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 达 通 讯(第82期)

2010-5-20 12: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98| 评论: 0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82期)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07年12月12日

先 达 通 讯

(第82期)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07年12月12

 

 

 

 

新年祝福                                              北京先达校友会

《先达通讯》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黄书海

先达闲话                                              林叔明

推介《司徒眉生传奇》一书                            饶铁生

赤诚之心永不变                                      林瑞玲

先达公园的绿草坪                                    张桂昭

七律赠张耀东姻弟                                    陈达民

先达国语与先达人语言交流                            洪建新

一段隔不断的情                                      陈达平

自娱自乐的感觉很好                                  苏安娜

 

新 年 祝 福

2008年来了。

北京先达校友会、《先达通讯》谨向全国各地暨海内外先达乡亲和读者致新年美好的祝愿,祝大家每天迎着灿烂的太阳,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美满幸福!

2008年整个北京弥漫着奥运会的气氛。为迎接中华文明史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举办的奥运盛会,北京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已经准备好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欢迎先达乡亲来京观看和助兴。

谨祝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2008年元旦杂感

黄书海

当您撕下今年最后一页日历,2008年元旦就降临了。

辞旧迎新,浮想联翩,感触万端。

2007年,对所有炎黄子孙,都是一个不平凡年份。党的十七大绘制的宏伟蓝图、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并全面开展对月球的科学探测、祖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一切里程碑性的成就都将载入史册,同时也是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凝聚力、推动力。

2007年,对先达乡亲也是一个可圈可点、充满美好记忆的年份。世界先达乡亲恳亲联谊大会的胜利召开、香港先达联谊会和北京先达校友会成立十周年会庆的成功举行,加上大大小小的各种聚会、全方位支持编辑出版《先达历史相集》的工作……所有这一切促进了先达乡亲的大团结、大和谐,同时也使先达乡亲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在这些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先达情”。何谓“先达情”?辞海、新华词典并没有收录。但它在先达乡亲的活动中却无处不在。曾经期盼先达乡亲中的舞文弄墨大家能为“先达情”作出精准的定义和诠释。至今却仍未出现。看来,要用文字来下定义和诠释有相当难度。

然而,睿智的先达乡亲却以2007年的实际行动对“先达情”作出生动、具体、完美的诠释。当然,“先达情”和这些活动不能划等号。“先达情”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抽象概括,是这一切活动的灵魂。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陈立克校友(原香港先达联谊会会长)临终前的一段经历。立克被癌症折磨得很痛苦。住院期间,好几个先达女校友轮班为他煮粥煲汤,承担起特护工作,非亲非故义务照顾,让立克带着浓浓先达情乘鹤西去,患难中先达情得到升华、熠熠生辉。这是金钱难于估价的。

还有一位先达耄耋老人捐出三万元,说是给北京先达校友应急之需,而且一再叮嘱不要公开她的姓名,这种浓浓先达情无不使每一个受益者感动不已。

《先达通讯》所以能在先达乡亲中传开,除了得到泗来等校友的大力赞助外,明秋和仕奇在印尼的传播链条中起着链首作用。

近十年来,第二次见明秋是在世界先达乡亲恳亲联谊大会上。虽然他的健康今不如昔,双耳失聪,需靠文笔交谈;但他很乐观,还积极为《先达历史相集》投稿,默默地为传播《先达通讯》出钱出力。我曾请仕奇考虑可否给明秋一些人力财力的支援,以减轻他的负担。仕奇答应考虑。“先达情”表现在明秋和仕奇以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传播者身上,无需多费笔墨,就是两个字:“奉献”。多么令人崇敬的两个字啊!

九月,一拨又一拨先达校友带着各自不同任务和目的,相继来到北京。

首先到京的是仁强和树西。他们以“钱媛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名誉为北师大今年选出的十名优秀教师颁发奖金,并与北师大领导、老师、学生一起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达生以顾问身份参加北京市侨联换届选举大会,再次当选为北京侨联顾问;他还抽空听取有关《先达历史相集》进展情况的汇报;

德华、雅容公私兼顾,既来参加《先达历史相集》编辑审定工作,也抽空探访了北京老熟人;

香玲专程从美国来京探望妹妹和妹夫,并会见京津的先达乡亲和校友(详见“一颗赤诚之心永不变”);

洪玉琛携夫婿、女儿来京,本想参加北京先达校友会成立十周年会庆,不料会期改动,兴冲冲跑来,扑了一个空。即使这样,她们还是满载而归:一是会见了不少先达人;二是悄悄地跑到王府井中国照相馆拍了一张金婚照。您说,多么浪漫,多么甜美!前几天晚上,她来电话,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她关心先达校友,想多了解他们的近况,想多了解《通讯》所不便报导的人和事。

先达校友徐创成、树南的好同学、唯一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先达人。眼下他还继续在美国洛杉矶主持中国电视有限公司的工作。1993年他因公出差到华盛顿,其时我在大使馆工作,第一次与创成见面。事前树南曾向我介绍过创成的情况,所以一见如故。2006年他回国休假,还特意宴请在京的部分先达校友。从此,他与北京先达校友会和《先达通讯》就建立起密切联系。这次,他夫人于在鑫回京装修房子,并准备参加校友会十周年会庆,可惜因会期变动,未能如愿。他深情表示,虽然十年前未能参加校友会成立大会,但他的心和校友们是连在一起的。为了表达这份浓浓的先达情,他慷慨解囊,拿出600元人民币,不仅补交了十年的会费,还预付了两年会费。虽然钱不算多,但他朴实的情意却令人感动。

上述一拨又一拨的先达校友在京停留时间有限,来去匆匆。为了加深情感交流,仁强、树西、达生、香玲、玉琛、木英、铁生、瑞玲、书海等,还见缝插针,分别安排或大或小的宴请,使每个与会者深感先达情无处不在。

为此,九月二十一日中午,张巧端会长以校友会理事会名义在“都一处”摆了三桌饭局,一是感谢这一批先达乡亲对校友会的关心和支持;二是让那些无缘参加北京先达校友会十周年会庆的校友提前分享会庆所带来的欢乐。席间交谈甚欢,气氛温馨、融洽。特别是玉琛和创成,此前未曾参加过校友会的聚会,今天能见到半个多世纪前的学兄、学妹,更是感动不已。

关于《先达历史相集》编辑出版问题,此前曾多次与达生、德华口头和书面沟通。后经陈达平多方协助,货比三家,最终觅得中实兴业印务公司,同意承担印制,开价也较为合理。

画册大十二开(280mm×280mm),暂定300页(黑白彩色照片),正文157克铜版纸,封面250克亚光复膜、印刷费(含排版、制片、打样、装订)合计每册人民币31元,如印3000册,3000×31=93000元;5000册,15万5千元,8000册,24万8千元。究竟印多少册,请达生、德华直接与椰城先达同乡联谊会等商定。

达生、德华提出两点建议:一、不扩大篇幅,适当精减一些雷同的照片,把香港先达联谊会和北京先达校友会十周年会庆活动的照片补上;二、2007年大型活动不断。上半年参加先达恳亲联谊大会、十月举办十周年会庆,还邀请多峇湖马达族艺术团来港演出,开销很大。为此,建议《先达历史相集》推迟至2008年出版,资金也只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再行筹措,希望大家谅解和支持。

达生、景春领衔提出邀请马达族艺术团参加十周年会庆活动,是一个创举。它把会庆活动从单纯联欢提高到中印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更高层面,赢得广泛好评,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相信绝大多数先达乡亲,包括那些渴望早日看到《相集》的乡亲们是通情达理的。他们能够理解事物轻重缓急本末先后秩序的道理。

《先达历史相集》属于全体先达乡亲,从一开始就得到先达乡亲的广泛支持。编辑出版工作采取公开、透明方式进行,以期达到集思广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

但愿《相集》能在北京奥运会前顺利诞生!

 

先 达 闲 话

香港  林叔明

闲话先达,海阔天空。有人说,先达哪有那么多东西写,不然,闲话先达,无所不谈,怎能谈得完?闲话“先达话”,先达人特别。

先达国语也好,先达的“正宗”普通话也好,“琼”字一概念“琴”。

刚回国时,才发现这个字应该念“穷”,大吃一惊,心中不以为然,但也无可奈何,凡“琼”都规规矩矩叫“穷”。

我们都把“瑞”念成“遂”或“隋”,因此,“瑞士”中文译得声副其实,没一点差。

回国后,才发现这个字应该念“锐”,也大,心中以为不然,但也无奈,把书海的老伴,海燕的瑞玲叫做“锐玲”或“芮玲”,没办法。

克和客

普通话没有入声,先达人讲普通话,就是入而不得出。许多去声字,先达人都入其声。“客家”的“客”,“克胜”的“克”,“时刻”的“刻”都不会念成“课”。

四十四只石狮子

先达人的普通话,除非训练有素,是发不出卷舌音的。

因此,绕口令会绕倒先达人。“四十四只石狮子”的舌头要忽平忽卷,难矣哉!

Layang和“脚车”

先达的普通话,没有“风筝”这个词。连先达国语也没有。先达只有Layang。

先达只有“脚车”,没有自行车,还有一种车,叫“风车”,也就是脚车。

先达还有“motorpit”。还有福建话的“page车”。

a

先达福建话的有趣一点是语尾带“a”。

例如人名,一律是:静a、榜a、水a、翘a……

又如称外国人是:日本a、荷兰a、番a、吉灵a……

尊敬的称呼是:中国人、福建人、潮州人、广府人……

印尼味福建话

先达有些福建话,是和印尼话结合成的。

一、警署叫“opat寮”。Opat即印尼话的opas。

二、羔丕店。“羔丕”是印尼话kopi。

三、印尼话的Kaki lima,福建话是“五khakhi”.

四、印尼话Paret,福建话是:palekao,是印尼话的Paret和福建话的“沟”同义构成。

五、福建话的Lompang,即印尼话的Nompang。例如:nompang hidup、nompang tinggal……查《印度尼西亚汉语辞典》,只有一行注释:“Jakarta方言:∽ tanya请问。[-tumpang]。”于是既查tompang,更查tumpang,才迎刃而解。

六、Pake车,印尼话是motor pake,(使用车),“私人用车”,即轿车,香港叫做“私家车”或“房车”。

 

推荐《司徒眉生传奇》一书

饶铁生

此书全名:《一个“参与创造历史”的华人——司徒眉生传奇》,去年面世,著者袁厚春。

“传奇”本身就已吸引人,加上“参与创造历史”那就更引人入胜。

 

一、惊险传奇人生

年仅14岁的眉生因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不幸被日寇逮捕,由于不足判刑年龄被保释在外,监视居住。

19岁,他以记者身份到共和区采访的列车上邂逅总统苏加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眉生曾秘密为苏加诺采购药品治疗眼疾。陆军参谋长纳苏蒂安策动军队逼宫,威逼苏加诺解散内阁。闻讯赶去采访的记者一见到剑拔弩张的阵势都吓跑了,只有眉生和少数苏加诺的侍从站在苏加诺身后。

苏加诺访华,指名要眉生随从,还给他一个“总统私人秘书”的头衔。苏加诺专机未到,作为先遣人员的眉生第一个接受献花,之后又荣获毛泽东赠送的三副亲笔题名。苏加诺因在一次重要场合讲话中的一句话:“TANPA RAKYAT SAYA BUKAN APA-APA”,我方译员译得欠妥,他不顾外交礼节,“临阵换将”,让眉生担当翻译。“从此,他未到,总统拒绝讲话。”

从中国回去后,苏加诺对眉生“更加信任,甚至还有宠爱”。早先苏加诺已颁给眉生一个“可以随时进入总统府的证件”,如今苏加诺的睡房和书房眉生也可随时出入。当时只有总理、副总理要谈事才能去。继而又让眉生辞去报馆工作,任命他为“总统私人助理”,在苏加诺身边工作,但仍不属于公务员,只领一份津贴。“通常,总统在他就在,如影随形,人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1965年右翼军人政变,企图绑架眉生。苏加诺利用尚有的权力,派警卫团副团长带着他的手谕护送眉生上飞机出国逃亡。几经辗转,最后潜居澳门。

印尼政变当局在国内绑架眉生未遂,又继续派人到港澳来诱捕他,但也未能得逞。

想不到的是,16年后,曾派人四处追捕眉生的苏哈托竟派官员到澳门邀请他回印尼,并在“正丹纳宫”出奇亲热地接待了眉生,透露了想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想法。眉生突然从一个“通缉犯”变成了“座上宾。”

 

二、参与创造历史

此书根据访谈及援引解密外事档案,较详实的讲述了眉生接受苏加诺和阿丹·马立克(苏哈托政权外长)委托,向中国转达有关召开亚非会议的讯息和了解中国对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态度的细节。

苏加诺和阿丹·马立克对中国成功参加亚非会议以及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的功绩将会永载史册,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而对眉生,老资格外交家熊向辉有如下评说:

“一个亚非会议,一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冲破西方反华势力包围和封锁、打开外交新局面的两次重大胜利和转折。恰恰在这两件大事上,司徒眉生先生做过鲜为人知的贡献。”

三、天赋勤奋机遇

眉生1928年出生于苏加巫眉,知识份子家庭出身,父亲司徒赞是教育家、知名侨领、社会活动家,母亲刘金端是教师。在家庭的熏陶下,眉生自小就爱看书,一有空就翻阅家里的藏书,有时一天能看两三本。邹韬奋的《萍踪寄语》,巴金的《家》、《春》、《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他都浏览过。在日寇放松监视后,他拜张国基、杨斯素(杨度之女、董寅初夫人)等人为师,学习古文、语文、史地、英文;师从印尼作家,学习规范印尼文,奠定了他的人文和印尼文的基础。

眉生与苏加诺的结交纯属巧遇。1946年19岁的眉生还是个高中生,因与同学在壁报上进行一场关于国际政治的辩论,他的论点和文筆引起《天声日报》的注意并摘抄发表,建立了联系。当年新生的共和国中央国民委员会(国会)拟在玛琅开会,《天声日报》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而眉生的印尼文不错,于是派他前去采访,在专列邂逅苏加诺。多次的采访、接触,彼此加深了了解和情谊。

1949年底,共和国返都雅加达后,政府的外事活动,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苏加诺都让眉生参加。苏加诺每天有早起散步的习惯,也要眉生陪同。在散步闲聊中,苏加诺察觉眉生对世界政治历史知识了解甚少,指点他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念了一大串书名,如找不到可到他书房去找。按照苏加诺的指点,眉生读了不少书。那几年《新报》登载的苏加诺的讲话,都是他译成中文的。由此逐渐的熟悉了苏加诺的思路和语言习惯,为他后来做苏加诺讲演的即席翻译打下了基础。眉生受到苏加诺的赏识和重用绝非偶然。

 

四、先达人书中亮相

作者在采访和访问中,涉及到四位先达人:陈丽水、黄书海、小鲁、姚老汉。

陈丽水、黄书海是亚非会议的见证人,在工作上与眉生常有接触。陈丽水是作者撰写此书采访的第一人。黄书海则是亚非会议画册《南洋画报》的珍藏者。

小鲁乃是移居峇里的曾加廉的笔名。姚老汉则是作者对移居泗水的姚翔鹰(天鹤)的尊称。曾、姚均是印尼东区文友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与作者在晚会和座谈会上相识。

国内作者的著作中同时出现四位先达人较为罕见。

 

赤诚之心永不变

林瑞玲

八姐香玲第一次来大陆旅游探亲是在我回国31年后的1986年。那年夏天七姐郁玲因患肾病从印尼来到广州南方医院住院治疗。接到电报后我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