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17期)

2017-6-13 01: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58|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17期 2017-6-13
第三页



          詩四首         陳永和

    脚印                                                                    天涯路
日出东海西山坠,黑幕降临倦鸟归。        为展前程赋远行,空负洁身漂椰京。
夕阳妩媚存温热,晚霞璀璨留艳辉。        千辛万苦求奋斗,费劲筋骨劳神经。
人到老来力消退,丰富经历存宝贵。        风雨沧桑一路行,随波逐流历苦心。
美好脚印留后代,稳走脚步好作为。        浮萍总有安定日,船过浪头始平静。
                不必攀比                                             要拼才会赢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            人说天堂路,坦畅又清舒。
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            人间大道上,坎坷多舛途。
人有人的个性,各有各的长处。            各走自己路,无憾今生苦。
不必强求攀比,不必硬来模拟。            再难要坚强,在苦要忍住。
为值得去守候,为快乐来寻觅。            看开人生路,淡泊名利途。
为幸福去珍惜,为生活求安逸。            活着要坚持,再穷也得度。
俗语说得好:                                     要经风雨吹,才有七彩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彻骨寒梅开,孤芳香四处。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挑战手中拿,保握来应付。
庙不在大,有神则旺。                       知难不告退,机遇创前途。
人不在博,有财则鸣。                       成功靠志气,胜利靠刻苦。
命运好坏,由天注定。                       创新是灵魂,创意是智库。

夕阳絮语                        
先达甘草           凡夫   
    
     甘草,是中草药中一味,甘甜爽口。但此文不谈中药甘草,而谈先达好友添哥。
     中药一般苦涩难服,遭人厌拒;然,其中甘草的甘,抵消人对中药之恶,让人感到了苦中之甘。我儿时生病,母亲笃信中医,每每煮中药,必留甘草一支,令我服药后含于口,于是,我感到了苦尽甘来的味道,以后不再怕服中药。
     若用甘草来形容一个人,那人必是受人人欢迎的人。先达的水添哥,堪称先达甘草,就因他如甘草,能让先达人感到香甜。真的,先达人再难找到一位比他更知懂先达、人缘奇好的人了。凡先达人对家乡有疑难杂事不懂者,请教他就有所解答。
     他对先达家乡的认知,先达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一砖一瓦,人物故事无不详知深透。他也酷爱旅游,几乎游遍世界各地,因此对旅游和地理的认识,渊博非常。他得天独厚,记忆力惊人,尤令我惊讶。佩服之下,我早想介绍他给我的读者,但一直找不到可以令先达人接受的形容词,因此久久不敢动笔涂写,恐贻笑大方也。
    曾经想用”先达土地公” 形容他对他故土的认知,但恐犯他的忌讳,人怎可当成神呢?若用” 先达之宝”,又怕人说我奉承拍他马屁,且先达宝何止他一位?说他是”先达徐霞”,先达人中热衷旅游者、比他更会游的,大有人在。直到昨日,听老友阿志谈到甘草的诸多好处时,我才猛然想起,用甘草形容添哥,再恰当不过。
    少年时代看电影《潮州怒汉》,对潮州汉子的勇敢、义气以及团结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添哥这潮洲汉子,没有粗豪大汉形象,却是位随和的瘦君子。然而,人瘦却声大,有如洪钟;相信这是和他说话的节奏有关。他妙语如珠,滔滔不绝,说话从不打稿,也从不偶停口吃。因此,若论口才,相信难有人出其左右,遑论驳倒他的。他是颗开心果,只要有他在,气氛融洽热闹,绝无冷场现象。至于,他是否曾经犯上言多必失之毛病,得罪过他人?我不详知;但以我个人所得,和他谈天,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认识添哥,早在我初到椰城打拚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这首都,已稍有立锥之地。应我棉兰人老大林如光先生(已故)之招,充当无敌雪糕厂(Woody Ice Cream)的经理时,经常到林先生的办公室万安公司请教公事。首次看到这位潮州先生时,他正在那里,和我们尊称为[老人家]的吴清吉(已故)先生以标准潮州话热闹地交谈。[老人家]介绍时说他是先达的智多星,我对他甚是好奇。
     我和添哥,因不在同行行业中,甚少交往,因此并不太熟悉。那时,我年少识浅,欠缺社交经验,也知人不多;同时,创厂初始,各务待举,实无暇抽身参与社交,建立私人关系,因此孤陋寡闻;然而,对这位先达潮州大兄的事迹,却常有耳闻。每每再见他时,总是他忙于与人畅谈当儿。几次交谈过后,我有股“臭味相投”的感觉。颇想有机会时,向他请教我儿时,对故居的灰白空间,和一些我离开后的人情世故。可惜这机会迟迟不来,直到晚年退休后,此愿方达。
     那是我移民澳洲多年后,认识了先达文人张伟斌老师。他拉我进入了先达朋友的圈子,其中先达长青会(前老人会)和他的先中高一组;参加他们的旅游和聚会,我才有重拾先达记忆和重温先达温馨,修补回我对先达故土的脱节空间的机会。老张说:想知先达事,就得参加老人会,因为其中有位先达的土地公,我就参加了。
     初次出席先达老人会时,未入场已听到一阵洪亮的老人声传来。不用猜,我就知道声音主人是谁。脚刚踏入会场,添哥就热烈地说老朋友书信来了。寒暄端详,见他因岁月的磨损,难免略呈苍老;但他那特有的风格,依然不变。话旧的热情,有若无他人在。我尤其惊讶的是,许多我早已淡忘的旧事,他居然能熟知依旧,毫不含糊。就在这老人会里,我认识了许多先达的老前辈,对我十二岁离开以后的许多先达人情典故也获追捕不少。庆幸的是,我的先达国语依然流畅,足以充当半个先达人。
     说我和添哥臭味相同,那是因为都喜欢说话、不甘寂寞。但同人不同命,我常被人喻“口水多过茶”、被人骂“强光客”,而他没有。事实上,和他相比,我连“小巫见大巫”都不是,遑论我对人和事的认知水平了。我不详知他有什么敌人,背后被人骂过什么,但听他说话的老人们无不洗耳恭听,甚少插嘴。添哥虽然也是先达三字经高手,但他会说好话,不参与他人的敏感是非事。那是我所缺,也是他受人欢迎的主因吧!
     和添哥交谈,我只有当听众的份儿,没有插嘴的能事。他不但对故土先达的地理人文,尤其奇闻迭事,坊间八卦,知无不详。而他的旅游的经历,以及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我更是万万不及。他的得天独厚,过目不忘,捕抓景观的能力强,令我羡慕和自卑,那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聪明的先达朋友,应该在这位“先达之宝”尚健在人间、记忆力尚未退化前,敦请他留下本《先达留痕录》,把他所记忆的先达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好让先达的后人不遗忘祖先的事迹才是。由他口述,张伟斌老师笔录,何愁事不可为?
先达,先达,凡事都比人先达一步的地方,能人辈出,卧龙藏虎,重归往日辉煌,有赖于辉煌的记忆,相信此议,必当被先达朋友欣然接受。可期早日完成。我期待!                                         雅加达,2017清明季节。



 小品
             阿姨   阿理

       我們的阿姨以九十高齡壽終。
       阿姨是媽媽的親姐姐,雖然媽媽從小就跟了别家姓,由我們曾祖母及外婆撫養,但阿姨還是很疼媽媽,而且和我们一直都有來往。
       小時對這阿姨印象深刻,是因為媽媽把我們貓生下的小貓,乘我不在時送給她。我囘來找不到小貓,知道讓阿姨帶走了,很生氣。好長一段時間,我一見她就綳著臉向她討囘小貓。后來漸漸忘了這事。大了后大人們常拾起這話題來笑我。
     阿姨個子中等,為人善良和氣,賢淑文靜,講話慢慢很斯文。沒聼過她罵人了講人閑話。阿姨雖不識字,但教子有方,她育有四男一女,孩子們個個都很孝順。表兄表姐都比我們大得很多。唯一的表姐在一次的生産中去世了,成了阿姨心中永遠的傷痛。
     阿姨不愛湊熱鬧,却是屬於雪中送炭型。爸爸媽媽失業后,那段日子她對我們很照顧。媽媽有囘在閑談無意中,講起孩子們在發育中,食量大了,阿姨聼者有意。第二天,叫表哥送來了一包米。害得媽媽很不好意思。瘦小的弟弟那時外出,常騎著爸爸那車身高又有橫杆在前的老爺自行車。阿姨讓她那也愛幫人的小表哥送來了一輛小而輕便的自行車。而當我們長大后,每囘買些禮物孝敬阿姨,但她卻會再買了東西送我們,讓我們很為難。
    阿姨早已當上了曾祖母,子孫滿堂。我們每年過春節都會約齊一塊去向阿姨拜年。
   有一年阿姨跌倒把脊骨弄傷了。從此她行動不方便,后來連坐也辛苦,近幾年一直都躺在床上了。孝顺的小表哥,常把她抱上抱下.
     我們媽媽去世后,每囘見到阿姨,心情萬分復雜,很想見她又很怕見她。一見到她就想起了媽媽。倍感親切亦是傷感萬分。阿姨比媽媽大得多,她自己說她现已形如廢人,羡慕媽媽已走了。晚年,她記憶還很好,能叫出我們媽媽的孫子們名字。漸漸地她越來越瘦弱.每囘去看她,拉著她枯瘦的手,心裏明白見阿姨的日子不多了,卻不知如何安慰她,只能對著她笑,講些空洞的話安慰她,而心卻是酸酸的。
      阿姨出殯的日子,我和妹妹為她戴孝送終。阿姨有十五位孫兒,三十三位内外曾孫。在點了紅燭的靈堂上,那滿頭白髮的表哥們加上表嫂,表姐夫,内外孫兒婿,媳,穿了粉紅色和黃色孝服的内外曾孫,還有阿姨的外甥,侄子們,把靈堂擠得滿滿的。
    到了義山,葬禮儀式完畢。環顧四周的親人們,有好多是陌生的。但我們都是阿姨的親人,彼此有的都有血緣関係。
     當一个人成了家,有了孩子孫子,那么一代又一代的往下傳。像那樹木有了果實种籽,然后种籽又長成一棵樹,樹又生了果實又有了种籽,周而復始,永恆不滅。
      原来生命就是這麽衍繁的。雖然人的生命有限,可是,在親人的心中所拥有對他(她)的记忆,卻是永遠存在的,就像阿姨,她将永远活在我們心中。

專欄                
同學   梁秋實    

     同学,和同乡不同。只要是同一乡里的人,便有乡谊。同学则一定要有同窗共砚的经验,在一起读书,在一起淘气,在一起挨打,才能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交情,尤其是日后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情趣。纵不曰十年窗下,至少三、五年的聚首总是有的。从前书房狭小,需要大家挤在一个窗前,窗间也许著一鸡笼,所以书房又名曰鸡窗。至于帮硬死沉的砚台,大家共用一个,自然是经济合理。
  自有学校以来,情形不一样了。动辄几十人一班,百多人一级,一批一批的毕业,像是蒸锅铺的馒头,一屉一屉的发售出去。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毕业生,毕业的时间可能相差几十年。祖父和他的儿孙可能是同一学校毕业,但是不便称为同学。彼此相差个十年八年的,在同一学校里根本没有碰过头的人,只好勉强解嘲自称为先后同学了。
  小时候的同学,几十年后还能知其下落的恐怕不多。我小学同班的同学二十余人,现在记得姓名的不过四、五人。其中年龄较长身材最高的一位,我永远不能忘记,他脑后半长的头发用红头绳紧密扎起的小辫子,在脑后挺然翘起,像是一根小红萝卜。他善吹喇叭,毕业后投步军统领门当兵,在“堆子”前面站岗,拄着上刺刀的步枪,满神气的。有一位满脸疙瘩噜嗦,大家送他一个绰号“小炸丸子”,人缘不好,偏爱惹事,有一天犯了众怒,几个人把他抬上讲台,按住了手脚,扯开他的裤带,每个人在他裤裆里吐一口唾液!我目睹这惊人的暴行,难过很久。又有一位好奇心强,见了什么东西都喜欢动手,有一天迟到,见了老师为实验冷缩热涨的原理刚烧过的一只铁球,过去一把抓起,大叫一声,手掌烫出一片的溜浆大泡。功课最好写字最工的一位,规行矩步,主任老师最赏识他,毕业后,于某大书店分行由学徒做到经理。再有一位由办事员做到某部司长。此外则人海茫茫,我就都不知其所终了。
  有人成年之后怕看到小时候的同学,因为他可能看见过你一脖子泥、鼻涕过河往袖子上抹的那副脏相,他也许看见过你被罚站、打手板的那副窘相。他知道你最怕人知道你的乳名,不是“大和尚”就是“二秃子”,不是“栓子”就是“大柱子”,他会冷不防的在大庭广众之中猛喊你的乳名。使你脸红。不过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小时候嬉嬉闹闹,天真率直,那一段纯稚的光景已一去而不可复得,如果长大之后还能邂逅一两个总角之交,勾起童时的回忆,不也快慰生平么?
  我进了中学便住校,一住八年。同学之中有不少很要好的,友谊保持数十年不坠,也有因故翻了脸扭过脖子的。大多数只是在我心中留下一个面貌謦欬的影子。我那一级同学有八、九十人,经过八年时间的淘汰过滤,毕业时仅得六、七十人,而我现在记得姓名的约六十人。其中有早夭的,有因为一时糊涂顺手牵羊而被开除的,也有不知什么原故忽然辍学的,而这剩下的一批,毕业之后多年来天各一方,大概是“动如参与商”了。我三十八年来台湾,数同级的同学得十余人,我们还不时的杯酒聊欢,恰满一桌。席间,无所不谈。谈起有一位绰号“烧饼”,因为他的头扁而圆,取其形似。在体育馆中他翻双杠不慎跌落,旁边就有人高呼:“留神芝麻掉了!”烧饼早已不在,不死于抗战之时,而死于胜利之日,不死于敌人之手,而死于同胞之刀,谈起来大家无不欷歔。又谈起一位绰号“臭豆腐”,只因他上作文课,卷子上涂抹之处太多,东一团西一块的尽是墨猪,老师看了一皱眉头说:“你写的是什么字,漆黑一块块的,像臭豆腐似的!”哄堂大笑,(北方的臭豆腐是黑色的,方方的小块)于是臭豆腐的绰号不胫而走。如今大家都做了祖父,这样的称呼不雅,同人公议,摘除其中的一个臭字,简称他为豆腐,直到如今。还有一位绰号叫“火车头”,因为他性偏急,出语如连珠炮,气咻咻,唾沫飞溅,作事横冲直撞,勇猛向前,所以赢得这样的一个绰号,抗战期间不幸死于日寇之手。我们在台的十几个同学,轮流做东,宴会了十几次,以后便一个个的凋谢,溃不成军,凑不起一桌了。
  同学们一出校门,便各奔前程。因修习的科目不同,活动的范围自异。风云际会,拖青纡紫者有之;踵武陶朱,腰缠万贯者有之;有一技之长,出人头地者有之;而座拥皋比,以至于吃不饱饿不死者亦有之。在校的时候,品学俱佳,头角峥嵘,以后未必有成就。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确是不刊之论。不过一向为人卑鄙投机取巧之辈,以后无论如何翻云覆雨,也逃不过老同学的法眼。所以有些人回避老同学惟恐不及。
  杜工部漂泊西南的时候,叹老嗟贫,咏出“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的句子。那个“自”字好不令人惨然!好像是衮衮诸公裘马轻肥,就是不管他“一家都在秋风里”。其实同学少年这一段交谊不攀也罢。“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纵然不以为耻,可是免不了要看人的嘴脸。

一帶一路" 是什麼計劃?

     很多人搞不清楚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基础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像一个普通人去买房买车,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需要,但是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中国就好像是房地产商,建筑商和银行的组合体,有闲置资金,有空房,同时建筑公司也没活干,两边都有需求,怎么办?
     很简单,按揭了。中国借钱给这些国家,然后让这些国家,用这笔指定的钱找中国公司去修基础建设,然后分成几十年慢慢地还给中国。
     这样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有了灵活的运用,不用傻乎乎的只能去买美国的国债,收益几乎为零,借给别人收利息,收益高的多。中国过剩的产能,就有人出钱来买,盘活了中国的制造业。
     而这些用中国钱的国家,靠中国帮助修好了基础建设,经济就会发展,就会有钱来还中国的钱,同时还会买更多的中国产品。
     这样各取所需,就是所谓的一带一路。
     除了这些,一带一路的国家接受美元贷款,可以用人民币还款,这样,这些国家慢慢就开始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慢慢就获得了和美元同等的地位。
     同时通过这样的基础建设,形成了从海上和陆路两条直达欧洲的通路,一旦发生和美国的战争,美国无法对我们进行完全的封锁,同时,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中国到欧洲的物流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竞争力。
     由于这些国家使用中国产品作为基础建设的标准,后续的配套自然也要使用中国产品,这样就产生了排他效果,让中国在和其它的制造业国家竞争时,占据了优势地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坏账,就像是银行一样,总会有些人还不起房贷车贷。可是银行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它赚的更多。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实际上赚两次钱,一是借钱出去的利息,比买美国公债赚得多的多,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必须使用中国的产品,让中国的民间企业能受惠,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几乎是一个暴利的过程,只要控制好坏账的比例,肯定是利大于弊。
     同时,由于中国为这些国家发展基础建设,会增大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友好度,让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的好朋友,谁都知道,朋友多了好办事。做人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中国会对一些国家进行无偿援助,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你做别人的生意,就得送给人家优惠。商场也要定期给你打折,买多了要给你送优惠卷,免费的产品。国家也是如此,光赚别人的钱,不给人家点好处,生意就做不走,这些无偿援助,实际上就是折扣卷。因为除了我们,日本德国也借钱给别人,帮别人搞基础建设,我们是有竞争的。
     这个方式实际上是美国人最先发明,美国为了获得市场,并没有采用其他国家的办法,通过武力征服,获取殖民地来获得市场。而是通过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租借法案,马歇尔计划等等,借钱给其他国家,让这些国家回过头来买美国的产品,这样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促进了美国的繁荣,让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使美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最终成为世界老大。中国实际上在学美国崛起的方式,通过和平而不是武力,实现崛起。
                  網絡轉載



123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