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憶高中點滴 陳默 當年初中畢業後,進入棉蘭一間颇有名气,是由數位有遠大理想的青年教師,於1950年創辦的印尼高中學校Prayatna,在那裏就讀的印尼學生的經濟狀況都屬於中上層;另外,拥有數位德高望重、教育資深的教師,因此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Prayatna學校,是一棟建在大約四千至五千平方米地皮上堅固的兩層樓建築物。樓下的教室只有五間,加上老師的辦公室,樓上除了教室外,其中有一間是由兩間教室打通供學生們考試用的考場,還有已作廢的圖書館及化驗室。校舍前面是草地也是運動場;後面則是簡陋的腳車棚、校工宿舍和廚房。 由於教室的缺乏,初中高中便分成了上下午班,每星期只讀五天書。穿著樸實的老師們騎著古老的電單車到校;大部分男同學以腳踏車代步,而三輪車便是部分女同學的交通工具。 Pak Palit 校長是一位單身漢,嚴肅、臉上毫無笑容、偶爾會發脾氣,是個令人敬畏的老師。校長還兼任教物理及無機化學。上課時,教室內的寂靜無聲,一枚針掉在地上所發出的聲音也可清晰的聽到,同學們都專心的聽課。 剛上物理課時,老師一邊講課一邊翻書本,不管怎樣翻我都對不上老師要求的頁數。看看老師手上的書,突然恍然大悟那是一本舊版本的書;向同學了解後得知原來有好幾種科目的課本都不應該在書店買,而是要到舊書攤找,買不到就得硬著頭皮向學長們借。 20分是考卷上的最低分,是老師給我們的鼓勵。畢竟同學們都努力了,就憑這一點,老師不曾給學生們零分。 畢業後不久校長病逝了,當天數百名的學生懷著沉痛的心到來向老師致哀,幷送他最後一程。 Pak Syarif 是大约六十來歲的代數老師,戴著一副似乎要掉的老花眼鏡,和藹、親切。講課中他從不要求進度,也從不因為我們的發問而感到厭煩,而是耐心地指導我們。每逢星期一,第一堂課到最後一堂課都學代數。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都休息去了,但重返課堂時,黑板上已滿滿的是老師以粉筆抄寫的習題。臨近段考,他老人家則利用星期六上半天給我們補課。那一天大家都會很輕鬆的到校,女同學穿上了短裙,男同學也威風凜凜的騎著摩托車。 老師當中年齡最輕而嚴肅的化學老師 Pak Harun,是唯一還健在的。如今雖然年齡已近八十,卻依然有顆年輕的心。 簿記老師 Pak Syaiful 是位好好先生,因為不是重要科,部分同學不曾認真的上課,操場上的球更是吸引了他們。直到畢業前的最後一課,經老師的要求,課堂上才滿座。當進入社會工作時,才知道當年老師的課給了我不少的幫助。 此外,還有初中部的校長,兼脾氣好教畫畫的Pak Hasan;嚴肅的三角老師 Pak Anwar;生理老師Pak Sitorus;英文老師Pak Djanjiwar;還有一位教印尼語文老師Pak Alwi,無論如何用功,但總是得了5分,只有在最後一次段考的成績表上才呈現了6分⋯⋯。 臨時測驗促使我們每天都得把功課溫習好。上課鐘響了,大家剛坐下,老師踏入教室,喊了一句:「上樓去!」同學們都趕緊把書塞進抽屜裏,帶了筆盒上樓去。考場上,桌椅都是單人的,前後、左右得空著,不能有人坐。雖然已經隔了一個桌位,但老師還常把我們幾位要好的同學調開。準備就緒後,老師才開始分發紙張,再發考題。 公佈成績的方法也是獨特的。分發考卷前,老師常以高昂的聲音把我們的成績一一唸出來,理由是要讓大家知道,讓成績差的同學因害羞而努力。 畢業班那年,政府出了有關同化的新政策(Asimilasi)。每一間學校不分彼此,印尼學生及華族學生的人數必需對半,在某些學校裡,華族學生必需分擔印尼學生的學費。懷著印尼學校應該不包括在內的心裡,有不少的華族學生湧入Prayatna,導致人數在相比之下多了出來。為了公平起見,校方決定由考試來決定學生的去留。考試前,在老師們的協助下,同學們先把學校選好,填在表格裡。篩選結果,我們一班則留下了男女各十名的華族學生,由原來的兩班變成了一班。另外,如果經已被淘汰的學生想要返校的話,需要到有關部門申請,再經校長的同意,才能回到原校繼續上課。 高中期間,班上的同學都為升學而努力。我們與印尼同學也很融洽,她們常向我們請教一些數學題。班上唯有我沒參加課外補習,遇到難解的習題時,幾位要好同學也都成了我的指導老師。 我們畢業數年後,得知Prayatna學校已轉讓,地址也搬遷了。當今的Prayatna學校,雖然宗旨上有了改變,學生卻增至了數千人,和以前我們的學校似乎拉不上關係,無論如何,仍然希望Prayatna學校名氣如昔。 最近剛從老師那兒得知「Prayatna」來自梵文,含義為「崇高的理想」。 完稿於2017年2月9日 詩六首 椰加達 陳永和 8/2—10/2游楠榜与张伟杰,陈水生团拜在pulau tanjung putus 情深意浓 高一同学重情缘,拄杖旅游赴拜年。布杜岛上齐欢乐,共度元宵庆团圆。 联欢晚会虽节俭,互祝平安保康健。离校六十差二载,花甲庆会齐祝愿。 耄耋人老心少年,狂欢高歌忘时间。海陆空路一日累,不见疲惫叫开颜。 患难见真情 山水也有相逢日,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成相识,有缘千里见忠诚。 交友容易交心难,酒肉朋友心不专。急难才晓诤友情,落难才知小人肝。 竞选省长案件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态炎凉人变鬼,鬼魅入魂失人性。 乌烟障气弥漫天,牛鬼蛇神窜人间。三教九流受蟲惑,胡搅教案倒清廉。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你我同路。一路走来,一路马虎。终到站点,旅途结束。回归来处,相见天府。 岁月跋涉,人生领悟。也有笑声,更有泪珠。欢乐歌声,委屈受苦。拼搏一生,懵懂而度。 成功失败,命运摆布。美满人生,唯我自主。淡泊心态,不求名禄。自强不息,立志奋图。 扛得起劲,放得下苦。忍辱负重,宽容让步。风雨沧桑,万难排除。一帆风顺,完美幸福。 生命光辉,荣入历史。 余辉照后生 春去秋来又一冬,时序翻转尽无穷。呱呱落地天赐予,酸甜苦辣自己种。 夕阳西落天已蒙,人生岁月浪尖中。生命波澜莫攀比,从容淡定听晚钟。 人生几度夕阳红,晚霞光辉照天空。余温未灭惠滋养,留下彩光后人颂。 健康是宝 金钱离不开活,生命脱不了搏。粗茶淡饭殘羹,胜过浪里冲波。 人生世上几多,黄梁一梦就过。富贵荣华一时,病体缠绵累拖。 病榻床上呻吟,不如饥寒交迫。全身插满导管,等待死神数落。 散文詩是散文還是詩 丁點點 散文詩是介乎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有詩的成分,也有散文的成分。它是散文化的詩,也可以說是富有詩意的散文。它是詩的一種變體,是用散文的形式來表現的,它不同於音韻鏗鏘,節奏鮮明的詩,也不同於一般的散文。 以前有一種看法認為散文詩就是自由詩,是和格律相對而言的。它不講究音韻和字數。其實散文詩和自由詩二者相近,但是不同,不可能混淆。 自由詩除了不講究格律以外,其他方面如韻律、節奏都要合乎詩的要求,它比散文詩更要求詩化,語言要凝練,不能有鬆散的散文的句子。 散文詩的要求就不同了,它可以不講求韻律和節奏,也可以不分行,並且允許用散文的句子。 不過,不夠詩化的自由詩和詩的意味很濃厚的散文詩的確很難區分。 試看下面一首登在國際日報的詩,是無意中看到的,詩的題目是「自我反省」。 生活的經驗/是肯定的/對人,我要寬恕/對事,我要律己/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當你檢控/某個人的罪狀/你是真憑實據/社會是一座萬花筒/不是每個朋友/可以盡傾吐/可以不設防/人生的道路/長而又長/對人,我要寬恕/對事,我要律己。 試問這首詩有點時味馬?它根本就很難被稱為詩。說它是散文還可以,但它硬是把句子分成好幾行,再重新把它們連起來,也很難說是一篇好的散文詩,因為不是什麼題材都適宜寫成散文詩的。 魯迅的「野草」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散文詩,其中除卷首題詞以外,共收散文詩二十三篇,雖然只是薄薄的一本集子,但它在中國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這本集子理,魯迅以他的沈鬱優美的筆調,抒寫他在戰鬥歷程中所特有思想和感情。中國五四以後寫散文詩的人不少,但把散文詩這種文學形式提到如此高度,卻只有魯迅。 但是在近代世界文學中,如果要舉出最人喜愛的散文詩大師,那就要算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了。他是印度國歌的作者,用他那「力透紙背」的神筆,寫出了熱情澎湃的歌頌祖國鼓舞人民的詩篇。他的散文詩集有《新月集》、《遊思集》、《吉檀迦利》、《最後的詩篇》等。《吉檀迦利》意即《獻詩》,譯者冰心在前記中說:「在這些詩中的字裡行間,我們看見了提燈頂罐,巾帔飄揚的印度婦女,田間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農民,園中渡口彈琴吹笛的印度音樂家,海邊岩上和波濤一同跳躍喧笑的印度孩子⋯⋯。」泰戈爾用人民自己生動樸素的語言精煉成最清新最流麗的詩歌,來唱出印度廣大人民的悲哀與快樂,失意與希望,懷疑與信仰,因此他的詩在印度是「家弦戶誦」,他永遠生活在人民心中,在人民口中傳唱。 散文詩這種文學體裁,短小精悍,最適宜表達片斷的生活情景,隨時可以抒發情感。年輕的寫作者,如果你們覺得詩歌容易寫,但不容易寫好,何不試試來寫散文詩? 摘自《洁霜文集》 高速公路上的天使 凡夫 在印尼椰城小住的日子裏的一天。那天,和平時一樣,晨练和早泳後,享受豐富自理的美式早餐。吃完早餐後就匆匆出門,居然忘了檢查褲袋,沒帶荷包出門。 當車抵高速公路上的Karang Tengah收費站口,準備付款時,摸摸屁股,平平扁扁,不見荷包,翻遍褲袋,一盾錢都沒有,怎麼辦呢?進到收費站是沒退路的,而車後的車子又不耐煩地按喇叭,我找了所有的抽屜和空間,只找到一千五百盾,還少兩千盾。我尷尬非常地要求收費員讓我停車找錢。 記得,上回我遇到同樣的困境時,是老婆的小荷包救了我。我老婆是個懶於用銅板的人,每每收到銅板,就一古腦兒擠入她的小繡花荷包裏,由我動用,經常滿滿一袋。但倒楣的是,我連這小荷包也忘了留在車裏。唉!我多希望,有輛車子中會有個我的朋友,停下助我。可是,望穿秋水,都沒有。看來,我只好把手錶和身分證留下了! 「巴,有事嗎?」正當我埋首車子的沙發間尋找或許有跌落的銅板時,被身後的聲音嚇得一跳。回頭一看,是個穿清道夫制服的小伙子,拿著掃把,好奇地問我。我只好把情況告訴他。 「巴,這裏有兩千盾,你拿去吧!」或許因緊張過度吧,我二話不說地從他手中拿了錢,就趕到收費站口還錢。鬆了口氣之後,想和那小伙好好道謝,談還錢事。誰知,他已失去蹤影。我再次陷入心靈的不安中,兩千盾,不是個大數目,但對個清道夫,那就不小啦!經此,我才真正懂得什麽是「雪中送炭」了!我還相信;那是上帝派來救我的天使呢! 經過「五月風暴」後,我們對友族原住民,有了更多的偏見,對他們都有排華、忌華的惡劣成見。萬料不到的是,這雪中送炭的居然是個友族清道夫、年輕人!而許多過關卡的豪華車裏的華人,眼看一同族老人的困狀,居然視而不睹。我心中的反思有了更深一層。 何處無芳草,處處有溫情,有魔鬼時也必有天使⋯⋯ 摘自《凡夫話語》 生活随笔 阿理 黄昏或清早,喜欢在小小园子里浇花除草,茂盛的野草除了几天,大致看不到了,但是我也知道它们是不会放弃继续生长的机会。反而种下的草,却全枯死了,不想让野草喧宾夺主,只好铺上了砖块。 久没打理的花草植物,有的已经枯死,有的在展现着它们坚韧的生命力:那些橙色百合,一片叶子都没有,花儿朵朵在绽放,是把营养全供给花儿?看着一支破土而出的百合花蕾,叫人怜惜又佩服。七里香的叶子都黄了,可是挂在枝上的种子却绿油油的。蜻蜓花呢,叶子青青黄黄,但已比几个月前高了不少。种荷花的水缸中,还有小鱼儿游上游下,瘦小的荷叶在迎风笑。后院那些植物,冲掉叶面上的灰尘,露出了亮丽的绿叶。 那年搬家时,和老友一起去买植物花草,我们差不多都买了相同的种类回来。但是她院子里的树木花草早就换了几批,而我却包容了花草树木的“起落”,不忍丢弃。想来也好笑,每当泥土里长出了一些新苗,因对植物的认识有限,常好奇地等至那些植物长大,肯定了是野草才把它除掉。我喜欢把植物从小小一株种起,看到它们在自己照料下欣欣向荣是件赏心乐事,明白了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为生活中添加了一笔色彩。 篱笆外,自从不种竹子后,原来想都种七里香,让它香飘七里。但是我们的一家之主去买了另一种花,当我一看,原来是那种可以带我回去童年时光的花。这花有个美丽的名字,那是我近日才知道的,叫龙船花,还是缅甸国花。它由一支支像火柴枝大的小红花聚成的一朵。小时隔壁邻居和自家都有种。每当花儿红彤彤站满花树时,我和姐姐,还有邻居小孩都爱去採来玩,把那花中一支黄色细细长长的花芯拉出,当自己是只蜜蜂,快乐地吸取吊在花芯末端那一小滴甜甜的花蜜。 那天午后,外甥们把他们的孩子都留下来给我。一开始我们在屋子里玩文的:画画弹琴看书。时间一长,都跑出院子来玩武的:男孩们用手放进水缸去“追”鱼,女孩们吹完了一瓶的泡泡。再来。又想玩球了,要我爬高高,拿架上的蓝球。拿了下来,一拍,球竟然没气跳不起来。这下他们又要用水管帮我浇花,把地下都当成花来浇得湿漉漉。最后,拗不过四个小孩之意,带他们到屋外走。可是才走了三四间家的距离,就被火热的气候给逼回来。他们不情不愿地站在篱笆前不想进屋来,为了转移注意力,介绍了他们认识这花儿。就这么一转头,那几个都成了蜜蜂,开心地在吸着花蜜。 从此, 姐姐的孙子们,也有了我们儿时的“採蜜”之乐。 究竟要吃多少隔夜菜才致癌? 2016年11月11日 15:12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文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亚硝酸盐开始和“致癌”、“超标”等词汇捆绑出现。“隔夜菜吃了会致癌”这一说法也已深入人心,对于很多求真务实的人来说,也确实做过实验来验证它。 比如曾经有个非常火的关于隔夜菜中“亚硝酸盐超标”的实验报导。来自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炒青菜、韭菜炒蛋、红烧肉和红烧鲫鱼4种熟菜在冰箱里存放24小时后,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每千克5.36、5.64、5.52和7.23毫克,全部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限量标准。从此就为“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添上了板上钉钉的铁证! 但是,在这个报导中,引用的标准首先就有问题。在这个标准中,蔬菜不超过每千克4毫克,肉每千克不超过3毫克,这指的是新鲜蔬菜和肉类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说明原料受到了污染,和食用危害并不是一回事。 其次,国家并没有对炒菜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有过规定,所以也不存在超标一说。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标准做参照,选择“加工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加工食品和炒菜都是直接食用的。在国家标准中,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是不超过30mg/kg,而酱腌蔬菜中的残留标准是不超过20mg/kg。而隔夜菜检测出来的亚硝酸盐含量,是远远低于这个标准的。既然熟肉制品都能吃,为什么偏偏要和隔夜菜过不去呢? 最后,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要吃多少才中毒?如果浙大的检测很准确,那么真相是:一次要吃56kg隔夜炒青菜才能中毒;每天要吃1kg隔夜炒青菜,持续N年,可能会致癌。 (林佳欢荐自《东西南北》) 责编:小侧 網絡轉載 中国五大面食 中国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十分美味,不过有资深的美食专家将这些进行整理,总结出了中国五大面食,分别是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 面食起源起源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面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国东汉年间巳存记载,至今超过一千九百年。最早的实物面条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的,他们在2005年10月14日在黄河上游、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地质考察时,在一处河漫滩沉积物地下3米处,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碗。碗中装有黄色的面条,最长的有50厘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该物质的成分,发现这碗面条已经有约4000年历史,使面条的历史大大提前。 面条最初只称为“饼”,“水溲饼、煮饼”便是中国面条先河——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引:刘熙《释名》),其意指用水将面粉和在一起所做出的食品均称之为“饼”;以水煮的面条或面块亦全作“饼”称。在不同朝代均有对面条之记载。由初期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到后期唐宋元明清都有史料纪录。 但起初对面条之名称却不统一,除普遍水溲面、煮饼、汤饼外,亦有称水引饼、不托、馎饦等。 “面条”一词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面条”为长条形,花样却多不胜数,什么冷淘、温淘、素面、煎面……皆属“面条”;制面方法之多亦令人叹为观止,可擀、可削、可拨、可抿、可擦、可压、可搓、可漏、可拉……中华面条既属经济饱肚的主食,还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据史录,很多达官贵人均喜吃面,并会以面食招待贵宾。 中国全盛时期–唐朝,便有提到当时宫廷要求冬天要做“汤饼”;夏天则做“冷淘”(冷陶即现今之冷面/过水凉面)。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清代最有意义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现,而且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方便面的前身:耐保存的油炸的“伊府面”。其实中华面食在清朝发展巳相当成熟且穏定,甚至各个地区均有其独特风味,如中国五大名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及湖北热干面。加上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更令中华面条、面食之文化于全世界大放异彩。 中华面驰名中外,对世界之面食文化亦有深远影响。现今的日本拉面实于一九一二年由中国引入传统拉面制作技巧到横滨。 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尤其到了夏天,一碗炸酱面,搭配各式菜码,营养丰富,美味十足。炸酱面的关键就在这炸酱上,用料和制作都很讲究。一定要用六必居的干黄酱和天园酱园的甜面酱小火慢熬,肉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菜码非常丰富,必不可少的有黄瓜、心里美萝卜、黄豆、豆芽、白菜丝等。当然菜码不局限于这些,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或手头的材料来搭配。吃炸酱面的时候大蒜也是不能少的,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关于吃面,老北京话有个词--“锅挑儿”,意思是指面条煮熟后直接捞到碗里吃。与之相对的是“过水儿”,是指面条出锅过冷水后再吃。通常炎热的夏天大家都爱吃“过水儿”面。 下面就来说说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 炸酱的做法: 主料:六必居干黄酱1袋,天园酱园甜面酱半袋,去皮五花肉200克 配料:葱、姜、大料 1、五花肉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丁; 2、葱姜切碎末; 3、锅内倒少许油,烧热后放入肉丁煸炒,肉变色后放入葱末(留出一部分葱末待用)、姜末和大料,随后放入干黄酱和甜面酱,小火翻炒至肉和酱混合均匀,加适量水,不断搅拌,以免糊锅。熬至酱汁粘稠,撒入余下的葱末拌匀即可出锅。 准备菜码: 1、黄瓜洗净,切丝; 2、豆芽和蚕豆洗净,分别用开水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后沥干水分; 3、其他菜码的处理(我这里没用到):白菜切丝,用开水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后沥干水分;心里美萝卜切丝。 煮面: 最地道的应该用手擀面,不过现在为了方便,都买现成的面条。面条煮熟过凉水,捞出沥干水分盛入碗中。舀一勺炸酱,与面条拌匀,配上菜码享用。 山西刀削面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尤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它起源于12世纪的山西大同,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更与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一同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真可谓“面食之王”。 据《晋食纵横·名食掌故》记载:“刀削面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水煮面食,为面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特别是晋中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地,家庭主妇、少女以及城市中不少‘妇男’都会制作。” 历史渊源 刀削面之所以“刀削”而成,正是因为“刀”的故事。 相传公元1222年,元朝大将木华黎率领数万骑兵攻占大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便以菜刀为武器抵抗元兵掠夺。元朝建立以后,为防止 “汉人”造反起义,元朝在太原一带实施了苛刻的“限刀”政策,不仅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还规定每十户一把菜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人保管。 一天中午,王老汉的老婆和好了面团,让王老汉去取刀,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眼前还有多人排队等候,王老汉只得回家等待。在出鞑靼的大门时,他的脚被门槛上一块快要掉下来的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里的水已经开了,没有刀,面条也吃不成。一家人正无措时,王老汉忽然想起了怀里的铁皮,忙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吧!老婆子一看,这铁皮又薄又软,怎么能切面条呢?王老汉愤愤地说:切不动就砍。这个“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站在开水锅边向锅里“砍”面,薄薄的面片飞入锅中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她捞了一碗浇上卤汁让王老汉先吃,王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再也不用去排队取刀了,就用这铁片削吧。” 就这样,“砍”面的办法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开来。到了明朝,这种“砍面”又被称为“托掌面”,不仅家庭制作,也流传到市肆摊点经营,不断演变成为现在独树一帜的刀削面制法技艺,风味则柔中有硬,软中有韧,不仅可浇卤,还能热炒甚至凉拌,均有独特风味。不过,浇卤是最好吃的,再略加山西老陈醋口味更妙。后来,飞刀削面还逐渐成为一种表演艺术。像参加世博会的太原全晋会馆的飞刀削面就有三绝:快,每分钟能削出200根以上,令人眼花缭乱;准,1.5米外放个玉盘,削面根根入内;奇,表演者头顶面团双手舞削,更有脚踏在独轮车之上表演,惊险壮观。 制作工艺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是我国著名的一种面条,也是河南的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 烩面由来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农院。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但追敌逼迫,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 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那对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 后来,因为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几贡使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替四不像,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但是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滋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羊肉烩面便成为宫庭名膳,长盛不衰。 清代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难,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庭御膳房苛律束缚,逃出皇宫隐居黄河河南段后,正宗的原阳烩面才传艺民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烩面日益受到人们的肯定和青睐。烩面也以其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全国。 烩面做法 烩面的面是用优质精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开水和成比饺子面还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一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 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四川担担面 四川担担面为全国名面食之一,是四川的独特风味。担担面系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挑着担子吆喝叫卖的一种面食,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 它是由经营者一向荤素兼有,既有面条,又是有“抄手”(馄饨)。标准的面担,是用硬木制作的,担的一头是“操作台”兼“贮藏室”,放有面条、抄手皮、肉馅、蔬菜及各式调料;另一头是“灶披间”、小风箱,可现场煮面。用红油、花椒、咸酱油、芽菜末、葱花、味精、醋等作调米,加上碎肉,十分可口。其配料有红酱油、化猪油、麻油、芝麻酱、蒜泥、葱花、红油辣椒、花椒面、醋、芽莱、味精等十多种。 得名由来 担担面是一种历史悠久,在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地方风味的著名小吃。早在1841年的四川自贡,有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每到傍晚时分就会肩挑一副担担,走街串巷沿街叫卖一种百姓用来霄夜的小吃。其担子一头是面条,调料,碗筷等等,另一头是炉子,上面一口铜锅,锅子分成两格,一格用来煮面,另一格则用来炖鸡汤或蹄膀汤。只要在沸水中将面和时令青菜煮熟,放上调料浇上浓汤,就可以做成一碗面成微黄、鲜香麻辣的面了。这种味道好,价钱便宜的小吃一经推出,便深得百姓的喜爱。因为这种小吃是由一副挑在肩上的担担完成了整个的制作与叫卖过程,所以人们便为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担担面。 特点 面细无汤,麻辣味鲜。川味面食中有名的“素面”、“素椒杂酱面”、“清汤杂酱面”、“红汤面”、“酸辣面”、“清红汤抄手”都可以在这副面担上做出来。此面现做现吃,汤沸面滑,调料齐全,经济方便。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湖北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面条需经过水煮、过冷河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吃时面条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 历史由来 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百度百科》網絡轉載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