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7期)

2017-6-13 01: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59|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7期 2017-6-13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7期 
www.siantarpeople.org

目录



凝聚鄉親 全力以赴

香港

王璧琦


聯誼會關愛精神永存


陳麗瑛


一代青年英豪領袖饒鐵生

林叔明


凝聚廿年 永往向前

陳茗虹

回憶錄

憶回國六十年

陳德華


記憶中的先達郊區

林叔明


先達往事只能回味(六)

中篇小說

迷樣的女孩


蘇淑英

 

參加高四組同學聚餐活動有感 

椰加達

陳唯群


先華高四組同學離校五十四週年

盧月珠


不到長城非好漢

旅游見識

嶺士島之旅

椰加達

徐家烈

捐款事項




 

詩四首

 椰加達

陳永和

夕陽絮語

先達甘草


凡夫

 

阿姨


 

同學


梁秋實







凝聚鄉親 全力以赴
王璧琦

李達生會長在聯誼會第七屆第三次理事會上倡議提出我聯誼會在2017年慶祝成立20周年年慶同時籌辦「第四屆世界先達人聯歡大會」的設想,經全體理事數月來充分、深入研討後,取得了一致意見,終於拍板,並在第四次會議上,立即成立了大會的籌備委員會、確定了大會的名稱、會期及地點。名稱為:「世界先達鄉親第四屆(2017)聯誼大會暨香港先達聯誼會20周年慶」。 會期訂於2017年11月19日假「香港九龍龍堡酒店胡應湘宴會廳」進行。籌備工作已正式緊鑼密鼓上馬了。
2007年在青山綠水的故鄉先達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先達鄉親聯誼大會」辦得很成功,我們仍記憶猶新,這是先達人在歷史的發源地第一次譜寫先達輝煌的歷史篇章。事隔五年,先達人又在古老和現代並行的祖國首都北京舉辦了第二屆「2012年先達人相聚北京」的大型聯歡會,先達人繼續譜寫光輝歷史。再隔三年,先達人又滿懷深情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辦了第三屆「2015年先達人相聚雅加達」聯誼大會,成功的創造了先達新的歷史篇章。它將會是先達人再創先達輝煌歷史的見證,至於這歷史能否譜寫出同樣的光輝,這將取決於全體先達鄉親的共同努力了。「世界先達鄉親第四屆(2017)聯誼大會」消息傳開以後,電話不斷傳來了各方的回應和咨詢,境外先達鄉親開始着手訂機票、組織旅遊團,本港鄉親也開始報名了……。
「世界先達鄉親第四屆(2017)聯誼大會」籌委會業已成立,籌備工作正在按步就班、扎實有序地進行中,李達生會長親自掛帥,他親力親為參與及過問各籌備小組的具體工作、他撥冗約見境外負責人,徵求他們的意見。在理事會上,他再次強調一定要把這次大會搞得有聲有色,希望能有更多海內外的先達鄉親齊來參與,並要求每一位理事群策群力不惜一切代價在人力、物力及財力各方面做好籌備工作。他病倒入院剛做完心臟通波仔手術後第二天,出院不休息抱病趕來參加籌備小組會,并積極地對籌備工作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這種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確實令人敬佩,很值得我們學習。
離「世界先達鄉親第四屆(2017)聯誼大會」舉行雖然還有一段長時間,但是籌備小組各位理事並沒有放鬆思想,個個精神抖擻、群策群力積極地投入工作,在林瓊葉、張宜昭、林彩蘭、郭瑞瑛、蘇綺虹等副主任的帶領下,大家為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不辭勞苦、任勞任怨、全力以赴,每人都懷着一顆先達心、一份先達情,祝願屆將舉行的「世界先達鄉親第四屆(2017)聯誼大會」盛事圓滿成功,讓先達鄉親的親情更加融洽、團結更加堅固。      香港<簡訊>第98期

聯誼會關愛精神永存         陳麗瑛
今年,香港先達聯誼會將步入20周年。20年來聯誼會在歷屆會長及全體理事共同努力下,凝聚香港先達鄉親,舉辦了多方面的聯誼活動,發揮了一定作用。在會長的帶領下,在北京我們成功的舉辦了第二屆世界先達人聯歡大會,而由我聯誼會屆將主辦的第四屆世界先達人聯歡大會,於今年樂聚在香港,在諸理事辛勞的努力下,這次歡聚將會更加深香港先達鄉親與世界鄉親之間的情誼,也將為世界先達鄉親創造一個美好的回憶。
時光不饒人,我們大多數人都已步入花甲之年,能一起再聚,細述少年學生時代的天真無邪,這個時刻是無比珍貴,世界先達鄉親能在港共聚,相知相識是緣份,我們都會珍惜這份友誼。我們參加聯誼會,能與新老朋友新老同學一起活動,對我們來說,也算是一個美好特別的經歷,相信參加活動的鄉親也有同感,在聯誼會我高興能認識各位同學朋友,那些年我們都享受了一段美好時光。聯誼會的每次聚會,雖然相聚短暫,但給了鄉親們一個促進相談、增加相互了解認識的空間。讓我們友誼長存,期望他日再聚!
我們的理事會是由一群不計名利報酬的熱心鄉親所組成,大家相互關懷愛護。我們的福利部在林瓊葉、洪淑珠和郭瑞瑛的帶動下,年年月月都會去探訪會裡的長者和病號,在敬老工作中,也是不遺餘力,特別是林瓊葉,自已腳有疾患每次還不辭勞苦去探望病友,這種任勞任怨、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對於她們這樣的年紀,還以一種亞健康者的身份去探望長輩和病友,真是難能可貴。例如:陳德華、陶雅容、洪淑珠、伍護德、黃金清、許漢聲、黃光輝、莊蘭、黃秀英、李巨興、陳敏月、程景春、方琪月、陳碧蘭、林淑明、李秀蘭、林振喜、黃初忠、陳美英、陳蓮花、張世東、郭淑華、鄭遂源、黃秀華、黃玉蓮、陳金清、已故的張瑞昭等等都是福利部經常關心探訪的老病號。對於人生,悲觀與樂觀只是一線之差的相反反應,逆境也不會因抱怨而改變,我們先達聯誼會福利部正是本着積極樂觀主義的精神去關愛鄉親們的疾苦,他們的工作值得我們表揚,福利部的陳玉茵和黃美珠更是表表者,那裡有病號她們都會熱心的到訪,最近,她們倆又代表聯誼會探望了剛做完骨科手術的陶雅容老師。另外,陳巧蓮、羅巧暹、陳昌國、黃健民、蔡小娥、洪淑珠、陳秀蘭、張宜昭、林彩蘭、陳茗虹等他們雖不是福利組成員,但他們從不計較,也經常去探訪長輩及病友,很樂意與福利共連,這就是先達人的關愛精神。蔡小娥、洪淑珠、陳秀蘭、張宜昭、林彩蘭、陳茗虹等她們雖然有的工作忙,有的身體不好,但仍抽空去探望程景春夫婦,對福利組的工作,給予很大的支持。
先達的鄉親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鼓勵這些不計個人得失的骨幹,聯誼會有這麽多好鄉友,這是鄉親們的福氣,我們感謝他們、讚揚他們的無私付出,福利部的工作是漫長而倦倦不休的工作,香港先達聯誼會的關愛精神將會永遠永遠傳承下去。聯誼會的這條路走得好,含着各人的奉獻精神,今後,我們將在會長的帶領下,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香港<簡訊>第98期
    
    一代青年英豪领袖饶铁生   香港  林叔明
地灵人杰的山城,人才济济。杰出人物层出不穷,其中一位绝对不可忽略的,就是饶铁生。
日本投降后,中华学校复苏。如果没记错,第一届学生自治会主席就是饶铁生。
当时的先达,红蓝两派斗争,学校不可避免。每周一次在大礼堂举行的周会上,有一场两派学生领袖在台上激辩的往事至今难忘:蓝派是陶寅昌,红派就是饶铁生。饶铁生雄辩犀利,陶虽不甘示弱,亦不敌饶铁生的理直气壮。
在至少有三届(当然不止,谨以记忆为限),学生自治会的主席,以饶铁生影响最大。他为人和善,人缘极好,最受同学拥戴。
我刚从万温浮罗巴小镇回先达,就感受到饶铁生的热情,并由他介绍加入先达青年联合会。
和饶铁生最后两次见面,一次是蒙他接待到总工会宿舍,一次是我离开北京,他和清香送别。
饶铁生的印尼语文,文且不谈,语则有所感受,非常到家。
有一次的经历,虽已淡忘,过程还有记忆。那是饶铁生走访甘光马来由,挨家挨户探访印尼人的房屋,都是“蹲脚楼”,于是户户登楼入室,饶铁生以漂亮的印尼话取得户主的欢迎接待。
遗憾的是,我当时随从他,紧跟他,却没能参与访谈,只是默默地陪伴。至今也记不起来谈话的内容。
青年联合会的会所内,有定期的壁报,由宣传股负责。当时负责宣传股是郑钦美老师。饶铁生是否投过稿,记得只有一篇印象很深。内容是饶铁生澄清传说中他与某一女同学的关系。他声明并无其事。有关的人是否看到或知道,无从了解。只知道当事人确实无任何瓜葛与联系。
饶铁生的风度和人缘,交游广阔,是很受人欢迎的“帅哥”,诽闻难免,只不过事过境迁。“人面不知何处去”,却人生何处不相逢。
往事已矣,饶铁生拥有美好家庭。祝他心安情悦。
                                                                                              北京<先達通訊>第171期
         
           凝聚廿年 永往直前          陳茗虹
 記舞蹈組好人好事
時間似箭如穿梭,轉眼一揮間,迎來了香港先達聯誼會的二十周年慶。
二十年來,先達聯誼會在歷屆理事長的領導下,加之一班善長人翁、熱心人仕的大力支持和各位理事不辭勞苦、無私付出自已的光和熱,會務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就文藝組來說,二十年的成績有目共睹。會慶的舞蹈表演經常獲得鄉親的好評、安格隆竹樂隊的精彩演奏和卡拉OK個人及小組唱一次又一次地體現了先達人的團結,文藝人材可說是大有人在。
聯誼會成立初期,張宜昭就想把聯誼會文藝工作搞起來,當時沒有場地,就借用愛群的會所,組織部份鄉親學跳社交舞,在邊教邊學舞中,才探聽到原來洪淑珠已在銅鑼灣社區中心教舞,把洪淑珠請來了,聯誼會的文藝工作就這樣搞起來了。張宜昭和洪淑珠歸功不少。舞蹈組除了利用銅鑼灣社區中心、愛群會所,淑珠還不惜勞累,找來了其他的社區會堂給鄉親練舞,雖然場地不固定,但大家都很滿意、很合作,這就是先達人的精神。
聯誼會的文藝骨幹人才,多數是源自於先達新民歌劇社具舞蹈底子的成員。舞蹈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參加人數逐步增多,隊伍越來越壯大。自從淑珠有幸找到具專業水準、舞蹈底子深厚的林彩蘭加入了舞蹈組後,情况更是大改觀,從原來的學練社交舞慢慢發展到今天具專業水準演出的中國民族舞蹈、東南亞舞蹈、日本舞蹈、印度舞蹈等等,節目越趨豐富、表演越來越精彩,每次演出都深受鄉親們的好評。林彩蘭老師是一位專業的舞蹈教師,雖然她個人的教舞工作非常忙碌,她還是無私地把聯誼會交給她的繁重的教舞任務擔當起來,放棄自已工作的黃金和寶貴的休息時間,逢星期天從不間斷地為鄉親教授舞蹈。她工作嚴格負責,要求大家練舞必須嚴格遵守制度,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練,不可浪費一分一秒。因為制度嚴明、要求嚴格,大家進步得很快,成績有目共睹。她不僅對聯誼會有着愛護和奉獻的心,為了節省聯誼會的財政支出,她還親自地為每次演出的舞蹈服裝做設計、裁剪、縫製的工作,這種親力親為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我們不能忘記林彩蘭老師這份苦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大家好好地向她學習。
在彩蘭老師的精心指導,淑珠、瓊葉、錦雲等的關心及會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有了自已的會所,解决了練舞場地。我們更不忘感謝舞蹈組的每一位成員,她們的堅持和無私的奉獻;我們也不忘感謝曾為舞蹈組提供排練場地的樹西夫婦,有了她們的支持,我們才有今天朝氣蓬勃的舞蹈組。我們深信舞蹈組在彩蘭老師的關懷愛護下,在屆將來臨的廿週年慶,將會有更出色的演釋。
在這裡我們也不忘感謝曾經大力支持聯誼會文藝工作的先達女婿李志華老師、阿漢、阿包等,他們在聯誼會文藝工作中作出的貢獻,給先達鄉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凝聚廿年,舞蹈組永往向前,全力以赴,迎接廿周年慶的到來。     香港<簡訊>第98期


            忆回国六十年      香港  陈德华
1957年3月15日,四十多位先达师生加上棉兰许碧爱等,几位同学,共五十一人,乘搭意大利万吨邮轮“维多利亚”号,离开勿拉湾港口乘风破浪投奔新中国。转眼间,已经是六十年前的往事。
一个月前,连莉英打电话给我,谈起我们回国已经六十年了,是否约在香港的同行者饮茶畅叙别后情况,我表示赞同,并由她负责召集。
三月十四日,幼莲刚做了眼睛手术,走路看不清,在锦和陪同下,先在酒楼占了位,莉英王徵和我都准时到达,接着看到了仁山,他说早已到了,但认不出来,幸好见到我。当时他们都是十五六岁风华正茂的少年。平时少见面,认不出来,也不奇怪。
周青松、李梅凤联络不到,许声汉住老人院,行动不便,丽莲、丽玲因事不能来,陈士英人在广州,赶不过来,惠凤突然感冒,碧爱已移民美国。虽然到场人数不多,但六十年的经历,还是谈之不尽。
首先我们关心在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健在的同伴,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已归“天国”的同学(莲翠、天欢、丽娟及斯泉、梓新等)表示婉惜。特别对莲翠一家在唐山地震遭遇的灾难表示痛惜!
我们这些生活在印尼苏北一个小山城,第一次乘搭万吨邮轮——Victoria号(以往回国的老师同学都是乘搭万福士、安徽、芝万宜、芝渣莲加几千吨的“客轮”),轮船上的工作人员是意大利人。我们的交流只能靠“半桶水”的英语,再不行便是求助于手语。
邮轮内部很宏伟堂皇、干净。有电梯、游泳池等设备。我们住Cabin,两人一间房,房内有床位,还有洗漱间、厕所,很舒适。
用餐时,都到餐厅。桌上摆满食品,还有成套的刀钗匙等。想吃东西,不知从何着手,旁边又站着服务员,搞得有些发窘。经过两餐后,我们开始会享用“西餐”了,对于我们这些“乡下佬”算是开了眼界,值了。
临近香港时,轮船摇晃得很厉害,许多人头晕呕吐。有位吴同学突然生病,只好请船上医生给她看病。据莉英说:仁山不晕船,还到各房间送食品。
七天十夜熬过去了。轮船停泊在香港的海上,但不能靠岸。眼见一队警察乘快艇过来,把我们接到尖沙咀火车站。这些警察多是华人,当官的是蓝眼睛、白皮肤的英国人。到了火车站,想去厕所,也要当官的批准。
他们监视着我们登上火车,直到我们步行过罗湖桥——到达深圳。
这时我们已经听到“红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也看到精神抖擞的解放军在站岗,心情特别激动。回国了,我们已经踏上向往已久的祖国大地上。(对我来说已经是第二次踏上祖国大地。第一次是随印尼华侨回国球队到国内观摩学习),但我的感觉还是和同学们一样。
接待组的同志把我们接到广州华侨补校。据负责人说:要根据各人情况,分配到学校或工作单位。我们四十多人心急如焚要去北京。经商量后,我们离开补校去住“金门酒店”。次日到火车站买了票,托运了大件行李(如自行车等)搭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在北上的火车上,从窗口望着祖国辽阔的土地,美丽的风景,人人心情特别兴奋。
火车到达武汉后,因还没有长江大桥,火车需搭轮船渡过长江(即轮渡)。所有乘客及随身行李必须下车步行至渡口。对于年轻力壮的学生哥,应该不是难事。但有的同学随身行李太多(如皮箱、背包、手风琴等)。记得黄同学宁愿扔下部分行李,但同学们见到后还是帮他把行李带到渡口。
过了江,继续北上。我们终于到达了期盼已久的北京。补校接待组的汽车已等候在北京火车站,他们把我们接到阜城门外的华侨补校。
这时是阳历三月二十几号,没想到北京下了一场雪,我们这些从热带来的小伙子特别兴奋。也不知是谁的建议,我们穿上了皮夹克或大衣,骑着自行车到西四、西单、长安街转了一圈,当时真没感到寒冷。
学校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编入了各个学习班。学生的生活从此开始了。
用餐都到食堂。远看食堂摆放着金黄色的“丝糕”,大家高兴得过去拿起便吃,哪知道这是棒子面(Jagung粉)做的。旁边还有豆腐白菜。有的同学吃着吃着开始掉眼泪了。
北京盛产白菜,它是过冬的主要副食品。在补校,几乎餐餐都有白菜豆腐。所以同学们给取了外号:“莫斯科——北京。”
这时候,补校发生了一件震动人心的事。泰国与印尼侨生因足球赛,发生了集体殴斗事件,双方互相追打,把补校宿舍的玻璃都砸碎了。附近的北京居民集合起来喊口号“反对破坏公物……”当时中侨委司长兼补校校长费振东赶到学校调解,他急得流下了眼泪。他们都是我们的华侨子弟啊。更有甚者,有的人还致电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华侨学生过来支援,幸好公安部即时阻止,此事件终于平息了。
在补校的几个月生活直到七月份,各自有了着落,高考的高考,中学生则分到各地学校插班,要求工作的则分配到单位,我们这帮同行者,为学习、工作各奔前程,总的目标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学习、工作。
大家分别几十年后,料想不到竟然会在香港见面。一九九七年,香港先达联谊会成立后,香港的先达人每年都可相聚。广州的镜源、仕真、慈柔,北京的巧端等都经常有联系,有的却失去了联系(如黄杜安、陈南星、庄木河等)
从饮茶聊天……,大家都有许多共同点:
一、我们从回国学习到走上工作岗位,到移居香港,爱国情怀不变。愿祖国富强。
二、到了香港,靠双手,勤劳克俭,任劳任怨,为生存,为家庭而奋斗。
三、岁月催人,都老了,退休了,最值得安慰:子女长大成人,也会孝顺父母,夫复何求?   
                                                 北京<先達通訊>第171期
                           
記憶中的先達郊區      香港  林叔明
記憶中的先達郊區,可能已面目全非記憶中的樣子。例如乘車進入市區,先到的Pantuan郊區,如今已不是林木森森的郊區,而是市區的邊緣。
先達郊區除了Pantuan,還有市區另一端的Tinbanggalong,翠樹草地,清幽涼爽。
先達還有兩個“甘光”(Kampung):甘光吉靈和甘光馬來由。“甘光”即郊區。甘光吉靈實際上已非郊區,而是市區一端最外緣的,與女皇街(大街)、榴槤街並行的“太子街”,只不過人們還是當它是甘光:甘光吉靈,至於與“吉靈”有甚麽關係,就不得而知了,(至於“吉靈人”是否錫蘭人,也搞不清楚)。
市區另一端,與市區三條街並行的,但隔着一條小河,一道火車軌,就是甘光馬來由,是一個純粹的印尼人村落,名符其實的甘光。
先達郊區,離市區稍遠的有個小市鎮:Simpang Ampat,已經不是“甘光”了;還有一個郊區:Malihat,倒真是甘光了,有一所教會學校,當年中華學校反對國民黨治校而被開除的全體學治會執委,就在這學校讀英文。我因為提前離校,不知這學校的終局。
郊區還有一個去處,:Tongtongan,依稀記得好像是一個水庫排水溝,水由上瀉下,可以“淋浴”,水溝的水有半人深,可以游泳。只記得午後回市區,麗水先生就叫我去“自首”,因為“侮辱國家領袖”的小黑板被國民黨告發,青年會主席伍渙沾被控。麗水要我自首,減輕家有老母的伍老師“罪責”。我自首的審判員是兩個印尼語流利的荷蘭官員。先達法庭是印尼人,少青老師等人向法庭呈交有關批評蔣介石的文字,以示我不過照搬而已,結果還是判刑。
Tongtongan此後沒第二次去到,現在如何當然也無從知曉了。還有一個郊區Sinasa,沒去過。
                                   香港<簡訊>第98期

             
123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