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迷样的女孩(二) 苏淑英 我对爱玉说:“希望能如你所愿,把阿美培养成有用之人,拯救一个人可是功德无量。”爱玉满怀信心地回答:“这是肯定的,遇到她是缘份,也是她的福份。”但我内心却为她感到担忧,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爱玉首先调教阿美如何服侍行动不便的婆婆,也做些轻松的工作,待她痊愈后准备安排她到公司里帮忙。 带着敬佩爱玉慈悲为怀的精神,也带着对这女孩命运多舛的感慨离开。 此后经常看见阿美跟随爱玉出入各种交际场合,阿美的脸上泛发着少女迷人的光彩,出落得愈发漂亮,甚而跟随爱玉出国旅游。那蒙尘的明珠经过一番洗涤早已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 时光荏苒,转眼阿美跟随爱玉已有一年,她的病情已受控制,爱玉非常欣慰,便遵守诺言,安排她在公司上班。 从此阿美朝九晚五的跟随爱玉老公程良上下班,日子久了,爱玉身边的朋友们感到不妥,劝她莫制造机会让阿美与程良近距离接触,爱玉爽朗地笑了:“我老公是著名的老实人,别看他外表挺时髦,对于感情却从不乱来,每次女人对他有意都被他拒绝了,所以我很放心,你们也别杞人忧天吧!” 程良年约四旬,一头时髦短发,裇衫配牛仔裤,精明干练,长袖善舞,是驰骋商场上的高手,重机械零件生意非常兴隆,在他教导下,阿美的工作日渐上手,工作倒也得心应手,做得有声有色。 爱玉三番四次要阿美回家探望父母,而她总是搪塞,诸多藉口,这使爱玉不快,百事孝为先,养尊处优的阿美难道忘了父母的贫穷困境?阿美讳莫如深,不愿提起。 一天,爱玉按捺不住私自暗中去找寻阿美父母家,几经多方艰苦寻觅探访,才找到他们的住处,就在那拐弯曲折穷巷里,一间勉强堪称“家”的破破烂烂小茅屋,里面堆叠着许多杂乱无章的废品,空气污熏闷热,一张木板床上躺着一个面黄肌瘦,呼吸急促年约六十几岁的老人,床边一个与他年龄相差不远的干瘪妇人坐在床边,替他搥背。妇人见爱玉进屋,诧异地慌忙起身问道:“请问你是哪位?要找何人?”“别怕,我叫爱玉,来探望你们。请问你们有个女儿叫阿美吗?”一听到阿美的名字,不知那来的力气,老人猛地挣扎坐起,颤抖着双唇:“阿美?这忤逆的小女现在何处?出走好多年了不知踪影,音讯全无……”说罢激动地掉下眼泪,然后一阵气喘,上气不接下气,妇人连忙倒杯热水给他饮了,这才透过一口气。 “好了,别多说话,让我告诉这位小姐吧!”妇人对爱玉说:“我们便是阿美的父母,她是我们唯一的女儿,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可怜她出生以来就过着这样的清贫日子,她爸爸到处捡破烂卖钱,微薄的收入简直不够过日子,我只好替人洗衣服补贴家用,后来得了一场重病,体力不够,没有力气帮人洗衣服了,才厚着脸皮四处行乞,给阿美交学费。直到阿美十五岁了,她不说一句话便离开了这令她蒙羞的家,从此了无音讯,我们两老便是惦记着她才悲痛欲绝,身体也因此而虚弱。” 爱玉问道:“平时阿美的表现如何?”“她平时功课还不错,可是同学们对她异样的眼光或冷嘲热讽,“乞丐女“这外号令她难受,抬不起头,所以在家中向父母发脾气,问我们为什么把她生下来,让人瞧不起!哎!命啊,这都是命!” 阿美妈说毕,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爱玉:“从来没有人关心阿美的事,你怎么会提起?”爱玉说:“阿美现在住在我家,而且有了工作,请您放心,她会回来看你们的!”“她可是忍心把父母忘掉了,为何不联系我们?”(待续) 血色夕阳 先达 陈鸣 夕阳西下,童话故事中的太阳山渐渐显现了,美得透红的雫光 ,把屹立在市立医院广阔的、数十年的老松树染成了金黄色。夕阳太美好了!我拿起二哥收藏的望眼镜 ,又有两只回巢的老鹰悠闲地在雫光中翱翔 ,停在树梢上梳理羽毛,他们是老松树的老客户。 一只或许是因受伤而掉了队的小候鸟,在漫无边际的天空中吃力的搧动着双翅,牠没有发现两双犀利的目光正盯着牠。“ 嗖 ”……一只老鹰俯冲而下,一声惨叫...…,我闭上眼睛,调整心律,夕阳染上了一点血色。 小木屋传来了哀怨、忧伤的吉他声,是阿婆(左邻右舍多以闽南语APO称呼 这位每天挎着竹兰在小学学校卖糖果、零食等的老妈妈)她虽然不会识文断字,但是明辨是非、心地善良。断肠的琴声己让这位煮着榴莲糖的APO淚湿满襟,邻家大婶闻声而至:“ APO,别哭了!世事难料,生活中的悲剧比比皆是,都不能尽如人意,你是有生活经历的人,应当稳住自己啊!” “ 我出生贫穷,早婚又早丧夫,孩子小小就失学打工,母子仨好不容易积蓄了三十余载,老大终于在三十八岁时娶了一房媳妇,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媳妇七个月怀的不是孙子,而是夺命的毒瘤,我苦啊……!” 阿婆呀!你的原生家庭是穷的,但是,人是活的,孩子们还年轻,不能墨守成规,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性格可决定命运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骨气,不能得过且过,一辈子像一池死水一样维持现状 。特别是处在人生的低谷时,懦弱与恐惧感会让人失去勇气、萎糜不振。撞了南墙必须回头,否则其结果是:年年难过年年过! 邻家阳台上孩子的哭声越来越清淅,越来越大声。他们的母亲因胃溃疡去世刚七天。刚满两岁的老幺躺在仅有十一岁的大姐怀中翻滾哭泣,五岁的老三和八岁的老大紧挨着大姐哭,大姐边给老幺喂奶边呑着苦涩的淚。 为了拖延时间等爸爸,她给弟弟讲故事:蒙擅长骑马、赛马。一天,一个小孩也和大人们一起赛马,眼看每个骑手都 超越了他,他依然坚持不懈。不怕慢,只 一天,小孩也和大人们一起赛马。眼看每个骑手都超速于他,他与马儿仍然在一步一步跑着,不怕慢、只怕站,终于到达终点,人们都鼓掌欢呼,然而,马倒下了,死了。三弟二弟放声大哭,大姐的精神崩溃了,她把双手伸向茫茫的夜空:“ 妈妈呀!你在哪儿?你为什么放开我们的手,为什么?妈妈......啊!” 威严、身材魁梧得像梁山泊好汉鲁智深的父亲经商回来了,他维持传统的家教,对子女十分严谨、古板又内敛。男人有淚不轻弹,但是真正能拿住人心的是父母亲情,四个儿女撕心裂肺的哭声振撼了他的心弦,慈父的天性使他心如刀绞,冲破了感情的底线 ,冲破了世俗的旧观念,他老淚纵横,把四个儿女紧紧地搂进他宽阔的胸怀,孩子们一个个依偎在父亲宽大温暖的怀中,渐渐平静下来了。时间彷彿停留在这一刻,它将烙在每个孩子心中,永世难忘。 夜幕合拢了,孩子们安祥地睡上一觉,他们将迎接第二天黎明曙光的到来,我心里非常踏实的睡觉去了。等待着又一个新的明天! 2017年4月 陽春三月兩清明 先達 成城 清明節是中國農曆中24個節氣之一,也唯一成為民俗的重要節日。時間就是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或4月4日為正日。而這日期前後的10天,就是人們擇日踏青掃墓的最好時間。我們這裡過清明節就此較單純。拜祖宗、掃墓,年年如此沒有什麼特別「節目」可言。而這節日,好像成了只為祭鬼、拜神而已。尤其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哀愁詩句,彷彿這清明充滿悲情與淚水。其實它真正含義尚在於除了祭祖,緬懷祖先,就是要注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可見清明節的份量是很大的。別的不說,單就我們華族那一份別一樣的思念感受吧。人們每到這節日,就要聯想到親情、祖先、故鄉,以至那種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一下子都會湧上心頭,正是所謂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君不見此時、那漂泊異國他鄉的遊子,每次遇上清明,那鄉愁回歸的心情總是那麼的強烈。 這是聚我們生活經驗所見之情景。但若是我們翻開史書的記載,在古代清明節的「節目」可就多了,但不實用於今時今日,所以我們這裡的人們幾乎從小到老,從來沒聽說過清明還有什麼別的特點。 在中國,這季節正是春天,正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大部分地區正農業生產、春耕、春種、造林。氣候溫暖,草木茂盛。而民俗就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盪鞦韆、禁火等的習俗,人們結伴而行,在春遊中釋放情懷,都有豐富的內涵。而我們這裡從來沒有這一套,簡直聞所未聞。這只能從看清明歷史記載,才略知一二。所以清明節並非悲情一個。它還有「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有它歡樂的一面。清明節,掃墓祭祖,是常情,婦孺皆知,故此三言兩語,點到為止,不再囉囌了。 在中國古代的春天,恰逢有一個清明節,由如上述。但在史書在同個時候,還有另一個清明。取名「寒食節」,相信少有人知,它也是屬緬懷先人的節日,但禁止人們燒烤,都以吃生冷為主,故得名。這寒食節也正是在春季,它與清明節的時間很接近,漸漸地這節日便於清明合而為一了。 這裡,就拿這前輩「羅陽談清明節的文化含量」一文的段落,紀錄起來,讓我們共享這寒食節的由來。 「史書上記載了這樣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毒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只剩不少數幾個忠心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的。有一次,重耳餓昏了過去,介子推為救重耳,就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交給重耳吃。19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但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不見其人,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躲入了綿山,晉文公派人到山上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讓介子推逃生出山。晉文公按計做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無奈,安葬了介子推,也同時發現介子推留有遺書。也是一首詩,內容是: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工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為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此後,晉文公便把介子推這件事定為清明節,果然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掃墓隨筆 陳 默 2017年3月23日,我和媽媽,還有幾位先華校友們一起動身回先達。 這一次是應邀參加先華高四組同學們離校54週年紀念。正好是在清明掃墓祭祖時節,讓我有機會陪媽媽到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及表弟的墓前祭拜。自從到椰加達後,幾乎就不曾回先達掃墓。 24日清晨,我和媽媽去接三表嫂。 先達的舊義山,墳墓方向無規則,沒有路,使得人們進出時得從他人的墓前穿過,非常的不方便。媽媽拄著拐杖,慢慢地走過那起伏不平的小徑。 望望四周,都已經改變了。那年清明節掃墓時,外公外婆墓旁一棵高大的橄欖樹掛著一串串青色的橄欖,地上也有不少從樹上掉下來的果實。大人們忙著把祭品擺放好,小孩子們則把地上的橄欖拾去,裝進塑料袋裡,帶回家。舅母常把橄欖洗淨曬乾後,再加上鹽或糖醃製後食用。墓的另一旁,有個小池,喜愛種植的舅舅在那裏種了豆角,還在池裡養了幾條魚。如今橄欖樹已不在,小池也已不見蹤影,附近卻增加了不少的新墓。 汽車剛停下,就有友族想幫忙把車上的東西搬到墓前,後來又來了幾位,表嫂讓他們幫忙把點著的蠟燭 ;一枝枝三角形的小旗子和香繞著墳墓上插。 表嫂把祭品分別擺在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和表弟的墓碑前,再把要燒的金銀紙分放好,然後我們燒香祭拜。 三表哥的突然病逝,又經過數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總算熬過來了。堅強而愈來愈漂亮和時尚的她讓我感到欣慰。每一年的清明節表嫂依然很用心地準備了一些祭品,獨自去掃墓,難得今年我與媽媽可以陪她一起去,她的一份心意和孝心,確是令我感慨萬分! 完稿於2017年4月5日 詩 四 首 陳永和 清明思爹娘 西山落夕阳,夜幕罩天方。万岳收笑容,嫦娥露齿光。 月兔随云游,清辉洒芬芳。月华无限好,照断相思肠。 皎月当空照,影落水中漾。掬水手中月,泪落思故乡。 清风拂明月,弄花衣满香。浪迹天涯路,无孝哭爹娘。 (lombok)龙目游(2016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 龙目小巧又玲珑,不比仙岛更娇宠。历史文化成差距,缺乏涵养失主动。 Rijaini山脉迎春风,环绿小岛送笑容。绵绵海岸长又曲,滩多景秀物产丰。 沿海一路望海空,茫茫天水尽无穷。广漠宇宙人渺小,天地玄迷人掌控。 全程景点玩海中,泛海潜水下龙宫。虾兵鱼将珊瑚美,七彩缤纷落眼瞳。 Sasak回族纯朴风,印度宗教具传统。每年斗鸡大盛会,相敬如宾共交融。 在Gili tarawangan岛小宿 乘风破浪水云间,艇冲浪花滚上天。心惊胆跳随船过,世外桃源落眼前。 林荫绿野有洞天,游人骚客来探险。夜色酒吧笙歌起,花天酒地 醉神仙。 人称此地老外天,狂歌醉舞闹无眠。不枉此行消魂累,识透老外人生篇。 投入绿野享逍遥 来到水穷处,静听浪潮呼。青山绿野秀,坐看艇飞渡。 心净无尘埃,杂念心去除。淡泊名与利,逍遥享清福。 偶尔入幽境,遂忘俗心思。投入绿野里,欲成真隐士。 小說為什麼稱「小」? 丁點點 近年來,我也讀過一些「微型小說」,好像十分風行,有人說它是世界華文文學中異軍突起的一支,還為此舉行過「微型小說」的國際性會議。其實微型小時(袖珍小說、極短篇)不是什麼新發明,很久以前就存在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全民大躍進時期,就湧現了許多「小小說」。這些「小小說」因為短小輕便,容易抓到稍縱即逝的事物,故事雖短意味卻很深長,好的「小小說」常使人過目不忘。小說是文學體裁中一大門類,根據篇幅長短,敘述內容的容量大小,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而現在又有比短篇小說更為短小的「微型小說」。名為「小說」已經是「小」了,但還可以再「小」。 「小說」這個名稱所以會有一個「小」字,我想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最初的小說經常說的一些瑣碎細小,甚至荒誕不經的事,二是最初的小說內容只是說些小道理,和封建統治階級宣傳的大道理的著作不同,因此封建社會裡的老爺大人們就把它叫做「小說」,顯然包含有瞧不起的意思。 其實「小說」這個名稱在中國古代就有了,《莊子·外物篇》曾說「飾小說以贛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意即「小說」一詞的意義是瑣屑的言論,並無資格上大雅之堂。後來《漢書》《藝文誌》有一個門類叫《小說家》一共列舉十五種書,「小說」這個名稱才被確定下來。到了明清兩代,許多人把那些內容龐雜的文言筆記也叫做「小說」,但這類作品大多數是沒有故事性的。只有魏晉的某些怪小說和唐宋的傳奇小說以及後來模仿這兩類小說寫成的作品,才是符合現代意義我們所說的「小說」。 在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白話小說最早來源於「話本」,即說書人的底本。說書人根據歷史書所記載的人物事件而作長篇的講述,這就是「講史」。小說則是題材取自前人的著作,民間傳說,社會新聞等等,基本上是短篇。 明清以後,白話小說的名稱又起了變化,這時「小說」不但是短篇,而且可以是中篇或長篇了。「小說」題材的範圍更廣泛,「講史」也被包括進來。中國文學史上指出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明清小說中的《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聊齋誌異》、《儒林外史》和《三言二拍》等等就是中國文學中寶貴的遺產。「小說」隨著人民的愛好發展起來,後來統治階級也為它的內容和情趣所吸引。這樣小說就由「君子弗為」的東西一變而為人人所喜愛,由排斥在文藝之外的「街談巷語之說」一變而為文學的正宗了。 我喜歡讀小說,少年時代曾經一度沉湎於言情小說,偵探小說,神怪小說,還有那些線裝的章回小說,但是從來沒有一本小說那樣吸引過我,感動過我,那就是那本紅彤彤的封面,厚達六百頁的《紅岩》,我挑燈夜談直到天明,一口氣把它讀完,它留給我的是一生永不磨滅的印象和回憶。 摘自《洁霜文集》 先达隆盛面包店 凡 夫 先达隆盛面包店,与其说它是面包店,不如说它是我的成长摇篮。因为它装满了我儿时的许多记忆和对父母长辈的缅怀。 我的一位客家朋友,知道我是海南人后,就调侃地用客家话说:“上帝造海,海南人造面包”;这句话听来像揶揄取笑,但再三回味之后,不无赞扬褒义。海南人能和上帝同比高?那当然是不当的揶揄。面包的创造者应是洋人,海南人只是学会了他们的技术,用以谋生而已!但,此话的背后含意,相信指的是海南人的保守和不长进,应被视为鞭策之言、是句好话!还好,现在的海南人子弟,已大大地改变了这观念,不再是只会做面包的族群了。 隆盛面包店是先父于1954年创办的海南人传统面包店。它坐落在棉兰市的童子军(Jl。Pandu,旧名甲必丹(Jl。Kapten)大街上,接近棉兰地标水塔(MenaraAir)附近。当时,棉兰市还没有当今的拥挤和热闹;市民对面包的品味要求没有现在的高。因此,隆盛面包很快被棉兰人所接受。然而。让它成名的,除面包之外是它店前的那些比它先有的广府阿婶(asam)、面包婆的存在。她们是隆盛面包店的坐标、也是使甲必丹街成面包街的元素。俨然,隆盛面包店是颗大树,她们是该树的寄生藤,因为她们卖的面包,也是隆盛产品。 1953年,由于祖母病重,必须在棉兰留医,伺母至孝的父亲就把在先达的生意全盘结束卖掉,然后在棉兰市里,买了一家方建未峻的三层楼店铺,作为面包店,以及一家在汉口街的住家,作为面包工厂;祖母就在那里病逝的。父亲始终以没能让祖母入住我们的新店为憾,耿耿于怀。以后这工厂由我堂叔掌理,他虽然读书不多,但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喜欢看武侠小说。我刚上初中,就看了不少毛聊生和我是山人的小说,自然是堂叔的影响。 父亲除了把我们一家迁来,也把堂叔和家人一起搬来;我们一家除了大姐已嫁出,全家八人;叔父母一家的两位祖母,和也是八个孩子;老少大小二十个人,加上三个工人,住在做生意的店里,其地方的狭窄、其气氛的喧闹、其环境的不适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可知,我童时居住的环境是何等的差强人意!但它也养成了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早早置身商场的训练。我的少年时代,除了读书上课,就是在店里帮忙守店中度过的。 小孩守店最易被坏人欺负。父亲是重视午间调养生息的人,规定中午由十二点到两点的休息时间。一天,为了送姐姐出门,我在姐姐走后,正当关上店门之时,突然有人挡住了铁门,要求买面包。再开店门,几位马达大兄相拥而入,分散店内,指手画脚,问东问西地分散我的注意力。结果什么都没买,呼啸而去。上楼告诉父亲时,父亲就说是贼不是人,马上下楼查看,不见了几瓶名贵的洋酒。父亲并不责骂我,说了守店防火防灾,最难守人心的道理。要我长大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教训。可悲的是,我长大后,居然忘了老父这遗言,引狼入室地丧失了我创立的面包店,失去了一家餐厅的股份。父亲并没有警告我:防人也包括自己的同学和至亲的自己人。 隆盛面包店除了养活了我们一家二十多口,也成就了住在那里孩子们的学业。它尤其帮助了几位唐山阿婆的生计。这群穿深蓝唐山装的可怜老妇女们,都是千里来南洋寻亲,却寻亲不着又无归路的唐山妇女,既无依无靠,又语言不通。我不知她们卖面包的始末,却知道是父亲的仁慈,让他们拖欠账款,并帮她们写家书、寄款回故里,她们不再买他家的产品,而成了隆盛的基本客户。她们的本钱只是两个竹篮、一支扁担、一个小凳子和多皱纹的老脸。她们的特征,除了那套唐装,就是经常的打盹和相互骂架模样。从她们中,我看到了父亲待穷人的善念,以及他化解了同行敌国,为战友的胸怀。。 隆盛面包店生意最旺的时候,当然是圣诞节以及新年春节,伊斯兰开斋过年节。马达人主客最喜欢我们的圣诞蛋糕,因为价廉物美。这几个旺季,让我们一家大小都忙碌得很,父亲的海南鸡粥成了我们熬夜赶工的慰劳品,至今还让我们齿颊留香,怀念不已。 1961年我高中毕业后,出国深造不久,父亲安置了另一家面包店,让叔父母带领他们一家人,独立经营生意,自创前程,结束了相处几十年的堂兄弟两家的共同生活。我回来时,除了不见堂兄弟一家,也已看不到那群唐山面包婆了,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不无感慨! 隆盛面包店除了让我的童年,吸取了许多人情世故,也让我知晓了一些做生意的门窍。更珍贵的是,父辈们的共融相处、同舟共济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父亲和堂叔,即使非亲兄弟,也如手足般的爱惜情深。老一辈人的奉行中华美德,理应成为我们的好板样。 如今,隆盛面包店仍然存在,只是换了名称为TOKO LANGSUNG,由我二哥一家执掌。二哥温文老实,一家勤奋敬业,业绩依然可圈可点。我们兄弟姐妹感情,并没有因时空的变化而改变。骨肉情深、相互珍惜,当然也是隆盛面包店养出的情操。每每回故地,必然归隆盛,上香敬拜先父母,浏览老照片,和二哥话旧有说不完的老故事,温馨浓厚不减。 时值2016年圣诞节,回忆起父辈们在世时,佳节的忙碌景象,悠悠之情,惆怅万分而写此。 北京<先達通訊>170期 清明有感 阿理 每年清明,公公婆婆分散在各地的子孫們都会囘來。 先達老家很老了,却也很神奇。但見那些早已年過半百的弟兄們一進家,脫了鞋襪,上衣。穿著背心拖鞋,開了后門,搖身一變成了十五二十的青春少年郎,跑到鄰家串門子去,或就站在巷子,和舊日兒時玩伴老友們,嘰里咕嚕,嘻嘻哈哈一塊合力把光陰拉囘來。 到公公婆婆墓前拜祭,看著已成銀髮族的兄嫂們在上香,侄孫們拜著他們素未謀面的曾爺爺奶奶。為大家難得的相聚感到高興之餘想起了自己的手足們,忽然覺得好難受。 孩子們長大了,各飛東西,一家人很難能聚齊一塊,尤其是不興三代同堂的現代人。女兒們多少還會自發的找各種理由與家人們相聚。男兒呢,有些成家后為生活奔波,很少有這心思。住得遠的,父母雙亡后就算與兄弟姐妹也少見面了,那難怪如今第二代對長輩和堂表親都不太相熟。這些,實在不是祖先們所希望的。 還好清明節就有種凝聚力,讓遊子們返鄉祭祖,與家人們相聚。也多少消除了因地理时空,忙碌不常見面造成的隔膜。其实,更重要的要多讓小孩們认识熟悉每位長輩和同輩們,了解看看父母親的故鄉。 別小看這种歡聚的影响,那記憶將會伴他們一生。有朝一日,不管離家多遠,有機會,他們都會回到這一塊土地,在祖宗先人的墓前,在香火祝禱中,追憶當年。也可能这时還帶了他們的孩子。 讓下一代了解清明節的意義,知道祖輩們離鄉背井漂洋過海南來,花了多少血汗吃了多少苦,建立一个家,这才有今天的我們。把"飲水思源"的種子一代代往下傳。 清明節返鄉祭祖,家族傳承的意義不言而喻,古人早已有此遠見?! 麵包文化 麵包歷史 麵包最早的考古學證據來自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地層,大約距今3萬年前。那時的麵包只是發酵的糧食餅。小麥和大麥是新月沃土上最早實現人工培育的植物之一,用它們做成的麵包在大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成為主食。以小麥為主的農業從西南亞傳到歐洲、北非和印度次大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大米(東亞)、玉米(美洲)和高粱(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別被人工馴化成功,組成了那些地區獨特的農業系統,並被用來做成類似麵包的食物。 酵母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史前。酵母孢子四處飄散,很容易隨機散落在潮濕的麵團上,使麵團自然發酵。現知最早的酵母出現在古埃及,電子顯微鏡在一些古埃及留下的麵包上發現酵母細胞。但是古埃及人用二粒小麥做麵包,比今天的麵包結構更緊密,上面的酵母細胞有時很難被分辨。因此宣稱在古埃及出現的酵母最早證據仍有商榷餘地。 古典時代已經有品種豐富的麵包了。古希臘人用大麥做麵包,小麥麵包非常珍貴。雅典很早就出現了職業麵包師。古羅馬作家阿特納奧斯在《歡宴的智者》一書中描述了當時羅馬人吃的麵包、蛋糕、餅乾和糕點,可作為歷史見證。書中提到的麵包有薄烤餅、蜂蜜油脂麵包、蘑菇形麵包沾滿罌粟籽,還有軍隊里特有的炙叉烤麵包卷。 人類進入現代,最先被工業化的幾種技術之一就是做麵包。奧托·羅維德在1912年發明了把麵包切成片的機器。但當時的麵包店都不願買這個新發明,麵包師擔心全切成片的麵包更容易變陳。直到1928年,羅維德把麵包切片機和包裝機結合到一起,切片麵包一下子流行起來。一位美國中部密蘇里州的麵包師最先使用這種機器。 麵包業的另一個重大發展發生在1961年,英國發明了喬利伍德麵包處理法(英語:Chorleywood bread process)。這一方法把大部分工作交給機器,大大減少了發酵周期和製作麵包的時間。在機器的幫助下,即使用劣質小麥也可以做出蓬鬆美觀的麵包。與之相比,傳統烘焙方法非常耗時,麵團與酵母混合後,需要揉面、靜置多次才能送進烤箱。但是喬利伍德處理法做麵包需要更多添加劑——三分之四號稱對麵包過敏、有不適應症的人,對傳統方法做的麵包沒有不良反應。喬利伍德麵包處理法現在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80%的工廠麵包用這種機器做成,很多獨立麵包店也用機器完成一部分工序。 的文化和政治意義 麵包在歷史上和現代都是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食,在許多西方、近東和中東文化中,麵包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食物。 在西方,麵包作為主食,所以在文學上以麵包表示食糧,最明顯的例子有《主禱文》。基督教的聖餐禮亦以麵包象徵耶穌基督的身體。但發酵的麵包在聖經中名聲並不佳,因為它象徵了敗壞。另一方面,猶太教的逾越節又稱「無酵節」,是要紀念當年摩西帶領神的子民離開埃及時連讓麵包發酵的時間都沒有。由於耶穌建立聖餐禮時正逢逾越節,一些基督教會(例如天主教)以無酵節作祝聖成聖體用。在以色列最常見的罷工示威中的口號是「lekhem,avoda」(麵包,工作)。並且在20世紀50年代,「披頭族」(Beatnik)用麵包委婉的表示錢。在倫敦俚語中,麵包意味着錢,來自於詞組麵包和蜂蜜(bread and honey)。麵包在世界各地英語國家是常見的用來表示錢的同義詞(與它情況類似的還有生麵團)。「麵包」作為俚語在文化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它本身,但是,一般來說它用來隱喻人民基本需要和生活狀況。例如,(bread-winner)直譯為獲得麵包的人,是指一個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即養家糊口的人。和這句相似的還有putting bread on the table。革命者常常說的「有史以來」(the greatest thing since sliced bread),直譯過來就是「自從有了切片麵包以後」。在1917年,蘇聯的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宣稱的口號是「和平、土地和麵包」 。在加拿大紐芬蘭省民間故事中,麵包被小仙子保護。術語「糧倉」(breadbasket)通常用來指農村富饒地區。在斯拉夫文化中,會向客人獻上麵包和鹽,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在印度,麵包是基本必需品,人們常常說「roti, kapra aur makan」(麵包,布料和房子)。 麵包在政治上有着重要意義。19世紀英國,麵包價格飛漲,英國通過頒布穀物法藉以「保護」英國農夫及地主免受來自從生產成本較廉宜的外國所進口的穀物的競爭。13世紀的麵包和麥酒法令(Assize of Bread and Ale),是中世紀的一部重要麵包法案,對短斤少兩的麵包師設置重罰規定,直到《大憲章》出現前的半個世紀。 相比之下,在亞洲各地區大米取代麵包成為了最重要的主食,大米也包含大部分文化象徵和內涵。過去,在中國南方,米飯是飯桌上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在中國中部和北部,則是把小麥作為主食(因為以前只有在中國南部溫暖的亞熱帶氣候適合種植水稻,但是現在北方地區,比如中國的東北地區,人們的主食卻是大米做的米飯,麵食已經退於次要的地位)。 在中國的沿海地區,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推廣,麵包已經從點心的概念,走入主食類和生活必需品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但麵包的品質在這些年裡並沒有提昇,並且有因為原物料和人力的提升而導致品質低下。麵包的個性化區域平庸,這在將來的麵包產業的發展,將是需要重新定義和修正的。 發明麵包的傳說 傳說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個為主人用水和上等麵粉做餅的埃及奴隸,一天晚上,餅還沒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爐子也滅了。 夜裡,生麵餅開始發酵,膨大了。等到這個奴隸一覺醒來時,生麵餅已經比昨晚大了一倍。他連忙把麵餅塞回爐子裡去,他想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他活還沒幹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 麵包烤好了,奴隸和主人都發現那東西比他們過去常吃的扁薄煎餅好多了,它又松又軟。也許是生麵餅里的麵粉、水或甜味劑(或許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氣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細菌下,當它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溫暖後,酵母菌生長並傳遍了整個麵餅。 埃及人繼續用酵母菌實驗,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職業麵包師。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g>麵包 網絡轉載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