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书架 新书推介 查看内容

列宁作序《震撼世界的十天》序言

2016-11-14 15:35| 发布者: zjj| 查看: 1122| 评论: 0|来自: 张大永推荐

摘要: 列宁作序《震撼世界的十天》序言(附书评一篇) 约翰•里德 • 2016-11-06 列宁:我以极大的兴趣和不懈的注意力,读完了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我衷心地把这部著作推荐给各国工 ...
                 列宁作序《震撼世界的十天》序言(附书评一篇)
                                        约翰•里德 • 2016-11-06 

                                               


      列宁:我以极大的兴趣和不懈的注意力,读完了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我衷心地把这部著作推荐给各国工人。
 
列宁序言*
  我以极大的兴趣和不懈的注意力读完了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我衷心地把这部著作推荐给各国工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发行千百万册,译成各种文字,因为它就那些对于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事件,作了真实的、异常生动的描述。这些问题现在正在进行广泛的讨论,但是一个人在决定接受或拒绝这些思想以前,必须了解他所下的决定的全部意义。约翰•里德的这本书无疑有助于阐明这个问题,而这正是世界工人运动中的基本问题。
  尼•列宁
  写于1919年年底。
                 ——见《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2页。—译者

俄译本序言*
  《震撼世界的十天》——这是约翰•里德给这本精彩的书所加的标题。这本书异常鲜明有力地描写了十月革命最初几天的情形。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事件目录或文件汇编,这是一连串生动的情景;它们是如此典型,以致每一个参加过革命的人都不禁要回想起他亲眼看到过的类似情景。所有这些取自现实生活的画面,都再好不过地传达了群众的情绪—以这种情绪为背景,伟大革命的每一项行动就成为特别明白易懂的了。

  骤然看来,好像很奇怪,一个外国人,一个美国人,不懂当地人民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怎么能够写出这本书来呢?好象他每一步都会陷入可笑的错误,都会忽略许多本质的东西似的。
  有些外国人是按另外一种样子描写苏维埃俄国的。他们或者完全不了解这里发生的事件,或者只是摘取个别的而不总是典型的事件,然后加以概括。
  诚然,革命的目击者只是很少数的人。

  约翰•里德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他是一个极为热情的革命者、共产党人,理解这一事件和这一伟大斗争的意义。这种理解使他具有尖锐的眼光,而没有这种眼光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来的。
  有许多俄国人也按另一种方式描写十月革命,他们或者是评价十月革命,或者是作为事变的参加者描写那些枝节情况。里德的这本书提供了一幅真正的人民群众革命的总图画,因此,对于青年人,对于下一代的人——亦即十月革命对他们来说行将成为历史的那些人说来,这本书将具有特别巨大的意义。里德的这本书,乃是我们时代的史诗。
  约翰•里德把自己整个地同俄国结合在一起,苏维埃俄国对他说来是亲如故乡的。他由于伤寒而死在这里,并被安葬在红墙下。像约翰•里德这种描写过为革命捐躯者的葬礼的人,是理应得到这种光荣的。

  娜•克鲁普斯卡娅
                  ——译自俄译本,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7年版。——译者

著者序言
  这本书是写我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它只是想给十一月革命[1]提供一个详细的报道。当十一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和士兵夺取了俄罗斯的国家政权,并且把它转交到苏维埃手里。
  当然,这本书大部分是描述首都兼起义中心的“红色彼得格勒”的实况。但读者必须知道:在彼得格勒所发生过的事,是以更为猛烈或较为缓和的强度,陆续在不同的时间内,几乎完全同样地在俄罗斯各地重演着的。

  这本书是我目前所正在写的几部著作中的第一部。在本书的取材方面,我必然限定自己只使用那些我所亲身观察到和经历过的历史事件的实录,以及那些有可靠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为真实的记载。开头两章简略地摘要说明十一月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我知道这两章是难读的,但它们对于以下各章的理解却很必要。
  有许多问题会在读者头脑中产生。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布尔什维克所建立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政治机构?如果说布尔什维克在十一月革命之前曾经为立宪会议而斗争,为什么他们后来又用武力把它解散掉?如果说资产阶级直到布尔什维主义的危险变得十分明显以前还反对立宪会议,为什么他们后来又拥护它呢?
  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的许多问题,在这里都不能解答。在我的另一部著作——《从科尔尼洛夫的叛乱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中,我追述革命的进程,直到与德国媾和为止。在那部书里面,我解释了那些革命团体的起源和作用,人民情绪的演变,立宪会议的解散,苏维埃国家的组织机构,以及布列斯特和谈的经过和结果。……
  在讨论布尔什维克的兴起时,必须知道俄国的经济生活和俄国的军队并不是在1917年11月7日才解体的,而是远在许多岁月之前,从1915年即已开始的那一过程的必然结果。那些控制着沙皇宫廷的腐朽的反动分子,千方百计地从事于破坏俄国的工作,为的是要与德国单独媾和。前线上武器的缺乏,造成了1915年夏季的大退却;军队中以及各大城市中粮食的缺乏;1916年制造业和运输业的瓦解——所有这一切,我们现在才明白都是他们巨大破坏阴谋的一部分。那种破坏行为,刚好及时地被三月革命[2]阻止住了。

  在新政体成立后的头几个月,尽管有一些大革命时期的混乱,但当世界上一亿六千万受压迫最深的人民一旦获得了自由。国内情况和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都有所改进。
  不过,“蜜月”的时间是短促的。有产阶级仅仅要求一个政治革命,这个革命会把政权从沙皇手中拿过来交给他们自己。他们要求俄国能像法国或美国那样,成为立宪制的共和国;或者能像英国那样,成为立宪制的君主国。然而在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却要求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工人和农民的民主政体。

  威廉•英格利希•华林[3]在其所著《俄罗斯的信息》(那是一部叙述1905年俄国革命的书)中,很精辟地描绘了那些后来几乎是全体一致拥护布尔什维主义的俄国工人们的心理状态:
  “他们(劳动人民)看到:即使是在自由的政府之下,如果政权落在其他的社会阶级手里,那末他们可能还会继续挨饿。……
  “俄国的工人们是革命的,然而他们既不是粗暴的,也不是死背教条的,更不是缺乏智慧的。他们准备在街垒中去战斗,而且他们已经研究了这种战斗,并在全世界工人中独自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学会了这种战斗。他们准备并且甘愿同他们的压迫者资产阶级决一死战。但他们并没有忽视其他阶级的存在。他们仅仅是要弄清楚:在那日益逼近的决死的斗争里,那些其他的阶级是站在这一边呢还是站在那一边。……
  “他们(工人们)都同意,我们的(美国的)政治制度比他们本国的政治制度更可取。然而,他们并不十分渴望把一个暴君换成另一个暴君(即资产阶级)。……
  “俄国的工人们成百上千地在莫斯科、里加、敖得萨被击毙,被处死,成千上万地被关在俄国各地的监狱里,被流放到沙漠地带和北极区里去,并不只是为了要换取像哥特菲尔德和克利波克里克[4]的工人们所享有的那点靠不住的权利呵。……”
  因此,在俄国对外战争的中途,政治革命发展为社会革命,这个革命的顶点就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沙克先生是美国反对苏维埃政府的“俄国情报局”的局长,他在《俄罗斯民主制的诞生》一书中就这样说道:
  “布尔什维克组成了他们自己的内阁,以尼古拉•列宁为总理,列昂•托洛茨基为外交部长。几乎紧接着三月革命之后,他们掌握政权的不可避免性即日益显著。三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就是他们稳步成长的历史。……”
  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常常强调俄国工人的“愚昧无知”。如果说他们缺乏西方各民族那样的政治经验,那倒是真的。然而,他们却在民间组织里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1917年,俄国的消费合作社就拥有一千二百万以上的会员;而苏维埃本身就是他们的组织天才的惊人表现。此外,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实际运用方面,全世界也许还没有一个民族像他们那样受到过如此良好的教育。

  威廉•英•华林这样指出他们的特点:
  “大部分俄国工人都能读书写字。因为多年以来国家一直都是处于如此动荡不安的状态中,所以他们有这样一种良好条件,即那些担任领导工作的不仅有他们中间的才智之士,而且有一大批具有同样革命性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抱着追求俄国政治和社会新生的理想而转变到劳动人民这边来的。……”
  有许多著作家硬说俄国革命的最后阶段纯粹是那些“可尊敬的”社会人士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粗暴攻击所进行的斗争,以此来为他们对苏维埃政府的敌意作辩解。然而,实际上正是那些有产阶级,当他们看到人民群众的革命组织的力量日益强大时,就决心来破坏这些革命组织,并阻止革命。为求达到这个目的,那些有产阶级最后竟采取各种丧心病狂的措施。为着要颠覆克伦斯基内阁和苏维埃,他们就瓦解了运输系统并且挑起了国内的混乱;为着要搞垮工厂委员会,他们就关闭了工厂,并且把燃料和原料转移别地;为着要破坏前线上的军队委员会,他们就恢复了死刑,并默许军事上的失败。
  所有这一切,都是燃起布尔什维克燎原之火的最好燃料。布尔什维克的答复就是,鼓动阶级斗争,宣布苏维埃高于一切。
  这两个极端,各自得到其他一些小党派的全心全意或半心半意的拥护。而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那些所谓“温和的”社会主义者——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和几个较小的政党。这些党派也受到有产阶级的攻击,不过由于他们所持的那一套理论,使他们丧失了招架之力。

  粗略地说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认为俄国还没有在经济上成熟到足以进行社会革命的程度,所以只能进行政治革命。按照他们的解释,俄国人民群众还没有锻炼到足够夺取政权的程度。任何这样做的企图都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反动,而一些狠毒的投机分子就会借此复辟旧政权。所以到后来,当那些“温和的”社会主义者被迫去掌握政权时,他们却不敢运用这个政权。
  他们认为俄国一定要经过象西欧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阶段,而最后和世界上其他各国一道,进入到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他们就很自然地赞同资产阶级的意见,主张俄国必须首先变为议会制的国家,虽然是要把西方的民主政体加以某些改进。结果,他们就坚持要在政府中与有产阶级合作。
  从这一点出发,再滑出小小的一步,就是拥护有产阶级了。然而,“温和的”社会主义者需要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却不需要“温和的”社会主义者。于是就造成这样的结局:当那些有产阶级变得愈来愈顽固的时候,社会主义者的部长们就不得不步步退让,逐渐地放弃了他们全部的政纲。
  而最后,当布尔什维克起来推翻这种完全虚妄的政治妥协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就站在资产阶级方而作战了。……今天,几乎在世界各国,都还可以看到这种同样的现象。
  就我看来,布尔什维克不仅不是一个破坏的势力,而且是俄国唯一的具有建设性政纲并且有力量将之推行于全国的政党。如果当时他们没有接管了政权,那末我几乎丝毫不怀疑: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就会在1917年12月占领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而俄国也就会再度遭受沙皇铁蹄的蹂躏。……

  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的一整年,还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布尔什维克的起义是一个“冒险的行动”。它确实是一个冒险,而且是人类历来所从事过的最惊心动魄的冒险之一。布尔什维克领导着劳动人民,以疾风骤雨之势冲上历史舞台,把一切都孤注一掷地放在他们既宏大而又简单的希望上。现在,专门机构已经建立起来,把大庄园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工厂委员会和职工会在执行工人监督生产的任务。在每一个村、镇、市、区和省,都有工人、士兵和农民的代表所组成的苏维埃,准备担负起地方行政的工作,
  不论人们对于布尔什维主义的观感如何,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之一,而布尔什维克的兴起则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正如历史家们搜求那些关于巴黎公社史实的巨细无遗的记载一样,他们也想知道1917年11月在彼得格勒所发生的事情,想知道当时是什么精神鼓舞着人民前进,以及那些领袖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正是为了这一点,所以我写了这本书。

  在实际斗争里面,我是爱憎分明、决非中立的。但在叙述那些伟大日子的历史时,我却力求用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记者的眼光来观察事变,务求把真实的情况记载下来。
  约翰•里德
  1919年1月1日,纽约。

  --------------------------------------------------------------------------------
  [1] 即“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即公历1917年11月7月。—译者
  [2] 即1917年的二月革命。-译者
  [3] 威廉.英.华林(1877-1936)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所著《俄罗斯的信息》,1908年在美国出版。—译者
  [4]哥特菲尔德是美目内华达州的一个矿区;克利波克里克(跛子沟)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矿区:在这两个地区,都曾发生过工人反抗资本家的激烈斗争。—译者

附书评:二十世纪影响深厚、最重要的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天》
  作者:阿雫

  如果我知道《国际歌》曾已那样的方式在那里响起过(1917年11月7日),我每次唱起它的时候心情就会不一样。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呢。《震撼世界的十天》。累死人,满世界找那个《葬仪进行曲》也没找到,还是不知道是和谁有关。
  “突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大家哼着哼着,很快就汇成流畅而高亢的《国际歌》来。有一位头发灰白的老战士感动得象小孩一样地呜咽着。亚历山大娜•柯仑泰很快地眨眨眼把眼泪收住。那嘹亮的歌声翻翻滚滚,震动着大厅,迸出了门窗,消失在那静寂的天穹里。“战争停止了!战争停止了!”有一个在我旁边的青年工人这样说,他脸上流露出喜悦的光芒。唱完了《国际歌》,当我们在一种不知所措的沉默中站着的时候,会场后面有人喊道:“同志们!让我们来纪念那些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于是,我们开始唱《葬仪进行曲》。那深沉的、忧悒的、然而却是悲壮的歌声,是多么扣人心弦,多么富于俄罗斯的民族情调呵!《国际歌》毕竟是外来的风格。这《葬仪进行曲》似乎才是俄国被压迫人民的真正灵魂。那些被压迫人民的代表们正坐在这座大厅里,依照他们那朦胧的憧憬来缔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也许还远不止是俄罗斯呢!

  你们牺牲在那决死的斗争里,
  为了人民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光荣……
  你们捐弃了你们的生命和一切亲爱的东西,
  你们在可怖的监狱里煎熬,
  你们被套上镣铐去流放……
  你们默默无言地套上了镣铐,
  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
  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远远胜过枪刀……
  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出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
  那个时代已经临近,
  专制制度将要崩溃,
  人民就要奋起,
  伟大而自由!
  永别了,兄弟们,你们选择了一条高尚的道路,
  千百万新的战士会踏着你们的足印,
  准备去受苦受难,去牺牲……
  永别了,兄弟们,你们选择了一条高尚的道路,
  我们谨在你们的墓前宣誓,
  为了自由和人民的幸福去进行战斗和工作。……

  就是为了这个,三月革命的烈士们长眠在那冰冷的马尔斯广场的兄弟冢里;就是为了这个,成千成万的人死在监狱、流放和西伯利亚的矿井中。革命并没有如他们所期待地那样到来,也没有象知识分子所想望地那样到来;但它却终于到来了——它粗犷,强劲,不拘形式,鄙视温情;然而这却是真正的革命呵……”——《第五章 勇往直前》
  太伟大的作品了!用复杂还原复杂,即使自己是站在革命一边的,还是可以看到各种言论,不因自己的立场而屏蔽反对者的话语!文字也没有话说,让人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现场。厉害,我很想知道我们国家有没有类似的历史书籍?就记得高中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念的武昌起义的事情(那是什么书?),也是身处其中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只一团混乱的感觉。当时给我很大震撼,因为真相竟然是那样的,和历史课本完全两样。历史课本永远那么沉闷,背那些规定好的条条例例,正在发生中的历史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进入历史!后来看《细说民国》,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他们不知策划了多少各式各样的暴动起义,真是不可胜计,只有最后这个成功的被我们记住了,并一直纪念。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孙中山是真的伟大,百折不挠。要说历史的必然,也是这些人内心信念坚定不移并为之不断努力的巨大力量形成的。《震撼》里面你看各个党派吵得不可开交,布尔什维克也并不是完全有把握领导这个革命的胜利的。而且各种谣言满天飞,把人们的是非都搅浑了。最终为什么革命会胜利呢,还是普通人的心之所向,不是武力在谁手中谁说了算。

  “当我们从斯莫尔尼走出来的时候,外面阴云密布。天色昏暗。在那灰白色的天弯下,四面八方工厂的汽笛都在嘶鸣。那是一种凄厉的惊心动魄的声音,充满着凶恶的预兆。从工厂里,成千成万的男女工人蜂拥而出;从人声嘈杂的贫民窟里,倾泻出成千成万衣衫褴褛和受尽了苦难的人们。红色的彼得格勒在危殆中!哥萨克兵就要来了!工人们浩浩荡荡地穿过穷街陋巷,从南方和西南方朝着莫斯科门走去。他们之中有男子、妇女和儿童,大家都背着枪,扛着铁镐、铁锹和一锩锩的铁丝网,他们的工作服上缠着子弹带。……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城市曾经涌现出这样人山人海的自觉自愿的群众呵!他们象汹涌澎湃的怒潮一样,一浪推着一浪向前迈进,其中还夹着一些士兵的队伍、大炮、大卡车、马车——革命的无产阶级正在用他们的胸膛来保卫这工农共和国的首都!”——《第七章 革命的前线》
  看得我眼睛都湿润了。我为了这样的革命而激动,但不是盲目拥抱一切使用暴力的行为,后来在这样伟大革命中孕育的苏联,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但这十天中,布尔什维克确曾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力量,为了最底层的劳动者在代言,而且在那种情形下,任何中庸妥协的路线都行不通,必得你死我活。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我对人类历史上屠杀其他种族的事情会感到十分耻辱,为了这样的人性中抹不开的黑暗。同样,又会为人类终于战胜不正义的行为重新回到秩序与和平感到欢欣鼓舞。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宿命,在人性的正反两面不断斗争中一次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俄国、中国、美国,各自有独特的国情,民族性格,历史因素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进方式。我觉得大家不必非要都一样的制度,而是各自进行不同的实验。真理不在对与错,而在于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不停的有新的问题,永远让人应接不暇。矛盾永远存在。希望也是。

  我还是拥护更自由民主的氛围,即使大家意见相左,这是肯定的,大家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相信自己看到的,那么在辩论中,才可以形成一种多方利益均衡的情势。相反,对于专断独裁的,往往最终走向灭亡。另外就是教育,普通民众的教化。什么层次的人、需要怎样水平的教育,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明白。至于网络,我觉得对于自由民主的真正形成大有好处的。很有意思的象是:
  “我们闯到街上去看看。就在车站门口。有两名士兵拿着安上刺刀的步枪在站岗。他们周围聚集着约一百名商人、政府官员和大学生。这些人气势汹汹地对士兵们大吵大嚷,肆意谩骂。那两名士兵就象是受到冤屈的小孩一样,感到很尴尬和委曲。
  有一个高身材的青年,穿着大学生制服,带着傲慢的发情,在带头向士兵们进行攻击。
  他用一种盛气凌人的语调说道:‘我想。你们会认识到,拿起武器来残杀你们的兄弟,你们就成了被卖国贼和杀人犯所利用的工具了,是吗?’
  那士兵一本正经地答道:‘哦,老兄,你不懂得呵!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有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我们是——’
  大学生粗暴地打断了士兵的话,说道:‘哦,这些蠢活我都听厌了!象你们这样一群无知的农民,不知从什么人的嘴里学了几个新名词,然而你们并不知道那些名词的涵义。你们就象一群学舌的鹦鹉,不过是随声附和罢了!’那群人哄笑了起来。大学生又继续说道:‘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我老实告诉你,你们正在为之奋斗的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这不过是明显亲德的无政府主义。’
  那士兵急得额头上直流汗,答道:‘哦,是的,我晓得。你是一位受过教育的人,那很容易看出来,而我却不过是个老粗。但就我看来——’
  大学生又用轻蔑的口吻抢着说道:‘我想,你以为列宁是无产阶级的真正朋友吧?’
  那士兵被逼得很难过,答道:‘是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大学生说道:‘那末,我的朋友,你知道不知道列宁是由德国用一辆密封着的火车送回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列宁从德国人那边领取金钱?’
  那士兵倔强地答道:‘那些我不太清楚。但就我看来,列宁所说的就是我所要听的,而所有的普通人民也都和我一样。目前存在着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大学生说道:‘你是一个傻瓜!我的朋友,我为了搞革命活动,曾经在施吕塞尔堡坐过两年监牢,那时候你还在枪杀革命者并且高唱《上帝保佑沙皇》呢!我的名字叫瓦西里•格奥尔基维奇•帕宁。你听说过关于我的事吗?’
  那士兵谦卑地答道:‘对不起,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你的事。不过我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你也许是一位大英雄。’
  大学生用充满了自信的口吻说道:‘我是的。而且我是同布尔什维克誓不两立的。布尔什维克正在毁灭着我们的俄罗斯,正在毁灭着我们争取自由的革命。关于这一点,你现在怎么解释?’
  那士兵搔着头,带着搜索枯肠的苦脸,说道:‘我根本就解释不了。就我看来,事情是十分简单的——不过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看来只有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大学生咆哮道:‘你又来死背你那一套愚蠢的公式了!’
  那士兵毫不动摇地继续说道:‘——只有两个阶级。无论什么人,不是站在这一边,就是站在那一边……’” ——《第七章 革命的前线》

  这是不是也是一个悖论呢,无产阶级与受教育阶级之间,不能调和?我想到那天在企鹅姐姐家和刘gg关于死刑的争论。《震撼》里不止一次的提到人们对于兄弟相残的恐惧,对革命带来的对传统和艺术的破坏的痛心疾首,可是如果不能忍受的话,怎么将革命进行到底呢。对少数反革命的心慈手软就是对普通大众的狠下毒手,是这样么?我说,取消人身自由政治自由就好了么,可他们还要杀一儆百。书里也有苏维埃这边的士兵杀红眼,随意杀害俘虏的描写。在这种情况下,无疑人的最直接的感觉占了先机的。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时间这些俄国人是彬彬有礼、羞怯而高尚,和骑士风度的。很想知道中国人的表现会是怎样,要找这方面的书。
  “在深夜时分,我们走过那些空寂无人的街道,穿过伊伯利安拱门,来到克里姆林宫前面那伟大的红场。在朦胧夜色中,圣瓦西利大教堂显得巍峨奇谲,它那色彩鲜艳、盘曲而上、雕着花纹的圆顶依稀可见,没有半点损坏的痕迹。……在红场的那一边,矗立着黑黝黝的克里姆林宫的钟楼和宫墙。在高高的宫墙上,有些被遮住了的火光闪烁着橘红色的光芒。从宽阔的广场对面传来了人声,以及铁镐和铁锹的声音。于是我们走了过去。
  靠近墙脚下,高高地堆积着山丘一样的泥土和岩石。爬上那些土堆,我们看见下面挖了两个大坑,深约十至十五英尺,长约五十码。在几堆巨大篝火的光焰下,有几百名士兵和工人正在那里掘土。
  有一个青年大学生用德语和我们交谈。他解释道:‘这是兄弟冢,明天早上我们就要把五百名为革命而牺牲的无产者安葬在这里。’
  他领我们下到坑里去。人们用飞快的速度挥动着铁镐和铁锹,上面的土堆逐渐增高。大家都在默默无言地工作着。顶上是满天星斗,古老的克里姆林宫的宫墙高耸云霄。
  那位大学生说道:‘我们要把我们最敬爱的人安葬在这个神圣的地方,安葬在这全俄罗斯最神圣的地方。这里是历代沙皇的陵墓,但我们自己的沙皇(人民)将在此长眠。……’他有一只胳膊缠着绷带,那是因为在战斗中受了枪伤。他注视着他的伤口,说道:‘你们外国人老是瞧不起我们俄国人,因为我们曾经如此长久地容忍着一种中世纪式的君主政体。但我们认为;沙皇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暴君;资本主义制度更为残暴,在世界各国,资本家都是太上皇。……俄国革命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

  当我们离开的时候,那些在墓穴里掘土的工人们已经精疲力竭了。尽管天气很冷,他们还是冒着汗珠,陆续疲乏不堪地从坑里爬上来。而从红场对面又有一大阵黑魆魆的人群跑过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涌进坑内,拿起了掘土的工具,又开始一声不响地在挖掘着、挖掘着。……
  就这样,通宵达旦,一大批一大批人民的义务劳动者轮流替换,始终保持着飞快的速度。当曙光照耀在那一片蒙着白雪的伟人的红场上时,那张着大口的土黄色的兄弟冢穴已经完全挖好了。”——《第十章 莫斯科》
  这段不禁惹人唏嘘,里德一定没有料到,自己身后也被埋葬于克林姆林宫外红墙下的这里,“俄罗斯最神圣的地方”。理想虽终究幻灭,但理想却曾如流星般划过人类的天际,至少在那短暂的一瞬,照亮大地。看见的人,为之震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没有完美的结局,只有永恒的感召。后辈小子读书,每每为前人动容。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责任编辑:晨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