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华校友通讯(第28期)

2019-1-4 11: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76| 评论: 0|来自: 先达先华校友

摘要: 先华校友通讯(第28期) 先达先华校友
先华校友通讯

先达先华校友  主办
总第28期 
www.siantarpeople.org


目录



香港聯誼會第八屆第三次全體理事會議紀要

香 港

編 委

3


香港先達聯誼會會長林瓊葉在21週年會慶致歡迎辭 



4


常務理事陳德華在21週年會慶講話   



5


歡樂團結滿溢的相聚日

香 港

通訊員

6


賀信、 祝賀   



8


參加尊師敬賢頒獎晚會有感

先 達

彬 彬

8


探 訪

椰加達

陳唯群

14

深表哀悼 




19


遙憶當年風華正茂的王謙宇

香 港

林淑明

19


悼念聯新老兄

椰加達

張福英

20


永別了的同學——燕姐          


張秀蘭

21

隨 筆

保護傘(三)       

椰加達

漂 流

24


南洋咖啡微燻中的回憶

澳 洲

陳達平

27


偶感隨筆

棉 蘭

沈華英

28


寫作的樂趣

先 達

凃月英

28


守護


陳 默

29


世外桃源嶺士島

棉 蘭

蘇淑英

30


嶺士島之旅

椰加達

陳武炎

34


我家的聖誕紅紅了


凡  夫


捐款事項   


 


39

詩 歌

告老退休曲

椰加達

陳永和

39


巴波倫河


蕭福成

40

夕陽絮語

一枚銅板的傷害


凡 夫

41

小 品

夏末香港(五)


阿 理

42


一碗入心


林清玄

43

專 欄

榴蓮飄香的誘惑


鐘  逸

47

人 物

王煥玉


網絡轉載

53

科 技

5 G     


網絡轉載

56


港珠澳大桥通车背后,你不知道的几件事





11月6日下午在我會會所召開了第八屆三次全體理事會,會議由新上任的林瓊葉會長主持,共有26位理事出席了會議,佔全體理事的80%以上。
會議的主要議程:(一) 由各組別向理事會匯報11月25日聯誼會成立廿一周年會慶籌備工作的進展情况。張宜昭首先匯報籌備工作概要,會慶將於11:30正式開始,首先由前會長李達生介紹新一屆的林瓊葉會長、羅忠漢常務理事(或陳德華常務理事)與全體理事向到會的嘉賓和鄉親祝酒…。接着蘇綺虹匯報了有關報名參加大會人數的情况,跟着林彩蘭匯報了大會的文娛節目,除我會的傳統節目昂格隆竹器演奏外、還有舞蹈(除本會舞蹈組演出外,並邀請了蘇島愛群參演泰族舞及培英愛女的印度舞等)、獨唱(文輝、漢暉、鍾文…等)、小合唱、遊戲、抽獎等,節目豐富多彩。
(二) 對新一屆理事會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常務理事蘇宇光首先發言,對大家的信任推舉他於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8月4日當任一年的執行會長職務深表感激,但因自身感到剛剛加入理事會,對聯誼會的運作並不甚了解也不熟悉,因此向理事會提出要求請辭執行會長一職(關於理事職務分工,請參閱《簡訊》第103期第2頁「第八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經全體理事深入商討,覺得他所提出的理由可以理解,同意他的請辭要求,但他仍然留任常務理事一職。常務理事張宜昭接着發言,她表示五位常務理事在二個月的運作中,感到工作壓力大,加之個別常務理事經常不在香港而引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她希望能增加常務理事的人數,以使工作的運作更為順暢。經大家討論後,同意她的看法。鑒於以上所存在的問題,經全體理事深入討論後,全體理事一致同意並對以上問題進行表决,一致决議:
(一) 推舉林瓊葉為我聯誼會第八屆會長,任期三年。
(二) 增加常務理事人數,除原有的五位常務理事外,再加入上一屆的六位副會長(陳德華、王萬春、王璧琦、林彩蘭、洪淑珠、蘇綺虹),最後,在陳德華老師的倡議下,全體理事一致同意推舉李達生加入常務理事內,則常務理事人數共增加至12位。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各位嘉賓、各位先達鄉親:大家好!
香港先達聯誼會在先達鄉親的關懷和愛護下,已跨入了第廿一個年頭。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一年一度的慶祝聚會。在此,我謹代表聯誼會全體理事向到會的鄉親們、兄弟社團代表和來自美國的張愛玲女士、黃妙珠女士、加拿大的洪鼎斌先生伉儷、印尼的饒朝聯先生、黃春和先生、李遠輝先生伉儷、林明金先生、鄭福南先生及代表廣州先達鄉親的吳益漢先生、黃文華先生等,對以上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你們在百忙中的盛情光臨,給我們的慶祝聚會增添了光彩,大會將和往年一樣,又將會是一個充滿歡樂、温馨、團結的成功大會。敬請各位來賓盡情享受這一鄉親團聚的大好時光。聯誼會廿一年來,能順利地發展到今天,全靠先達鄉親熱心的關懷、愛護和支持,也離不開全體理事堅持貫徹會章精神,積極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關心會友生活、為鄉親謀求福利、增強鄉親間的團結、深化先達情、積極參與本地和外地的聯誼活動等。聯誼會在李達生前會長的帶領下,曾先後在北京和香港成功主辦了兩屆有世界各地先達鄉親參加、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先達人相聚」的大型聚會,大會辦得非常成功,深受好評。
我借此機會感謝多年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為先達鄉親工作的理事和會友們,沒有你們辛勤忘我的工作,就沒有今天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先達聯誼會。同時,也不忘感謝長期以來不斷贊助和關心我會會務的熱心人士,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和無私的奉獻!
順此,向會友們傳達一件重要通知,我會第八屆理事會進行換屆改選工作已順利完成。上屆理事會在任期的三年內,在李達生會長帶領下,在全體理事及會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積極開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有目共睹。
聯誼會為今天的聚會,準備了餘興節目和大家共享歡樂時光,籌備工作因時間倉促可能做得不夠完善,如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今後改進。
最後,再一次向各位嘉賓、鄉親們,向為今天大會無私奉獻的熱心人士和獻出辛勤勞動的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致以衷心的感謝!敬祝各位健康長壽!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各位來賓、先達鄉親們: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迎來了香港先達聯誼會的廿一周年會慶。從創辦成立香港先達聯誼會已經廿一個年頭,想當年我們有些理事和會員還不到五十歲,如今已經是七十或以上的公公婆婆了,歲月不饒人啊!廿一年,我們一路走來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會遇上風風雨雨,也會碰上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在我們的第一任會長陳立克先生,第二任會長李達生先生的帶領下,理事們的精誠合作,鄉親們的全力支持,我們的會務取得很大進展,成績令人滿意。
會務上我們的理事努力聯絡香港的鄉親,關心鄉親們的生活,經常探訪慰問患病的鄉親,開展唱歌、跳舞及旅遊活動,豐富活躍鄉親們的生活,增進友誼。我們還和北京、天津校友會,廣州、福州的鄉親以及印尼各地的同鄉組織保持緊密聯係,即便散居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的先達鄉親我們也有聯絡。
進入21世紀,我會辦了幾件較重大的活動。我會與北京先達校友會合作出版了《先達照片》,簡括了先達的歷史,北京圖書館和新加坡圖書館予以收藏。
2007年至2017年,我會參與及主辦了四屆「世界先達鄉親聯歡大會」,大會一屆比一屆熱鬧,參加人數也越來越多,體現了先達鄉親的親情與團結精神。
連任了十三年會長的李達生要求辭任會長一職,經過理事們的充分討論,同意李達生換崗不當會長而當常務理事,並推選他為我會永遠名譽會長。全體理事一致通過選舉林瓊葉為我會新一屆會長。
我們的理事會基本上是老人理事會,可喜的是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六十歲左右或以下的新生力量。希望大家大力支持和監督以林瓊葉為會長的新理事會,只要我們有為先達鄉親服務的信念,理事們通力合作、精誠團結,一定可以把香港先達聯誼會越辦越好。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入冬的香港,由於東北季候風影響,微風陣陣,細雨綿綿,氣温驟降,增添了幾分寒意,顯見有點冬意。
香港先達聯誼會在鄉親們的關懷和愛護下,已跨入了第廿一個年頭。11月25日中午鄉親們滿懷喜悅的心情聚集在北角「富臨皇宮」金禧廳,迎接一年一度的相聚日,歡慶我會成立廿一周年。
金碧輝煌的金禧廳,金光熠熠、佈置美侖美奐、桌椅潔白明淨,大廳正中舞台銀幕打出「香港先達聯誼會成立廿一周年聯歡會」大字牌顯得格外奪目,整個大廳整整齊齊擺滿了30枱餐席。
十點鐘剛過,滿腔熱情的先達鄉親們敢冒毛毛細雨和陣陣寒意已陸陸續續來到會場,興奮和喜悅縈繞在每個鄉親心中,個個笑容可掬、喜行於色,知已相見、握手言歡、問安致候、共話親情。蒞會來賓有來自國內的吳益漢、黃文華,印尼的饒朝聯先生、李遠輝先生伉儷、鄭福南先生和林明金先生、來自遠方美國的張愛玲女士、黃妙珠女士、加拿大的洪鼎斌先生伉儷、各兄弟社團代表、三板頭鄉友及居港先達鄉親等近300多位來賓,濟濟一堂,喜氣洋洋。會場一片歡聲笑語,俗語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整個廳堂充滿了温馨、歡欣的氣氛,一年一度的聚會,確實難能可貴。
十一時半,司儀陳昌國、劉敏英、張宜昭宣佈聯歡會正式開始。首先,由前任會長李達生先生致辭,隨後林瓊葉新任會長向到會的來賓致歡迎詞,他滿懷豪情、欣喜懇切地用“先達國語”向蒞會的來賓和鄉親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預祝一年一度的團聚日,在歡樂、温馨、團結的氣氛下,與往年一樣取得圓滿成功。講話中,他不忘感謝廿一年來為聯誼會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的理事及多年來一貫熱心贊助和大力支持聯誼會會務的鄉親。隨後,秘書長王璧琦上台宣讀北京先達校友會的賀信及向到會鄉親匯報“關於第八屆理事會組織架構的職務分工”問題,接着常務理事陳德華老師致辭並宣佈本次聯歡會的熱心贊助人士芳名錄,話畢與羅忠漢常務理事及全體理事上台向到會的來賓和鄉親們舉杯祝賀,敬祝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如意,並向今年會慶熱心贊助人士無私奉獻致以衷心的感謝。
一如既往,大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娛節目、遊戲及抽獎助興。大家邊品嘗佳肴美食,邊欣賞精彩的文藝表演。節目有:以李志華、張宜昭老師親自指導的我會傳統節目印尼竹樂器Angkelong演奏的《你就是幸福》和《印尼名曲聯奏》;林彩蘭老師精心編導的印尼馬達族歡樂舞蹈《Alusia》、新疆舞蹈《鈴鼓舞》、林彩蘭老師的學生表演的芭蕾舞獨舞,並特別邀請蘇島愛群參演傣族舞《月光下的鳳尾竹》和先達鄉親的第二代海露娜小姐的印度舞《CHAGRA》;李志華老師、張凱怡爺孫倆的手風琴二重奏《西班牙斗牛曲》、我會嶄新出爐的女聲小合唱《外婆的澎湖灣》;顏玉英和林龍珠的女聲二重唱《今夜無眠》;男女聲獨唱:我們有幸邀請到僑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趙春琳女士為大家高歌一曲《我美麗的祖國》、先達人的好朋友、歌聲嘹亮具震撼力的名氣歌星鍾文先生以優美歌喉獻唱馬達歌曲《Situmorang》和名曲《夢》、歌聲美妙、台風一流的先達女婿石漢暉先生演唱的英文歌曲《Top Of The World》和《You Are My Sunshine》、我會新發掘的男高音歌手黃文輝演唱的《星》、還有吳秀如演唱的《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麽美》、葉麗華的《春風吻上我的臉》等。文娛組精心編排了幽默詼諧的有獎遊戲“傳帽子”、“猜大小”和三次扣人心弦的大抽獎,將聯歡會推向高潮。十八個協調有序的演出,穿插着有趣的有獎遊戲及扣人心弦的大抽獎,鶯歌燕舞、歌聲繞梁、清耳悅心、感人肺腑,如此精彩的演出,給台下來賓和鄉親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報以熱烈的掌聲。數次的抽獎,也為幸運兒帶來了額外的獎賞,皆大歡喜。
午後三時,洋溢濃濃先達情的廿一周年會慶結束了,大會曲終人散,我們不忘再次感謝無數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熱忱地為這次聯歡會出錢出力的台前幕后的理事和鄉親們。
感謝大家的光臨!廿二周年會慶再會!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李志華老師、張凱怡爺孫倆手風琴二重奏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祝 賀
          李遠秋校友榮任先達同鄉會第六屆主席。
                                         先華校友會敬賀                                    
 
參加尊師敬賢頒獎晚會有感
    先達  彬彬

     由蘇北華聯、蘇北文藝促進會、蘇北華文教育促進會、印華作協蘇北分會、棉蘭怡馨苑書畫社、印尼蘇北象棋總會、棉蘭茶藝聯誼會主辦的尊師敬賢頒獎晚會暨《蘇北華僑華人滄桑歲月續集》發佈會於九月十四日晚在亞洲國際友好學院三樓大禮堂隆重舉行。晚會開始前,來賓們觀賞畫友及墨友的傑作。總共有一千多名來賓受邀參加此盛會。
     晚會總共給近二百名的文化工作者、教師及社會名流,頒發獎章,氣氛感人。看到我們蘇北華人社會對年邁的前華校教師,老作家等所給予的肯定和表揚,看到了領取獎章的文化工作者臉上歡欣的表情令人感動。
     要談論蘇北各地的華人文化應該從一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南來印尼開始。想當年我們的先人離鄉背井飄洋過海一路南下,來到了蒼翠茂盛,椰子樹遍地的蘇門答臘島。當時被稱作新客。有的是被荷蘭殖民者當苦力販賣到這裡。從此華人陸陸續續接踵而至。當年的許多往事,如今已無法考究。
     歷史是一條流不盡的長河,回憶當年華人在這片土地上定居勞作,繁衍生息,披荊斬棘,不屈不撓,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回報家鄉,造福桑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勞作創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發揚祖籍文化,於是就有了華人社團組織,華人社團的目的是要我們認祖宗,深愛中華文化,謀策鄉親福利,交流聯誼,開辦學校,幫助印尼政府提升中印文化交流,晚印尼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祈望印尼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華人在印尼歷盡滄桑,經歷了荷蘭殖民統治者的剝削,日寇南侵的暴政,印尼數次的排華事件。如今印尼華人熬過了漫長的寒冬,華社華校如雨後春筍般在印尼大地上迎來了春風。華校培養的學生在中國比賽載譽而歸。華人社會出現了不少的商業奇才,名流輩出。他們取之社會,懂得回饋社會。出錢出力關心華教事業,給印尼華文教育添磚加瓦,貢獻力量,功不可沒。讓我們借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並且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華人教師和老作家起敬,感謝您們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裡所作出的犧牲。
眾所週知,1950 年至 1957 年是印尼華人教育最興旺的年代,印尼全國共有 1860 家華文學校。學生人數多達 30 餘萬人。1959 年印尼頒布限制外僑在縣城以下的鄉鎮經商,很多華人被迫離開了長期生活的土地,更有不少人選擇了回到中國。因此很多華校學生銳減,紛紛停辦關閉。從原來的 1860 間減存 600 餘間華校。
     1966 年 3 月 12 日,印尼全國僅存的 630 間華校全被關閉。緊接著當時的政府禁止一切有中華文化色彩的印刷品、華文報及書刊。禁止舞龍獅,在公共場合不許講中文。加入印尼籍者要改用印尼文姓名。從此印尼華文跌進了長達 32 年的噩夢中。
     32 年的斷層造成許多 40 歲以下的華人不懂中文,沒有了華文姓名,在那些年代裡,許多的華文教師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偷偷上門給華人子弟補習中文。華文老師在這片華文荒蕪大沙漠上,努力耕耘薪火相傳,不讓華文在印尼絕種。今天重見天日的印華文化,印尼各地正掀起華文熱、華文復興,我們印華文友的隊伍不斷壯大成長。蘇北印華文學必將遍地開花、欣欣向榮,結出累累碩果。
 
 
 
探  訪
 陳唯群

     每逢週六是我和媽媽倆串門、逛街的時候。正愁著沒有司機,不能陪媽媽出外。此時,接到了陳永和老師和邱麗琴校友的電話邀約我和媽媽一起去探望年長的老師及校友們。
     2018年11月3日早上,陳永和老師夫婦、陳彩霞老師、方鈱鳳、吳士傑夫婦、邱麗琴夫婦和孩子、媽媽和我一起去探訪黃亨贊副主席、黃英香老師及張鳳招老師。
     在車上麗琴對我說,我們在副主席家不可呆太久,因為他身體虛弱不能說太多的話。當我們抵達黃亨贊副主席的家時,只見他滿面笑容地迎接我們。除了茶,黃太太拿了蒸香蕉和萬隆的糕點招待我們。在談話中副主席和我們分享了這幾個月內,他在療養中所得的一些知識。網絡上廣為流傳要多喝水的信息,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因為湯、蔬菜和水果裡都含有一定的水份,能以因人而異的健康狀況和體質而定喝水量是最佳的;腎功能不全者要避免吃馬鈴薯。在那裡,大家可說是上了一節養生課。而站在一旁的黃太太悄悄地告訴我們,副主席剛在前一天洗腎並輸了血,所以精神氣色看似已好多。
     第二站,我們到黃英香老師的家。剛要躺下休息的英香老師,看到我們的到來,開心極了。護士把年邁的老師扶起,讓她老人家坐在輪椅上,再推到客廳。老師看著大家,少見到的校友她可一時記不起,但對往事卻牢記心裡。老師的孩子與媳婦,忙著給我們切水果,拿糕點。客廳裡,笑聲不斷;難得相聚,這短暫的歡樂時刻,我們沒忘了留影。
     最後,我們到張鳳招老師的家,在路上我試打電話聯繫,可電話沒人接聽,一路上擔心是否她老人家會上醫院看病。見到我們,老師很高興,說在十分鐘前,她剛從醫院回到家。老師的孩子也忙著拿出一瓶瓶的茶來招待我們。鳳招老師因為疾病纏身,行動不便,幾乎不曾參加校友會活動;在下一回的校友會聚餐活動,希望可以見到她老人家。
     一路上塞車,回到家已經接近下午四時。
 
 
                       深切哀悼
         陳武炎、陳木蘭校友令弟陳金鋒校友病逝於 2018年12月9日清晨。
         李芳槿校友令弟李芳富校友病故於 2018年12月8日。
         陳永和老師令弟陳永慶校友在先達病逝。
         高十組劉加強校友病故於先達。    
          谨向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逝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先華校友會
 

《赤道線上》封面,是風華正茂王謙宇老師的一幀笑容肖像。書有護套,護套內有王老師的傲人簡歷。
赤道線上的王老師,青春年華,二十來歲,摘抄的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的一年日記,少不了黃妙珍老師的身影。
這一年的日記,王老師說:「篇幅不大,記事甚多」。潺潺清流似的往事在「像一闋闋音樂的美好旋律」給讀者解讀深深先達情,加上一串長長故人的名字,立體地再現了六十年前老先達和老先達的人情風物,開卷如入時光隧道,重返當年,已經了無痕跡的中華學校、職工會、青年會、肥皂廠、韓江同鄉會,以及巴人曾經住過的「林芳標茶莊」(即「華芳」)及民盟先達分部,重現眼前,歷歷在目。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一記,似乎是瑣碎零散的「流水帳」,其實比叙述散文更真實、更生動、更感人,具體地再現了六十年前先達的每一天,極其珍貴。
                                       香港《簡訊》第 104 期
 
悼念联新老兄
     雅加达  张福英
琴声已绝,笑语不再,尘缘已了,梦随流水远。
走过的岁月,曾经历的伤痛,无法细诉,无法弥补。
而曾经梦想的未来,满怀洋溢的热情,短暂欢愉,不枉人间旅。
流逝的抓不住,点滴在心头。
离隔多年再见时,情依旧,相逢亲切,笑语频频。
确是,海角飘情,浅笑慰平生。而情到真时,无争无怨。
悲喜千般同融化,相知且相惜,一份教我们用一生相守的情谊。
窗外雨声淅沥,灯下沉思,深感此生缘尽,相见无期,
泪眼迷蒙,几许的伤悲,几许的无奈,
仅仅化作一份哀惋而深沉的叹息!
曾听说:「一生的终结,是另一生的开始。」
可让我们生死当成一次相逢,以歌声琴韵再返红尘结一段缘!
别了,老兄一路走好!                          (写于十月十七日雨夜)
                                 北京《通訊》第 182 期
              
 
 
永別了的同學 —— 燕姐
            張秀蘭

     某日,我接到陳保成同學傳來的訊息:洪嬋燕同學往生了。頓時,我愣了一陣,心裡好沉痛,真令人惋惜!
     最後一次通電話,她說腰及脊椎有些不適,時常隱痛。我勸她急找醫治療,免得後患。
     燕姐不但和我同學關係,而且同鄉,在丁宜讀完初中後往先達修完高中,同時寄宿在校舍,彼此情同姐妹,而且有共同的愛好 —— 讀書。
     她人緣好,又隨和,性格堅強、坦誠、處事認真、果斷,人長得高大,在宿舍裡的同學都把她當大姐看待。
     想當年在校裡的生活點滴,真叫人回味無窮。雖已成往事,但有些趣事彷彿還在我心中蕩漾。
     記得有次晚上,天下著細雨,廣場積水了。然而,宿舍生要溫習功課,必須通往這段廣場才能到教室去。黑漆漆的夜晚,草地上湧現許多小青蛙跳來跳去,有時還會踩到它。她最怕小青蛙,看到青蛙會嚇得魂飛魂散,跳至三尺高,還把我抓得緊緊不放。這些趣事我永遠忘不了。
     燕姐,你還記得嗎?當我回老家鄉,忘不了先到你家拜訪,你家成了一個驛站(Kopi Tiam),桌上少不了一壺咖啡,一壺茶,還有幾樣可口的糕點,七八個同事聚集在一起敘舊,噓寒問暖。大家久未見面,談得很開心。
     燕姐,本來你能多活幾年,可是你沒有信心,不敢面對病魔挑戰,默默把痛苦承擔著,認為這病是可怕的絕症,醫治可能傾家蕩產等等顧慮而放棄認真治療,讓隱疾慢慢擴散,最後讓死神殘忍地把你帶走⋯⋯你太自私了,反而交待孩子們保密不許透露病情給任何人。
     想起這一別竟成了永訣,你的匆匆離去,使我有種失落感,使我心裡充滿悲哀。失去了一位知己的摯友,給我留下一絲絲的惆悵和懷念。
     我要高聲呼喚:燕姐,一路走好,愿你飛向極樂世界,好好安息吧,你永遠活在我心中⋯⋯
                                                                                          摘自<國際日報>
 
 
保护伞 (三)   
 雅加达   漂流

     一家人生活开始安定下来了。清晨妈妈除了拿一筐熟甘汶鱼到巴刹去兜售,来填补家用外,每天繁重的家务都扛在她的肩上。不久三妹也出世了,每天妈妈给她喂完奶后,把她放在窗口边通风的地方,然后径自上菜场,蹲在巴刹边卖熟鱼,卖完后才回家做饭。
有一天,当妈妈回来时,突然听到四个月大的妹妹哭个不停,于是赶紧衝到房间看个究竟,糟糕,妹妹双眼布满了细沙尘,哭得嘶哑声,双眼红肿,妈怎么抹也抹不掉沙尘,妹妹眼泪夹杂着沙尘,双眼红肿得像小眼球似的,小床上满是沙,原来是隔壁的一群小孩在那里玩,闹起群殴,抓起泥沙相互丢来丢去,而妹妹睡的地方正好对着他们。等妹妹醒来时沙粒已钻入眼睛里。妈妈看在眼里,将妹妹的眼泪抹着抹着,妈自己也哭了。中午爸爸回来时,二话不说,赶紧将妹妹抱到大医院去求救。
     医生将爸妈严训了一顿,责备爸妈疏于照顾孩子,因情况严重,必须留院,医生说:小孩年幼,沙粒黏在眼睛里,清除难度大。当时医生开出两种选择,给爸妈回家考虑 ,明早要开始处理:
      (一) 若想保留女儿的头脑思维,这个女儿肯定会变成瞎子;
      (二)   若要抢救她的双眼,只有四个月大的女儿要打麻痹针,恐伤及脑袋会演变为白痴或低能儿,医生说:但不确定,要看孩子的造化。
     妈妈听后眼泪随即夺眶而出,流个不停,边哭边自言自语:小小就遭受到厄难,真是造孽啊,我的苦命女儿 ……
     爸爸双唇紧闭,脸色凝重,马上找舅舅及姑丈商量,最后爸爸选择白痴第二选项。
     三妹在德国医生的手术下,留院十来天,妹妹终于平安地回家了。俩老总觉内疚,更加倍呵护,定期地给医生检查,终于妹妹的眼睛视觉正常了,可到了周岁,妹妹还不能坐起来。
     医生说,后遗症伤到了骨头,缺钙,要三妹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每天清晨及午后放在自家门前晒太阳,周岁才勉强学坐,甭说站起来。
     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爸爸的呵护,妹妹到了四周岁才开始学走路,可是还不能讲话,医生说妹妹的舌头比常人长,故不能发音,难于转动说话,只能发出简单的口音。爸爸每次回来一定抱着妹妹,爱护有加,还时常犹心自言自语:“若将来爸爸死了,谁来照顾她?”此后爸爸更加呵护妹妹,似以弥补当家长的过失。无知的我们只知像其他女孩一样,整天乱跑。哥哥及姐姐上学,我喜欢到舅母家,并 时常到卫理学校看小孩读书、放学。
     那时的卫理学校篱笆是由树木围起来,我最爱看学生们背着书包放学,看着看着……“赵生,您的玲玲真可爱!哎哟,好聪明!四岁就会弹钢琴了。” 那时印象深刻,小玲穿着给她量身定做的西装、衣裙,小脚上穿的是“猪笼鞋”,配上袜子,头上还夹着小蝴蝶结,依偎在妈妈身边,真是讨人欢喜。
     赵生骄傲、自豪地说:“钢琴是要从小开始学的,玲玲现在学弹儿歌呢。”  我好羡慕学生们能上学。
     舅母的妈妈是从亚齐搬来的,人长得高高瘦瘦,黝黑色的皮肤,是个勤劳的女人。她总爱穿蓝色的唐装 (Belacu) 不拉朱布,黑色的农民装长裤,不多说话。门前摆着二、三个竹片做成的框架,用来晒香蕉干,Pisang Raja晒干后做成香蕉干来卖,弥补家用。那个年代缺乏粮食,唯独香蕉过剩。
     我们也跟着叫她阿嘛。阿嘛的脚特别大。而邻家啊嘛的脚特别小,走起路来一腾一拐,扭着屁股。阿嘛兴致来的时候,也会告诉我们,在她襁褓时期,已随家长飘洋过来了,所以间接地躲过了在中国缠脚的陋俗。
     我们的到来,阿嘛总是坐在屋前的矮围墙,手拿一根长竹竿,绑着香蕉叶,赶苍蝇。当香蕉经过日晒后转换出甜味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情不知禁,迅速地偷了二、三条香蕉,转出巷口,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味道真的很可口!
     以前种香蕉是真正树上熟了才割下来卖,而阿嘛专挑Pisang Raja 来做香蕉干,经过阳光爆嗮后香蕉变成乌黑色,味道特别香甜。
     七岁,我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爸妈把我送上学堂,是坐落 在卫理学校附近的“韩江学校”。妈说韩江学校是潮州人的,卫理学校是基督教徒读的,学费贵。
     上学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大号的鞋子,妈说可穿三、四年,脚大了也能穿;一大块布,用来包书,跟哥哥一起走路上学去了。妈妈特地从自养母鸡生的蛋,挑两粒煮了叫我们吃,希望我们聪明读书,能拿一百分回来;谁知道测验时总是不会,拿零蛋。当时天真的我,只知道有新鞋、新衣穿,每天有鸡蛋好吃,高高兴兴地跟姐姐上学去。
     班上的同学年龄高低不同,从九到十岁不等,年龄偏大的一般上是家庭经济有些问题,衣服还是补钉的;年纪越小的呢,也许家境允许他(她)们更早进学堂,穿着也更整洁,更吸引大家的目光。
     放学了妈不放心我们路过巴刹,怕被马达人欺负,于是叫我们呆在舅母家。好啦,我就有机会跟表姐妹们一起玩。因怕弄脏衣服回家会挨骂,就索性赤膊与表姐妹们玩个痛快。妈每天要洗一大桶衣服,洗完了白衣还要放蓝靛粉,又要上浆水,使衣服更洁白,烫衣时更光亮平滑。妈规定衣服要穿两三天,才可以换洗。
     我还记得那时先达的气候非常凉爽,下午四点之前必须洗澡,晚了天气凉了不敢洗!
     舅母是卫理学校的老师,放学回家,叫大家围在桌上做功课,而且做完功课才可回家。舅母见我用左手写字,总挨揍!逼着我用右手写字,搞了好久,才慢慢习惯了,感谢舅母谆谆善诱,不然我现在可要变成左撇了!
     爸爸时常上园坵包建园坵的平民房,总算有了固定的工作,生活更稳定了,但总是要好几天才能回家一次。我们总盼望爸爸时常回家,爸爸从没空手回,总是捎带会一大袋的榴莲,次日就以糯米饭搭配榴莲当饭吃。妈也省得煮菜,我们更是食欲大开,至今还回味榴莲的香味呢!
     为了填补家用,妈妈那时在巴刹租了一个铺位,卖童装,不再养鸭子了。妈妈没时间管我们,我们变得更 野了,时常到火车站一带去拾红珍珠来玩。
     当时先达市几乎每条沟水清,沟边长满了青苔,青苔上有蚯蚓在水中晃动,还可看见大肚鱼在沟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四哥常用一根小钢丝到沟里抓红蚯蚓,卖给小鱼贩,换来一、二尾乌金打架鱼,整天忙着给它喂红蚯蚓,待鱼儿粗壮了,和邻居孩子斗鱼,玩得好开心,不亦乐乎。
     大姐那时已上高小五、六年级了,能帮妈妈做 家务了,可三哥终日不见影子,整个家各忙各的,要到晚上大家才能齐集,妈也不担心我们会走失。当时车辆极少,过马路也放心,友族基本上都很友善。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