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通讯(第153期)

2015-6-9 16: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93|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53期)《先达人社区网站》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5年6月5日
先 达 通 讯
(第153期)

《先达人社区网站》
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5年6月5日

目    录
深切哀悼                                    北京先达校友会
初夏絮语·刊头的话                          黄书海
永续先达情
    ——记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之心得体会    郑钧才
高一组的五十六周年                          陈武炎
老乡见老乡“先达国语”讲不完                张育珍
英和与泗来温馨话别                          李英和
我的父亲                                    周  刚
怀念泗来兄——记我们相处的日子              德  华
泗来兄,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大永
周泗来家属致谢信                            李英和 周刚 周丽怡
堂堂正正 实实在在的一生                     黄家兄弟
悼树泉                                      林淑明

深切哀悼

惊悉先达乡亲、校友周泗来、陈坤亮、黄树泉、陶少棠、张耀东相继逝世,谨向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逝者家属表示衷心慰问。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北京先达校友会


初夏絮语·刊头的话
黄书海

今年,三、四、五月,格外忙碌。
3月20日飞雅加达参加22日举行的世界先达人大会;
28日飞香港深圳同兄弟姐妹陪伴一直与晚期癌症搏斗的树泉兄;
4月3日返京,赶紧编辑出版第152期《先达通讯》“2015年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特辑;
20日再飞雅加达,参加由中国对外友协和北京离退休侨务工作者联谊会联合组织的代表团,出席有关庆祝亚非会议六十周年和研讨会等活动;
26日返京。5月6日树泉兄病逝噩耗传来,不胜悲痛;
5月13日飞深圳为泉兄办理后事。
23日返京。由于广州上空雷暴交加,在机舱内足足被困了四、五个小时。比我们先登机早一个多小时的李笑英,却比我们晚到一个多小时到达天津,这让焜辉坐立不安。
这一片忙碌导致《先达通讯》不能如期出版,有些文章失去新鲜感,谨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初夏的北京,花团锦簇,不逊于花红柳绿的春景。经过几天休息,舟车劳顿已消,心情格外舒畅。
此期间,我先后接到几个电话,有好消息,也有噩耗。
张福英来电说,看了152期《先达通讯》,又重温了大会的进程,她谦虚地说,她没有我写的那么好。但整个活动,确实令人难忘,也是来之不易的。
莫联新和李荪梅却为我这支笔点赞。他说,寥寥数笔,就把彼此关系点透了。荪梅说,她虽然为促进先达人大团结大融合做了点事,但做得还不够多,今后还会这么做。他们的执着,令我感动。
孔炳吉却为我第二次到雅加达未能安排时间,再聚会再叙谈,而深表遗憾。我说,下次有机会一定到店里品尝你的Mie keriting,谈个够。我感谢他的盛情和信任。
洪玉深说,看了你写的报道,才知道来了那么多先达老人。她为未能与曾加廉、郑廷深、张桂英、卢永杰、黄英香、邓新荷等见面,而深感惋惜。
她说,更使她惋惜的是,她居然不知道:会后在笨扎山顶还有那么一场温馨醉人的活动。其实这一点应该怪罪于我。我以为她和她女儿在雅加达只待一两天,便回新加坡去了。所以没有征询她要不要一起去笨扎山顶。
玉深:别后悔。只要保重健康,后会有期。
福州林秀兰、汕头朱蓝、香港李秀兰等也相继来电话。她们都没有参加雅加达先达人大会。但她们说,我那篇报道,使她们有如身临其境。我很感谢她们如此仔细地阅读。
林秀兰一再打听丁宜的洪玉英最后有没有到雅加达来参会。我说,没来。据玉深说,可能今年七、八月间,玉英和女儿会到四川旅游。届时再与你联系。
朱蓝不是先达人,胜似先达人。她看了报道,感同身受,并衷心祝愿先达人大会越办越好。
李秀兰很自然地对她的同窗好友张福英关怀备至。我有问必答。甚至把福英告诉我她早年在中华学校与莫联新曾经有过的一段美好恋情也转述给秀兰。看来秀兰并不十分心满意足。于是我把福英搬新家的电话告诉她,希望她能经常与福英“话疗”。
福英和联新、荪梅一直相处得很融洽。福英新家就靠近联新的家。那天荪梅与我通电话时就说,打完电话她就把第152期《先达通讯》送到福英家。
我有点后悔,3月26日联新、荪梅设饭局为我们送行。饭后,我们的车子把福英和联新、荪梅分别送回家时,由于时间太晚,我和瑞玲居然没有进家门坐一坐、看一看。这个只能作为下次到雅加达的保留节目。你们同意吗?!
李达生会长和陈德华副会长也先后来电话说,4月12日理事会开了座谈会,对参加雅加达先达人大会作了小结。大家充分肯定大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联合筹委会倾情付出,使大会达到了“先达一家亲”的预想目的。
遗憾的是:原先达生有个设想:大会结束后,本想请七十岁以上的先达老人,继续留下来聊天叙旧。因为分桌吃饭,许多老人彼此都没有见面。
事后了解,许多老人都有此愿望。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不能不说是大会的一大缺憾。当然下次再补上,“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您说是吗?!
 除了好消息,也有一连串噩耗传来。
继2月25日敬爱的周泗来校友病逝后,接着便是陈坤亮、黄树泉、陶少棠、张耀东……一个个凋零,这种频率几乎令人窒息。
3月26日晚,泗来的追悼会在香港举行,大部分香港先达人还在雅加达。达生会长特意赶回香港和留港理事为泗来举办追悼会,并代表所有先达乡亲送花圈致悼辞。祝愿泗来一路走好。
5月13日我和瑞玲飞赴深圳,协助办理树泉后事。达生、国彬赴美参加儿子荣获博士学位典礼前,还专程到深圳向树泉表示深切哀悼,向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18日下午,树泉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殡仪馆举行,仪式简约温馨。出席仪式的除了黄家兄弟姐妹和子孙外,还有从天津赶来的李笑英,香港先达联谊会副会长林琼叶、王璧琦、郭瑞英等。
泗来遗孀李英和事前曾来电话,表示一定要来参加遗体告别,我曾多次劝慰她不必来。但最终她还是来了。她说,生前树泉和你们黄家兄弟与泗来交往甚密,互相帮扶。树泉兄的走,也令我们全家十分难过。
我感谢她送我一本沉甸甸的泗来纪念册,文图并茂,概括了泗来一生的足迹。
树西妹设午宴招待所有参加遗体告别的宾客。我跟琼叶说,泗来走了,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英和。凡有先达乡亲的活动,英和都乐于参加。这也是“先达情”的传承。
5月23日我们返京,第二天早上,噩耗传来说,陶少棠已于22日病逝于澳门。犹如晴天霹雳。好端端的少棠,离京飞澳门前,还乐呵呵地给我电话说,她要到女儿小育处住一段时间,并顺便体检。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电话,丝毫没有异常感觉。我告她:听说新荷可能七、八月来京,德华说届时他们也可能来京汇合。少棠说,届时她定会赶回来。
万万没想到,那个电话就是我和少棠的诀别。
德华说,少棠到了澳门,他和雅容还赶到澳门和少棠一起吃饭。他也没想到:体检结果是少棠得了结肠癌,而且到了晚期,无法手术。所幸她在美国的大儿子达庆来得及赶回来与母亲见上一面。
呜呼哀哉!少棠最后是在临终医院安祥地走了。临终前,她嘱咐小育:她热爱北京,死后把骨灰撒在北京大地上。
5月29日,接洪玉深从香港打来电话说:张耀东已于今日上午逝世。我说你马上转告德华和秀兰。我随即打电话给耀东小女儿可诗,表示哀悼和慰问。
对于耀东的“走”,我早有思想准备。但噩耗传来,还是令我感到震惊和十分悲痛。
十几年前,耀东患上肺癌,没动手术,全靠药物治疗,效果很好。让他赢得宝贵时间到处游览和参加各种聚会。2012年他和家人参加了北京先达人大会,还为大会捐款。
耀东比我大两岁,是土生土长的先达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故事。他虽然没念多少书,但生活阅历,让他具有一个聪明的政治头脑。在先达,他的家庭政治背景属“深蓝”,然而他却十分热爱新中国。他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各地,我昵称他为“先达的徐霞客”。用他夫人嫦娥的话说:他比“红屁股”还“更红屁股”。
他出生草根,赚了钱不忘慈善,为人善良可亲。可诗说,爸爸临终嘱咐:要学习伟人邓小平和周恩来,死后骨灰撒在祖国山川河海。
耀东兄,一路走好。先达乡亲会永远怀念您。
5月19日中午,我和瑞玲、树南邀约张大永、蔡素珍、李笑英一起看望王谦宇老师。
王老师刚从宁波旅游归来,精神矍烁。上次他本来要到北京参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仪式,临走前一天,却因身体不适而取消行程。今天状况好多了。
我们落坐后,经过简短寒喧互动,一边品尝王老师亲自烹制的泰国咖啡,一边聆听他讲述的个人奋斗史:从先达到香港达德学院,从北京到重庆、广州、湖南,从高级党校到人大华侨委员会,从编辑廖承志传资料到出任深圳华侨城党组书记……大家竖耳聆听,没有插话,完全是一场活脱脱的口述历史。
事后,素珍、笑英问我:王老师是否在写传记?讲得那么有条不紊。我说,有可能。王老师一生充满故事。在他同龄人中,现在要找到一个能说会写的人,非他莫属。前年,他编辑出版了黄妙珍日记《先达纪事》,也整理完他的《北上日记》,还接受了北京有关单位口述历史的专访。他对每个阶段的经历,几乎烂熟于胸。王老师的新作何时问世,大家翘首以待。
最后,王老师在印尼饭店设丰盛午宴款待大家。王老师的两位宝贝女儿燕妮、庆妮也出席作陪。席间交谈甚欢,其乐融融。
下午2:30,宴毕大家依依握别。后会有期。

永 续 先 达 情
——记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之心得体会
广州  郑钧才
作为先达年轻的小伙子,我觉得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本次的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这一场盛会。本次盛会的主题非常好——“先达一家亲”,这意味着不分男女老少,每一个先达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先达”这个温馨的家。它一直都在伴随着先达人长大,无论到天涯海角,先达这个温暖的家,如亲人一样亲切,伴随着我们划过岁月的痕迹。
我曾遇到许多印尼本地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然后我回答说:“先达”。他们又问我:“先达是在哪里啊?是棉兰吗?”;我解释说:“先达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苏北省,距省会棉兰市(MEDAN)128公里处。”最终他们还是把先达当成棉兰。每当说到先达,人们的第一句话是:“是不是棉兰?”。人们只知道棉兰,有可能是因为棉兰是印尼全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雅加达和泗水,所以棉兰自然就耳熟能详。印尼被誉为“千岛之国”或群岛国家,隔海相望,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因此,这样地理情况使很多人难以掌握印尼所有的地名。但即使有很多岛屿,人们应该知道先达,因为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屿,印尼第二大岛屿,而先达是仅次于棉兰的第二大城市,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县城,城镇或乡村。在盛会中我看到有许多耄耋老人或老寿星,他们鹤发童颜,精神焕发,为了想与多年分散的校友相逢或表达对先达浓重的乡思,甚至有的拿着拐杖,从各个国家远道而来,这种画面感人至深。这就证明各位父老乡亲比印尼当地人更有强烈的乡情,“先达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各位的心底里。每当听到“先达”这个地名,大家都有同感,都能触摸到大家内心深处,追忆往事,回想起年轻时曾经在先达华校度过的那些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一往情深。除此之外,大家都非常团结,有着深厚的友情,齐心协力筹备组织本次盛会,为本次盛会做了精心的准备。我想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是先达人共同的财富,我为此表示无比敬羡。
本次盛会让我精神焕发,让我涌起一股强烈的先达情。作为先达人的后裔,我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并传承这种精神。我的血液中流淌着弘扬中华文化及推动华文教育的使命精神,我的骨髓里隐藏着先达之情与中华光荣传统的灵魂和基因。我想通过华文教育事业,传播这种灿烂辉煌的历史,让更多先达后裔意识到“先达乃是先达之地”,这里第二个先达指的是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前辈,就如先达一样,各位先贤,父老乡亲,前辈和耆老所创造的历史功绩,为印尼先达,为中国-印尼友好关系搭建桥梁,立下不朽功勋。先达的词义在古文中的例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我认为这是伟大的创举,历史会记得你们,先达人也会永记在心,你们是我们所有先达人的楷模。先达是个孕育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前辈的地方,奇妙的是先达人恰好也符合了“先达”这个词在古文中的含义,可能是上天赐予了先达人这种特殊人格的这种定位。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邀请黄书海老师到我的母校——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当客座讲师与暨大华文教授。全体师生分享先达华侨的辉煌历史,让更多的人认识先达,了解先达。我就如上述古文中的例子所说的“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黄书海前辈虚心请教,但愿能够实现。最后愿天下所有的先达人健康长寿,吉祥如意,幸福快乐,永续先达情!

高一组的五十六周年
雅加达   陈武炎
3月23日早上八点,高一组聚友会的同学集合在吴锦发、陈彩霞同学的家,启程前往笨扎度假三天。
意料之中,我们这一次的集会参与人数一定相当可观,想象中除了我们高一组聚友会的同学之外,定会有先达先华校友会的同学来参加。因为昨天才度过全世界先达人相聚在椰加达盛会的狂欢。短短几个小时的相聚意犹未了。高一组紧接着聚会,无形中就让此次的欢乐的气氛再延续下去,让大家再次沉醉,在欢乐中过足瘾,印尼话说的Sampai Puas!
这次旅行是“重量级”的,可不是吗?陈捷昌夫妇邀请了北京来的黄书海老师夫妇;陈永和同学的诗人气质,影响了澳洲来的“夕阳絮语”的作家凡夫先生夫妇;远在苏岛南端楠榜的张伟杰同学也把先达先华文化促进会的创始人、先达先华校友园地的总编、椰城兴安大学的教授张伟斌也带了来;已经失踪了十多年的高一组原装货,从香港来的陈保才夫妇,这次突然亮相;陈彩霞同学尊师重道,将这次恳亲会劳苦功高八十四岁舞蹈家、书法家张福英老师也恭请了来;难得是她虽然住在雅加达,但高一组的活动几乎都不能来参加的刘若华同学,也由女儿陪伴,相依相偎来到了山顶,还带来了两大盒亲手制做的叉烧包,邱丽琴同学带领着她从国内来的兄嫂、姪儿省亲团,一家人共七位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为高一组这次的聚会壮色了不少,尤其她煮来的龙岩干竹笋这味道地菜让与会的四十多位老师同学饱享口福,欣赏了龙岩人的烹饪特色。
我们一行四十六人住宿在山顶Grand Galaxy  Hotel。酒店里设有能容百多人的卡拉OK厅,需要的话也有能容纳五百人的大会堂。
晚上,我们都到卡拉OK厅去,座位排成U字形,中间空出一个大空间以作节目之需。首先由高一组聚友会主席陈永和开场说明了这次聚会的目的,主题是庆祝高一组离校(1959-2015)五十六周年纪念。五十六年后的今天,班里的四十四位一同毕业的同学,几乎一半已经走了,离开我们远赴天国。他呼吁大家有机会就尽量争取来相聚。他充满伤感地说:聚一次就少一次,我们的本钱不多了,千万不能再浪费,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要同学们好好爱惜身体,把身体保养好,争取明年再次来相会。我们也有远道而来的老师、同学、亲友更应该召开这次的聚友会。
接下来请黄书海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话,今年八十三岁的黄书海老师,连麦克风也不用,马上从座位站起来,中气充足、声音宏亮开门见山的马上进入了主题。他首先祝贺世界先达人大会的成功召开。他说,这次大会具有深远意义。它向世人证明:先达人是团结的,是顾全大局的,是可以办大事的。他语重心长,谆谆话语,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共鸣。
由张伟斌教授唱潮剧“苏六娘”花园里的一段,打响了余兴节目的第一炮。没想到这门“穿小炮”将我们三年高中期间沉默寡言,从来不知道他还能唱歌的黄光赞同学的铜墙铁壁穿透轰了出来,唱了一首很不错的老歌,一鸣惊人!
我们的耳福还算是满好的。想一想,半个世纪之前和他同校同班一起学习生活了整整三年,将近六十年后的今天方才能听到他温柔婉转的歌声,有谁敢相信一个学生时代爱好举重运动的铁人,今天却变成满怀柔情的抒情歌者。确实不简单嗱!
谜语来了,大家都有机会猜中得奖。谜语才揭了三题,奖品才发出三个。那个挺着个大肚子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摇着一支破蒲扇,前凸后凸,扭着个大屁股,引领着一只小头大身,不伦不类的雌狮子,窜进会场来“踢场”了。锣鼓喧天,笑声连片,让你领教领教我们高一组“娘子军团”的厉害。还不止于此,她们偷偷商量好,背着教练张福英老师,当“采茶扑蝶”的音乐一响,她们七个昨天中午在太阳城恳亲会的舞台上,面带微笑,仪态万千,舞步轻盈、玉指纤纤,让张福英老师花了一翻心血培训出来羞人答答的先达姑娘,今晚摇身一变就成了粗手大脚,裂开大嘴,哈哈大笑的傻村姑在抢扑着一只呆头呆脑的笨蝴蝶……哈哈哈!她们滑稽的动作,惹得全场哄堂大笑,把联欢会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两出精彩搞笑的节目亏彩霞同学的“怪脑”想得出来,我敢说找遍古今中外,难得寻觅,只有今晚在山顶庆祝我们高一组五十六周年庆典上才有的见!谢谢了!陈彩霞同学!没事!放心!让我偷偷告诉你。你们的师母张福英老师,在看妳们的“表演”时,她自己也笑得前仰后合。
第二天一早醒来,一些同学和亲友们冒着晨曦凛冽的寒风,成群结队在山顶上散步,做着带氧运动。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吧!晨风阵阵,驱散了甚嚣尘上的一切烦恼。
七点钟早点准备好了,大家陆陆续续吃了早点。要兜风的上旅行车,在山顶上有路就走。一面欣赏在雅加达难见到的田园风光,烟霞缭绕的山景。车随便兜,没想到一转就转到水城陈捷昌同学的家,让我们再次做了不速之客。
中午回到酒店吃了午饭自由活动。黄书海老师精神奕奕地在讲他回国后的经历。怎样在十年文化大革命里惊涛骇浪的历程。听他身如覆薄冰的处境,在五年被禁期间能安然度过,确实该说他福薄命大,该是奇迹。但也得承认他临危不乱,处事稳当的人生经验。这都归功于多年顶级翻译的生活经验,荣辱不惊。庆幸今年八十三岁的他还保持着一个完美健全的身体,体格健颖、精神饱满、中气充足。这一段故事直讲到开晚饭时,还没结束。书海老师不愧老当益壮记忆超人。
今晚晚餐的加料更丰富,有莲琴同学福建人做的潮州时菜煨芥菜;更有雪芳姐敢打包票火候十足的潮州炖猪脚。
第二晚晚会也开始了。张福英老师要求讲几句话,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心里突然的嚇了一跳。会不会她要教训教训昨晚她的那些不乖的舞蹈员,心里忐忑了一阵。但听了她的话,我深深被感动了。可想而知,她今年八十四岁,什么世界她看不透。她是一个饱学之士,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年轻时为了信仰,她放弃了一切,毅然决然远赴台湾留学。回来后在先达的女性当中她算是蓝字头号的佼佼者。曾几何时,她放眼世界,明了这个社会,将世界看透。现在她勇敢站了出来,对着那些独派人士,大义凛然,当头棒喝“你是中国人吗?你是中国人吗?”全场马上爆出了雷动般的掌声!这句激昂的“你是中国人吗?”也得到了黄书海老师的共识,他替张福英老师感到庆幸,也为她认清了世界而欢欣。最动人的是我们最年轻的舞蹈员雪霞上前拥抱她时,她马上介绍说这位是她刚认的干女儿,全场又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高一组真是喜事连连哪!当大家要干女儿讲几句“得奖感言”时,干女儿已激动得语不成声了,好感人的一幕啊!
又有惊喜了!平时手握毫笔,一挥万字的凡夫先生,今晚雅兴不错,拿起了麦克风为我们高一组的五十六岁生日高歌了“绿岛小夜曲”。雄浑充满柔情的音律,温暖了四十多位与会者的心坎,如沐春风、如饮佳酿。
张伟斌教授今晚玩魔术。这一位张老师无所不能,什么都会。学术、武术、医药样样精通,连骗人的玩艺儿也是拿手好戏。这套魔术玩来真的让人深省,他让你明白一个道理:你容易得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你失去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张伟斌教授,谢谢你了!真佩服你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苦心,连在游戏里,你也费尽心思,怎样去提醒世人:有所取、有所不取。
这一次的聚友会,我们的收获太丰富了。我们有这样多不容易来的参加者,包括了老师、同学,还有远方来的客人。有黄书海老师留下令人深思的片片事迹,有凡夫先生留下的月夜涟涟;更有张福英老师的声声呼唤!我们也有开口成诗的主席陈永和,也有张嘴就是笑话连篇的张伟杰,我们也有多才多艺的张伟斌教授,我们更拥有了一批“身经百战”能文善武的娘子军团。要吃的吗?有!要乐过透?包你笑破肚皮!我们太富有了。经过这次的聚会,我们更发现了我们不为人知的潜在能源,这股能源真正无可限量,相信高一组聚友会前途一片光明、一片祥和。
欢乐的时光总嫌短。第三天,大家收拾好行李,载着满身心的欢乐,轻松的踏上了归途。

老乡见老乡“先达国语”讲不完
雅加达  张育珍

2015年3月22日,“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大会在雅加达太阳城国际大酒楼举行。那天一早,平时不爱出门的垂登刚吃完早餐就一直催儿子带我们去参加。
刚下车,遇到先达邻居饶朝成和朝忠兄弟俩,还有香港的李达生会长一家人和他们住在天津的姐姐笑英。香港连丽英一见我就说:“去年你哥哥生日有请我们……。”接着张从汇迎面走来。我和从汇第一次见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先达人大聚会在先达举行时。那天,在会场外,他认出我曾经教过他,使我想起。原来他就是那位长得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很荣幸,有一位这么优秀又能干的好学生。2012年先达人相聚在北京时,我一时大意竟把一个大皮箱遗留在承德的旅馆,最后是从汇和达生帮我寄回雅加达的,非常感谢他们。当时我对自己说有机会一定要当面向他们道谢。谁知那天真的见面时,却忘了。对不起!只能在此再次向他们说谢谢!
进到会场,首先见到林瑞玲和黄书海老师,黄老师带我到他座位去,然后送我一本他的新书“生命的感动”,我很感动,非常喜欢他送的书,谢谢!“2012年先达人相聚在北京”大会那天,我和育珠妹到处去找朋友,当我们见到书海老师时,珠妹对他说:“我们要叫你舅舅,因为我母亲叫你的父亲舅舅,你是我母亲的表弟……。”珠妹说的没错。我外祖母姓黄,她和书海的父亲是亲戚。小时候母亲时常带我们到他家玩。母亲叫书海的父亲舅舅,我们叫他“老舅”。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同乡,都姓陈,我们叫她“姨姨|。那天,我们姐妹还和黄老师及印尼驻北京大使易慕龙一起拍照。
广州黄集发和张桂英是育文哥“棉中第五组”的同学。几年前如谊弟带我们到广州碧桂园时曾遇见他们,和他们同桌的有曾加廉夫妇和郑廷深夫妇。加廉搬去巴厘后,我和垂登曾去拜访他。廷深今年九十三岁了,2012年去北京时还能爬长城。去年十月育文哥来雅加达,我们去拜访他时,他刚做手术,行动不方便。那天见他比半年前好很多了。我们这两桌还有卢永杰、黄英香、邓新荷、陈玉霞、林金荣和张丽华等都是老一辈的老师。很多学生来我们这里找老师。时常听到“X老师,还记得我吗?”然后就是自我介绍,接着再来的是合照,很热闹。大会上还见到陶雅容、陈德华、程景春和梅花等。垂登和他学妹素莲见面时,高兴到掉下眼泪。张惠玲一见到我,马上就带爱玲来找我。我和爱玲在“持恒级”同学一年。她是我们班年纪最小的一位,她的功课很好,又能歌善舞,我们都很喜欢她。初中毕业后就回国了。好几年前在香港联谊会上我们第一次面。“2012年先达人相聚在北京时,我和她都去参加。大会当晚“持恒级”还举行个小聚会。这次是我们离别六十多年后第三次见面。时间过得真快,我所认识的小女孩,已升为祖母辈了。
大会那天,除了可以见到想见的人外,还可以听到非常亲切的“先达国语”。先达人不管搬到哪里,搬到多远、多久,在异国他乡,再也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是“老乡见老乡,“先达国语”讲不完”。见到这么多先达乡亲,听到的又是这么好听的“先达国语”,仿佛又回到先达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世界先达人大集会,这次是第三次了。有千多人来参加。有由儿女扶着来的,有用拐杖的,更有的是坐轮椅来的。刚参加完第三次,期待第四次的到来,然后还有第五、六、七、八……次。

深切缅怀敬爱的先达前辈周泗来先生
惊悉周泗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香港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令我们悲痛万分,北京先达校友会特致电表达沉痛的哀悼,并向周先生的夫人,子女,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望节哀保重。
周泗来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社会贤达,在先达乡亲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热心先达人的公益事业,为印尼,香港,北京,广州等先达乡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匆匆离去,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惋惜和无尽的怀念。
周泗来先生学生时代聪敏勤奋,成绩优异;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在祖国改革开放之后,他勇于开拓,创办企业,诚信卓著,事业发达,为中国轴承出口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的家庭美满,子女成才,有口皆碑,堪称典范;他对待朋友满怀真诚,关爱有加;对祖国一片赤诚,始终不渝。
周泗来先生豁达大度,淡泊名利,心宽志远,爱祖国,爱事业,爱生活,爱家庭,爱子女,他的一生是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们从中获得许多的启迪和教益。我们是多么希望能再听到周先生那富含哲理的话语,重逢时再看到他那和蔼亲切的笑颜,现在这一切都不再可能了。留下的只有无限的哀思和永恒的回忆。
周泗来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高尚品德将永远激励我们,并为后人所景仰。我们永远怀念他,周泗来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安息吧!我们敬爱的先达乡亲周泗来先生。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5年3月10日

英和与泗来温馨话别
泗来:您一路走好。我和家人永远怀念您!
在您的一生中,爱祖国、爱家人,勤奋工作,刻苦耐劳,对朋友忠诚友善。遇挫折,永不言败,再接再励,直到成功。
六十年来,我俩风雨同路,一起面对困难、失败、痛苦及享受开心欢乐的日子,这一幕幕都在我心中,永不消失。
这些年来,您饱受疾病的折磨,您勇敢面对,以乐观的态度,克服行动、说话的困难,如常的参加乡亲社团的活动,去旅行、会朋友、聚会等,我向您学习,您的精神永存我心中。
                                         永远怀念您的妻子、老朋友李英和

我 的 父 亲
周 刚
父亲于2015年2月25日清晨6点50分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有三,他走的很安祥,极少痛苦。
父亲1932年9月14日,中秋节的前一天,也是在清晨的时光,出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新邦地甲,后随家人移居先达,在先达中华学校完成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在那里基本形成了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1948年作为学生会执委之一,因“学潮事件”,被亲国民党校董会开除,后转往棉兰华侨中学继续求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为了保卫和建设新中国,乘船辗转经新加坡、香港,最后到达汕头。为避开白天的国民党军空袭,利用夜色乘小舢舨登陆,回到了祖国和刚解放的广州。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父亲告诉我,他曾咬破指头写血书,要求去朝鲜参战,也曾因为抢修广州天河机场,备降两航起义的飞机,而没有跨过鸭绿江。
至1974年春节前夕,因承受不了文革的冲击和迫害,父亲携全家从罗湖离开内地。他总共在内地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四年。二十四年间,他从事过多种工作,从人民公安到保卫干部,从生产调度到车间主任,从党政工作到职工子弟学校校长。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参与了“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洛阳轴承厂”的建设,他和包括我母亲在内的同事们,在一片夏收后的麦地上,建起了一座占地一平方公里,内通火车的现代化工厂,也为他日后在香港事业的展开,种下了因缘。
父亲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了四十一年,也成就了他的事业。1979年的广交会,他与当年洛阳轴承厂的老同事重逢。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带着我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并在洛阳及北京机械工业部的老领导、老同事如阎济民、韩永丰和姚景直等的推荐与帮助下,成为了中国轴承在香港的转口代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促进轴承外贸的发展,他向中国最大的三家轴承生产企业哈、瓦、洛捐赠和安装了当时非常稀有与先进的传真电报交换机。八十年代中,与洛阳轴承厂合资成立了中国轴承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通过消化吸收日本引进的技术,研发了全自动球轴承后装备生产线,填补了中国轴承工业的空白,并在九十年代初,成为了中国轴承出口最大的经销商。也许是因为辛劳和工作压力,也许是因为文革期间遭殴打所造成的内伤,父亲患上了帕金森症,从1991年出现症状开始直到辞世,他与帕金森症搏斗了二十四年。
父亲天性乐观,努力向上,面对困难,坚韧不拔。他热情好客,喜旅游,积极参加行业和社团活动,退休后经常往返于印尼先达,广州和洛阳这三个让他梦牵魂绕的地方,在行动不便时亦是如此。为了加强先达乡亲之间的信息和联系,在黄书海、张大永两位乡亲和张甲军、罗江平、黄秉璘诸君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他发起并指示我出资建立了《先达人》网站www.siantarpeople.org,目前已集聚了数千名先达乡亲和好友,其中不乏90后的新新人类。他不仅对人热情友好,还十分念旧,总是替他人着想,替朋友着想,替员工着想,即使在经济上非常困难的时期。为此他在一生中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怀念。
父亲虽然已经辞世了,但是我感觉到他还在,还和我们在一起。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在蓝天白云下庇佑着我们。他所创建和牵挂的企业仍在遵循着他指引的方向努力前行,后代们都在努力工作和学习,我们都不会辜负他的期望,做一个对社会、民族和国家有用的人,把公司建成一家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对社会责任有担当的企业。
最后借用一位来自成都的老朋友吊唁短信作为我对父亲的送行词:“老人家功德圆满,一路走好!”。

怀念泗来兄
——记我们相处的日子
香港  德华
泗来兄因病久医无效,终于在三月二十六日撒手尘寰。他的去世,令我感到痛心无奈。
我们是近七十年的同窗好友。日本投降后,我们就读于先达中华学校,他比我高一班(春潮级)。同是学生自治会执委。他热爱祖国、爱好学习、追求进步。当时我们反对蒋介石独裁政权、反对国共内战、反对校方的党化教育。在学潮中遭到校方开除。当时我们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啊。
在无书可读的情况下,泗来兄去棉兰华中升学,而我们几位留在先达的同学,只好到马里辖的教会学校读英文。
新中国成立后次年,泗来兄满腔热情地投奔祖国。经学习后,当过公安干部,继而被调往洛阳拖拉机厂当党支部书记。
一场“文化大革命”把我们这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美梦震醒了。七十年代,我们这一辈人先后到了香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泗来兄从工厂的打工仔到推销国货的推销员,代理印尼的拖鞋,某钢铁厂的职员……艰苦的生活没有挫败他的斗志,他默默地工作。改革开放一声号响,泗来兄找到了发展机遇。他负责推销洛阳生产的轴承到国外。除了亚洲地区,还有欧洲,生意越做越大,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泗来兄事业有成,经济条件好了,他却忘不了先达人。1997年初,我们联同程景春、陈立如等八位先达朋友,在静成家开会,商议成立香港先达人的组织。同年6月22日,在苏岛爱群会所,召开了大会。与会者有八十多人,一致同意成立香港先达联谊会,并选出了第一届理事、会长。泗来本来是理事,但身体情况日差,经他的要求,次年辞去理事一职,被聘为顾问。
从先达联谊会成立,他一直关心会务,并慷慨资助,包括北京先达校友会、侨友社、爱群、棉中等侨团组织。
每逢先达联谊会的会庆、团拜、旅行等活动,他必然踊跃参加。行走不便,以轮椅代步,甚至在北京的活动,他也热情赴会。2014年的会庆,泗来兄的病情日益严重,不能行走,不能说话,不能进食,已经不能赴会了。但他再三交待老伴,一定要对会庆有所表示,浓浓的先达情,令人感动!
编印“先达照片”两年多,出版经费已由洪玉深同学资助。但“照片”编委分散于北京、深圳、香港等地,趁定稿前,泗来兄邀约了各地编委及几位老朋友到洛阳参观游览,他负责所有旅费。编委们利用晚上时间审稿定稿。“先达照片”具有丰富的先达历史资料,也是“先达情”的集中表现。它让海内外侨胞更进一步了解先达这个小地方。
泗来兄多年来虽然坐着轮椅;但经常会邀约老朋友饮茶、旅行。
记得有一年到了先达,黄坤相邀约、由鹏程大哥带队,我们一行八九人乘车经打鲁栋去实武牙(Sibolga)。坤相尽地主之谊让我们到一个岛上住宿一晚,出发乘船时,泗来能走几步,竟兴奋得跳上船。大家都很佩服他顽强的生命力。
黑幕降临,岛上荒凉得很。蚊子很多,我们只好躲在有冷气的酒店房间。老友相聚一起,谈笑风生,先是各展歌喉轮流唱歌。泗来最爱唱“新加坡河”,接着是讲幼时的故事,有的还讲了“恋爱史”,谁追谁,谁被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七十多岁的人了,在这一时刻,我们仿佛变成了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了。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泗来,想不到你已离我们去到另一个世界。因为我们早就决定要去雅加达参加象征大团结的“先达一家亲”大会,不能送你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甚感抱歉!
愿你一路走好。安息吧,我的挚友、师兄。

泗来兄,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香港  张大永
     泗来兄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与顽疾坚强搏斗后终于走了,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但他的一生,不论处于顺境或逆境,默默地为人民利益和人类美好事业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光辉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虽说泗来兄和我大姐桂昭是同窗,但我在十三岁时即1947年中就被家父送到马来西亚读书,离开了生我养我哺育我的故土,所以跟泗来兄并不很熟悉。后来我们相继回国,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来到香港在一家中资广告公司工作,为了招募广州交易会的广告,经大姐介绍,曾亲自登门到他设在葵芳的白马轴承有限公司办事处与他会面。
蒙他不弃,热情款待,慨然应允在交易会特刊上刊登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的广告,而且每年在春交会和秋交会特刊上各登一次。以他的精明和练达,他不会不知道我们所出的交易会特刊并不是大会的会刊,发行量有限,广告效果成疑,他这种支持显然是出于对大姐的友谊,也出于对初来乍到香港谋生老乡的支持。这件事令我深受感动,永志不忘。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改变,香港的国产代理商也跟着慢慢式微,泗来兄的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由于他领导有方,经营得法,却宏图大展,他凭着一股拼搏精神和过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在国内二十多年的浮沉和锻炼,终于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成功创业的道路。
最近我从《先达通讯》第151期上拜读了书海兄所写的《人间多雨露,老友系思情》一文,才对泗来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不过,我是在21世纪初搬到深圳居住时,才有更多的机会和他有零距离的接触。这是因为国胜兄、展湖兄、书海兄等先后来访,他们都会去拜访泗来兄和王谦宇老师等前辈和学长,我自己也很想与他们在异地重逢。因此,我在深圳期间,曾多次到他家做客,也因此常与儿时的老师、学长和同学相聚一堂,勾起和加深了我对老家往事的回忆。我和泗来兄以及他的公子周刚之间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他们对我的工作均表示赞赏和支持。
在他们全力赞助和支持下,为了凝聚全世界先达人的力量和增进先达人之间的情谊,由泗来兄出资,书海兄和甲军兄负责的先达人网站也在几年前成功创立了。正是泗来兄和周刚的极力推荐,我近年的拙作也在网站上发表了,并为我开辟了《大勇看世界》专栏,让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先达老乡都能够进一步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加深友谊。
令人惋惜的是,在我跟泗来兄在深圳重逢时,才知道他在多年前得了老年人常见的帕金森症,使他站立、行走都很不方便,生活起居都需要专人照顾。但令人十分敬佩的是,他在顽疾带来折磨和痛苦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勇敢乐观地面对,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试想一下,他即便坐着轮椅也要跟友人一起乘飞机到内地各地旅游,甚至数度回到印尼各地游览观光和参加先达人的聚会,尽管他的帕金森症几乎每天都会间歇性地发作几次,令他深受折磨和痛苦。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
不过,最令我深受教育的事情是,我有两次在先达友人的聚会上,跟他同桌吃饭,亲眼目睹他主动要求站起身来唱一支他终生最迷恋的歌:《新加坡河》!这支歌是新加坡左翼音乐家叶立天创作的抗日悲歌,当年风靡了新马印各地,受到这些地区的抗日志士和追求进步青少年的热情传唱。歌中控诉了日寇的暴行,发出了人民的怒吼,令人感动,深受鼓舞。
兴许是应泗来兄的请求,几年前,先达人网站编辑甲军兄还要我把这支歌和有关的介绍文章寄给他在网站上发表。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对于泗来兄来说,这支歌正像是他的生命,是他一生中为了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坚强地活下去而在内心深处不停地吟唱的战歌。
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泗来兄的一生为人民利益、为先达人公益事业做了许多好事,他的去世比泰山还重!
安息吧,泗来兄!您的事业已经有了可靠的接班人。愿您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周泗来家属致谢信
我们的亲人周泗来已于2015年2月25日与世长辞了。在患病的20多年中,他顽强地同“帕金森症”搏斗,并乐观地面对。尤其后期在行动和语言有困难后,他还是积极参加乡亲社团的活动。并多次回印度尼西亚、福建南安、洛阳、上海探亲访友,还去了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旅游。
3月26日承蒙轴承界好友、香港先达联谊会、香港侨友社、苏岛爱群、华中等社团各位乡亲、老朋友参加泗来的追悼会,回顾并表彰了泗来的一生。为了参加泗来的追悼会,李达生先生26号专程从印度尼西亚赶回来向泗来道别和致悼词,27号再飞回印度尼西亚工作。这种深情、友情、乡情,真是难能可贵,是泗来的福气。我们家人深深感动和感谢,永记于心。
这些年来,香港先达联谊会、侨友社、苏岛爱群、华中的会长、理事、委员们多次到深圳华侨城和香港葵芳家中、敬老院探望泗来。老同学黄文和太太巧贤煮他爱吃的咖喱鸡、巴东牛肉等,送到深圳。在香港,一、两个月就来探望一次。还有陈德华夫妇、张育文、郑遂源夫妇、郑光煌、林锦和夫妇、黄树西、陈玉茵、林锦莉等很多老朋友,不能在此尽墨。难得的是黄书海夫妇多次从北京远道而来探望。
我们家人深深感谢大家对泗来的关怀和爱戴。向大家致敬和致谢!
                                     泗来家属:妻子  李英和
                                               儿子  周刚
                                               女儿  周丽怡


注:2015年5月18日在深圳殡仪馆举行黄树泉遗体告别仪式,黄书海代表亲属致悼词。
堂堂正正 实实在在的一生
亲爱的各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我们的好兄弟黄树泉于2015年5月6日12时43分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八年前的5月6日正是他的爱妻李菊英辞世的忌日。
这一对相濡以沫、恩爱一辈子的夫妻,相约在同一个忌日在天堂相会,这是多么浪漫美好的归宿,令人感到无限欣慰。
树泉1930年6月20日生于印尼苏岛先达。求学时期,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学生和青年的爱国主义活动。初中未毕业,辍学后,曾在先达、丁宜、巨港等地教书。
1950年8月12日离开印尼回国深造。在南方大学接受短期培训后,加入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担任文化教员。朝鲜战争爆发后,本想随部队开往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不料朝鲜战争宣告停战,在鸭绿江边等候命令的部队,整个师团便奉命转移到北大荒开垦戍边去了。
他赶过大车,在北大荒黑土地上耕耘劳作数年,任劳任怨。后来转到石油战线,他的足迹遍布大庆、赤峰、新疆、大港、任丘等地。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历任职工子弟学校校长、机关行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莫道都穿粗布服,称呼同志一家亲。”他同工农打成一片,踏踏实实为他们服务,赢得他们的信赖和尊重。
树泉为人善良、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不管顺境,逆境,他始终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这些优良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按他的资历,与他同辈的印尼归侨干部大都享受离休待遇。而他参加工作几十年,至今只享受副处退休待遇。但他对这一切看得很淡,并没有向组织纠缠索要。
他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精神。退休后,他致力于推广健身太极活动。他在内地、香港等地多次荣获太极拳比赛的冠军和奖状。在社区,他乐于免费传授太极拳技术,培养了许多热爱太极拳的新手。走在社区里,许多拳友碰面,都会向他热情打招呼。他以拳会友,人缘很好。每每提及这些,他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满足。
他一生的践行,并不轰轰烈烈,但却是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树泉走进历史去了。其人虽已殁,岁月有余情。
在兄弟姐妹和亲友目送下,树泉闭上双眼。安详地乘鹤西归。树泉兄,一路走好。大家会永远怀念您,安息吧!
                              黄树武、黄暹贞
   黄书海、黄树南
黄树北、黄树西


悼 树 泉
香港  林淑明
树泉走了。走了人留了情。
和树泉只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却是有着永在心间的深厚友谊。
没能写树泉的一生事迹,只能写磨灭不了的印象。
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为了“侮辱国家元首罪”赴棉上诉时,在伍涣沾老师家门口送行的树泉,知我身无分文,“这不行!”他掏出了可能也仅有的五角钱钞票给我。要知道,那时他是在先达巴刹门口内摆摊卖香烟的。
当时,在烟摊旁,我们还一齐唱一支歌:《当荷花吐香的时候》。
再也写不出什么了。但是,这也足够了,因为言不尽意,意不在言多,这篇短文,谨此表达我深深的怀念。
请树泉的家人、亲属节哀顺变。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