siantarpeople.org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5期
www.siantarpeople.org

目录

 

恭祝大家春節快樂

先達

彬彬

感懷篇

痛悼瑞昭姐

香港

張大永

 

懷念伯父母

遺稿

張瑞昭

冷暖人間

愛心永遠在路上傳遞

先達

陳鳴

中篇小說

迷樣的女孩

 

蘇淑英

隨 筆

先達人之情

先達

塗月英

 

綠的風波 

 

 沈華英

 

華人三輪車夫  

楠榜

 張秀蘭

 

憶高中點滴  

 

陳默

捐款事項

 

 

 

詩 歌

詩六首

椰加達

陳永和

文藝評論

散文詩是散文還是詩

 

丁點點

夕陽絮語

高速公路上的天使

 

凡夫

小 品

生活隨筆

 

阿理

專 欄

散文詩

網絡轉載     

 

健康常識

究竟要吃多少隔夜菜才致癌?    

網絡轉載

 

飲食文化

中國五大麵食

網絡轉載

 

世界名人錄     

陳嘉庚印尼避難記

網絡轉載

 

 

BSA電動車進入先達的歷史

網絡轉載

 


恭祝大家春節快樂
   先達     彬彬

     每天忙忙碌碌,分身乏術,時間過得好快,又要過年了。春節還沒到,大街小巷傳來過年歌,「正月初一頭一天,家家過新年。」不知不覺春天的氣息已降臨人間。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定下新的目標,繼續奮鬥和努力。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年夜飯,我家喜歡吃火鍋,象徵來年生意紅紅火火。兒女、子孫們都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我同太太這兩個老人,高興得笑瞇了眼,心情大好,吃什麽菜都香甜。
     爆竹一聲除舊,萬象更新。春來江水綠如蘭,家家喜迎春。心有靈犀一點通,沒有紅包說不通。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給壓歲錢,順口對我們說:「乖乖聽話,快高長大,用功讀書,好好做人。」我們小時候花的是爸媽的錢,如今我們花的都是自己賺來的血汗錢。
     每個人都喜歡過年,一上街看見的都是春風滿面的行人。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春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我們要給人多一份關愛,多一點付出,多一份祥和,人生就處處有春風。對人要存好心、多說好話、多做有益眾人的好事,使遇見你的人感受到祥和與和諧,讓大家沐浴在春風裡,日日有春天。做好事就等於每天都過春節。
     昨日已成歷史,今日煥然一新。面對人生的順境與逆境,我們要坦然處之。苦過方知甜。只要努力過,人生就不會有後悔。雖然飽經風霜,只要微笑面對,生活仍然是動人心弦。歷經滄桑磨難,毫髮無損。雖然萬般摧殘、失意和不如意,我們依舊春風滿臉。人這一生每個人都有夢想,有夢想不稀奇,重要的是為夢想而奮鬥,實現當然絕不簡單,有時候我們要逆風而行。人生進退是常有的事,要耐心面對。我們不要在乎歲月的流逝,不怕老,不要讓老戰勝自己。讓老年的夕陽變成青年的朝陽,過去的傷痕、遺憾,把它當作人生的旅途吧。讓我們以歡欣的心情,歡迎雞年的到來。
     我們生活的地球有200多個國家,二千多個民族。過年風俗習慣不同。我們華人敬拜祖先在神桌擺放各種吉祥鮮果,如蘋果平平安安,象徵甜甜蜜蜜的柑,多子多孫的石榴,象徵長壽的仙桃等等。在中國只要過了臘八就是年了。我唱給讀者們聽一首在中國北方流傳的段子。「過年基本不想事,呆坐長椅看斜陽。難道幾日做木雞,初七之後像驢忙。不過十五不上班,不出正月不離家,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可惜這傳統已一去不復返了。
     過年像我做飯店的,幾十年來初一才休息一天。年卅晚接顧客訂的年夜飯,忙了一天;初二又開門做生意了。兒女們都長大了,他們疼我和老伴,常常勸我:「爸,明年起過年不要做生意了。都做了幾十年,年夜飯沒有好好地吃過。忙了一天太累了,沒有胃口吃團圓飯。人家過年去旅遊,你們過年在家做牛。」我說:「顧客年頭到年尾都來支持我們,顧客過年我們要服務才對。」
     時光永不停留,新年過了又新年。年味濃也好,淡也好,我們仍要傳下去。年味是什麽,對於小孩年味就是新衣服、糖果、美食、紅包;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說,年味是什麽,年味就在那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裡;年味在濃濃的酒杯裡;在一杯杯熱騰騰的龍井茶裡;在媽媽熬的雞湯裡。年味是一句句一聲聲的祝福。年味像一首詩,想像著明媚的春光,充滿親情與愛意。年味在思念裡,望著窗外明媚的春光,藍天白雲,想起遠方多年未見的朋友和親人,想著離開了我們的父母親。想起這些,年味又多了一份期盼,盼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幸福安康,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強。
     不知不覺,我們正走向人生的老年。從呱呱墜地到如今滿頭霜白。花開花落,潮起潮落。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壯闊,我們都曾幻想過會達到人生的頂峰,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美妙的風景不是名和利,而是在自己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與他人無關。但願此文能同讀者共勉,也借此文祝福你們萬事吉祥!春節快樂!兒孫滿堂!


   痛 悼 瑞 昭 姐
     香港  张大永
          
     我们敬爱的瑞昭姐走了,她在12月17日吃过中饭后不久,就安详地睡去,永远地离开我们了,终年85岁。
     瑞昭姐,是我们的堂姐,比我的大姐小一岁,跟我大哥同年。她和她的胞弟大林,是叔叔的孩子。由于叔叔远走他乡,叔母决定改嫁,父母亲在她们年幼时接过来抚养,因此,她们姐弟俩是跟我们张家的姐妹兄弟一起长大成人的。
     父母亲待她俩如同己出,跟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她俩都很乖,很听话,很敬重父母亲,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有过吵架,彼此相亲相爱,而且,我们大家在二战后受到先达老家的民主爱国运动的风气影响,都成了”红屁股“。
     1947年下半年,父母亲把我和三弟送到怡保念书之后,我们之间就没有了联系。
     1949年3月,我来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上学之后,受到校园里热爱读书风气的影响,在学生会主办的图书小卖部,买了许多内容进步的好书,记得其中有一本是《居里夫人》的小书(pocket book)。那年底,母亲坐船经过新加坡,我便托母亲把这些书带回老家给瑞昭姐。其时,我全然不知道,这是多此一举的,因为此时的印尼,已有很多中国出版的进步书籍。
     1953年初,为了回老家做证件,我回到了阔别了快6年的家。瑞昭姐已经毕业,到了兰都不拉八一间华侨小学教书了。虽说人生地不熟,我还是利用空闲时间赶去探望她。
     姐弟久别重逢,自是高兴得很。探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一所进步学校,校长是苏北地区相当有名望的教育界前辈李公我先生。瑞昭姐还告诉我,她的愿望是准备有朝一日要回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这次见面后,我一直在雅加达,大林弟于1955年后也来雅加达在《觉醒周刊》工作。我后来听说,瑞昭姐于1958年跟她的夫婿木贤姐夫一起归国了。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报效社会主义祖国。
     1981年底,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别离后,我们再次见面了,地点却是在香港。那时,瑞昭姐一家人就住在北角新都城大厦的一栋住宅里。我们一家子是在母亲引领下,到她家见面的。这次重逢,大家都有“千言万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慨!!不过,我们深感庆幸的是,历经”巨变“大家都还活着,都有了孩子。辞别时,瑞昭姐怕我们初来乍到,找生活不易,送了一个1000元的大红包给我。母亲和我都觉得这个红包太重,不能收,但她执意要我收,还说了一句:“你不收,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
     随后,我们一家在荃湾落户,木贤姐夫还帮忙我们装修房子,接着,瑞昭姐一家也搬来荃湾落户。我的小儿子炜生曾一度拜木贤姐夫为师。母亲临终前,也曾在她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对我们的父母亲的感情真的是比天高,比海深。她最后这几年病情转好在家疗养期间,我们弟妹们每次去探望她时,她竟然说是伯父要阿荣请了良医给她治病的。
     由于瑞昭姐从小就在母亲身边长大,她的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她不仅学到了母亲的做人的善良品德,默默无闻地付出和工作,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而且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烹饪的好手艺。
    自从母亲于1990年逝世后,逢年过节,我们张家吃的粽子、巴东牛肉等美食佳肴,都是她亲手制作的。我们张家人和亲朋戚友吃了,无不赞好!夸她是母亲的传人!!
    如今,瑞昭姐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但她的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她一生与人为善做一个好人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永别了,瑞昭姐,愿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瑞昭姐,我大姐看了我这篇悼文后,要我代她一家向您送别,并致:“我们永远怀念她”悼词。我们大家都永远缅怀您!                                北京<先達通訊>168期

○张瑞昭遗稿                  
怀 念 伯 父 母
 
  当我十三岁那年,我妈因改嫁了就把我们送回张家交给伯父母抚养,伯父母自己都生有七、八个子女,还要负责养育我们,真难为了伯父母。这养育之恩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回到先达,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从一个住在园坵没机会念书的人,从此可以和堂姊、堂弟妹一起上学,我们生活在很热闹的大家庭里,我感到很幸福快乐。伯父是一位很威严的商人,他虽然不骂人,但孩子们都很怕他。他经常出外做生意,很少在家,有时也会回来先达住几天。伯母是位贤良淑德很温柔的女人,她很会服侍丈夫,也很会烹饪,烧得一手好菜。和伯母共处的日子中,她教会了我好多东西,使我学会了缝纫,会做很多的事情。她的处事为人,也是我一生的榜样,比如我也爱烹饪,宽以待人,都是受伯母的影响。她对工人和蔼可亲,一视同仁,每次出外做生意回来,都会带点饰物衣着等回来给佣人,令佣人高兴能安心工作。对子女的朋友有困难都尽力帮助他们,照顾他们,把他们当自己的子女一样,这是很难得的。
    伯母不单是个贤妻良母,也是个能干的生意人,她帮伯父做生意,一生辛勤奔波劳碌,总算培养了一批成材的子女,当然子女有时也曾令她担忧过。
    在我内心里一直觉得很遗憾,觉得对伯父母的养育之恩没好好报答。在他们在生时候我没机会好好孝敬他们,我觉得很惭愧。我永远都怀念他们。
                                                            瑞昭  稿
                                                         1999年12月17日
                                                         北京<先達通訊>168期                                   

    爱心永远在路上传递 
   先达      陈 鸣

        雨露奉献给大地,星光奉献给长夜;阳光奉献给万物,岁月奉献给有爰心的人。
        人生就是一条路,谁知能走多少步?但愿步步走好路,不要走错每一步。
        二0一六年七月,我身上的老毛病又复发了,去星洲复诊后缓解病情了便回家调养。谁会预测回家第四天就摔倒了,前门尚未拒虎,后门却又遭狼袭,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既然残酷的现实已成为事实,就没有后悔药。一句话:千错万错,错跨一步,倒霉无数。此刻,气管炎、类风湿、骨质疏松、胃炎、贫血……一起出笼,乘虚而入,我只能将它隐喻成一条毒蛇缠住了猎物,其疼痛无比的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心跳气短、令人窒息、却又无法挣脱。
       窗外风和日丽,我却奄奄一 息,卧病 在床,一轮弯月也至于勾起无限的伤感:身心皆囚牢笼,万念俱灰。从今往后,这就是我全部生活的内容,生活的质量吗?豈不成了消耗时间、消耗生命、也消耗人力物力,最终非得熬到油尽灯枯方罢休?
        我的内心十分纠结、十分困惑,如何抉择?最终,我决定放弃,不再治疗。耶城的妹妹得知情况,一天几次电话催促赴星洲去复诊。兄弟姐妹与嫂子弟媳也慰问鼓励,虽然以航程计算星洲不是近在咫尺,也非远程。但是,在我极度虚弱、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能否万无一失,安全到达星洲却还是个未知数。
       法国现代作家罗曼罗兰说:"我们心里都有两盏灯:(一)希望的灯(二)勇敢的灯,我们是否已经点亮了?"经过三思、权衡之后:死不足惧?何在乎作最后的努力。或许会有转圜的余地,化险为夷。往日,身体有各种毛病都打电话通过护士咨询医生,每回主治医生曾仲铭都依据口述的病情给予真诚的指导答覆。好几次病重赴星,三位白衣天使都尽力相助,而曾医生医者仁术,很快就缓解病情,转危为安。                                    
        经过商议,决定根据目前的状态和复杂的病情一一向医生陈述並征求曾医生的意见。曾医生很果断,建议先在当地看医生,别耽误治疗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也通知幸运大厦的好友惠珠和珍珠大厦的麦环香姐。惠珠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伊丽沙白医院面见曾医生,曾医生可谓医者父母心,又一次伸出手亲自为我打开了治病的绿色通道。马上将缓解病情的药交到惠珠手中。爱心的接力棒开始传递了,惠珠马不停蹄的将接力棒拿到珍珠大厦交给香姐,而香姐又赶紧将接力棒传给到星洲治病,即将回印尼棉兰的朋友手中,再由先达一个为抚养孩子而驾驶计程车的单亲妈妈拿回先达交到我手中,就这样,一站又一站爱心的传递,像一股暖流注入我的血液中。服药后,我的病情得以控制,十一月里的一天,我又踏上了回星洲治病的征途。
       在此我真诚的祝福帮助过我的曾医生,三位白衣天使以及惠珠、香姐等朋友们,是你们共同搭建爱心的桥樑,扶助我渡过了病危的时刻。在此,衷心的祝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健康、永远幸福!
        雁过留声,人过留迹,爱心永远在路上传递。        二0一七年二月一日
               
                           
迷样的女孩
            苏淑英

       美菱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有个人想见你,希望你能为她写下最近所发生的离奇的事迹。她可是大善人喔!”这令我纳了闷啦,到底是什么事?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约了一个中午时间,在一家宁静的餐厅会面。
       一位衣着入时,长发披肩,面貌姣好的少妇早已等候,  美菱介绍我:“她就是爱玉。”彼此握手自我介绍,爱玉点了几道丰盛的菜肴及饮料后,开始了她的叙述:“这世界上有许多无奇不有的事件发生,而我就碰见了很玄的一樁事,我觉得是菩萨来考验我。话说在一座神庙里有位寄住的十八岁女孩,叫阿美,庙祝说她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个月,爸爸是捡破烂的,母亲四处乞讨,还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姐姐,一家人住在简陋的小茅屋,屋里堆满了脏兮兮的杂物,空气污秽不堪,女孩受不了,于是在两年前就离家出走,找廉价房间寄宿,没钱付了,欠了房租,又另找住宿,这样持续一段日子,房东们早已洞悉她的技俩,不愿再租给她。正逢她与最后一位房东纠缠交涉时,一位邻居住客见了,同情她的遭遇,帮她付房租,并续租半年。安定了一段日子,尔后发现她神精恍惚,喜怒无常,行动有异,这位好心的邻居带她求医,经医师检验是患了忧郁症,每天得按时吃药。好心的邻居帮她付医药费,买了药,细心地照料。毕竟病是长期才能治好,邻居开始觉得力不从心,就把她送到庙里,恳求庙祝另找好心人协助。
         我知道这件事后,到庙里见她,惊讶这女孩好漂亮啊!白白淨淨的,仿佛观音菩萨幻化下凡间,又仿佛明珠蒙尘,心里一动,一个念头沁入脑海,我想拯救她。”
         看着爱玉悲天悯人,双眼含着泪光的脸,心里由衷地敬佩赞叹她无私的爱,爱玉继续说:“我打算把她带回家,照料她按时吃药,把病治好,然后给她一分工作,将来可以找到好归宿。你认为如何?”
         其实对这女孩离家出走的两年内是如何度过,心存狐疑,而且女孩正值豆蔻年华,没有长辈在身边,又没有工作,该是如何生活?而把她带回家里,会不会发生不好的影响?深入思考,爱玉会不会引狼入室?所以我建议菩萨心肠的爱玉既然有能力帮助,那就把阿美的家重建,给她一个安适的环境,由她的母亲亲自照料,岂不更好?
        爱玉听了不以为然,她狂热的眼里充满了对阿美的期望:“她绝对不愿回家,所以我已经安置她在家中,待会吃完饭后一块到我家去见阿美吧!”
        爱玉的家是一座三层楼房,布置得富丽堂皇,有个八十岁的行动不便的婆婆,爱玉丈夫白天在店里,十八岁的男孩正在上学。女儿也已经出嫁了,偌大的家中显得有些空洞寂静。甫一坐下,爱玉便唤阿美出来。此刻我屏住气,紧张地望着内室,看一看这女孩是何方神圣,会把爱玉的心抓住,不顾一切把她带回家。
        不久,一个穿着白裇衫,及膝短裤的女孩出来,眼前一亮,那双水盈盈的眼睛,挺鼻子,小嘴巴,稍园的脸庞,衬托一头烏黑的头发,惊讶于这標致的女孩生在那贫穷的环境。  爱玉说:“你们都看见了吧!我仿佛在垃圾中捡到了宝,”接着说:“我亲自照料她,看起来她的病情已经控制住了,这些日子她非常平静,也很听话,我总是带着她在身边到处走,但是她不愿意回家,拒绝探望她的爸妈及姐姐。” 可悲啊!如今入了富贵之门,连授之发肤的父母也不认了?那天天在烈日下收集废品的爸爸,那四处乞讨的妈妈,难道你就把他们弃而不顾?你天天出入乘坐汽车,吃香的喝辣的,难道你就忘了三餐不继的双亲?  此刻再打量她,怎么变得那么庸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那里去了?(待续)

                
先達人之情  
        先達   涂月英

     先達人就是喝先達水長大,很多人雖然已搬到別的地方,有的已有二、三十年。但是他們總是念念不忘先達鄉親,這次回教新年,我去椰城玩幾天,去找老朋友、老同學,有的可以說已十幾年沒見面,今天大家見面,用的是一種特別的語言,那就是先達國語。
    我的孫兒聽我們在談話,就問我:「這是什麼話,我也想學,婆婆可以教我嗎?」我說:「不能教的,你慢慢學聽,以後你一定會講。」
    我以前也請教過老一輩,為什麼先達會有先達國語,但是總找不出答案。不要緊,先達話已成為我們先達人互相溝通的鄉音。到哪裡也好,只要聽到先達話,就可以肯定那是先達人。先達雖小,鄉親卻格外親。在大城市,鄰居不相來往,同住一區,互不認識、不打招呼。先達人卻相敬相親,你是誰家的孩子?你住哪?你父母是誰?然後「啊」的一聲叫,原來你是某某人的兒子,我認識你的爸媽,一見如故,親切地交談起來。
    試問?有哪一個城市的市民能像先達人這樣有著深厚的鄉情,也許由於先達前輩們的引導,給後輩培養了一種可貴的品格,助人為樂、刻苦奮鬥的向上心。互相幫助是先達人的優點,這種愛心熱心的力量,替先達寫下了值得我們回味的歷史篇,為先達人增光。我們先達人分布在中國、香港、椰城、泗水及世界各國,他們出色的工作,做大生意、開大工廠,樣樣表現了先達人的特色。
    相聚的歡樂,分離的不捨,別後再思念,希望有一日還能團聚,讓我們共同祝福大家身體安康。
                        
綠的風波
  沈華英

     綠色不就是代表青春活力嘛?綠化不僅對生存環境起保護作用,且有益眼目,默化心靈。據說,欣賞綠色藝術的人,絕不至於是大惡之徒。既是這樣,此時乘著兒女尚幼,不施綠色教育更待何時?
    是以剛建上不久的天臺多了幾隻大鋅桶。明知起不了幾分光合作用,但孩子們將因此瞭解力行的可貴。
    積多年的主婦經驗:既然非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時間不可,(若遇久旱不雨,更逢自來水細水長流,自當挽衣袖,蓄內力,腳不停梯提水直登天臺)總希望換來合理的代價。於是,決定種楊桃、芭樂、芒果之類,一旦開花結果,那是慰勞長年的辛勞。
    開始幾年,全家興致勃勃,充份體現勞動合作精神。果樹也不負眾望,每有收成果實總是又大又甜,大家笑顏逐開,結論是市面上的水果,怎及它鮮美多汁?
    如此這般即摘即食享用多時,漸漸地竟忘了至理名言,卻是只顧收穫不問耕耘了。鬆土施肥除蟲拔草的次數,隨著登梯苦而越來越少,這麼一來,苦了果樹難為果,非但越結越小更是越少,最後只剩下幾片業黃枝瘦,無精打采的明擺著「照顧不周」。
    果樹熱逐日冷卻,再也不理它曾經是一棵果實纍纍的果樹,充份發揮明智果斷魄力,一把利斧,砍枝截幹,不消半日,就把幾年來供我果酸美膚的果樹束成數把,乾淨俐落,響應了不浪費自來水的號召。
    有道是靜極思動,冷清多時的天臺,偶爾我發雅興,登臺觀月,總覺得空蕩蕩少了一份綠的襯托,無法感受文人筆下的那種清幽詩境。於是,在果樹長蟲蟻,兼難於照料的藉口下,改種盆栽植物。
    這回可是性靈的昇華,不求務實回饋,在意的是綠意盎然心靈舒暢。觀賞微風中搖曳多姿的綠葉,一份綠的喜悅油然而生。
    可惜這綠的寧靜維持不了多久,竟被隔鄰印度少年畜養的和平鴿給破壞了。許是他年少之故,畜養和平鴿的熱情下降之快令我措手不及。
    剛開始時,那些肥壯和平鴿只清高的棲息我家鐵絲架上,不屑地斜睨綠植物。法律上雖已侵越「漢界」,然而尚保留一段可敬的和平距離,不致構成威脅。
    不足兩個月,睥睨一改為「虎視眈眈」,時不時綠葉要缺邊缺角。接下來,局勢演變越見惡劣,侵略者無視「君子之交」,頓時「綠園」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幾盆幼莖細葉小花的滿天星,更被啄食得根莖齊土平。地上細羽絨及糞汙斑斑點點,更慘的是排泄落點奇准,直射曬著的乾淨衣裳。
    屋後鋅頂硬糞日久積厚,一次久不下雨,突而傾盆而瀉,排水槽被堵塞,老女傭粗著喉直喊,水往屋裏流。我大驚之下連連棒打牆邊排水管。「噗」地一聲大堆半透明粘稠直落,舒下一口氣之餘怒火又起,火睛冒煙後理智復明。深知睦鄰為重,按捺住一顆不和平的心到隔鄰去列數和平鴿的罪狀。
    女主人人緣好,只是寵縱獨子。我道搞不好鳥糞引發腦膜炎樂極生悲,這可是有例為證的。她則睜大美麗明亮的眼睛搖頭不解,和平鴿糞與腦膜炎有何相干?少年一旁笑著搭句:阿姨放心,我一定僅快將牠們送走。
    於是,我的外交交涉就在和平笑談中結束,卻並不意味和平鴿已妥協。
    接下來我和老女傭上天臺的次數越頻繁,每次總見到牠們悠閒踱步,或正閑閑啄食剩餘殘葉或剛長出的嫩芽。而我總是揮手大喝,慌亂之際是「落霞與群鴿紛飛」,實在構不出流傳已久古人的優美詩境。而鐵絲架上棲息著的則定力十足,見怪不怪的仍斜睨著我不動,非執長帚一揮才肯施施然飛去,且保證在我們離去後重回原處。在於牠我是侵犯了鳥類的自由,是十足可惡的人類!
    姑且不論印度少年說的,已送掉一部份鴿子而有些又倒回來是真是假,睦鄰第一。只好轉而欺負弱小,矛頭直指和平鴿。原來右鄰亦引以為苦,只是災情不及我方嚴重。於是收集了對策:一、在天臺上灑大量硫酸粉。一想不妥,風吹粉散,萬一沾上曬著的衣物,吹入張望的眼睛,可如何是好?二、天臺上來個殺雞儆鴿!和平鴿目睹血腥殘殺,自是不屑與劊子手為伍,這也為難,雞腿我是啃的,殺雞卻無縛雞之力,更無宰殺之膽,這項免談!三、把鼠藥混於飯中任其啄食。想來自古將婦人和青竹蛇黃蜂並提,當下把心一橫,好!無毒不婦人。鼠藥易買,加上店主誇大災害,更堅定了和肇禍的鴿子周旋到底之心。
    為了根絕無窮後患,絕不許有婦人之仁,行!決心已定,攪拌白飯鼠藥抖個不停的手逐漸穩定下來,雖然老覺得動作比平日鈍拙遲緩。隨著級級登梯氣喘吁吁,雄心又莫明地下降一半,更加猶豫了。
    獨自在天臺磨蹭了幾圈,終於毅然打開飯包放下,這回就是炮竹爆於腦後亦絕不回頭!輕輕關上天臺的門深深吸了一口氣,算是任務順利完成,拾級而下。
    咦⋯⋯不對勁,怎麼身子好像還停留天臺上?回過神來翻開報紙一瞄,點點黑粒上下跳躍不休,竟是無法看清一字。於是沉不下心來壯膽,長歎一聲雄心盡失,大勢已去,一口氣直奔天臺,白飯原封未動,默默拿下樓倒進馬桶沖掉。「漢界」外鴿基地咕咕叫聲不絕,斜睨的白鴿眼仍沒把我放在眼裏。
    這一回潰敗得心灰意冷,結論是牠們沒錯,理論是既然鴿派有理相對地證明是我理虧。人們飼養牠又不按時餵食,牠自有覓食的權利和饑不擇食的本能。鴿類又不時與文明禮儀,食放自如乃自然鳥律。牠們除了餓極到來覓食內急汙我天臺外,惡行尚不足定成死罪,更沒有設陷阱害我的智商。何況老祖宗信鴿在歷史上頗負盛名,執行任務時還得防饕餮垂涎,突地「嗖」來一支冷箭。遠程飛行急件安抵後疲累至死的故事也有,我又憑哪一樣氣壯的直理趕盡殺絕?
決定了以和平共處收局,唯一可行之徑是讓隔街的老鄉去推行綠化,而我家天臺則恢復先前光禿禿的一片。                 
 摘自《文苑拾粹》

華人三輪車夫
             張秀蘭

     從超市走出來,外面空氣悶熱,一點微風也沒有。想乘一輛三輪車回家,但超市出口處停著的幾輛計程車,少有乘客雇用,司機們都懶洋洋閉目養神。
     眼看近處無三輪車,只好走一段路到前面去找車。幸好走不久,就見到不遠處有一輛三輪車夫向我招手,示意要載我。我快步向前,才看清楚原來他是中年華族三輪車夫。我好奇向他打量,見他汗流浹背,還不時用頸項系著的毛巾揩汗。他身穿一件圓領上衣,下身穿的是一條短褲,外表呈黃色皮膚,年齡大約五十左右。他說:「大家都是華人,你坐我的車吧,我不會算貴。」我心裡在想,長久以來,我不曾見過華人踏三輪車,既然他好意與有禮貌,就乘坐他的三輪車回家吧。
     在途中,我們聊家常。我問他:「你怎麼踏三輪車?不找別的工作?」他沈默片刻才回答:「現時找工作不容易,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談何容易!」從談話中了解,他日常生活就靠三輪車,已經有八年了,家境幸苦,上有老母,下有幼小,老母又久病在床,有一個兒子,在國立小學讀五年級。雖有個弟弟已成年,可是他得了憂鬱症,不能做事,也不能自理。整天癡癡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聽他說完一段家事,我忍不住問他:「你的妻子呢?她沒有幫忙你減輕工作嗎?聽我那麼問,他沒有馬上回答,過了一陣才說道:「我從小就家境貧苦,終生勞碌於奔波,過的是動盪的生涯,要承受家裡的一切負擔。三輪車是租來的,每天要付五千盾租費。我一定要努力幹活才能應付每天的開銷。目前生活還算過得去,單給老母治病,感到入不敷出,經常都難以應付!」聽他述說心裡話後,我很同情他,心情沈重與心酸,不知如何安慰他才好。我突然想起了,告訴他:「佐科威總統公布政府條例,凡印尼公民都可申請保健卡BPJS(Badan Penyelenggara Jaminan Sosial),你可向居住地村長申請,闡述你的家庭情況,辦理一切需要手續,料理清楚後,每個月付大約八萬盾,這張卡就生效了。在政府指定的醫院,住院、醫藥都非常的便宜。如果你還不明白,向鄰居詢問保健卡的用途,他們會告訴你的。」
     談話間,不知不覺到家了,因路途比較遠,大約一公里左右,我付給他兩倍車費,我手中還有二十多塊的「老伯老伯」empek empek,本想回家吃,也順手送給他,好帶回家給孩子吃。他接到這些東西時,感激不盡,頻頻對我點頭道謝。
     一個人在面對人生漫長的旅途和無盡的磨難中,能夠綻放出自身最大的臂力,不辭勞苦、任勞任怨、努力奮鬥,這種人是可敬可贊的。
                                               摘錄自《山水》
                                                   
123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