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3期)

2016-12-14 10: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345| 评论: 0|来自: 先达先华校友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3期 www.siantarpeople.org
第二页

回憶錄先達的往事只能回味(三)
先達   彬彬

     我愛懷舊,懷舊帶來了愉悅,也觸動了懷舊的情結,令人傷心。回顧那已逝去的歲月和時代背景,回味那年代的生活氣氛。在回憶中我尋回逝世的時光。
     先達人才輩出,無論過去和現在,先達人是好樣的,比起他們,我太渺小了。自從「先達往事只能回味」刊登在報上,得到讀者的共鳴,希望我會再寫先達的往事,而生活經歷不豐富的我,只能想到什麽,就寫什麼了。
     先達建市於1871年,已有143年的歷史,先達共有6個區,29個鄉村。面積79.97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人,是二級城市,華人8萬。先達小城故事多,具有獨特的人文社會現象。先達出名人,是散居世界各地,先達人深深眷戀的故鄉。
     在印尼人民爭取獨立的烽火歲月,先達許多華人青年同印尼人民肩並肩,出入高山叢林,消滅荷蘭、日本侵略者。1937年中國全力抗日,先達華僑義憤填膺,同仇敵愾。向僑胞募捐,捐資捐物,支援祖國抗日。不少先達熱血青年,奔赴祖國戰場,而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先達青年鄭欽美是唯一參加志願軍的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華僑海外孤兒的歷史。1950年中印建交後,先達華人心向祖國,送兒女回中國深造,建設祖國,振興祖國成了當時華僑的政治主流。
     雅加達是先達人聚居最多的地方,特別是在Muara Karang 一帶。隨處可聽到悅耳動聽的先達國語。在生意場上流傳著有趣的說法:雅城人怕棉蘭人,棉蘭人更怕先達人,其實只是開開玩笑而已。從善意來講是外地人對先達人拼搏精神的稱讚。
     小時後先達的小吃,令人難忘,那沿街用廣東話叫賣豬腸粉的廣東阿叔、太子街的 Pecel、火車站的 Rujak、日裏戲院斜對面的 Panggang Sotong、海南人咖啡店前的 Soto、Kampung Keling 的油炸粿、南京街的雲吞麵;還有印尼人用手推車賣的 Bandrek、Es Potong、Sate、Teng Teng 等等。
     如今我們只能在記憶中去咀嚼當年的美味。想起了當年先達的馬車、牛車,那熟悉的馬鈴聲、牛叫聲,Sado 馬車車主揚鞭的吆喝聲,這一切都已成了遙遠的回憶了。
     歲月如水,生命如歌。先達情比海深、先達情比山高、先達情絢麗多彩、先達情刻骨銘心、先達情如高山翠松常青。但是先達在歲月中演變,今天的先達年輕人已認不出先達的海外遊子。而遊子重返先達也看不到了當年的先達。我們這些在 Go Kha Khi 玩,不穿內褲在河裡游泳的 Anak Muda。今天是老態龍鍾,滿頭白髮,回到先達就像投進了母親的懷抱。但願先達依舊是淙淙的清溝水,靜靜的小山城。先達河長流不息,小清溪水魚兒悠游。
     先達的山水養大了我,感恩父母的哺育之恩。永不忘老師們給我文化,教導了做人的道理,不迷失方向。當年我們風華正茂,如今是兩鬢斑白。所謂山川社稷年年在,人老何曾轉少年。如今先達人各行各業異軍突起。為社會與印尼國家作出貢獻。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熱愛印尼祖國!


   邻居叔叔     
 苏淑英
        十二岁那年我们搬家了,由后街搬到大街。那时候,住上大街不容易,恰巧屋主有急用便忍痛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
         住进新屋后可方便多了,首先靠近学校,上学的路程縮短了,上课钟一响,才一溜烟从家里冲到学校也来得及,其次是隔壁经营一间杂货店,日常用品完了在隔壁买便是。
         隔壁叔叔比我爸小一岁,为人和蔼可亲,风趣健谈,喜欢谈时事,隔着一层板壁,可以听到每天凌晨必收听BBC电台。
         我最喜欢到他店里买东西,顾客不多时他会与我聊天,总觉得与他聊天获益不浅,他谈的是人生哲学,课堂上所没有的。叔叔也时常鼓励小孩子要努力学习。
         隔壁叔叔的太太是个贤内助,整天忙里忙外,从无抱怨,每次见到她都是满面笑容,对邻居更是和睦相处,时常可以尝到她自制的美味糕点。
         他们有位年纪比我小一岁的女儿,像她妈妈一样能干,小小年纪便学会织绒衣,煮椰汁香蕉及烘焙蛋糕,有时候做错了,她妈妈并不责备,只在旁指正,让我羡慕死了,我妈恰恰相反,做错事就不由分说地赏个“手指功”在头上,或者唠唠叨叨念个不停,所以做什么事都战战兢兢,而我爸则不同,从不打骂孩子,对孩子总是疼爱有加,谆谆善诱。他不同意妈用暴力对待孩子。
         有一回,爸不在家,妈正发脾气打骂孩子,我和弟妹们吓得抱成一团,又哭又喊,隔壁叔叔闻声赶来,劝妈妈别用暴力对待孩子,这种教育是反效果。妈妈感到不好意思,自此以后妈改变了教育方式,我对隔壁叔叔感激不已,从此免了皮肉之苦。
         国庆节即将来临,老师派几位同学到各商店募款,我与小晶一组。哎!这是一个难题啊!我一向木呐不擅说话,小晶更不行,我俩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突然灵机一动,想起隔壁叔叔,便拉着小晶往隔壁走去,隔壁叔叔正坐在账桌前拨弄算盘,抬头见我和小晶满面尴尬地站在面前,便笑问何事,我嗫嚅地说校里需要捐款,他二话不说,拉开抽屉,取出为数不少的钱给我,这令我受宠若惊,连声向他道谢。成功了第一步,满怀信心地迈向其他目标。那天,我们的募款成绩相当好,获得老师的赞扬。
         有一回,隔壁叔叔买了一辆摩托,当时对于小镇来说这可是大事,拥有摩托车的人屈指可数。傍晚关了店,隔壁叔叔便骑摩托车载着他的儿女们轮流逛逛,我和弟妹们坐在家门口,羡慕地望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述说坐在摩托车上的快乐感受。
         直到叔叔载完了他的子女后,发现我们正睁大眼睛,渴望的眼神表露无遗,便招呼我要不要试试,犹豫片刻,叔叔见状,慈祥地拍拍后座,“别怕,上来试试吧!”我鼓起勇气坐上去,叔叔发动引掣,车子在隆隆声中往前冲,我紧紧抓住座垫把带,深恐摔下来,渐渐地不怕了,睁开紧闭的双眼,只见街道两旁的房屋风驰电掣地往后退,晚风吹得脸上凉飕飕的,心里却是热烘烘的,那分兴奋快乐真是难以形容。绕着街道一圈后回到原点,接着弟妹们也轮流享受叔叔的摩托车。这天晚上,我怀着甜蜜的心情入睡,梦里还乘坐摩托车呢!
        时光荏苒,转眼初中毕业了,小镇没有高中课程,得到棉市升高中,而我爸的事业遭遇难题,正与合伙人闹纠纷,无能为力供我升学,眼看其他同学都做好准备了,我只有黯然神伤,无言以对。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我幸运的获得了升学的机会,爸妈终于答应了,看看爸那为生活拼搏而憔悴的脸,在欣喜之余又有一种愧疚,内心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莫辜负了爸妈的期望。
        隔壁叔母听说我将到棉市升学,也替我高兴,临走前送来一大包日用品,有香皂,牙膏,牙刷,毛巾,簿子等,足够用半年。
   并嘱咐我在外要保重,也给了我她住在棉市小叔家的地址,有什么需要可以去找他们,让我感动不已。
         在棉市升学就住在学校里的宿舍里,有好多来自各地的学生。每个月的费用爸托隔壁叔叔寄给我,由叔叔在棉市读书的大儿子到学校交给我。
         时局动荡,读了不到一年学校便被关闭,不得已结束这段求学生涯。
         隔壁叔叔及叔母后来成了我家公,家婆,我便是他们的大媳妇。

          
嫩嫩綠綠剛發芽  
沈華英
    偏就愛上兩歲嬰兒的那份清純、那份柔美、那份靈秀、那份細緻、那份好奇、那份淘氣、那份不在乎。明明聲音都嘶啞了,仍和他們一起唸、一起唱,居然無怨無悔。正因如此,當年青春神采飛揚地回答一句:「可愛的是小生命」。卻給他帶來一份靈感而寫下《小天使》的詩歌。
     對著那些圓圓粉紅的小臉,你無須以「變臉」來掩飾心頭的不安。你的悲傷、你的懊喪、你的不滿、你的氣憤,隨著你迷朦的眼眸和清亮無邪的目光對流時,自會產生一種把傷身傷神傷腦筋的殺傷情緒消弭的電解出現。接著,就會驚訝剛剛你還認為絕對值得大哭一場的事,竟是如此地微不足道。於是,把滿滿填胸的「怨尤」抽掉,熊熊焚燒的怒火撲滅,更奇的是:你發現早已準備好三天將咽不下一顆飯粒;半個月內日夜無法成眠的一大筐不如意事,竟然忘得一乾二淨!
    他們的笑容是如此的燦爛明亮,自慚不如的太陽只好悄悄收斂它的光輝。他們的笑聲是如此地優美悅耳,是人間最最自x然動聽的天籟,永給你清新的陶醉⋯⋯。陶醉的後果是你再也忍不住咯咯地笑,因而旁人懷疑你是否有一顆極不清新的腦袋。
     他們超音階的尖叫,直震得圈圈漣漪柔柔浮泛的心湖,霎那連連掀起滔天波瀾,把僅存的一絲詩意全給淹沒掉。那不可思議的嫩嫩童音,隨時將你的鐵石心腸銷溶,再神奇地轉化為一堆甜蜜蓬鬆的棉花糖⋯⋯
     響亮的哭聲絕對是古老國樂和西洋管弦樂倉猝搭配的變奏曲,扣人心弦,感動得你恨不得就此把耳孔堵平。就在眼淚和鼻涕相和糊成一團面膜時,一顆糖或一小半杯的霜淇淋,隨時可將最高音階急降至零調,且調降得如此地和諧,不著一絲牽強的痕跡,讓樂隊總指揮慚愧得直低頭。
    你還得有掰開八爪魚糾纏的絕招,當他們手腳並用緊夾著你不放時,這是在考驗你應變的能耐有多沉多快。
    值得一提的是需具備在一分鍾內扮小貓叫、小狗逃、老鷹飛、青蛙跳、火車嘟嘟走,扮啥像啥的精湛演技和勇氣。更謹記不可或缺的「百折不撓」的精神。你教他拼圖,圖未拼齊,他拆亂,由於你自認有可貴而高雅的耐心來感化他,於是你再拼,他再拆。你再再拼,他再再拆⋯⋯你再再再拼⋯⋯。他淡然看你一眼——「這傻瓜」,然後轉身走了,找他的小玩意兒去了⋯⋯。
                           摘自《文苑拾粹》
   

  
从“肉头壳”谈起 
 先达 成城
上了年纪的我族华裔,有人可曾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社中有人称全盘不会讲华语或方言的华裔为“肉头壳”。而且这三字也曾经成了这一族人的代名词。怎么会是“肉头壳”呢?这句话源于华语中的“猪头肉”。
人家华语不通则按照印度尼西亚语法直译,但印度尼西亚语法在同一词意比较华语,字句往往会持相反的排比。印度尼西亚语“肉”字在前,“头”字在后,“皮”字说成“壳”,这样而已。这一族群那时期以爪哇岛和苏西为最多。
我认为这句话带有贬义。所幸几十年后的今天,已销声匿迹。也是吧,今非昔比,这般人大约深藏不露,深懂华语的不知有几许?甚至中文造福比谁都强,所以,这句“三字经”可不能乱说以至一枝竹竿打翻一船人。
    回首今日苏北华社所操的华语;先达国语也好,棉兰式的福建方言也罢。都参杂了许多的印度尼西亚语句。不奇怪吧!那是环境使然。可是有越用越多的趋势,时日长久下去,岂不成了现代的“肉头壳”?
且看这独树一帜的先达国语,也不单纯,那些ini、itu、tapi、kalo;sampah;buang;sayang;salah 等等随手粘来的字句,都早已成了先达国语的组成部分。不知觉地人人都在讲,习惯成自然,无伤大雅就好。但接下来有一个问题,要问这先达国语还能传承到几时!现在看来,这独特的语言沟通,先达华社彷佛已分成两派。中年以上的人确尚保持着讲先达国语,且听青少年的另一派十之八九都用棉兰式福建方言沟通,这种语言在先达满城飞了。日久下去,这先达国语会遭受失落的挑战,你说呢?而我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不信,请亲临其境,注意听一听、看一看,便可分晓!
     棉兰式的福建方言,正像先达国语那般的中印文混着讲,时代进步了,语言沟通上也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进步态式!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句最普通,相信每个人都会说的方言语句,好像是蓄意的把它改了:且听,“要去哪里?”说成“要去 mana ?”“从哪里来?”说成“Dari mana 来?”。一句“不是”说成“Bukan”。这里再举一例,两个华妇的对话,其中有一句是:“Wa pesan babi kecap dua porsi。”,句子中只有一个“wa”字带有华语韵味,你说,这是一句福建话吗?至于其他印度尼西亚语词,取代福建方言的不胜枚举,数也数不清。
     现时,福建方言的沟通中,又有一句“世说新语”。咋一听,会造成误会。且听:“一盏灯放置在桌上”说成“一盏灯放在桌子楼上。”“家住在 Jl. Sutomo 街的上段路。”说成“家住 Jl. Sutomo 楼上。”又有两个华人的对话,其中一句:“XX 的裙太短,cuma 盖到 bagian lutut 的楼上,连 paha pun 给人看到,很没 malu!”这是现代福建方言的一部分。可这“楼上”改掉“上面 / 上方”。我呢,感觉趋于滥用,很不伦不类吧。用上方言土语自不必说,但要改得四不像,看是不行的。顺带一句,请问真正有楼梯(或石阶)的楼上 / 上方,又叫什么?
     五花八门的社会里,语言沟通随环境也会复杂化。变成只要沟通流畅能懂就行,什么华语、印度尼西亚语、外来语、自创语等等,炒成一盘“杂拌菜”都行。但是一点,终归统一不可忘的就是华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的认知。

我们说这“肉头壳”吧,他们讲华语可以输于你,可是他们对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节气都会浓重纪念。以至节气以外的七夕牛郎织女华式情人节,九九尊老敬贤的重阳节,不会比我们懂得少。反过来这里举一例:中秋节刚过。我棉兰一位30余岁的朋友,他是一位能说会道,福建方言是他的强项。就有此一问:“前几天,我买了两盒饼,饼里面 masing2 都有 telur kuning;还有榴莲味。很好吃,一盒 cuma si 四块,但价钱很贵!不知是什么饼?”。我以为在这一节骨眼上,他连“肉头壳”都不如,更遑论能懂中秋节。
     大约在三、四年前吧,我在本地的某一华文报刊,读到一则为学好正宗福建方言而招收学员的广告。这说明有志者关心本地福建话恐怕大量流失的善举。现几年都过去了,这学院办的成绩如何?不得而知,而现在却多听到像“楼上”代替“上方”的新语,及照样“要去 mana?”的问候⋯⋯
     “肉头壳”在语言沟通上率先通用印度尼西亚语,又不缺华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算是两全其美。而先达国语、棉兰式的福建方言,语言沟通正中印文参杂,或是潜移默化中,想起来也是。大家都是生于斯,长于斯,印度尼西亚籍公民,认同印度尼西亚为祖国,我们是集“肉头壳”在内为一族的同胞。大家语言沟通离不开印度尼西亚语,这是自然现象。“乌龟莫笑鳖”大家就打个半斤八两吧。握手言欢说:彼此,彼此!一声“好好 berbahasa”,回敬的是一句出乎意料之外的:“Okey,thank you!”
      以上东拉西扯,不是口角春风恭维话;也不是胡言乱语在贬斥。只是耳闻目睹而行之。说错之处,但求原谅与指教!
                             <先達通訊>167期

             
 隨筆五十年的感情 
    先達  涂月英
     一年到頭忙忙碌碌,真的不知不覺,已闊別了五十年。
    今年3月27日,同學們相聚在 International 國際餐廳,晚上我抱著一份感恩的心和妹妹一起來到餐廳,見到這麼多老同學,大家互相握著手,互相問候,我高興的眼淚往內流,儘管大家已經變了,但是這份先達情永不變。五十年的歲月裏,有的人事業發達,成為大老闆,有的還平平淡淡,有的還是老樣子,不管怎樣都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還健康。
     今天筆者要感謝我的老同學,玉惠和鳳娥,是她們聯絡了我,如果沒有,誰也不認識誰。各自已分散,今天相聚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也有唱歌,彷彿讓我們回想往日在學校的生活,是多麼的快樂。真的萬萬也想不到,五十年後,我們又在一起,但是還有一些的同學卻不知去向何方?希望他們如有看到這篇文章,可以聯繫我筆者。
     我也好想念你們⋯⋯時間走得特別快,相聚也將結束,最後筆者唱一首歌給老同學聽,我把歌詞寫出來:
     「雖然短短相聚,又要分開,雖然常常思念如此無奈,我會默默地祈禱,各位同學,身體健康,事事順利。今天相聚何時再見,希望各位同學好好珍惜這段緣分,明年再來相聚。謝謝!各位同學,晚安!」
                        
 一本相冊
         陳默
     現代的社會裡,智能手機的盛行,方便了人們,通過互聯網,不分國界,隨時隨地都可以互相聯繫,互相交流。原來在fb裡的群組也漸漸地被冷落,取而代之的竟是智能手機裡wa的群組。
     不知不覺地在我的手機裡陸續地出現了幾個wa群組,其中最活躍的既是衛理大學的同學們。每天清晨一打開手機,則會看到比我早起的娟已經向同學們問好,為同學們送上祝福;對常關注新聞的小張,總會在第一時間向大家分享包羅萬象最新的消息;也有幽默的他她會讓同學們輕鬆的笑一笑;空閒時候,大家也會在那裡討論、聊天、敘舊。
      2016年清明節前夕,班上的葉老大(因為最為年長)也不例外回鄉祭祖,動身之前,則在wa群組裏和棉蘭的同學們邀約相聚;之後在椰加達的我們也相繼來了一次的聚餐。喜愛攝影而以設計相冊為專業的葉老大,為我們拍下了不少的照片,凝聚了那短暫的歡樂時光。
       數次的相聚激發了葉老大想為同學們策劃一本相簿的念頭。群組也因而突然火爆了,  各地的同學紛紛地把新老照片寄到群組裡,每天都有數十張至百張的旅行照、生活照、全家福等,幾乎擠滿了群組裡的空間。穿插在新照片裡,顏色已褪即開始模糊的老照片則成了最亮的焦點。自然而然地wa群組的活動頻率也大大的增加,無形中也推動了一向很少介入互動的我。
     老照片中看到了不少離校後再沒見過面的同學,雖然老照片裡都沒有我,可那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把我帶入往日的校園裡,當年大家都是充滿活力的青年男女,乘著電單車到校上課。如今把靚麗的新照片和褪色的老照片相對比較,內心不禁感嘆,時間荏苒,離校經已38年,大家臉上都已露出了少許的皺紋,頭上也增加了不少發亮的銀絲;青澀的青少年已開始步入中老年人的門檻,部份同學已成了孫兒們的爺爺奶奶、公公婆婆⋯⋯ ; 還有大家依然懷念,已離開我們數年的凱、文、娘、玉,但願他她們一路走好!
      為了相冊,同學們努力尋找失去聯絡的同學,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群組裡則增加了幾位組員。對於無法在wa聯繫上的他,幾位熱心的她他想盡辦法,設法找到聯繫電話、地址,百忙中抽空的小張特意上門為他拍了張照片。
      轉眼之間,幾個月過去了,因為種種原因,相冊不能如期完成。同學們毫無怨言地耐心等待。
     在燕的協助下,相冊終於完成了。於9月10日群組裡出現了葉同學發出有關相冊大功告成的好消息。
      群組裡再次的歡騰,傳來了鼓掌、感謝、獻花的歡樂聲。大家都盼望著可以即時收到這本珍貴的照片集。
      一本懷舊的相冊,無比的珍貴,同學之間的友誼,更是應該珍惜!
                                          稿於2016年9月16日
 


詩歌            
         诗六首      椰加達    陳永和
中秋祝愿
一轮明月钩思念,一块月饼挑情牵。
一声问候寄心意,一片乡情慰遥远。
中秋赠语借笔尖,带去关怀与祝愿。
万事大吉平安乐,福气满门家圆圆。

17/9-16先华校友会中秋联欢
桃李吐芬芳,名声播远扬。
不忘师生情,恩义心里藏。
先华校友情,天老地久长。
浪迹天涯路,情谊馥郁香。
中秋佳节到,召聚酒家堂。
欢庆团圆日,重温共砚窗。
回味少年事,戏演调皮郎。
笑声满堂飞,笙歌绕栋樑。

活字典(老郑怪才)
宝刀虽老锋尚利,老骥伏枥不休蹄。
闯南撞北不修心,世界精华搜眼里。
四库全书牢记忆,天文地理熟如糜。
文韬武略样样通,天才失宠教人惜。

实事求是
大鹏展翅恨天低,鸿鹄豪志飞千里。
腾云驾雾穿长空,摘下星星成梦呓。
凌云壮志有大器,好高鹜远不实际。
粗茶淡饭三温饱,小小确幸感恩义。

命运在手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千紫万红争艳丽,人事无常聚散中。
迁徙候鸟怕天冻,人际落难奔西东。
浪迹天涯命所定,和气生缘财运通。

人生路
活着求顺利,挣钱当游戏。
生命长河里,健康为第一。
人生一出戏,长短不由你。
福从苦中来,快乐才真谛。
相见不容易,情份天赐予。
既是同生缘,真情要爱惜。
生命守则里,忠诚要信义。
克勤克劳中,拼搏求生机。
为人要机灵,目光须锐利。
和气生财源,机缘赚手里。
成功莫骄气,失败不心疲。
胜败兵家事,坚持即胜利。



文藝評論     
八股文是哪八股? 
  丁點點
     八股文導源於宋代而盛行於明清。在明清兩代,八股文是獵取功名的唯一手段。因而也就是當時文章的正宗。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說:「若是八股文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邪魔外道。」
     所謂八股,就是一篇文章分八段:破題、承題、起講、題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
起首用兩句話揭示題旨,叫做「破題」接著用四五句話引申,叫做「承題」,承題以下,用一二十句話開始議論,叫做「起講」,以後就進入比的階段,每比兩段,兩兩相比,用正反開合的方法,一步一步深入發揮。最後用幾句話結束全文,叫做「大結」,這就是一篇八股文的的結構。
     顯然,八股文是依照一種規定了的格式來寫文章,因而就談不上什麽思想內容,只是一種按譜填詞的文字遊戲而已。然而明清兩代的統治階級就利用這種八股文來束縛當時知識分子的思想,而當時的讀書人為了功名富貴,也就把模仿這種陳腔濫調,當作自己參加科舉考試必修的作業。
     在國際日報上,我們有時也會讀到一些八股文式的長篇大論,這些文章在大題目下,還要許多小題目,文章一登場就要連載好幾天了,洋洋灑灑,使人讀了後面,忘了前面,而文中有些地方離題萬里,有些言不由衷,有些舉例不當,有些印證不實,而更重要的是內容空泛,論證無力,說理不能切中要害,只是裝腔作勢,危言聳聽,藉以嚇人罷了,
     這些大塊頭文章,從開頭到結尾,甲乙丙丁,ABCD 說的是老生常談的話,其實就是新八股文,但無論是老八股還是新八股,文章的內容和形式都是教條式的,那是一些詞語的堆砌,概念的排列,倒不如一些短小精悍具體而微有針對性,有獨到見解、一針見血的小文章,令讀者讀了更有裨益。
                                      摘自《洁霜文集》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