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人 心情随笔 查看内容

清明時節聯想到墓誌銘

2018-4-7 22:00| 发布者: zjj| 查看: 459| 评论: 0|原作者: 千 仞|来自: 《先华校友通讯》24期

摘要: 清明時節聯想到墓誌銘 千 仞 又逢清明時節,依俗要安排祭
                               清明時節聯想到墓誌銘  
                                               千  仞
    
       又逢清明時節,依俗要安排祭奠先人,我們家族的慣例是避開人多車擠的正日,或提前,或挪後;儀式則早已從簡了:不備三牲果蔬,不燒冥鏹香燭,只是揩拭下碑面(需要時將剝落的油漆髹上),在靈前插上一束鮮花,三鞠躬,默哀,就完成了。
     一般情況,會逗留片刻,感受周遭那異乎尋常的闃寂,瞻仰一下先人「左鄰右舍」的遺容碑文,想想咫尺之間,竟是陰陽異路,幽明永隔,「念爾永歸,無復來期」,不免有所感觸,尤其見那芳華玉隕,英年早逝的,更會駐足凝神,引發對生命涵義、對生死哲理的思索。「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入口的這副對聯不由得會浮現腦際。
     人固有一死,或遲或早而已,古往今來,即便是聖賢豪傑,天才精英,又有誰人抗拒得了呢!
     結論是:要珍惜生命,善用餘生。
    
      在香港,墳場和骨灰堂的碑文一般都只是刻上死者姓名、籍貫、生卒年月日以及立碑親人子孫名,如此而已,少有敘述死者生平事略的。由此,我聯想到別具一格的墓誌銘。
     墓誌銘本是中國古代一種悼念性的文體,鎸在石上,一般包括誌和銘兩部分。誌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銘則是文末用韻文詩體寫成,概括全篇。有文無詩爲誌,有詩無文爲銘,有文有詩爲誌銘,但現在一般都統稱之為「墓誌銘」了。
     古代習俗,墓誌銘原是埋在墓穴裡,平放在棺前的,它一般是兩塊方石,一底一蓋,底刻正文,蓋刻標題,後來已不限於隨棺埋葬而多有立在墓前的了,寫得精彩感人的墓誌銘,即便是深埋在墓壙內,也會被保存流傳在人間,供後人賞析。西方也有這種習俗的存在。
     唐代文學家韓愈寫過不少墓誌銘,其中《柳子厚墓誌銘》是為膾炙人口,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明代徐文長、張岱,清代姚鼐等也都寫過這類傳世之作。
     墓誌銘當然多是生者所書,也有一些是死者生前預先撰寫的。自撰的墓誌銘常常是亡者最精煉的人生體驗,最深刻的人生感悟,熠熠生輝,成為留予後來者的珍貴的精神財富。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學家,小品寫得特別清雅脫俗,他就有篇《自為墓誌銘》。張岱親歷明朝覆滅,家國滄桑巨變,對自己的人生歷程作了一番嚴肅的反思,他在墓誌銘中坦然承認:「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喜愛品茶和吃橘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冷峻地自我剖析,實屬難得。張岱一面鞭撻既往,一面又痛感生逢「末世」,擎天無力:「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一連串的排比句,無情地自責和懺悔,在鮮明的個性中追究了整個封建制度的歷史責任,折射出時代特色。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自撰的墓誌銘,反映了他的生平志向:「我 馮玉祥 一九四零年五月卅日作: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要闊。只求為民,只求為國。奮鬥不懈,守誠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盡心盡力,我寫我說。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著名佛教人士、書法家、詩人赴樸初晚年寫過一首四言詩,也可看作他自為的墓銘,銘曰: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超脫,豁達,把個體生命融匯進整體之中,由此獲得永生。
      再看大文豪蕭伯納的墓誌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既是不可抗拒,也就坦然面對了。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自撰的墓誌銘,則如同他本人一樣幽默:「恕我不起來了!」
      墓誌銘是喪葬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歷史民俗的載體。它或精粹凝縮,或凸顯個性,或風趣詼諧,底蘊深沉,發人深思,成為中西文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搜集一些。                                             —— 摘自《秋葉醇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