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 达 通 讯(第119期)

2011-4-20 15: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35| 评论: 1|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19期)《先达人社区网站》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1年4月12日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巴厘 小鲁

(一)“先达人网站”创始人周泗来访友游巴厘
“先达人网站”创办人、旧雨周泗来,从深圳飞来印尼。4月5日,他从他表弟家,拨了个长途电话给我。一场惊喜,告诉我,他将在4月7日去巴厘看望我这个久未见面的老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月8日上午,与内人美英,乘车赶到他下榻的酒店见了他。20年前,自香港一别,就未曾见过面。20年后的今天,他已79,我也85, 旧人暮岁重逢,喜在心头。本是同饮一个地方水长大,知否!诉不完的先达情;同是顶过了雨疏风骤的人生长夜,知否!讲不完的今生今世。

旧友泗来,我知道,文革后,他长年身缠顽疾,经常昏倒不醒,口齿不清。他与亲朋戚友出门,有时面对商场大楼门槛或面对升降机闸门,像是什么阴影突现眼前,顿时全身颤抖,欲动不前。我知道,这是他在文革十年里,冤案假案,全落在他身上而蒙受种种逼害。这就是他心灵上和肉体上长年受到折磨而带来的这种绝症。今天见了他,我已忍不住,泪水洒洒从眼眶里涌出。他呀!真需要有人长期照顾。

这次陪同泗来扶病坐着轮椅到巴厘见我,有三人,其中一位就是他的随身保姆黄莲凤。黄莲凤,九年来,一直在饮食起居上,日夜照顾他。黄莲凤曾是苏北棉兰难民,早年与父母搭难民船回国,广东陆丰人,自己也有家室在陆丰,50多岁人。

我也知道,旧友泗来,1950年,他抱着回娘家的热乎乎的一股热情,怀着献身祖国的红彤彤的一颗忠心,回到解放后的曾遭受过数千年苦难的神州大地。回国后,他进入了公安警校学习;出任过派出所所长、担任过刑警队队长、也参过军,保家卫国,承担过重要机密工程,曾到过工地,负起沉重的体力劳动,也担任过国家重要企业轴承厂的党委书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忘我的献身祖国。

岂料,十年文革,疾风骤雨,他却被打成走资派,头一个被揪了出来,猛打在地。在万人大会上,遭批挨斗,被罚跪在领袖像前长达数小时。他长年蹲在潮湿阴暗地牢里,受尽折磨。他还被扣上美蒋特务的帽子,经常受到查问毒打。缠足的老母,年事已高,千山万水,赶来狱中探儿,也说成是利用母亲传递国家机密而受尽毒刑。他曾问天,萌生自尽,以还回他的清白。

黑夜的尽头,就是黎明,冬去,春天还会远吗?他在二十世纪70年代,筹足盘缠,携带幼儿周刚,来到举目无亲的遍地铜臭的还未回归的香港。他当过苦力,搬运过货物;他摆过地摊,做起小买卖;他端过盘子,低三下四,忍辱负重。但上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重见天日,操起他在大陆时熟练的旧业,在香港开了间轴承制造厂,营业如日方中。不几年,在港九两地,已成了轴承制造业的佼佼者。

自此,他成立旭阳集团公司,身兼董事长,现该集团公司属下有九个跨国营业机构,其中,在上海,白马传动工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工业用的各种轴承;在广州,设有办事处;在加拿大,就有“白马轴承有限公司”;在美国,也有“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等。高品质的轴承产品,畅销国内外,也在印尼打开了市场。他如此庞大的事业,因自己年事已高,又长年疾病缠身,已由在美国的孩子周刚接了班。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2002年,他从香港迁居深圳,深居简出,报怨以德,清心养病,度他安乐的晚年。他为了回报先达故里的养育、祖国的培养,在他和他儿子周刚及北京的黄书海的创意下,自去年五月,由旭阳集团公司出资,承办了“先达人网站”,让全球的先达人,在网上互通信息和交往,促进团结友爱,疾呼母校先华(先达华侨中学)复办,重温中华文化,发展平民教育。也与印尼国际日报网站挂钩,让全球的先达人也能在“先达人网站”栏里读到印尼大报刊登的消息和新闻报道,以了解第二故乡的印尼国情和各地华人华社的各种社会动态。

旧人重逢,语长夜短,情意绵绵,一打开话盒子,讲个没完没了。但时间不留人,辞别前,叮嘱泗来,别忘代我和内人,问候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地的先达乡亲父老,向他们问好。

(二)福建泉州双阳农场南山村(巴厘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一阵阵春雨又送来了清明时节!来自福建泉州市双阳华侨农场南山村,也称之为“巴厘村”的第三代归侨侨眷傅瑞昌,继承中国人的敬老传统美德,缅怀在巴厘去世的先祖而回到祖父母出生的故里—巴厘岛的Temukus Buleleng,与同来的香港表弟洪敦诚,赶赴先祖坟地,为先祖清扫墓地,烧香祭拜。如此敬老美德,感人至深。

傅瑞昌,福建泉州人,祖父母和父亲是在回国浪潮高涨年代,1961年回到中国去的,被国家安置在福建泉州市双阳农场落户。在那里,他祖父母的名字,已记不起了;但父母亲的,他还记得。父亲名傅明祥,母亲名洪淑美,母亲也是归侨侨眷。傅瑞昌出生在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他在农场长大,读完在农场开办的南山小学,现是40多岁人,已婚,育有一子。现是该农场南山村的现任的民选村长,自己也在那里开了间零售小店,专售卖从香港进口的印尼食料、衣物及其它,很受该农场南山村的上百户人家的500多村民的喜爱和独钟,月收都在6000人民币,已是小康人家了。前辈们回到娘家的多灾多难的中国大陆,几十年的苦难日子算是已捱过去了。他除了会写、会讲华语,也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巴厘话,不亚于巴厘本土族人。这又令笔者疑惑,也感惊异,欲知根底。

笔者问他,你是在中国大陆出生,又不在巴厘长大,为什么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巴厘话。他说,因我祖父母是在巴厘出生,父亲也在巴厘长大。在巴厘,祖父母和父亲的日常交往,在家、在外,都用巴厘话。祖父母和父亲回到中国后,被安置在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在那里的归侨,又全是巴厘的归侨,他们都不会讲中国话,只会讲巴厘话。所以我们之间,在农场和村里或在家里,代代与亲朋戚友和自己的子女交往沟通,全都用巴厘话。我们的村,也叫“巴厘村”。

陪同在“RENON”酒家共进午餐的巴厘华裔总会诸理事听后也感惊奇,巴厘省议会议员,Komisi  I主席 I Made Arjaya, SE, M. Si也大为惊讶。该议员激情地跟笔者说:巴厘华族子弟,与巴厘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亲缘,是割不断的根,断不了的缘。巴厘原族人与华人华族,转弯抹角,都是一家人。我现在的夫人,林梅花,也是正统的华人华族的后裔呢!他很感自豪。

巴厘华裔总会主席曾天丰,于3月30日,假RENON酒家,在诸理事的陪同下,其中有温栽培、关荣添、庞廷国、黄锡端、曾加廉和巴厘省议员I Made Arjaya伉丽,宴请了傅瑞昌与其表弟洪敦诚。巴厘的亲朋戚友对他的热情款待,也感动了他。他说:巴厘岛真美,巴厘人的心灵更美,巴厘的华人父老兄弟的亲情更加感人肺腑。你们的热情、亲情,我会转达给我农场村里的父老兄弟,永铭五衷。

与泗来、文和厦门温馨夜叙
厦门 吴健如
岁末一个暖和的夜晚,我怀着急切而兴奋的心情如约来到周泗来与黄文和夫妇下榻的酒店。他们联袂从深圳飞来闽南,先到泗来的祖籍地南安探亲寻根,然后前来厦门观光访友。一抵达厦门,他们就打来电话,说要来探访我这位老同学。考虑到泗来行动不便,加之我家巷深路曲不好找,我说:不如晚上让我儿子开车送我到他们下榻的酒店去会见他们吧……

文和与巧贤在酒店大堂等待我已多时。见面后,大家又高兴又热烈握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随后来到他俩住的房间,方坐不久,泗来也坐着轮椅来了,又是一阵欢笑声与握手。寒暄之后,话题首先集中到彼此的健康状况上。一别又是三年过去了。踏入垂暮之后,彼此似乎苍老了许多,且不说我愈发弯腰曲背、老态龙钟,就拿两年前尚精神矍烁、器宇轩昂的文和来说,似乎也显得神情有点憔悴。据称他患心脏病,经常昏厥倒地,每日服药不停;再看泗来,他初进房时,气色也不太好,口里喃喃着,口齿不清,手微微颤抖着。巧贤说,他的毛病可能又要发作了……岁月何等无情,又何其如此不饶人啊!

接着,大家谈起了几位同龄的同学,其中有的健在,有的已辞世。大家粗略估算一下,近年来,已有不下十余位老同学相继撒手人世。特别谈到不久前去世的李洁霜、郭瑞琳等同学,尤其感到惊异和悲戚,他们原本身体那么健康,却走得那么突然,那么仓促,怎不令人扼腕长叹啊……

泗来坐在我身旁,一直默默听着大家谈话。我有意把话题引到他身上,让他多说些话,便问他是那一年回国的?回国后有甚么经历?又是哪一年去了香港的?……有了话头,便有说话的兴致。话匣子一打开,他的话便像湖水一般从他的口里源源不断地涌出。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他回国后的革命经历——从公安警校学习,到出任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队长,到参军担任保卫国家重要工程、工地的工作,再到担任国家重要企业轴承厂的厂党委书记……他娓娓道来,充满激情,但是一提到他的文革中的悲惨遭遇时,他的情绪又立即激荡起来。作为企业的第一把手,他被当作走资派头一个被揪出来,并打倒在地;他在万人大会上挨批斗,被罚跪在领袖像前长达数小时,长年蹲在潮湿阴暗地牢里,受尽折磨。他被扣上美蒋特务的帽子。连他那位缠足的老母亲回来看他时,也被无中生有地说成利用母亲传递国家机密情报。至于挨受殴打,更是家常便饭。他曾萌生过自杀的念头,以致于有一次他从楼上跳下,准备自尽以表清白……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壮的体魄支撑着他,使他携带儿子,双手空空来到香港,开始了一场新的人生大拼搏。初到香港,为求生存,他当苦工、搞搬运、摆地摊、做小买卖、端盘子等等,甚么工作没干过。经过数年的奋斗,艰苦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时来运转,他瞅住一个机会,做起他的老本行——轴承的生意来了。从此一帆风顺,终于达到事业上的颠峰。他的人生轨迹似乎是“U”型,他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之后又呈飞黄腾达之势,真是传奇的一生。

不幸的是,当他事业上有成,步入暮年之际,却意外飞来横祸,染上了目前医学上暂时还未完全根治的病症……谈起自己坎坷的一生,不平凡的传奇人生时,他一直平心静气侃侃而谈,宛如行云如水,越谈越兴奋,心情也越来越激昂。我们惊奇的发现,初进门时他那委靡的神色,已一扫而光。如今,他容光焕发,激情洋溢;口齿变得清晰了,手也不抖了。大家见状,感到又惊又喜,打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大家在捉摸着,究竟是甚么力量抑制了病魔使它暂时离开了他呢?最后,大家达共识:那就是舒畅的心情、温馨的友情给了他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让他得以一时击退病魔袭击,驱走了病魔……

近两个小时的畅谈,大家意犹未尽。直到保姆推着轮椅进来,请泗来回房休息时,我才发觉已经夜深人静了,便起身告别。离开酒店时,泗来不顾大家的劝阻,执意下楼到门口给我送行。
车子渐行,我回眸车后,看见老同学们仍然在大门前,不停地挥着手。在车上,我也不断地回味着这次仓促而温馨的相会与畅叙,不停地思念先达人(不论贵贱富贫)所特有的那种乡情、友情的深邃内涵及其产生的巨大力量……。

我 的 童 年
武汉 朱月珍
我1944年生于先达,那年印尼还在日本侵略的铁蹄下。我的出生没有给家人带来喜悦,也没有人为我庆贺。后来我的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病重。由于战时缺医少药,在我才8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离我们而去了。

那是多么艰难的日子啊,我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5人,还有一个年迈的祖母。每每想到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就为我的母亲感到骄傲,她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母亲。母亲早出晚归在一个烟厂里做工,为多赚点钱贴补家用,晚上她还把烟丝带回来用手摇机器卷烟。后来她辞去了烟厂的工作,在附近小学校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勉强维持生活。虽然生活艰辛,但她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怨天尤人。工作之余,她爱哼哼小曲或看看报纸;她没有上过学,但自学认得字;她心灵手巧,做的纸花可以以假乱真。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我的母亲的教诲,是她用无言的身教告诉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是她告诉我如何去爱周围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要帮助母亲做事。那时,我深深懂得,要让母亲高兴的最好办法是——在学校里是勤奋好学的高才生,在家里是勤快懂事的乖女儿。不论是读小学还是中学,我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由于学习优秀,学校每年都免去我的学杂费。

我上初中时,就开始半工半读,给两个中学生当家教,在当时实属不易。除当家教外,课后我还要帮助我的奶奶糊茶叶袋子,然后和奶奶一道把一大箩筐的茶叶纸袋子送到茶叶厂。我奶奶是缠过脚的小脚女人,我与奶奶拖着大箩筐穿过马路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可当时,我很不情愿,感到很没面子。我羡慕有钱的同班同学,他们不用半工半读,他们不用拖着大箩筐穿过马路。但是当我长大后,我渐渐懂得艰难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更能锻炼人。

我第一次离开家是小学毕业学校组织我们到外地旅游。我们去了奇沙兰和亚沙汉两个地方。我们没有住在旅馆,而是住在一所小学里。不管怎样,毕业旅游是件快乐的事。也许是第一次出远门的缘故,至今做梦还经常见到当时的景色——一轮明月当空照,满江河水清又清——清贫的童年,快乐的童年。

初中毕业,学校又组织了一次毕业旅游。这次我们到旅游胜地——马达山。那里气候凉爽,当地居民个个脸色都是白里透红。因为照了相片,所以比小学旅游的地方记得更清楚。我们全班同学住在教堂里,在一家福州饭馆就餐。除这两次毕业旅行外,我还有几次到海边或乡村玩过。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表姐在乡村的路上迷了路,我们在树林里走来走去,突然发现有一个榴莲正从树上掉下来。我们高兴地拣起来,一高兴,回去的路也记起来了。

当我迎来第16个春节时,不幸的事情降临了。那是1960年的春节,年初四那天,和以住过年一样,我们全家到电影院看电影。看电影之前,我们先到朋友家拜年,我母亲突然感到不舒服,呕吐不止。当时我们也不太在意,以为只是一般受凉身体不适,我姨妈陪她回家,我们继续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刚要放映时,屏幕上打出这样的字样——“朱炳志、朱月珍,你们的母亲病重,赶快回家。”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等我们跑回家时,母亲已断了气。她一句话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就静静地走了。年少的我们,没有了父亲,又没有了母亲,兄弟姐妹们只有在悲伤中擦干眼泪,自立自强。

母亲去世不久,印尼又开始排华了。祖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派船来接受迫害的侨胞。学校决定保送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乘坐接侨船回国深造,我是其中的一名。从通知回国的消息到启程回国,总共只有一周时间。一切匆匆,我又兴奋又依依不舍,姐姐送我到码头,一条彩带连接着我(在船上)和姐姐(在岸上),当轮船缓缓驶出港口出时,彩带就被拉断了——就在那一刻,我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告别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

生离死别在60年代的第一年都让我经历了。那时,我才16岁。

附简历:朱月珍,女,1944年生,福建厦门人,出生于印尼先达市,1960年6月回国,在广州读高中,1962年9月至1967年6月在华中工学院读本科(前三年主修无线电工程,后两年转修英语。)1967年7月留校任教至退休。1976年被借调到湖北省化肥厂担任美国专家翻译,1987年被借调到湖北省有线电厂并前往西德西门子公司担任培训小组译员,1989年被聘为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命题小组成员。1990年2月至1991年8月在美国新泽西州迪更森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8月学成回国。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获宝钢教学优秀奖,2000年获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1年被聘为河南省平顶山市师专名誉教授,2003年受聘为对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评议的专家。2005年退休。曾任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三届常委、2009年7月荣获由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务副主席。
>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adogado 2011-4-21 22:03
希望能得到福建泉州市双阳华侨农场南山村的详细地址,有机会要去看看。

查看全部评论(1)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