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0期)

2016-7-24 14: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31| 评论: 0|来自: 先达先华校友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总第10期 www.siantarpeople.org
第三页

旅遊見識                    
畅游泰国苏梅岛
            苏淑英
       飞机降落在泰国苏梅岛机场,乘客们鱼贯步出机舱,由扶梯慢慢而下.乘客多数是洋人.
        泰国四月分的天气非常酷热,骄阳肆虐,凝望四周,但见辽阔的机场远处椰树耸立.
        苏梅岛 机场建筑简陋,没有围墙,四面敞开,几架风扇卖力地转动,却也无法消除夏日炎炎的沉闷.海关工作人员只有三位,慢里斯条地办理入境手续,费了半个多小时才过境,此时已经汗流夹背.
        我们这队18人组的娘子团,开始了苏梅岛之旅.在机场外迎接我们的是位肤色黝黑,脸蛋甜美的姑娘,听口音不像泰国人,纯正的中国话像连珠炮快速地让人听得一头露水.只知道她姓刘,来自中国北方,到泰国已经五,六年.我们要求她说话慢些,这才稍为听明白.
        车子沿着窄窄的柏油路行驶,两旁的椰子树不规则地生长,树叶在飘然摇动,仿佛欢迎大家光临.由于此岛游客渐多,大量开发建设,这本来叫椰子岛的椰树多数被砍伐,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的泰国第三大岛有许多来自中国海南岛的人在这里生活,有些已经第四代了.这里的居民95巴仙信奉佛教,华人协会集资建造关公大庙,正邪黑白两派都来膜拜.
        岛中心是山,山上有许多棕榈树,榴莲树.橡胶树等, 而这里持枪合法,所以有很多射击场.
        由于保持原貌,建筑物高度不能超过椰树.车子驶入较寛的环岛公路,眼前所见到的都是简陋的泰式平房,再沿着蜿蜒曲折的路约一个小时,路渐渐狭窄,到了一处景点,两旁摊位摆设着各式各样商品,游人们徘徊其间,车子停下来,我们也四处逛逛,在这炎热的气候里,最好的补充身体水分便是喝椰水.清凉香甜如琼浆玉液,沁入心扉.离此不远有个神庙,庙旁有个三排百级阶梯,两边扶手刻着巨龙,阶梯顶端有座宝相庄严,头擁圆輪的巨佛石像,庙宇前有棵大树,遮挡了骄阳的暴晒,在树阴下才能仔细端详佛像.太热了,大家胡乱拍照,很快地回到车上. 
       车子刚开行,却被路边的服装店吸引,有几位团友要求停下,到店里用最快速度采购了自己喜欢的服装,兴高采烈地继续行程.
       此地著名的 阿公阿婆石位于太平洋上的暹罗湾,海上那不很高的山是代表阿公,与它相対的小石山代表阿婆,有个荡气回肠,缠绵悱恻的故事;传说有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得不到双方家长的同意,痛苦不已,后来相约逃婚,就在某一天,两人躲开家人乘船到异地,不幸遭遇惊涛駭浪,船沉了,两人绝望地被海浪冲散而葬身海底,后来海上形成这两块相对的山石,像在互相默默遥望.
        听了这段故事,面对眼前的阿公阿婆石,心里感慨万分,自古以来,残缺的爱情故事总令人伤感,海浪不断冲击山石,发出沙沙声响,夕阳西下,暮色降临,该是歇息的时候了.
        Novotel酒店位于苏梅岛西部,属于老城区,酒店后面就是大海,洁白的沙滩上游人如梭,海面平静,远山含笑,仿若仙境,赤脚踩在沙滩上,任海水浸湿双脚,感觉真好!
        附近有许多群岛,著名的有安通群岛,到码头需两个小时,大清早大家分乘两辆小巴出发,到达码头后上了一艘船,船里座无虚席,洋人居多,船上免费供应茶,咖啡,面包等,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大家争相举起像机,不能错过这美好的景色.
        一个小时后船在离岛不远处停下,由小船分载游客们到岛上.安通群岛沙滩广闊,人们在海里戏水游泳,海水微黄,岛上有些树木,有一间四面通风的咖啡屋,怕热的人可以在咖啡屋里納凉,喝些冷饮.我们在布满石块的崎岖石级登山,几经辛苦劳累,挥汗如雨,才能到达半山腰.这里有个观望台.
 居高临下,四周景物清晰地在眼前呈现,海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小岛,远处山峦起伏,海鸟空中任翱翔,令人心旷神怡.微风拂面,消除了疲劳,把美景烙印脑海.恢复常状后,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下山,再乘小船回到大船,恰恰中午,船上早已 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休息一下,继续航行前往妈妈岛,妈妈岛上没有什么设备,可以选择海边游泳,潜水.或划船.
        岛上也有山,山上有个“山中泻湖”,听了这名称蛮吸引人,好奇心驱使下,于是又开始登山,不过这里的是木梯,扶手 却是铁制的,好烫手.那木梯开始时很容易上,到了更高时却很陡,望而却步,却又欲罢不能,只好一步一趋,终于到达山顶,不禁松了一口气.山顶上有个凉亭,还有石椅.
        待缓过气来,才发现美丽的“山中泻湖”就在眼前,那碧绿的湖水平静无波,周围有绿树青翠的山.其实那湖是海水由山壁渗透进来而形成.下山时为了安全战战兢兢地提气慢步而下.
        时间还长,就选择划船吧!穿上救生衣,与友人同坐一艘小船(每艘船两人一组),沿着山壁,摇着长桨划船,海水荡漾,心境也如海般辽阔.山壁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反而觉得非常凉快.前面的导员划着船带领我们划入山洞,洞穴里风儿扑面而来.非常舒畅.绕个圈再出洞,再到一处海滩停下,大家在海里打水战,争着向对方泼水,尽管海水多咸,却也玩得不亦乐乎.
        其实苏梅岛上供游人玩乐的景区多不胜数,餐厅酒吧到处都有,是个度假的好去处.只不过天气太热了,娘子们都怕晒黑,若脸上晒得起太阳斑就惨了.
        离开苏梅岛,到码头乘渡轮到对岸,码头的负责人是位来自中国的移民,年纪约四十余岁,纯朴的脸上透露诚意.见我们都是娘子团,亲自来向我们交代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为要.
        到达对岸,下船领行李后,分搭两部中巴,经过四个小时才到合艾.
       合艾市非常繁华,物廉价美,是购物天堂,大家尽量血拼,务必把泰铢花光为止,服装,厨具,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都不放过,只是过海关时有些困难,东西太多了,大包小包,拎得满身大汗,狼狈不堪.
       泰国深受许多国家游客喜爱,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能赶上成为旅游胜地?指日可待吧!

隨筆                         
節  氣
        先達    成城
    耳邊經常聽到一般人的感嘆,說時光易逝如流水,而去了不再來。不是嗎!春節剛過,那團聚喜慶,韻紅色的歡言笑語尚在耳邊繚繞,幾乎來不及有個休息時間,就開始手忙腳亂,準備清明祭拜祖先。這一年的清明時節,哪有"雨紛紛"之說。這期間的天氣,熱浪襲人,把人熱得不知所措,幾十天來頂著烈日驕陽,簡直熱得沒個譜,因此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覺得清明是昨日剛過的事。可是菜市中這一下又傳來竹葉的叫賣聲。唉呀!有人喊了!說"怎麼快又要做粽子了。農曆五月又到了眼前。"人家喊歸喊,時光照常無情的溜走。大概人們忘了以前古人教訓過的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叫人要保握好時間呢。
    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裡,特別是華社後輩吧,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每一個大節氣,都限定在不甚瞭解的氛圍之中,大約就知道一年中,先過年,後元宵,然後連結起來是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每一年週而復始,如此循環,毫不厭倦。這也是懂得節氣的"皮層"。其實中國傳統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和紀念方式,有些人對這些,感覺就是"遠事模糊""近事才真"。
    我們呀,大約因為受到環境的約束,教育等諸多問題,又多年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很多都不知道各大節日的真正意涵,雖然每逢遇上節日,都有報刊每每登載介紹,但讀了領受到的也有限。結果對傳承下來的上述節日習俗,就好像一年不如一年地度過。怎麼說呢,舉個例吧,我們這裡過年,變得簡單,就是吃大餐、拜神、領紅包。可它真正的意涵,在於新年新氣象,迎來新的希望,要有感恩的心,感謝新歲新生,進一步生活更美好更精彩,與人和諧以致家園興旺,社會安定,國家更昌盛。因此這時候,不難聽到"新年進步""生意興隆""一帆風順"以致"恭喜發財"的祝福,在祖籍國還屬社會的狂歡節,大放長假遊子回鄉團聚的精神永不變。
    對於過其他的節日,照樣退化到只剩吃和喝、拜拜神,就是有錢有福過個好節日,沒錢福淺的過節,就顯得疲憊不堪,甚至力不從心。什麼粽子呀、月餅呀變成觸手莫及的奢侈品。這樣的處境,還遑論什麼節日意涵?
    現在,距離節氣最接近的時間是五月節,這裡就揀這個節日來東拉西扯。純屬老調重彈。感覺就是應該不厭其煩,要多說、多聽、多懂,沒別的意思。
    我們每年經歷的五月節,或叫端午節,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吃粽子節日。這節日的產生和盛行地在中國,也流傳到鄰近的國家。其他源說法頗多,單就中國就有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紀念詩人屈原說等等。真的一言難盡。
這裡摘錄一則有關五有節屈原說法的故事,供作勉勵。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時代,楚國有個忠臣叫做屈原的,他倡導舉賢納士,富國強兵,主張聯合齊國抵抗強盛的秦國,但遭到奸臣貴族的反對而被迫去職,又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別的地方去。他在被流放中,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析的詩篇。後來聽說楚國被秦國滅亡。屈原心如刀割,始終捨棄不了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投汨羅江自殺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很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弔他。有人準備包了荷葉的飯糰投入江中,說是讓魚蝦水怪吃個飽不再侵害屈原的身體。又有漁夫划船,想打撈屈原上岸,又敲鑼打鼓想嚇走水中魚蝦怪物。也有人帶來雄黃酒倒入江中想暈倒水中靈物。發展到後來,那包了荷葉的飯糰,演變成今日的粽子。船上鑼鼓則成了今日的龍舟競渡。同時也帶動喝雄黃酒的風俗。這便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五月節)的由來。很簡單的敘說,但願你我能領略一些。說說一點給孩子們聽,也是一件樂事。

                     
欣然隨筆  
 香港   秀蘭
(一)養魚
曾養過兩條小金魚,之所以小,是因為魚缸也是小小的。
小金魚都有一對鼓鼓的大眼睛,有輕盈飄逸的傘形尾巴。喂魚時,它們會遊過來張嘴討食,看着它們競食的靈活樣,小口一張一合地吸食着,然後暢遊而去,十分有趣。
就這樣,它們和諧共處地一天天過去,飼喂者盡心地餵養和喜樂着。
一個早上為魚缸換水時,竟發現它們都靜靜地躺在水面上——它們都死了!原來它們是被餵養得太飽撐死的!於是乎,決定不再養魚了,免得日後帶來那一絲絲的缺憾。
一天,去拜訪親家母,一進門坐下,就見親家興沖沖地端了個六角形魚缸讓我看。只見水中擺設着水草、小亭、貝殼等做裝飾,水中有兩條小魚在暢遊着,一條是金色的,另一條是帶斑紋的,是同一品種稱為“發財魚”。雖然品種普通,名稱俗氣,但還是挺可愛的。可是它們勾起了曾養過的但已死去的兩條帶傘尾的小金魚的記憶……
臨走前,親家盛情地定要將那對“發財魚”送給我,一再婉拒之下想起有人說過大意是:“接受別人的施予或幫助也是一種慷慨,以便讓對方盡一點心意”。
只好收下它們,好讓雙方“各得其所”。
(二)石頭
讀《大公報》副刊《大公園‘石趣’》有感。
文中說:“石是大自然的造化,億萬年間曆滄海桑田,納天地靈氣,得雨浸水刷,享日輝月華,具沉、靜、堅個性”。
雖不甚理解石之“靜、沉、堅”的深刻涵意,但我愛石。
女兒從美國帶回一捧石頭,說是她的畫家朋友特意讓她帶來送給我的禮物。十分欣喜。石中有各種不同顏色,也有不同的形狀。將之入瓶擺茶几上欣賞,其紋、其色、其形可解我失眠之苦。
另存有從近郊珀麗灣海邊撿拾回的被海水沖刷成各種形狀的石,雖粗糙,但也畢竟是經雨水浸刷。朋友勸說扔了吧,但我卻愛不釋手,因為它們同樣具有“靜、沉、堅”的內涵。
這些漂亮的石頭本來是無生命的,但愛石的人有情,所以使無生命的石頭也具有了情感。汝愛石乎?!
(三)友誼
你聽說過嗎?——“世上唯一無刺的玫瑰——友誼”。
這是高小畢業時,老師在我留言簿上寫下的留言,至今牢記在心。
但歲月悠悠,閱歷長河中,對友誼的認知有所領悟。並非所有友誼均似無刺的玫瑰。有人曾認為,友誼有三種,一是為謀利益和用處而結成,二是出自快樂的友誼,三是較完好有善德的好心人之間的友誼。第二種雖出自快 樂但不能排除為人的品德善意。且這種友誼在同樂過程中加深瞭解也可能發展成第三種。第三種友誼的結成也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相處、交往,能真誠相待為知已。
在世上有說知已難覓,既為知已者,幸也。這樣的友誼才稱得上“世上無刺的玫瑰”,它溫馨、美麗、可愛。無論相距多遠,無論時隔多久,心靈都會呼喚對方,祝福對方的快樂和安康。

(四)說“美”
人人都愛美,愛美是人的天性。沒有人會說“我不愛美”。年輕人愛美,年老了也應該愛美。
美,是令人悅目的由內而外的一種氣質。
曾經讀過這樣的文字:老得好看。大致是人即使老了也要老得好看,也要使自己美。怎樣才是“老得好看”——是慈祥、寬容、樂觀、整潔。
慈祥,臉上不要有挑剔的形色,無論是對自己的兒女或他人的子女都一樣。
寬容,對什麼都看得開,不計較芝麻綠豆小事。
樂觀,能活到這把年紀,“看盡風雲變幻,得失不過如此”要開開心心,常帶笑容,歡度晚年。
整潔,頭髮梳理整齊,穿着乾淨,沒有氣味,令人見了舒服。
老了,能做到這樣,就是老得好看,老得漂亮。
寫至此,想起了兩次給書海的電話中,他告訴我瑞玲要去燙髮。一次是為參加北京先達校友會的十八周慶活動,另一次是為參加一月二十三日的團拜。
我很讚賞。她梳理穿着整齊去赴會,是對校友會和與會者的尊重,自然是需要好看,要美。這是她生活的一種品格,一種氣度。
寫至此,我想像着她樸素、整潔的身影。在我眼裏她是美的,從學生時代起她的文靜、平凡、氣度就使我受到感染。
有人贊過:先達那家的女人個個都像古典美人,也有人說過:“她一直還是那個樣”。
寫至此,她爽朗的笑聲迴響在耳際……
(五)記憶中的碎片
坐在對面的小姑娘為什麼每次帶着神秘的眼神抿嘴對她笑?笑誰?她低聲告訴她,有人老在盯着你。
於是,用一個大簸箕擋住那雙盯着她的眼睛。
一個上午,她經過走廊,走廊高高的草堆上傳來一個怯生生的又熟悉的聲音。那聲音像是一個命令,令她不得不駐足停下回應。
她家的曬台 對望去,是學校的整排課室,那第一個課室的窗內常有走動的身影,他望向她家的曬台 。
每到傍晚時分,金陵路上的電線總站滿燕子,有一家樓上的窗半掩着,她是全神傾聽啾啾的燕子聲還是在等待那個過路的行人?
幾次結伴野遊中,為什麼他總跟隨?
他惟恐她是非紅綠不分,陷入政治騙局而狀告校長。
他曾鼓勵她認真練習毛筆字好參加毛筆字比賽。
他幫助她組織好校內歌詠隊。
校園內小花圃的“椰殼花”樹下,那個着白衣黑裙的女孩羞怯地對着他的相機鏡頭留下了幸福的永恆。
他和她開始了字條傳遞,其中從未出現過“情”和“愛”的字眼,他們委實太幼稚。
他們開始相約清晨去散步。天微微亮,金陵路上那扇半掩的窗,她注視着十字路口,等待那個與她相約的騎自行車的人掠過。
他們,究竟是同學、同伴還是情侶?誰也分不清,他們從未牽過手,他們委實太年輕。
勇敢的年輕人,說服了她的大姐並牽引她奔向紅棉樹下的民主搖籃,然後把她留在了搖籃裏,任憑她對待那冰冷的失落。
她在民主搖籃裏,接受着深刻的溫暖的哺育。她成長了,她終於懂得了自己應該如何走下去時,他們分開了,沒有拖泥帶水,沒有任何解釋地無聲地結束了一切。
留下的只有那句:“我愛有山的風景”。
N年後重逢時,他已完全記不起曾說過的“我愛有山的風景”。如今,他全忘記了一切,一切寂然……。
摘自《香港簡訊》第96期


 小品                        
 做个快乐的地球人
      阿理
     生长在印尼,我们这一代是看着漂洋过海到印尼开枝散叶,深爱祖国念念不忘故乡的那些前辈老去,也看着没有历史包袱,完全不懂中文的同辈及年轻的下一代长大。
       在三十多年严禁华文的环境下成长的印尼华人,就算会讲华语,但很多对自己祖籍和中华历史文化的认识不深,而他们的下一代,虽然今时能在很好的条件下学华文,但是却了解不了曾祖父母对故乡的感情,老一辈对中华文化的执着。那些对他们说来是太遥远和陌生。
       其实,分散在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就算不知自己籍贯,连中文都不会讲了,民族特性却还是深植于血液中,世界各地的华人有各自特别的“ 颜色”。在各种场合领域,都可见到两岸三地四海五湖的华人“色彩”在闪耀。再说,不论你是来自何方的华人,是出生地的第几代移民也好,外国人看到的却是一样的“原”色。
       当人们一离开自己生长的国家,移民到了国外,都有同乡会,这是因为语言和生长背景相同的那种凝聚力,而华人之间还有出生地加城市籍贯姓氏之分。倒是艺术运动方面,超越国界。在异乡可以让人们扩展自己的生活圈子,无碍大家语言生活习俗不同,却有共同的目标。不少的人,移民他国,能很快地融入当地主流,有所贡献,对各种民族肤色都包容及一视同仁,再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回报社会,名副其实地当个地球人,大家同处一个星球, 同享一样的阳光月色,也面对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环保问题。地球人享有大自然的资源美景外,也有合力同心保护地球的使命。
      作为21世纪的华人,需培养宽广的心胸眼界,以和为贵,学会包容及欣赏人类七彩缤纷的“颜色”,领会宇宙万物的奥妙,丰富自己的人生。乐哉!
           摘自《永不消失的愛》


  夕陽絮語  
 雪梨三智猴
           凡夫
    牠們高高的蹲在雪梨城區的熱鬧的交通路口,一隻雙手遮住雙眼、一隻雙手塞住雙耳、一隻雙手緊摀住嘴巴,向行人示意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說。牠們是三隻智慧的猴子,可惜非真猴,而是三隻銅造猴;它們在那裡蹲了百多年,顏色已成銅青。
    每次到雪梨那最繁華熱鬧的城區(City),我總想到那三猴蹲著的地方去看看,看它們鑄造得栩栩如生的樣子,想它們想告訴我的話,我總會有所得,得到一生中常犯的德行誤失的反思。果然,它們是三隻智慧的猴子,符合他們的命名—The Three Wise Mongkeys。以上的「三非禮」,原來譯自英文的See No Evil、Hear No Evil 和 Speak No Evil。人人如能遵守和不犯此三禮,世界和諧,天下太平,
    我常以為中國是禮儀之邦,以中華傳統美德為自傲。但到了洋人的地方,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許多有關禮、義、廉、恥的東西,是如何的經不起考驗。到中國城裏看看,我們可看到垃圾隨地亂丟,到處地上有痰;我們可以聽到的是大聲喧鬧,以上吱吱喳喳的東家長西家短,還有的是令洋人反感的爭先恐後、不排隊⋯⋯這些髒亂、不講衛生、不守規矩,是洋人地方鮮少看到和聽見的。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喜歡來吃中國餐、看龍獅表演。
    不知是湊巧或特有安排,這三猴蹲守之處,竟然是東西文化色彩的分界點,那是喬治路和利物浦街的交界口。凡到過雪梨的人,不會不知喬治大街(George Street),也一定到過那裡。它是雪梨城區最長最繁華的大街道—上半段是高樓林立的金融中心,聚集了不少來自國內外大公司在此開設辦事處,也有多家領事館。最有名的購物及名牌中心的維多利亞樓(Victoria Building)和紀念戰爭英雄碑的瑪丁廣場(Martin Place)以及雪梨市府(Town House),都集中在此,是洋人聚集的高級商業區。下半段是亞洲人最多來來往往的地方,那裡由多條支路組成中國城(Haymarket China Town),中國餐廳、亞洲食品、美容中心、推拿按摩、電影院、麥當勞、肯德基等名牌飲食店、成人商店⋯⋯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也是遊人必到的地方。滿街黑壓壓的多是黑頭髮,洋人稱之為:澳洲土地上的外國人地方。
    三智猴背北向南,蹲在一棟古老建築物的門頂,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樓上是澳洲國家銀行,樓下是酒吧(Pub)。澳人喜喝酒,酒最能亂性,也是最難收口守德時。業者立三智猴於此,原只想提醒人們勿因喝酒誤事;但,在我看來,牠們更像三隻看門狗,護衛著澳洲的財富,也像孜孜不倦的老師,要學子向善⋯⋯。
                                           摘自《凡夫話語》


詩歌園地                  
诗四首
    椰加達   陳永和
哈利波特伏地魔
哈利波特伏地魔,安倍代身重作恶。冰冻尸骨七十载,西风吹暖今复活。
重开血口造灾祸,阴魂不散使挑唆。靖国神社求法力,大势鼓吹复军国。

学海无涯学识无边
满腹经纶是圣贤,才高八斗人中仙。学富五车怀满志,才华橫溢献人间。
学无止境道途远,求知造识心要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艑。

忍让是福
忍让是帖苦良方,事端总在话里藏。家和万兴求安乐,厚德载道福气扬。
宽容忍让勤培养,唠叨叫人厌气长。代购只因不相融,婆媳相煎自古唱。

夫唱妇随
唇亡齿寒两相依,嗑嗑碰碰增情意。夫唱妇随共甘苦,百年恩爱唱传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地上欲为连理枝。鸳鸯戏水永相伴,鹣鲽相爱共扶持。
  


專欄                               
谦  让
梁秋实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份小的,官职低的,垂著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佔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人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坐,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靦著一张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鷺鷥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著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夥人在热烈的让座,有一位扯著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著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闯在后面站著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双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假如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欄,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如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

    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 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话声明固辭不获要好得多。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殺进殺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摘自《雅舍小品》


123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