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浮光掠影印度行

2013-7-5 13:57| 发布者: minnieli| 查看: 5761| 评论: 0|原作者: 王燕妮|来自: 王燕妮

摘要: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历史悠久,地广人稠,北以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为界,往南行则是广阔的恒河平原,及深入印度洋呈半岛形状的德干高原。印度是一个十分奇妙,极富变化的国家,地形地貌变化多端,自然景观丰富多姿,高 ...

吃在印度

 

对印度人而言,吃是很庄重的事情,上帝所赐予的礼物,必须诚敬对待。初略地看,印度食品以辛辣为主。印度的咖喱,世界闻名。印度烹饪的特色之一是善用调味品。基本的调味料就有12种,经常可以看到街边的卖调味品的小店,五颜六色的香料,用小小的竹筐盛着,非常好看。正是这些基本的调料的调配组合,组成了上千种不同味道的食品。我们整个旅程中,多数都是吃印式自助餐,各种菜的味道都是又浓又重辛辣异常,鱼饼、咖喱鸡、羊肉……口味多样,无法形容。印度人每餐都要有六味:甜、咸、苦、辣、辛辣、呛,他们相信每一味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对人体都有好处,而且会影响人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如果在夏天,印度人身上会发出很重的气味,他们从小到大都吃味道浓厚的食品,每一个毛孔汗腺都会渗出那些味道。外来的人只要连续吃上一个星期印度食物,浑身上下也会同样渗出强烈的味道,尽管如此,见到那些五颜六色的食品,还是会让人馋涎欲滴非试不可的。

 

印度的宗教

 

印度是个宗教众多的国家,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几乎都曾经在印度寻求庇护,到印度若是对宗教没有一定的了解,一定会对各种奇怪的社会风俗糊里糊涂,一头雾水。

 

佛 教

 

在香港上飞机时,发觉日本人特别多,他们几乎都是到印度朝拜佛主的。佛教的始祖佛陀,原为净梵王之子,诞生在喜玛拉雅山山麓的兰吡尼(LUTMBINI),佛陀的家族姓氏为乔达摹( CAUTAMA),属于释迦族(SHAKYA),佛陀因此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SHAKYAMUNI)。尽管佛陀自幼倍受呵护,但他目睹了人世的疾苦,“疾病、年老、死亡”,毅然出家,禁欲修道,在加亚附近的一棵树下静恩人生受难本源,终于达成菩提(BODHI),修成佛陀。往后的40年间,佛陀不辞劳苦,走遍穷乡僻壤,致力于阐述爱、同情、宽容、自制,与平民百姓一起,过着清苦的佛门生活。公元前483年,他80岁时,圆寂于拘思那(KUSINAGARA)。公元三世纪,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放下屠刀,皈依佛门,宏扬佛法不遗余力,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佛教自传人亚洲后,就一直是亚洲数百万生灵认知生命价值与形成思想体系的主要源泉。中国的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师徒到印度(西天)取佛经的故事。佛教在印度除了在阿育王时期盛行了一阵外,从来就不是主流教派,但它崇尚的大智慧、完美道德、悲天悯人、爱与宁静敏锐的美感,对印度人民的宗教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深远影响。

印度的比哈尔(BIHAR)省,是佛教和耆那教的发源地。那澜陀(LALANDA)一带,是当年释迦牟尼讲经的地方,后来成为佛教学术思想的一大中心,从公元五世纪起,兴起修院大学苏利森哈西亚(SRI MAHAVIHARA ARYA BHIKSHU SANG-HASYA),全盛时期大学内有教员两千多名,学生一万名,学生不乏从日本、苏门答腊、韩国等西来的莘莘学子。大学内建有一座大型图书馆,藏书多达900多万卷,直到1199年,阿富汗人入侵,学校才大规模被破坏,敌军掳杀之后,赞了六个月时间,才把那些典籍焚烧殆尽。佛陀的第一大弟子阿南达,就是澜陀人,死后葬于澜陀西区,阿育王为了纪念他,建三层塔萨利普特拉苏堵波(SARIPUTRA STUPA),塔上刻有多座灰泥佛陀像,描述佛陀讲经的故事。每年都有许多日本和东南亚的佛教信徒,专程到此地来朝拜佛主,有时还碰得到金发碧眼的洋和尚。

 

印 度 教

 

信印度教的人口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3%。印度教的体系在公元500年左右就大致定下来了,以后又发展成为一家之言的《吠陀经》哲学,吠陀源自《奥义书》,书中主张以先验及经验两种角度处理人生的问题。印度教博大精深,颇具包容性和多元化,既没有开山鼻祖,又没有“圣书”作为一切言行举止的权威工具。哪怕是终生没有阅读过任何经典,也可以算做虔诚的印度教徒,信众可以自由选择以什么神来作为膜拜对象:湿婆、吡须奴或男女诸神、日月、天体,各种动物,自然万物;也可选择多种方式:造访寺庙、献祭仪式、在圣河中浸浴洗涤、到各地朝圣礼拜;还有反对任何仪式只是冥思的,总之,印度教可以接受信徒们各种南辕北辙的敬神方法,信仰方式非常自由。而且印度教对天地创造和神氏本质作的阐述也非常具确弹性。瑜珈(YOGA)就是该教的一种修炼方式,梵文原义为内心世界的整合,透过静坐的方式控制个人躯体,进而控制心灵层面,最后认知个体的存在,以达到净洁灵魂的目的。个人在追求精神提升时需要瑜珈导师从旁引导。现在瑜珈已经演变为一种健身方法了。

印度教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很宽容,但又有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就此一点,又使其难脱严苛之名。圣雄甘地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诗人拉纳斯·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是20世纪印度教最有力的代言人。甘地自奉为正统印度教徒,却坚信各种宗教应怀有相同的信仰和理想,甘地的祖先是耆那教徒,挚友也不乏回教徒,他在诠释印度教义时,提出两大坚持:信守真理,杜绝暴力。他的解释代表了印度教的道德层面。而泰戈尔偏重原创性和美学成就,两人都以其生命表现了印度教的真谛和力量。

印度教有1600万种神,几乎天地万物都是神,庙里的装饰以象鼻、莲花和钟为代表,也有专门祭猴神的庙。印度教徒不能杀牛,牛也是神。现在印度的牛已经超过一亿头,泛滥成灾,所以,印度总理出国访问经常以牛作礼品送给其它国家。

 

 

 

公元七世纪起,阿拉伯商人就不断东来印度,此后,回教徒就不时来侵略骚扰,到十二世纪,在德里建立了第一个回教政权,并不断向东、南扩展,回教的势力曾一度遍及全印度。1506年,莫卧儿帝国建立,阿克巴大帝对其它宗教采取宽容态度,为回教和印度教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公元13世纪到18世纪,印度北部的回教徒与印度教徒往来甚密,日常生活与文化交流俱盛,终于发展出特殊的综合文明形态。表现在诗歌、音乐及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

 

耆 那 教

 

耆那教的创始人是筏驮摩那(MAHAVIRA)。梵文的意思是:伟大的英雄。与佛教始祖佛陀一样,他也出身于高贵的刹帝利阶级,弃绝俗世繁华后,经历一段漫长的求道过程,超越肉体征服心欲,跨入精神领域,从而摆脱俗世的羁绊,达到自由境界。耆那教是教条最严苛的禁欲教派。视欺诈、偷窃、色欲、贪婪和暴力为人生五大罪恶,祛除杀人的念头为无上美德,甚至做到极至,僧侣为避免在呼吸时无意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常常使用一块布蒙住口鼻。值得一提的是,耆那寺庙的雕塑却大胆夸张,一任情感奔流倾泄,雕刻男女之间性爱的各种姿态,尤其引人注目。

 

锡 克 教

 

锡克教,主张一神论,反对种姓制,所有信徒都以“辛格”为共同姓氏,并反对偶像崇拜。但它接受印度教的再生论。与印度教相似的地方很多,两教通婚,改信印度教的都很普遍。锡克教徒的外观打扮与众不同,身材高大匀称,男子一律蓄胡子,头发从不修剪,长长地盘在头上,戴着一顶类似包头的帽子,但与印度教的包头截然不同。教徒必须在右手腕上戴一只铁手镯,这是该教不容违背的一大教条。禁烟训诫是锡克教徒不敢逾越的条规。虽然锡克教徒只占印度总人口的2%,但他们特立独行的外观,无疑成为印度宗教信仰中的一大特色。1996年获奥斯卡金像奖九项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中的扫雷工兵,就是锡克教徒。

长久以来,印度就一直是世界各大宗教的汇集之地,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浸信会各种教派都有,还有古波斯帝国的国教沃教……各种信仰研究中心,在印度始终有大批信众追随。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全国人民均应享有宗教自由的权利。印度的三色国旗也有明确的宗教意义:橘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回教,白色代表其它各种宗教,泰戈尔作词的印度国歌写道:“只要您一声呼唤,所有的印度教徒、佛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沃教徒、回教徒以及基督教徒,都会应声而来,围绕在您王座四周,并以真爱织成璀璨绝美的花环,献给至高无上的您,聊表心中无限崇敬之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