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人 心情随笔 查看内容

印尼华侨反对日本侵略史略

2010-10-11 09: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97| 评论: 0|原作者: 秦茂松

摘要: 印度尼西亚是由13667个岛屿组成的千岛之国。我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经历荷 兰殖民统治、日本法西斯统治和印尼民族争取独立的时代。值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印尼华侨反对日本 ...
毋忘历史 忘记历史 就是背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12-26 04:29:11

印度尼西亚是由13667个岛屿组成的千岛之国。我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经历荷 兰殖民统治、日本法西斯统治和印尼民族争取独立的时代。值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印尼华侨反对日本侵略的缘由、史实,略予浅述。

一、印尼华侨社会的形成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萌生
1、印尼华侨的由来

中印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早在世纪前的汉代,中印之间就开始了航海和贸易往来,公元世纪前后,因商务关系,少数中国商人在爪哇的万丹口岸临时或短期居住,从唐代起,尤其在唐末,开始出现成批中国人定居苏门答腊东南沿海从事耕种,尤其在巴邻旁(即巨港)一带最为集中。他们便是今日印尼华侨华人的远祖。

到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要途经爪哇和苏门答腊,在当地进行访问,深受当地国家和人民的欢迎。郑和在印尼的威望和友善,客观上鼓舞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居民出洋贸易和谋生的积极性。加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普通居民,往往迫于生计,违禁出海后,长期留居印尼。以至在苏门答腊出现了梁道明、陈祖义先后在三佛齐(今巨港)称王;罗芳伯率众开辟坤甸,创设兰芳公司开采金矿,并建立了兰芳大总制,渐拥有西婆罗洲全区,俨然一个独立国家,以及日后张杰称王于龙目(LOMBOK)。印尼华侨社会雏形显现。

鸦片战争以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允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到中国招募华工。自此,契约华工出洋合法化,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中国劳工敞开大门,使越来越多的契约华工涌到世界各地,涌入印尼。

由此可见,印尼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同荷兰殖民主义者对印尼的侵略、掠夺是分不开的。印尼华侨社会,是中国沦为帝国主义半殖民地,引起劳动力过剩和印尼沦为殖民主义者殖民地,缺乏劳动力造成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产物;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印两国侵略的结果。

2、印尼华侨爱国主义思想萌生
印尼华侨,绝大多数是下层广大劳动人民。如前述,因在国内难以为生,穷途末路,被迫或被荷兰殖民者拐骗到国外求生的。他们移居印尼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无不受尽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欺辱、压迫和剥削。他们是在血泪中创业,在挣扎中生存,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弱,与其在海外的地位息息相关。十分渴望有个强大的祖国作为他们的后盾,为他们撑腰,不致动辄招人家的白眼和虐待。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具有最深厚的感情。

早在戊戌维新,苏门答腊出版的华文报,就传播中华文化,启发民智,宣传爱国爱乡思想。尤其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在印尼华侨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开始把祖国富强的希望,寄托在革命党人身上,从而积极参与孙中山在海外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并从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参加和支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世界广大华侨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第一次打动了千百年来长期寂寞沉闷的侨心。它为以后华侨支援中国革命,特别是大规模支援祖国抗战,起了良好的开端,并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印尼华侨竭诚支援祖国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时,印尼华侨计有134万人,在当地已构成一个庞大的强有力的华侨社会。

1937年芦沟桥的炮声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千百万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危急存亡,牵动着印尼华侨的心。为挽救祖国,维护民族生存,立即掀起支援祖国同胞抗日救亡运动。

印尼华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淞沪抗战”即已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进入高潮。
印尼华侨支援祖国抗日战争的形式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竭诚尽力,输财助战
(1)竭力捐款,尽国民天职。

“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印尼,广大华侨对日军的暴行义愤填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广大华侨感到自己远离祖国,不能亲自参加杀敌而愧疚,唯有竭尽全力捐款助战,以此略尽国民天职,纷纷自发捐款助战。泗水等56个地区,万鸦老华侨互助会等等,将当年募集到的国币55万余元,毫银5万余两,全汇给东北义勇军作军饷、军费。

1932年上海“一-二八”之役爆发,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分别汇寄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和北平中国红十字会银元5千多万两,国币8万余元。三宝垄赈济中国水灾委员会,先后六次向上海华洋义赈会寄出国币3万余元,银元2千余两;黄河、长江水灾,又寄国币1万余元。苏门答腊先达“赈济东北难民协会”汇给东北难胞汇票3千余两。《新报》寄给中国红十字会20余盾荷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募捐运动迅速掀起高潮。为了统一南洋地区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巴城侨领庄西言,会同菲律宾侨领李清泉,提出组建全南洋华侨救亡斗争最高机构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即获得新加坡侨领陈嘉庚的响应和赞同。1938年10月,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印尼、缅甸、越南、暹罗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代表共164人,在新加坡召开大会,商讨“谋组织领导机关,增筹赈款,推销公债,以救济中国抗战中之难民,并协助政府完成建国大业。”大会决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由陈嘉庚任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任副主席。各属地相继成立分会。印尼成立46个分会,立即开展各种捐款献金活动。全印尼共筹得义捐450万盾,购买公债250万盾。1939年至1941年月捐国币160余万元。《新报》四年内共筹得170多万盾。

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0年2月,爪哇华侨捐得款项700多万元,苏门答腊350余万元,全汇回祖国支援抗战。

华侨除捐款外,侨汇也是一项有力的支援。据统计,印尼、马来亚、菲律宾和缅甸四国华侨,一年给国内家眷汇款高达13.2亿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公例,如果有货币基金1元,便可印发纸币4元。华侨的汇款都是现金,可以作为政府货币基金。依此,政府可以发行52.8亿元的纸币。扣除13.2亿元发还给侨眷为赡家费外,还余39.6亿元政府可另作他用。

粗略估计,在整个抗战期间,华侨的汇款(包括寄给家眷的日常生活费、救国捐款和对祖国的投资等等,统称侨汇),数量相当庞大,约国币95亿多元。侨汇本身属外汇性质。当其汇入国内,不仅可作为政府的货币基金,更重要的是,侨汇大都深入我国农村,经半年至9个月辗转复得重入银行。因此,侨汇不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巩固了政府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其次,政府还可集中大笔海外侨汇,在国外购买军火及一切军需,从而垫补和抵销了军火贸易进口额。加上侨汇中的许多捐款直接转为军费,又垫补了大量军费开支。 

由此可见,侨汇是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援祖国抗战,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印尼华侨还捐献大批物资及回国投资。如巴城华侨寄应急的疟疾特效药金鸡纳霜(奎宁丸)1亿余粒。华侨所捐献的药品,总数折价高达200余万盾。与此同时还捐赠急需寒衣6万件等等。爪哇华侨在四川设立大规模的糖厂。庄西言会同陈嘉庚、周崧、陈守明等13人与国内地方实力派龙云、刘文辉、缪云台等13人合资500万元,创办华西垦殖股份有限公司。

(2)印尼华侨输财助战的形式和特点。
华侨捐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团捐、个人捐、婚丧献金和节日筹赈;有劳军义捐、救济难民捐、救国公债以及特别捐、月捐、义卖、伤兵之友捐、航空救国捐等等。泗水华侨还成立了“土产商赈灾会”、“青年募捐队”、“工人募捐队”等等。
常月捐是印尼华侨捐款的一种主要形式,数量大,时间长。如万隆华侨自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所捐常月捐达国币300多万元。

婚丧捐款,是抗战时期特有的一种捐款形式。
节日捐款,在印尼是普遍形式。
华侨捐款,往往是侨领率先垂范,各阶层侨众各尽所能倾囊献金。

印尼华侨捐款,不仅形式多样,方法新奇,而且动人心弦。巴城华侨刘长英,其子刘盛芳在南郑空战中为国献身。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发给刘长英抚恤金1万元并附一封慰问信。刘接到恤金和信时动情地说:“承政府赐之恤金1万元,值此抗战时期,国家经济上正待张罗之际,实不敢领受,拟请将盛芳恤金,全部捐赠祖国,为抗战军费。”子是抗日英雄,父是救国义士,其精神可歌可泣。

坤甸华侨马细旦,腿部伤残,以手代步,度日艰难。当他得知日军大举侵华,国内同胞惨遭蹂躏涂炭的消息,激于民族感和爱国心,每日坚持爬到市中心,“乞钱为祖国难民请命”,将所得悉数交当地慈善会转汇祖国赈济难胞。伤残行乞为国捐献,实为爱国史上少有。

立岛华侨何维书、何维添及何震球兄弟三人,将家乡的产业田园全部变卖所得,捐助政府作为空防建设之用。
印尼广大爱国华侨,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实现祖国的民族解放,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血汗钱,赤诚地奉献给了祖国,充分体现了华侨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的高度的爱国精神,谱写了印尼华侨史上前所未有的爱国篇章。

2\奔赴祖国抗战第一线,开展救亡工作
(1)立志报国,尘战沙场。
抗战期间,一些华侨爱国义士,亲自把子女送回祖国直接参加战斗。更有许多满腔热血的华侨青年,中止了学业或放弃原来的职业和安逸的生活,纷纷告别家人,回国请缨杀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海外侨胞和世界人民的赞扬。其中,李林是最突出的例子。

李林是爪哇华侨女学生,祖籍福建闽侯县。1930年回国,1935年就读于上海爱国女中时开始参加抗日活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太原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并在雁北参加武装斗争。先后任过雁北偏关游击队指挥员、游击队长、八路军120师第8支队政委、120师独立第6队骑兵营指导员等职务。她对敌作战战果赫赫,人们称之为“双枪女英雄”,日本鬼子听到她的名字都害怕,悬赏5千元缉捕她。1940年4月26日,在雁北反击日军第9次扫荡中,为了掩护主力和干部撤退而壮烈牺牲,年仅24岁。延安中共中央妇委会的唁电称她“不仅是我们共产党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仰的女英雄。”1985年4月26日李林殉难45周年纪念日,山西省平鲁县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题词“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题词“女中英杰  侨界典型  海外归来  卫国保民  奋勇抗战  献身成仁  功标史册  万古长存”。

(2)蓝天雄鹰,展翅歼敌。
为了加强我空中的战斗力,印尼华侨输送华侨空勤人员回国参战。这批训练有素,尽忠报国的华侨飞行员,回国后努力发挥其技术特长,为国效劳,因而都成为当时我空军的骨干力量。印尼华侨许启兴,驾驶自备飞机回国,被聘为航空教练员。在驱逐机的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3/4。当时的广东空军,从队长以至队员,完全以华侨子弟为骨干。这些华侨子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卓越的空中英雄。

苏门答腊华侨谢全和,参加国民政府广东空军驻防广州。他第一次同敌空军在广州上空交战,便击落敌机2架。接着,他率领4架战斗机,与30多架敌机激战负伤,仍顽强战斗到敌机狼狈逃窜,被誉捍卫祖国的华侨空军勇士。在韶关空战中,又击落敌轰炸机1架。徐州大会战,他驾机低空强烈轰击日坦克车队及辎重车队,使日军车马死伤惨重。后又在广东境内打了9仗,重创日空军强盗。

巴城华侨飞行员陈镇和与同伴去新疆接收苏联援机时,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6岁。万隆华侨号称飞将军的梁添成,参加国民政府空军屡立战功,后在重庆上空与敌机作战,不幸机毁人亡。巴城华侨游济华、刘盛芳,万隆华侨陈天成等等,均在空战中英勇献身。

(3)组织医疗救护队,回国救死扶伤。
抗日战争大规模展开后,国内前线我军伤亡惨重,而医务人员却严重紧缺。爪哇华侨先后就派出了13批医疗救护队,回国救死扶伤。棉兰也组成华侨女子救护队回国服务,及时为祖国和受伤将士排忧解难。

所有救护队的医生、护士和司机都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而且是自愿参加的。医疗队所需的救护车及医药器材,都是华侨捐赠的。一批批华侨救护队在火线上抢救伤员,在后方治疗伤病员,为祖国增添了大批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拯救了许多伤兵和难民,受到广大军民的赞许。

与此同时,印尼华侨陈武烈、林亚龙、叶贵芳等参加陈嘉庚组织的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活跃在滇缅公路上,负责运输外国援华物资;由20人组成的华侨机师救护团,入国民党四路军总部特务排服务。苏门答腊华侨也组织汽车同业机师救护团回国服务。抗战时期,数以万计的归国华侨战斗在祖国的抗日前线和后方,壮大了我军的战斗力,增添我国战时的人力资源。由海外华侨组成的这支雄师劲旅,以自身为民族存亡而奋斗的勇敢献身精神“亘千来而不朽”、“历万古而常明”,鼓舞并激励着中国人民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信心。其爱国主义事迹,不仅仅教育了当时的国内外人民,而且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3开展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加强国际国内抗日统一战线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印尼华侨就掀起了文化救亡运动。华侨洪雪立和洪骏声等创办的《赤潮》,最先宣传抗日救国。接着三宝垄、巴城等的华文报纸期刊,直接或间接地宣传和报道了抗日救亡消息。“七-七”抗战爆发,华侨文化救亡运动发展到了新的高潮。华侨办的中文或印尼文报纸期刊,纷纷揭露和谴责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滔天罪恶,唤起华侨的爱国主义觉悟。这些报刊对国际的影响,较国内报刊尤大,它是祖国抗战的海外喉舌。

与此同时,泗水华侨青年组织的青年“互助会”,吴志满组织的“革命同志会”,及各地青年组织的“读书会”、“救亡会”等等团体,都纷纷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12月,汪精卫、周佛海等一伙民族败类叛国投敌,激起各地华侨无比愤慨,纷纷通电声讨。巴城华侨代表大会的电文曰:“汪提议和平,全体反对,决心拥护政府抗战到底,誓为后盾”。爪哇《华侨新报》对汪精卫诬蔑中国抗战的谬论痛加驳斥。印尼国民参政员庄西言,在国民参政会第五次大会闭幕前的演讲中说,汪精卫等出卖祖国,甘作傀儡,为举世所不齿,其伪组织为古往今来最滑稽无耻之集团。“我们望政府领导,全国一致努力,驱逐敌寇,粉碎汪逆及伪组织,以涤除我民族此一污点。”

华侨在各地以各种形式无情地揭露了日本侵华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宣传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正义斗争,赢得了当地各族侨民和印尼人民的同情和声援,并在物资上给予慷慨的援助。如荷兰人伯王苏先生,无论炎日当空或风雨天,坚持奔走呼号,为我难民请命,并将他经手募得的300多万盾(折合当时国币60万元),悉数上缴我筹赈祖国难民机构,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华侨是争取国际援华的发动者,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互相连接的桥梁之一。

4、抵制日货,打击日本经济
印尼华侨开展国际援华活动的另一形式,即广泛开展抵制日货运动。

早在“九-一八”事变,印尼华侨就开始了零星的抵制日货运动。全面抗战爆发,立即掀起了广泛的抵制日货运动。他们上街宣传抵制日货的意义,把印奸商名单遍贴于街道。对于继续贩卖日货的商店,则在其商号招牌上洒柏油,或没收其货物及罚款,对那些拒制日货的奸商,则割其耳鼻以示惩戒。

与此同时,巴城中华总商会在当地举办国货样品展览,号召全体华侨不用不买不卖日货而买卖国货。把抵制日货运动与提倡使用国货有机地联系起来。

印尼华侨抵制日货的运动,割断了日本在印尼的生命线,从经济上直接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据1937~1938年的统计,两年内日货输出到印尼减少了48%;日本从印尼的输入额减少了42%。
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以免沦为日本法西斯的殖民地,整个印尼华侨社会都发动起来了。他们无论是直接参加祖国抗战,或间接地支援抗战,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爱国事迹,光照人间,永载史册。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