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 达 通 讯(第120期)

2011-5-23 13:20| 发布者: xiaobo| 查看: 4635|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20期)《先达人社区网站》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1年5月12日

温馨寄语

一、欣闻陈达明、邓新荷、陈唯群亲密合作,解决了《先达通讯》在雅加达的发行问题。深谢。士琦九泉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先达的发行问题,可否也采取此种办法加以解决。先达乡亲不知谁家使用电脑,请伟斌物色一个,并通知他(她)可从《先达人社区网站》下载每一期的《先达通讯》,并组织一两人负责复印和分发工作,凡劳处,谨致谢意。

二、老作者张伟杰、沈华英,多日未通音信,近况如何,安康否,念念。
华英是否已搬到棉兰居住,甚念。
读者热切希望看到你们文情并茂的文章。
书 海

心   灵   的   灯
——读《张绿云无悔人生》有感


汕头  朱蓝
读了黄书海同志文章《张绿云无悔人生》,思绪像滔滔的海洋。
我与绿云达民夫妇同为民盟盟员、好友,今有机会拜读此文,幸甚!

是一篇用真诚、信念凝成的文章,记爱国归侨女青年张绿云的坎坷人生经历。它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颖悟,感人至深。
读了这篇文章,我拥有了一盏心灵的灯,那是信念的灯。漫漫人生路,不会失去光明,是是非非看得透,岁月燃烧新的激情。

绿云,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伴随她灿烂的一生。她从小就痛恨旧礼教,敢于抗婚出走,积极投身革命。历经沧桑风雨,但生命依然“翠竹葱茏,红霞满天。”
绿云和陈勃这两位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并肩参加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战斗旅程中由相识发展到相爱……当时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他们总会千方百计把生活变得浪漫潇洒。”

爱情,是艺术家们讴歌的永恒主题,是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是甜蜜的激情之歌。
他俩真情相依,经得起风浪的折腾,坎坎坷坷的泥泞道,印证了他俩的挚爱坚贞!
当陈勃在抗战胜利前夕的陇头战斗中英勇牺牲,作者写道:“陈勃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和生命。丹心照日月,英名垂千古”。呵,这是多么崇高的追求,多么美丽的人格魅力!

“绿云从悲痛中重新站立起来,她化悲痛为力量,更积极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这段话令人荡气回肠。她,心中有一盏信念的灯。那是不熄的烈火。这信念鼓舞着美好的追求,凝聚着永恒的力量!

1945年日本投降后,潮汕地区革命斗争处于低潮,泥沟乡的士绅们威逼绿云立即到流沙自首,但遭到她严励拒绝:“我没有罪,为何要自首?你们刀落头断,我绝不自首!”
她,多么顽强!把信念的旗帜高举,铁骨铮铮,掷地有声。一腔浩然正气,塑造了美的魂灵!

在外地工作陈勃的四兄陈达民,十分同情绿云,在相互了解及革命工作中,他们建立了纯真的感情。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他们出国隐蔽,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

1950年5月,绿云离开先达携带幼子回国。
“由于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她回国后生活和工作并不顺当,特别是达民1958年被莫须有戴上右派帽子,文革期间又无端被捕入狱三年,绿云一家无辜受到株连,身心和家庭都受到严重摧残。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把达民和绿云压垮,他们忠贞不渝。”


读到这里,泪水淹没了我的眼睛,激情燃烧我的心灵。是惊叹,是共鸣,是悲愤,是不平……
命运之神,为何如此残酷狰狞?他们鞠躬尽瘁,铁骨铮铮,却陷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这莫名的世道,这难测的人生……
为什么这一切没有把他俩压垮?啊!只要有热血,就能点燃冰霜。那扼不死的信仰,那斩不断的信念,暴雪轰响也能看到光的笑颜。
“1979年,他们双双获得彻底平反,恢复党籍,享受离休老干部待遇。”
呵,大地解冻,春暖花开。他们满怀激情迎来了艳阳天,焕发出周身的活力,用笔牵来了春色,写出多少心灵的乐章。我惊叹:他们走过那么多的坎坷路,依然是赤子的情肠,崇高的追求没有改变。
在民盟大会上,我总能听到达民同志的诗朗诵,那是心灵的呼喊……
如今,达民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告别了人生舞台,留下奉献者的心,留下一腔腔豪迈。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与作者是这么亲近,心灵默默相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心灵之灯啊,信仰的灯……
注:作者朱蓝系汕头艺术学校教师

耄耋随笔

巴厘 曾加廉

才买下一本已故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季羡林在他八十望九之年写的一些新作,题名为《耄耋新作》,其中三篇是专写“谈老年”,字里行间,言简意赅,可读性强。我读了再读,去体会、去深化、结合自己,受益匪浅。

季老相信,人是可以活到100岁或更多,也活得健康。季老在望九之年时对自己的高龄作了一段描述,季老说:“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无论怎样说都只能说是老了。但是,除了眼有点不明,耳有点不聪,走路有点晃悠之外,没有什么老相。每天至少能工作七八个小时,我没有什么老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有点沾沾自喜。”

季老在写到他的忘年之交的陈岱孙老先生时说,陈老长他11岁,是世纪的同龄人。在陈老九十岁的那一年,季老自己还不到八十岁。当年陈老是清华经济系主任兼法学院院长。陈老待人平和,处世谨慎,从不说过分过极的话。有一次,陈老对季老说:“我并没有感到自己老了”,这给季老吃了一惊。难道九十岁还不是算老吗?可是,人生真如电光石火,时间转瞬即逝,曾几何时,季老自己也快到九十了。季老书里说:“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了,不可信的事情成为可信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奈之何哉!”

季老在考虑老的问题,常注意古今中外诗人、学者涉及老的篇章。季老提及古罗马的政治家、演说家和散文家西塞罗(公元前l06——前43年)的《论老年》里介绍了一位活到107岁的老人说的话:“我并没有觉得老年没有什么不好。”西塞罗讲到他自己老年的情况时说:“因为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觉察自己老之将至的。”

我本人也已是八十望九的老人了!在我年轻时,志同道合的,同教书、同游山玩水、同在羽球场上夺冠、同搞文艺创作、同在小组里学习、同搞社会工作、同在夜灯下共讨人生哲理、寻求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一些知心老友,至今,在印尼、在香港、在美国、在中国大陆,还活得很健康,还大有作为!就是2001年迁居巴厘后认识的一些望九新知老人,在巴厘、在泗水、在万隆、在棉兰、在北干、在雅京、在中国大陆,也还是不少,也大有作为,有些还是文坛、报界的佼佼者,有些是商场翩翩善舞的退休老功臣。但愿大家在度过自己的晚年时,遵循季老的《谈老年》里说的话:“我总不让自己的脑筋闲着,我总是在思考着什么,上至宇宙,下至苍蝇,我无所不想。思考锻炼看是精神的,其实也是物质的,变为社会动力。我之所以不感到老之已至,与此有紧密关联。”

季老在另一篇文字只约在400字的新作里谈及“依老卖老”一事,容摘录如下:“人世间确实不乏‘依老卖老’的人,学者队伍中更为常见。一个人,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内,最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一感觉到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拂袖而去。有时闹到双方都不愉快,甚至结下冤仇。这是完全要不得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尊重,完全决定你有没有值得人尊重的地方……”读到这里,感到自己也时而有这种毛病,自觉惭愧,自感内疚。人非圣贤,岂能无疵,知过必改,足矣!

望九老人,秋叶红日,让余辉发点光、发点热;要吃得健康,多硷少酸,多动脑,多运动;小事糊涂,大事认真。在面临顺境或逆流时,宠辱不惊,调节心境,让自己活得快乐、活得健康,为自己、为儿孙、为家庭、为旧雨新知、为社会做点事;活到老、学到老、争取自己在家庭、在社会的话语权,增友爱、促和谐、做好事、益人利己、增进当地社会的大团结、大融合。此文仅是读后泛谈,共勉!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