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 达 通 讯 (第122期)

2011-7-15 11: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305|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22期)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1年7月15日
江海的歌声仍萦绕耳际
铁 生
5月29日,喜接荪梅越详电话,互通近况后,她突告陈江海的噩耗,又一位老朋友走了,心情沉痛。

江海是我的难忘朋友,我还是他的粉丝。二战前,我们同在中华学校上学,他高我一年级,与黄镜源、卢永杰、周永钦等同班。1939年后他转到先华学校学习。1941年我也到先华初中班当旁听生,与他同窗,才有些接触。

过去,江海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安分守已、待人接物随和的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显露什么突出的个性或特长。

在先华学习期间,正值祖国处于抗战的危亡关头,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学校在张谷和、郑子经、张琼郁等老师的组织下,全校师生也满腔热情的投入这场运动。在张琼郁老师的指导下,歌咏活动最为活跃,抗日救亡的歌声在全校回荡,国内风行的抗日救亡歌曲,学校都传唱,如“抗敌歌”、“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歌八百壮士”等。

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江海大展歌喉,歌声震撼全校,激发了同学们大唱爱国抗战歌曲的热情。过去默默无闻的他,一下窜红,成为引人注目的“歌星”。他不但获得男生的赞赏,更赢得女生的欢心和爱慕。

江海的歌声曾倾倒女生,其中就有张爱华,而爱华的美貌也让江海拜倒。一个歌声,一个美貌,相吸相爱,日占时期达到顶点。

其时,我家已搬到大街张洁新、张桂英的家——长生堂药店租住,与爱华的家——民生百货店为邻。爱华母亲常邀我母亲去串门,我们小孩也跟着去玩。有一次,爱华母亲组织一帮人到亚沙汗游览,邀了江海等人,我也去凑热闹。江海的歌声一直在旅程中回荡。当然已不能唱救亡歌曲,而改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等抒情歌曲。后来爱华到新加坡上学,她和江海的情恋如何破裂就无从知晓。

日本投降后,时局大变,先达华侨社会的活动蓬勃发展,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社团应运而生。江海和我都加入了华侨青年联合会(青年会)。他积极参与组建隶属青年会的童军团。青年会主席黄文泉兼童军团团长,江海和陈联发任教练。江海对童军的操练认真负责,特别是他喊的口令响亮有力,有如兴奋剂似的,让大家精神振奋,操练起来带劲。此外,他还组织了一支小合唱队,练唱中印歌曲。

童军积极开展对外活动,诸如参加慈善募捐或节目演出,维持会场秩序,参加支持印尼独立斗争的游行集会。有一次江海率领童军合唱小分队远征亚沙汗,参加印尼社团举办的捍卫民族独立的群众大会。大会在一座大剧场举行,整个剧场坐满黑压压的群众。江海指挥我们献唱几首中印歌曲,其中由陈丽水和陈文营联袂填词的《红白旗颂》(SANG MERAH PUTIH)受到听众最热烈的掌声和好评。当时的情景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1947年,由于观点的分歧,我们不幸分道扬镳。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但我与江海的情谊并未随岁月而流逝。1992年和2007年我两次回先达总想看望他,叙叙旧,然而他已不在先达,没见着,深感遗憾。后来才听说他移居日惹了。

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歌声仍留在我的心里。

明秋人们忘不了你
铁生
获悉明秋去世的噩耗,认识他的人无不感到婉惜与悲恸。

我和明秋相识,相处的时间短,对他了解不多,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难忘的,他是一位默默地为大家办事不计名利的热心人。

明秋是印尼独立初期从外地迁来先达的青年,由于受时局的影响,他很快就融入华侨青年当中,并加入了青年会,这个机缘使我和他才认识。他是青年会互助部的骨干。互助部是从事红白喜事和救助的部门。遇红事,互助部派人协助婚庆的布置、接待、主持仪式;遇白事,协助处理殡葬外,夜里参加守灵;会员有困难帮助解决。他积极参加这些社会活动,1951年起就当选为青年会的执委。
1953年先达华侨总会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娱乐和促进中印人民友好形势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一支铜乐队,明秋也加入了铜乐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和明秋的刻苦学习,他终于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懂乐理、会吹奏的演奏员。除了参加先达的重大节日,如中印国庆和侨胞的红白喜事演奏外,也到爪哇和外地参加一些华侨社团、侨校的落成、成立周年等庆典演出和交流活动。

九三O政变后,在那压抑的政治环境下,明秋只好移居雅加达。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明秋回国探亲观光。1997年他再次回国,并专程来京参加北京先达校友会成立的盛典。亲眼目睹祖国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感到欣慰。他一再流露说,我很羡慕,国内看病不要钱,离退休后工资照发,生活安定有保障。

北京先达校友会出版会刊《先达通讯》后,为了沟通国内外先达人的讯息,明秋自觉自愿承担了《通讯》的传播工作。他是《通讯》最积极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最初,《通讯》是邮寄给明秋,他收到后亲自复印,邮寄给印尼各地的友人。邮寄时间长,有时会遗失,还要补寄,费时费事费钱。后来改用电子邮件发给吴士琦,打出来后转给明秋复印邮寄,每期60份。从《通讯》创刊到120期,十多年如一日,为大家印发《通讯》,即使前几年他有病在身也未中断过。

他不但传播,也为《通讯》写稿。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先达华总铜乐队曾经辉煌”一文。这是一篇难得的史料。它详细叙述了乐队的成立、发展、结束的全过程,以及它的作用、影响。文章写道:乐队被当局下令解散前的晚上,在华中礼堂奏出“最后一曲”,这与华中将被当局接管的最后时刻,洁霜特选“最后一课”给同学们来朗读的情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异曲同工,令人赞叹。

我们早期离开先达的人,只是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华总有过铜乐队,有过辉煌的铜乐队。要不,这段历史就会被湮没了,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得感激明秋留下的宝贵史料。

明秋你走好,人们不会忘记你。

又失去了一位老友——陈明秋
雅加达 邓新荷
星期五(七月一日),得到明秋去世的消息,我们又失去了一个老友。长期以来他把北京的《先达通讯》和香港的《先达简讯》邮寄给我。我也隔一段时间,每当有机会时,就去拜访他。他颈项生一肿瘤,很长时间,中西医医治,有年纪了,医生也不太赞成动手术,靠吃药治疗。近期较常气喘,要靠氧气帮助。他耳背严重,我们去见他,只能靠笔交谈。他的妻子雅兰,对他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知道他耳朵不灵,生活寂寞,不能和朋友交谈,她知道有甚么消息,周围的朋友有甚么事,都用笔告诉他。在日常生活中照顾他。

在先达,我的家在小巷里,小巷外面的大路旁边,就是他卖板的店。我们的小孩放学回家,常往他店里玩,他对我们是关心的。

星期六,我和女儿、辽村(曾加廉的女儿),一起到殡仪馆吊丧。在那里见到廷深夫妇、文辉和他的孩子、达明、武炎、如川、团贤……

廷深住在椰风新村,目前那个村很繁荣,出现很多购物中心。他们住的地方公共汽车有经过,并且停留。他们要到购物中心逛,很方便,就在家门口上下车。我听了真羡慕,能自己走出去看看市面,是自由幸福的。

我常在喜事丧事中,见朋友。以悲喜之情见面交谈。这是生活在耶城的特点吧。

电邮带来的信息
(一)
致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伟斌兄:
收到您的电邮很高兴。我在广州写的、已发给您的采访华春桑她们结业典礼文章想必您已经见到了吧。还有网站记者黎敏莉写的采访雨荷她们的文章您也见到了吧。新一期《先华校友园地》开始编辑了吗?这些文稿可以采用吗?文章我已都先放上先达人网站了。

雨荷她们同学、还有华春桑她们硕士生们,都放暑假回国了吧。您能费心相约她们就学习感怀、收获写些稿件吗?另外再组织些在雅加达、棉兰或先达的学成回国的留学生给网站、给《先华校友园地》写些稿件,好让先达人网站的读者们和众乡亲一起分享。也请转告他们有空多登陆咱们先达人网站,就网站的版面设计、内容风格多提些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群体的拓展,我们希望雨荷、春桑她们这些留学生的新一代先达人,加入到先达人网站的注册会员和通讯员队伍中来,也更希望她们对先达人网站如何年轻化、如何改进版面,多提建议和设想,好吗?谢谢!

您厦门行一定很有收获吧。准备写篇稿件吗?您是先达华文教育的倡导者和大力推进者,华校长和黄世平主席,还有华春桑她们留学生,都对您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雨荷、华春桑、杨晓芸她们这些留学生的茁壮成长,真希望您为乡亲们写些文章来,对她们祝福,和大家分享!稿件您可放在新一期《先华校友园地》,也可先给先达人网站编委会发来,都可以的。谢谢您!

张甲军

(二)
Hi Mr.Huang (Jackson),
I received《先达通讯》(121)yesterday. I read your article on the train when taking subway to work this morning. It is so informative and interesting that I almost forgot to get off the subway train. Thank you so much for sending me 《先达通讯》regularly.
As for my article, I am still writing it.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the end of June). I think I can get a student to help me to type the Chinese. I will let you know when I finish it. Take care and remember me to your wife and other Siantar friends.
Eileen
译文:
黄先生,你好。
昨天我收到《先达通讯》121期。今天早上,乘地铁上班时,我阅读你的文章。丰富而有趣的内容,几乎让我错过了站。多谢你每期给我电邮《先达通讯》。
我的文章还在写。六月底开始暑假了。我想我会找到一位大学生来帮助我打成中文。一但有了结果,我会告知你,请保重,并向夫人及先达友人致意。
爱玲
黄注:翘首以待。

(三)
书海兄:
那天去探望明秋,他坐着轮椅从房间出来。
从外表看,精神还算良好。
他微笑着说:北京先达校友会主席张巧端已来看过他了。
谈话时,他把一向以来登在国际日报的洁霜文章,剪集成一大叠交给我,纵然大部分的谈话靠写字来传达,但谈了约半个小时,却见他稍微气喘,不得不套上悬挂在轮椅边的氧气,进回卧室去了。
祝愿他好好医疗,加上爱妻陶雅兰无微不至的呵护,早日复康。
寄上他交的洁霜文章给你。
谨祝安康、愉快!
请代问候铁生。
郑廷深

黄书海注:廷深探望后没几天,明秋兄便安然乘鹤西归。临走前,他还孜孜不倦地牵挂着如何处理洁霜那一大叠文章剪报。其情其景,令人潸然泪下。
但愿,明秋安息,雅兰坚强。

珍贵的亲情
雅加达  唯群
今年三月十一日恰好是在星期五。那一天也是我要与家人到多巴湖度假而工作的最后一天,所以一整天都忙着整理些资料。

就在忙碌中接到了孩子的短讯,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与海啸,要我赶紧联系在横滨的小弟一家。突然间我被吓呆了,赶紧试着打弟弟的手机,可已接不上。打电话到家里,只听到弟媳Hallo一声电话就断了。在心里焦急万分之际,再次收到孩子的短讯告诉我在脸书上与侄儿联系上,他们一家都好,这才让我放下心。余震不断,一片黑暗,家里的一些东西都被震坏了,屋里乱七八糟的,到处都有玻璃碎片……

弟弟还在东京的办公楼里,与几位属下一起度过这令人惊慌而恐惧的夜晚。因为交通都停顿了,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弟弟才回到家。

我与妈妈接到了数来个慰问小弟一家的电话。在香港的表姐们也来了好几回电话。在印尼的亲友们都希望他们一家可以暂时离开日本。因为地震的“后遗症”,辐射线又让人们恐慌无比。自来水与食物都出现了问题,他们只好饮用矿泉水,及食用一些泊来品。为了让亲友们安心,在学校复学及办公室复工以前,他们一家也离开了横滨几天。

在那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不少朋友都选择了离开。原来弟媳与侄儿也可以回到印尼来避难,可因弟弟在职不能离开而不成行。日本属于一个奋斗精神及责任感较强的国家。作为领导者在困难时坚守岗位,那是理所当然的。就这样在关键时刻弟媳、侄儿决定了留下陪着小弟在那里渡过了最艰难的那一段……

弟弟给我的每一封电邮里都说他们很好,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共同克服一切困难。
在这里我想感谢关心小弟一家的亲友们。让我们一起祝福小弟全家及他的属下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12

鲜花

握手
1

雷人
2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