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简讯(第102期)

2018-5-17 12: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81| 评论: 0|来自: 香港先達聯誼會

摘要: 简讯(第102期)香港先達聯誼會 2018年5月


(第102期)
香港先達聯誼會                 2018年5月


  目录

香港先達聯誼會理事會換屆選舉重要通知


景春好兄弟永別了!我們永遠懷念您!

王璧琦副會長代表我會在程景春追悼會上的悼辭


愛國愛港熱心公益

香港僑愛基金會代表在董事主席程景春追悼會上的悼辭


程景春先生生平


深切哀悼

香港先達聯誼會

深切哀悼

北京先達校友會

安息吧!我的愛人陶雅容

陳德華

清明遊子思故鄉先達鄉親棉蘭聚


漫話先達

林淑明

先達史話


不同凡響的臺南

莫澤香

成功的先達商人陳水生先生

郭 信

嗨!您好!李遠山先生

印尼伍耀輝

養生保健園地止痛操






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晚7時,為了加強先達旅棉聯絡鄉誼,敦親睦友,先達旅棉鄉親聯會,借大家返鄉掃墓窯祖之際,假座印尼蘇北省潮州公會大廈二樓大禮堂舉辦聯誼晚宴會。
節目主持人黃宏光鄉親致開場歡迎辭:一年一度的鄉友會,鄉親們離鄉背井,到清明節大家都從各方回故鄉掃墓,今夜是先達旅棉聯誼會,筵開70席第三次歡聚晚宴餐會,謝謝各位鄉親的光臨。
籌委會主席洪于斌致辭:感謝各位鄉親熱忱參與晚會,使今晚的聚餐呈獻先達人的團結精神,希望鄉親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此我沒忘記衷心感謝,所有贊助支持此次的活動,也感謝所有工作籌委成員的合作,使今晚的晚會如期完善進行,謝謝!
先達旅香港聯誼會主席李達生致辭表示:非常高興每年回來,看到先達旅棉聯誼會一年比一年人數多,可見先達人的熱心。我期望2020年世界先達人懇親大會,能在棉蘭隆重舉行,希望在座的鄉親大力支持完成盛舉。
先達旅棉聯誼會主席陳保成代表榮譽顧問黃智玟致辭:先達旅棉聯誼會算是已經成立三年了,這是第二次的大型聚餐,我代表全體聯誼會成員熱烈的歡迎,香港聯誼會主席李達生,符大進,吳益漢等及國內外鄉親的到來。先達人具有非常濃厚的鄉情,俗語常說家鄉的水最甜,家鄉的人最親。希望2020年世界先達人懇親大會,在棉蘭能隆重盛大舉行,也是身為先達人的自豪。娛興節目有幸運歌舞隊演出,楊菁菁、張鐘雲、William Tandean歌手個別台上獻唱,幸運抽獎等。最後全體理事合唱一首《明天會更好》歌曲落下帷幕。
(印尼棉蘭《好報》國強報導31 Mar 2018)


漫話先達,也就是先達漫話,漫無顧忌。
漫話的先達,只是記憶中的,腦海中的先達,所以只能是先達舊貌而已,很可能不再存在於新顏中,例如昔日的露天巴剎消失了,新顏是有蓋的建築。
手上有大小十張前蘇北青年總會在先達開會的照片,照片中的先達公園,已是消失的舊貌,新顏是林木森森,不堪回首。
(一) 先達話
先達話,有所謂“先達國語”,還有在全島溝通的福建話(其實是閩南話)。
“先達國語”並有獨一無二。早年的北京華僑補習學校的學生中,有來自印尼龍目島的學生,他們的“國語”,跟“先達國語”完全一樣。
至於“福建話”,也不純粹了。其中有的是與印尼話混合的,例如“Go Kha Khi”,“Go Kha Khi”“Go”是福建話“五”,“Kha Khi”是印尼話Kaki,全詞印尼話是Kakilima。又如“Palet Kao”,Palet是印尼話Paret,“Kao”是福建話“溝”。“溝”也就是Paret,這個詞的同義詞組,只是把“R”的發音改成“L”。
(二) 先達市區的樓房平屋
先達市區,無論三條大街幾條橫街,幾乎都是兩層商住樓。也有平房,其一是陳影鶴先生的舊居,即“十間厝”中的一間。“十間厝”全是平屋,設備有如別墅,環境幽雅。另一座是在一列樓房側的平房,記得只有五間,是僑領陳嘉音、陳嘉傳的產業,其中有一間,王任叔先生曾居寓。
這座平房左側,是協川貨棧,無蓋露天,其右側另闢有梯的單間,當年王謙宇、陳斯剛等老師曾經寓居。
此外,還有會館平房建築在十間厝對面,也清幽雅緻。
(三) 先達土產、特產
先達盛產花生,至少有兩家專營,遠銷全島。如今在香港買到的印尼花生,來自先達。先達也盛產茶葉,甚至馬達人也種植茶葉賣給華人經營的茶店。
先達還特產胎生小魚,雖非世間獨有,卻也是一種特產,福建人稱為“生Gia魚”,先達國語稱之為“生兒子魚”。小魚生活在清清溪水中,小溪在市郊匯成大池,小魚密密麻麻遨遊其中。
(四) PEMATANG SIANTAR
先達的印尼原名,音譯為“白馬當先達爾”,曾將其前置Pematang譯為“白馬丹”。而先達金舖「祥興棧」的字號中,“先達”寫成“先得”。
二戰後荷蘭殖民者以聯軍名義重踞蘇島,因先達為印尼抗荷首府,後被荷軍以“警衛行動”名義侵入。有華人保安隊進駐,記得進駐先達的保安隊是“獨立縱隊”,在當時紅藍對立中偏護紅派。
當時紅派的教師,如王謙宇、鄭欽美、陳斯剛、伍渙沾、林少青等,都是青聯會的執委,學生自治會一向由紅派掌控,最有人緣的是學治會主席饒鐵生,遙祝他恢復健康,發揚當年風釆。

編者按:關於先達的歷史,老一輩的先達人未必個個能詳細了解,何况是出生在先達新一輩的年輕人,更加無從知曉。本編輯部自《先達人網站》經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將簡單扼要的“先達歷史”提供給大家參閱,以資暸解。
先達 (Pematang Siantar),印尼北蘇門答臘省城市。位於蘇門答臘北部馬達高原東坡,海拔392米,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15萬 (1980)。本島東海岸鐵路支線從直名丁宜通往此地,公路由此往西通多峇湖,東達沿海各城鎮。附近有廣大的茶園、橡膠園和咖啡園,多瀑布和温泉。市內有農產品加工、卷煙、鋸木及劍麻紗廠等產業。
“Pematang”意為“小道”。先達處於交通要道,是蘇北省會棉蘭 (Medan) 通往西南打板努里 (Tapannuli) 和實武牙 (Silboga) 等地的必經之路。
先達已建市100多年,十九世紀先達屬於先達第十四世王納瓦魯 (Raja Sang Nawaluh) 的領地。從1871年開始,中國東南沿海移民已逐漸聚居先達,與當地原族群雜居,開荒耕地、開小店,小本經營。我們的華人先祖,扎根本土,先後攜帶自已的親屬友人,在先達定居下來,落地生根,人口驟增,自強不息,發展經濟,幾代人在這裡集市(開巴剎做小買賣),逐年擴大集市,繁榮當地,市容為之改觀。口傳百年:「先達市是先有“巴剎”後有“先達”」之說。
直到二十世紀初,荷蘭殖民政府在先達周圍大面積擴大開拓橡膠、油棕、劍麻等種殖園,並把先達定位為蘇島東部種殖園中心,土特產集散地,僅次於棉蘭的蘇北第二大城市,以供周邊種殖園主休閑娛樂、渡假、購物之地。
荷蘭殖民政府官員根據這一設想,在圖紙上大筆劃上以巴剎為中心,按東南走向在巴剎兩旁劃了兩道平行紅線,一條以荷蘭女皇威赫敏娜 (Wilhelmina) 命名的大街,一條以公主朱莉安娜 (Juliana) 命名的榴槤街,還有一條較短的,以王太子亨德力克 (Prince Hendrik) 命名的太子街。然後在兩條大街的西南角匯合,圈出一塊地,興建市政大樓,對面一大片土地闢為足球場,西北部是火車站,西南部依山伴水,興建動物園,東南角位是先達醫院。這樣一個布局相當於當時歐洲中的小城市規模。
先達隨着華僑華人經濟的發展,大街兩旁商舖林立,建築風格基本仿造廣州、厦門的格式,多為兩層樓,樓下作店舖,樓上住人。大街和榴槤街之間的橫街,更是華僑華人的傑作。兩旁蓋起商舖後,便約定俗成命名為:福州街、南京街、上海街、中國街、漢口街等。並逐漸形成餐飲一條街、金舖一條街
、咸魚舖一條街、土特產一條街等。而今,中國名稱的街名已全改為本土的印尼街名。
先達市1993年和1996年先後榮獲環保衛生城市獎 (Piala Adipura)。


今年是我們夫婦的金婚喜慶年。為了記念我們金婚之慶,兒女特意帶父母到響往已久的台南,安排相熟的影樓照了一輯醉心的金婚合家歡造型相,又陪伴我們隨處遊覽,見識一番台南獨具一格的風土人情,讓我們一起經歷了一次既舒心又温馨的難忘旅程,感恩。
提起台南,也許好多人不知道它是台灣歷史的發源地、地位不容忽視,連「台灣」這個名稱也源於當時荷蘭佔領時期(1624-1662)對台南安平港舊名「大員」的荷蘭語「Tayouan」稱呼。明代名將鄭成功也是在台南登陸驅逐荷蘭人重新建立王城的。之後雖然歷經清朝和日佔時期,但無論如何改朝換代,台南一直是台灣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對台灣的繁榮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作用。
我們在高雄一下機就召了一部計程車直奔台南市。在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裡司機親切地向我們介紹了台南的好去處和當地的美食,一盡地主之責,也讓我們第一時間見識了台南人對外來者那種和藹可親的待人風度。
我們下榻的酒店是安平區大員皇冠假日酒店,座落在鹽水溪、台灣海峽的南岸。待一下車放好行李,馬上直奔聞名台南的「文章牛肉湯」先祭五臟廟。尚未走近,離遠己望見那裡排着一隊長龍,老餮們在等位就餐。我們也跟着隊邊排邊在旁靜觀:靠左邊是製作牛肉湯的最後步驟,只見師傅先舀一勺湯底攪勻牛肉片,讓它平均受熱後加鹽調味,然後再倒一勺滚湯燙熟牛肉,立刻一碗香味四溢的牛肉湯就可上枱了。好不容易可以進到店裡坐下,不久身邊飄來陣陣肉香,引頸久等的牛肉湯終於可以輪到我們享用了。我廹不及待喝了一匙湯、試了口牛肉,味蕾迅即在口腔裡跳躍、舌尖溢出醇甜甘香、嫩滑無渣的牛肉鮮味,受用非常。我們還試了葱爆九層塔牛舌、五香牛筋腩和牛肉燥飯,味道同樣濃郁而彈牙。但你意想不到製作如此精良的牛肉湯竟然只賣港幣肆拾元一大碗,簡直不可思議!這一餐吃得我們不亦樂乎。待吃罷走出去,門外依然門庭若市,慕名而來的食客還在排着馬拉松長隊。到底是甚麽魔力驅使八方食客蜂擁而至前來品嘗這裡的牛肉湯呢?箇中的奧妙是牛肉湯料理店釆用了本地優良品種的温體牛肉。牠被屠宰之後,只有六小時賞味期,若然過了期,牛肉開始僵硬,鮮味也就消失了,這才是台南牛肉湯的靈魂!它的製作過程殊不簡單,從精選牛隻到晝夜不停分四個時段屠宰、送貨、熬湯底、切肉到最後製作,捱更扺夜、分秒必争、環環緊扣。台南人用敬業樂群的專業精神、胼手胝足守護着本地温體牛肉湯這塊金漆招牌,把它演變成今日台灣引以為傲的名物,台南人為保持自已故土繁榮所付出的那份真心确實讓人動容!來台南千萬不可錯過的節目是逛菜市場。從那人聲鼎沸的討價還價聲中可耳濡目染當地居民真實的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
我每到各處旅行,這早就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行程之一。我們這次去逛的是台南聞名的水仙宮傳統老市塲。雖說它只是一座菜市塲,但內裡不乏百年老字號的隱世小吃店,老街坊們一早紛紛三五成群在這裡出沒,不光是來享受美味佳肴,更是為了與一班老相識天南地北、噓寒問暖聯絡感情,老板也早與他們成了熟絡的老朋友,你可在此處見識台南人濃郁的鄉情。
當我在賣肉燥葱油糕的檔口一停下腳步,檔主老阿嫲立刻熱情地遞一塊給我,連聲說“熱的,吃吧!”如是者在這裡試了幾樣風味特別的小吃如:芋粿、一口鹹荳蓉酥等等。我意猶未盡繼續向前行,突然眼前一亮,看到前面有賣文旦柚和我的至愛蓮霧,檔主和善地幫手挑了幾個新鮮個兒大的,又吩咐我說文旦柚是剛摘下的新貨,不要急於劏開吃,結果我足足擺了一個多星期才剝開它,果然名不虛傳是台灣的名果,多汁又清甜!
逛完水仙宮市塲,我們順着馬路往前走到國華街,想不到這裡又是小吃薈萃、老店林立的地方,街道縱橫、巷弄密佈,到處車水馬龍,擠滿人群。我們隨意在各處遊走,來到福味珍專賣蝦棗、魚丸、腸包肉丸的檔口,買了幾樣特色丸子串起來吃,很是過癮。老板娘見我柱着拐杖、兩鬢染霜,温馨地叮着我孩子說:“這裡沒有地方可坐,父母走累了要牽他們到「7.11」休息一下”,聽罷只覺一股暖意直沁入心屝,這就是用愛相互關懷的台南人本色,無論你走到那裡,處處都寵罩着祥和的氣息。
我們接着又找到百年老店富盛號碗粿,在門口排隊等位,這裡無論堂吃或外賣都應接不暇,用豆腐、蝦米、肉燥和米粉秘製的碗粿,味道不俗。當然,阿松割包、金得春卷這些名店也一定要去朝聖一下。這趟小吃半日遊相當精彩,台南的小吃真是數之不盡、吃之不絕。
台南讓人留連難忘的不光是美味的小吃,這裡獨特的景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光在我們住的安平區就有幾個著名的景點。首先,安平古堡可算台南重要的古蹟,它和這塊土地共同經歷了百年的滄桑,又一起見證了這裡的發展和繁榮。現在熱蘭遮城博物館旁還保存了當年高聳堅實的古城堡南側城垣的磚牆殘壁,雖然百年來幾經改朝又換代,它已變了幾次面,但絲亳無損它的榮光。現在暸望台上加了尖型屋頂,使這座古蹟望上去更和宏偉。另一個值得觀賞的景點是安平樹屋。它的前身是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經過日佔時期長期荒廢,促使幾棵榕樹枝幹自由地長出無數氣根,任其隨意附著在各處磚牆往上攀爬發展,不斷盤根錯結,甚至衝出屋頂,在各處垂掛氣鬚,終於形成極其奇特的景觀。再經過建築師的重新規劃設計,用木棧道與鋼構環繞樹屋,讓人可以穿梭其間,還可以在空橋上俯視榕樹枝頭的生長狀况,奇景盡收眼底,甚為壯觀,可說是台南一處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台南的鄉間一直是我憧憬好久想去的地方。後壁是台灣的“黃金穀倉”,又是冠軍米的故鄉,當然是最佳之選。車一駛進後壁範圍,一望無際的稻田綠油油一大片,雖說還未到秋收時節,但稻子都已長高,稻穗也已紛紛初露鋒芒,在天高雲淡的田野中隨風輕舞,這醉心養眼的鄉間美景看得人心曠神怡。這片土地的主人用自然農法來耕種,他們依時把養的鴨群驅趕到田裡啄吃害蟲,同時又用牠們的排泄物給耕地施肥,保護和維持了自然生態的發展。他們尊重自然界的規律,善待這片土地,難怪會有這麼好的回報,終於被評為台灣的績優農村。我們把車停在芳榮冠軍米廠門口,孩子當機立斷買了兩箱冠軍米帶回家細味品嘗。之後又到菁寮老街遊覽,街中間整條巷子是荷蘭井湧泉民宿的百年三合院,這裡甚至還有250年歷史的藥舖,老店何其多。
在老街兜了一圈之後,我們向右邊街走去,遠遠望見有個賣粉紅芯芭藥果的檔口,喜出望外,拿它點甘草酸梅粉用竹簽拮住邊走馬又看花,又邊咬着新鮮美味的芭藥繼續我們的行程。再往前走幾步只見一對阿公、阿嫲就地坐着,笑臉迎向過客,在擺賣自家田裡的特產,有紅豆和綠豆,顆顆都粒大飽滿,前者看似絳珠瑪璃,後者簡直是碧綠玉珠,霎時有股衝動很想把它帶回去慢慢享用。此外還賣生晒鳳梨乾、笋乾、蘿蔔乾,和潮州人當寶的黑色老菜脯等等,老倆口和顏悅色地對我們說“隨便要買多少都行!”聽完我很自然地站定腳捉摸到底要跟他們購買甚麽?結果挑了幾樣難得碰見的食材,如獲至寶,滿載而歸。
到了最後一天,早起我習慣性拉開窗帘,想再次遠眺鹽水溪和四草大橋。只見水面如常有漁船在作業,男的在前面掌舵,女的在船尾呼應,他們日出而作,悠然寫意地在水上撒網捕魚,未到日出三竿就已慢條斯理地駛離海灣歸家去了。這活脫脫就是台南人與世無爭、平凡而簡單的慢活方式,羨煞旁人!
不管是對牛肉湯的竭智盡力製作也好,或者是市場裡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共融也罷,甚至於農家對自已所在地的深愛和對與他們結緣的人所顯出的真誠都好,這一切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台南人确實不同凡響、令人敬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心裡時刻想着如何去幫助別人,它使我深受感動。“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只要行事為人都能從這點出發,心中時時都存着愛別人的心,與身邊共處的人和睦相容,相信世界會因此少些争抝、多些包容,社會也會就此逐漸變得更加和諧。

編者按:先達是座落在蘇北高原的一座小山城,人傑地靈,處處藏龍臥虎,孕育出無數出色的子女,其中有國家級的翻譯家、名震中外的運動健將、抗日革命志士、博學的文化人等,他們的光輝事蹟,已廣為人知。最近,從印尼《國際日報》讀到一篇郭信先生寫的關於介紹一位鮮為人曉的先達商人—陳水生先生的專訪文章,抄錄部份供大家參閱,值得欣賞。
陳水生先生是個貨真價實的先達人,他在印尼蘇南省楠榜發迹發達,是個典型離鄉背井,在他鄉異地奮鬥成功的先達人。
他已達82高齡,卻健朗依舊,毫無龍鍾老態。我並不羨慕他的財富,卻敬佩他白手起家的奮鬥和百折不撓的敬業精神。而他待人的親和、處世的謙虛低調,讓我仰慕有加。
認識陳水生先生,是在一年前的偶然。那時,和我同住一區的先達人張偉斌老師,告訴我他家來了兩位貴客,一是他的長兄偉傑,另一位是楠榜富商陳水生先生。他還自豪地說,他家地方雖然狹小,卻容得下一位富商就宿,引起我的好奇,要他給我引見。見面後,記憶中我父輩時代先達人的樸實和低調,呈現我眼前,他們講的是鄉土鄉情,而非炫耀和排場。住在老鄉家,圖的就是這份鄉情,非大旅館所有!
第一次見面,對他温文爾雅、儒儒之風的外表及緩慢的行動和低沉的說話聲,甚是好感。沒有成功商人的表象,更像是個老師老者的風範。
第二次見面,是在參加2017年香港舉辦第四屆全球先達人大聚會前的雲南之旅中。旅途中,我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和他聊天,他也毫不忌諱地將他的奮鬥故事,坦然地告知我。他當過學徒、做過店伙計、到巴東走過單幫、和人合作搞過米粉廠、到園丘當過承包商、在巴剎開過雜貨店,做小本買賣…,最後來到楠榜開小食品工廠,一路赤手空拳,全憑他的努力和勇敢,闖打江山,走對了路,在食品工業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做到風生水起,闖出一片新天地,終於成功發達。
在香港的全球先達人大聚會裡,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先達成功人士參與這盛會,並上臺演講,備受矚目…陳水生先生自始至終都安然默坐一隅,充分表現出他的謙和低調,在成功人士行列中,他果然與眾不同!
大會結束回抵印尼後,我不忘前約,邀了張偉斌老師、陳武炎、邱成彬三位先達好友同行,12月14日飛抵楠榜機場,陳水生和張偉傑兩位先達長者已候等多時。…我們除了参觀陳水生先生的工廠,實地了解了他在這個以胡椒、咖啡等土產為主的蘇南重鎮裡,發迹和發展的軌迹。它有傳統小工廠的遺址,也有現代化大工廠的規模。由排隊出貨的大卡車不停送出以Krupuk Cinta為名的產品可看出他生意的火紅。由女工們見老板時的歡呼、雀躍的歡悅狀,看出了他的與人為善。先達人離鄉背井,到他鄉異地墾拓江山的勤苦耐勞者,固然不少,但能得到工友的如此歡心愛戴者,諒也不多。知善待員工的美德,是促成事業成功因素之一,但知易行難,陳先生卻做到了。而他在楠榜山上,花巨資和兒子們策劃建成的現代化基督教堂,以及附設的一所教會學校,給信教的人一個家。他在鄉間築出的水泥路,讓鄉人方便行走,證明了他是個心中有神,不忘回饋社會的善心人士。陳先生膝下三位公子,都有乃父之風,成了他的接班人,讓老父高枕無憂,享幸福晚年,美哉福哉!
另一值得一書的是他對教育事業的熱心。當張老師提出援助印尼友族學生到華學習的經費時,他亳不猶豫地答應資助一位學生約三千萬盾的經費。張老師又向他提出想辦三語學校的意念。陳先生馬上響應,答應捐出他五公頃的土地讓張老師去策劃建校,完成他的心願。
兩位長者親送我們到機場,再見聲中,約好明年在他們的榴槤和紅毛丹成熟時再來楠榜,再繼未完的話題。…我內心感慨良深!領悟了人生真諦: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且先盡人事而後聽天命!乃我寫此篇以勵後進者之誠盼。盼先達後繼有人,精英盛出,團結一致…不忘回饋發源鄉土…先達人,先達事!


2012年11月27日傍晚,雅京市中心的一間西餐酒樓群英薈萃。十幾位蘇北旅椰的社會賢達聚集在此,滿懷敬意為其中一位響噹噹的代表人物慶賀73歲的生日。
這位受人尊重的主人公何許人也?他是享譽千島的木薯澱粉大王,他是老資格的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家;他是先達旅椰同鄉公會的創始人,他是德高望重的印華精英。他一生中有很多值得稱道的經歷,但最令他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是1994年率領600同鄉回先達所做的大德義舉,至今口碑相傳,為人們津津樂道,他叫李遠山。正因為那次故鄉之行,他被當地人民授予了一個榮譽崇高馬達族姓名:魯阿山.蘇爾彥多.達瑪尼克(Luasan Suriato Damanik)。
讀者諸君可能會問:遊子返鄉乃人之常情,李遠山18年前回一趟家鄉,為何會鬧出那麼大的動靜,這裏面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且聽我從頭說起。
臥虎藏龍先達人
小城先達是蘇北高原的一顆明珠,鄰近有一個風光明媚的多峇湖,另一則,就是亭亭玉立的馬達山。因為青山綠水環繞,加上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所以地靈人傑,英雄輩出。凡是在先達出生長大的人,以後不論到任何地方,大多喜歡自稱為“先達人Siantarman”。據說,前印尼外長阿丹姆.馬立克(AdamMalik)也是先達人。但第一次正式使用“先達人”這個稱謂,卻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次高官聚會上。當時印尼高級將領西馬杜邦將軍(TB Simatupang)見到馬立克,便招呼稱:“Siantarman Bung”。馬立克當即回應“Ya Siantarman”。從此Siantarman這個稱謂就在先達鄉親中不脛而走。馬立克後來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和印尼副總統。而當今蘇西洛總統的“大內總管”——國務秘書長蘇迪·希拉拉希,以及現任我國駐北京大使易慕龍,都是地道的先達人。
先達有一座中華老義山,其中的墓碑顯示,早在1870年就有華人先輩葬在這裏,這說明一兩百年前,已經有中國人來此謀生創業。一代又一代,老義山便成為全體先達華人慎終追遠的神聖的陵園。
先達當然也出了不少華裔人才,比如:印尼棕櫚業大王吳笙福(Martua Sitorus),曾經多次打破百米游泳紀錄的符大進等等,包括本文所寫的李遠山先生在內,有很多華商英豪也都出自美麗的先達。
回鄉壯舉的台前幕後
話說1994年,因為先達城市的發展,政府計畫搬遷本市的中華義山。義山內有3000座華人先輩的墳墓,如果遭到拆遷,我們在此長眠的祖先將變成無處安身,身為後輩,我們於心何忍!
在南洋群島,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義山。華族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成長,也在這裏倒下,一方墓地,一塊墓碑,都在頑強地訴說著他們的歷史。而在先達華人心裏,老義山更是整個社區乃至本地中華文化的化身,是連接本民族歷史與未來的精神紐帶。
搬遷義山消息傳出,先達華人和外地的親屬無不滿腔悲憤,人心惶惶,可是政府的決定已經做出,要想改變也似乎很難。怎麼辦?怎麼辦?——正當各地的先達鄉親們滿心絕望之時,在首都雅加達,一位有勇有謀、目光長遠的先達人,成為大家信賴的主心骨。此人便是先達旅椰同鄉中的佼佼者——實業家李遠山先生。
1994年的李遠山55歲,正值年富力強的鼎盛年華。他和黃智文、陳來發等諸位有識之士,共同策劃了一個“馬爾達貝行動”(MARTABE ACTION):由李遠山率領600名旅椰同鄉一起回先達,以出錢出力、幫助家鄉建設發展的方式,與政府進行良性互動,加強溝通交流,在此基礎上取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保住義山便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先達成城”的生動記錄
有關那次回鄉的情景,讓我引用一位筆名為“先達成城”的鄉賢的文章如下:為了這件事,身在椰城的李君一舉發動近600名先達鄉賢,於1994年3月28日包下“KM KERINCI”客輪,由他率領,滿載一腔熱情和對先達那種跨越千里的牽掛,乘風破浪回家鄉。眾人由棉蘭勿拉灣碼頭登陸,分乘十餘輛大巴士,前由警車引領開路,浩浩蕩蕩直奔先達。沿途驚動了不少民眾。進入先達,許多市民湧上街頭夾道歡迎。在一片銅鼓樂曲聲中,直達今日的SULTAN AGUNG學校,群眾歡呼這百年不遇的場景,有的人甚至熱淚盈眶。歡迎儀式以後,又匯合召集而來的本地鄉誼數百人,合計千人之眾,聲勢是史無前例的,把多峇湖畔的大旅社NIAGARA全套包下。兩個夜晚的營火大會,集體聯歡,讓多峇湖見證了先達人凝集團結的力量有多大。
從多峇湖回來,團隊又掃墓踏青,一番思親祭祖,一番月夜團聚,給先達平添另一種鄉情的熱鬧。大概就是這一節,從此發展到清明時節,各地方先達遊子紛紛回鄉祭祖,探訪親友,自後成了風氣。這又是先達慈善事業牽動人心的一例。
不知道經歷了多長時間,花費多少人力物力,遇到了多少挫折。整頓、建設先達家園的豪言壯語,終於有了兌現。以十九條城郊新路的鋪設和一條城中舊路的修繕為證。這一成績單,向先達小城表達了勝利的信心,樹立了華人社會的美好形象,也感染了友族同胞。慶功之日,受到當時蘇北省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和讚賞,省長和眾多官員都親臨致詞並剪綵。
十多年前數百名鄉友集體回鄉的浪潮,早已回復了平靜,連同當時修建家園和保存義山的業績已載入史冊,成為美談。回想李遠山君呢,他那浮雲遊子戀,志在奉獻鄉里的精神,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真是無人可比。
感謝“先達成城”的描述,使我讀罷對李遠山君肅然起敬。我與遠山雖然彼此久已聞名,但真正來往密切,還是在數年前聽說了他當年這一壯舉之後。這幾年,各地華社都在號召熱愛印尼祖國,融入主流社會,豈不知李遠山早在18年前,就已經為我們做了榜樣。
“過去是未來最好的嚮導”。回顧這段往事,先達人不會忘記李遠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今天,我也要再次祝福他的生日。
嗨!——李遠山先生,你好!祝你健康快樂,老當益壯,為國家和華社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3.01.10)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