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 达 通 讯 (第106期)

2010-6-8 13: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19|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06期)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0年3月21日

六十大庆感怀

林龙飞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大庆的大阅兵、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狂欢、绚丽多彩的礼花,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再一次震撼世界,再一次展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博大胸怀、钢铁意志,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保卫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之一。爱好和平的人们也欢欣鼓舞,赞叹不已。中国人民从没有比今天感到那么自豪骄傲、那么扬眉吐气!我海外的亲朋,现已大都入了所在地国籍,也就是华人,来信纷纷表示身为炎黄后裔也很受鼓舞,由衷祝愿中国富强昌盛,世代安邦。

在激动的欢庆中,不禁回想起我在海外和北京过的三次难以忘怀的国庆节。

1950年小山镇的国庆节

1950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庆节,我是在离我的家(出生地)棉兰市六百多公里外的峇东打鲁小山镇的华侨学校庆祝的。

我是这学校的新来的教师。这学校初小实行复式教学,几个年级在同一课室上课。我的班是三个年级在一起,我包了国语、自然、音乐等课。高小我教一个班的国语、英文、音乐等兼班主任。初小的学生最大的7岁,都是小娃娃。我真成了“孩子王”。我就领着娃娃们庆祝这山镇的第一个人民的节日。

可这节日过得不轻松。像在印尼各地一样红蓝之争,在这里也很激烈。印尼各地,尤其大城市,红派有自己的最高组织“华侨总会”,而蓝派有其“华侨联合会”相对抗。而峇东打鲁只有红蓝共存的一个华侨总会,平时和平共处,面对印尼地方当局或势力的侵犯倒是能同仇共敌忾、一致对外,可一遇与国内有关的敏感政治问题,双方可就剑拔弩张了。这次红方提出庆祝“十一”国庆节的动议,蓝方坚决反对,不容协商。最后只好投票表决,红派的动议获得多数通过。蓝派只好默认。但却多方阻挠自己拒绝参加,也不让子女参加,或参加了,不说话、不欢笑、不唱歌、不鼓掌等。不少家长因怕惹麻烦也反对自己的孩子参加。

孩子们平均年龄10岁,天真无邪、朴实善良,不懂甚么红蓝,管不着大人的红蓝纷争,而且是穷山僻壤的小山镇的娃娃们,没见过世面,和我很融洽投缘,有亲近感,无话不跟我说,我成了他们的朋友,真成了“孩子王”。我把他们当成小弟弟、小妹妹,平时课外常常给他们讲故事,谈谈外地的情况,领大家唱歌等等,结下珍贵的友情、师生情。他们就是冲着这份情谊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他们不愿看到我这“孩子王”失望。这也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家长对总会有其对策,而娃娃们对家长也有对策。好多是背着家长来参加的。我知道有的孩子事后会遭家长行家法。我就登门家访,为孩子求情去做工作。幸亏家长们还算给面子,这事就了了。

山镇生活条件比较清苦,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学校里有一口井。晚上只能在煤油灯旁备课。这里天气早晚凉,白天热。除了穿镇而过的一条公路,路两旁就是散落的自然村。因此多年来请不到教师。来了,凳子没坐热就开溜了。

我是我的恩师,棉兰苏东中学训育主任李子瑞先生极力推荐来的。说是很好的一次磨练机会。他是受托于他的连襟罗明登先生。罗先生是峇东打鲁华侨总会理事,进步人士,坚决拥护新中国。我来之后,家长们,不论甚么政治倾向,都对我很友好热情,很照顾。开始我被安排在罗先生家用餐,后来又轮到总会主席家用餐。有了这些因素加上我个人诚心的努力,我才应了“外来和尚好念经”这句话。

当地的印尼朋友(多是马达族),知道来了新老师,也表示高兴。在路上遇见时都热情地招呼我“Pak Guru”,让我好激动。因为Pakbapa, bapak(父亲)的简称。Guru教师,这样直译就相当于“师父”。而对我这样招呼的有的是父辈、爷爷辈的老者,我当时还只是一个涉世尚浅的21岁青年,真当不起这个“pak”。可这真让我深深领略了小地方人民的淳朴真情,也教我认识到教师工作的崇高,使命的光荣。至今我没有忘记我这些娃娃!你们还好吗?

Horas, Sekolah Hwa Kiao Batang Toru!

除了教课,我平时也多和当地青年交朋友。有意识地让他们接受新事物,开阔眼界。他们因受地域的影响多数政治上一般比较保守传统,但不是蓝派,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但不那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红蓝之争更是不知何去何从。但有一点他们是很明确、很坚定: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也痛恨国民党的反动腐败,更反对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的残暴行径。他们认为推翻国民党后,中国还是中国。可以打倒蒋介石,国民政府还是政府。我水平低,一时改变不了他们这种传统想法。我当时只能说历史上改朝换代就是这样的。他们本来也反对参加庆祝活动的,但碍于我的邀请,也来捧场了,真难为他们了。

多年后我回印尼探亲,巧遇他们中的一些人。这时他们都已是印尼籍公民,是有成就的商人企业家,年近古稀。他们半开玩笑地说起当年的往事,并衷心地祝愿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中国富强昌盛,作为炎黄后裔,他们也感到鼓舞和振奋。

1950年国庆节我总算过了,这次国庆活动当然和当时各大城市的国庆活动没法比,更不能和北京天安门的惊天动地、万众一心的辉煌景象相提并论,但应该说我们还是成功的,起了教育、团结、鼓舞大多数的作用的,在这小山镇也激起了不小的浪花。毕竟也衷心表达了我们对新生共和国的无限希望和祝福。

60年弹指一挥间,可对我就像发生在昨天,娃娃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共和国的光辉60年,就是由国内及全世界各地的无数的历年的“十一”发展汇聚而成。北京天安门60周年大庆的大阅兵、绚丽多姿彩车,威武雄健的方阵,天女散花的万花筒般的礼花……继奥运后,再次展示中国的自信,中国人的荣誉。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想我那几位企业家朋友和我那些娃娃们,也会因中国的兴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这里衷心祝愿他们家小,康乐平安,心想事成。

Miss you,Batang Toru! Horas!

巧妙的斗争艺术

1953年国庆节我参加了先达华侨总会(简称华总)组织的庆祝活动。先达市是离我的家约100多公里的山城,气候凉爽怡人。当时被誉为“苏岛的延安”。共产党人巴人(王任叔)、胡愈之等在此播下革命的火种。我在华总属下的华侨中学任教,并参加了先达华侨青年联合会及其属下的新民歌剧社,担任指导之一兼合唱队指挥。

国庆活动,华总除了在学校要开一次庆祝大会,还要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游行。游行队伍有工会、妇女会、青年会、韩江同乡会、新民歌剧社、华中、育才学校、舞狮队等的方队。“十一”早晨,各个方队都集合完毕,可以说声势浩大、群情激昂,蓄势待发。

新民方队有一支出色的腰鼓队。主要负责人是张松生、饶惠兰。演练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展示了新中国气象万千、大踏步前进的英勇气势。为庆祝“十一”国庆节,他们准备了一行进的方阵。方阵随着鼓点的变化,演练出引人入胜的阵形,有雄纠纠的步兵方阵,有欢快跳跃,进退随意的秧歌阵形…… 准备在“十一”参加庆祝游行时大展雄姿,鼓舞爱国侨胞。

华总原已申请到游行准字。国庆当天,我们的整个游行队伍已集合整装待发。突然接到通知说,游行准字被撤销了,不准游行。华总与各队负责人伍焕沾等召开现场紧急会议,认为这是当局屈服于右派压力所做出的不理性决定。没有准字,我们不能违法强行游行,授人与把柄。可我们也不能就偃旗息鼓,悄悄地撤回去。最后研究决定,我们就明是撤回,实际是巧妙地改变路线,变着方法,腰鼓队按照原定的方阵进行,一面摆开方阵,一面就按演练的鼓点敲起来。这时的鼓声,清脆有力,节奏昂扬,似乎是对右派挑衅的强烈回击,表达众人的愤慨和抗议。我就跟随在腰鼓队旁边,踏着鼓点,昂首挺胸,大踏步前进,胸中的义愤,随着坚定的步法发出。整个队伍,更是情绪高涨,斗志昂扬、人心振奋,扬眉吐气。新民歌剧社的腰鼓队敲出新中国国庆的欢乐胜利的气势,鼓舞了爱国侨胞,也获得印尼友人的热烈赞赏。这是一次巧妙的不是游行的游行,也是斗争艺术的一次胜利。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特殊的国庆游行,也是一次革命激情的升华。

 

观礼台上的欢呼

1957年国庆节,我作为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邀请在西观礼台参加国庆观礼。

接到请柬后,我心情激动,一直难以平静。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上观礼台,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我写信告诉我海外的家人和亲朋,他们也兴奋不已、激动万分,就好比古时候子女衣锦还乡那样,感到光荣。在我们林家这是第一回。他们要我代表他们好好观礼,尽情欢呼,祝中国繁荣富强。

为了这重大节日,我特地穿上在北京红都定做的棕褐色呢料中山装,胸前佩戴国庆纪念章和观礼标志丝带,按规定早早进入观礼台。

台上有其他人民代表、解放军海陆空的代表、工商界的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一些国际友人等。大家都一样兴奋激动,都急切等待那庄严时刻。

上午10点整,广播一播放“东方红”,各观礼台和广场一时都同声传出热烈的欢呼声。欢呼声在上空回荡,好比海上波涛,汹涌澎湃。毛主席、宋庆龄、周总理、刘少奇、朱德和党的国家其他领导人及外国贵宾这时都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我们西观礼台的人们,无论中外,不分男女老少,都激动地蹦跳欢呼。我很受感染。我第一次看到四五十岁的人那么激动蹦跳,那么敞开胸怀,尽情欢呼。这才是真正解放了的人们的激情、真情。

我参加过195419551956的国庆游行。每当队伍走到看得见毛主席时,我们的心跳就加速,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在我在观礼台心情也很激动,但我现在可以较近距离,好好目视领袖们的风采,这是游行时做不到的。我注意看了毛主席、宋庆龄、周总理、刘少奇、朱德、彭真等等领导人。因为凭借望远镜,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比较细,虽然不知到他们在说甚么,可是可以感觉到,这是我国的伟大、睿智、团结、坚定的领导群体,有他们掌舵,我国是可以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是会繁荣富强起来的。我们海外侨胞不会再是海外孤儿。这就是我在观礼台时的感悟,是我前几次游行也没有得到的感悟。

往年参加游行,心里只想着看天安门城楼上领袖的风采,队伍一过天安门广场,再也看不到广场的热烈情景。今天站在观礼台上,我第一次感受这阵阵波浪式的振奋鼓舞,是我在游行队伍中没有的。这里我清楚、形象、多方位、有深度地看到和感受到祖国的全面、快速的进步、发展和强盛,而对祖国的明天更具有强烈的的信心。

 

消失了的书

香港  林叔明

消失了的书,包括线装书、小人书,只在脑海中存在,只是严重残破,甚至一片模糊。

写出来,年青一代可以略为了解老一辈看的什么书,老一辈如有兴趣,可以重温一下,而目的在于“保留旧迹”,权当“史料”。

(一)薛家将

整套《薛家将》,包括《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三代人中,薛仁贵是“白袍将军”,东征朝鲜,使朝鲜人时尚白衣。这一传说已成有碍国际友谊的禁忌。薛丁山征西,信是陕甘一带,薛刚则因唐朝冤杀薛家而反。其中薛丁山为求得樊家寨的军援而几步一叩头远距离向樊梨花请罪的故事,印象较深。

(二)杨家将

北宋与辽国的战争连年,杨太公阵亡,佘太君带领子女挂帅,有“四郎探母”、“五郎出家”及六郎领军抗辽的故事,其中“辕门斩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段落最为人熟悉。

杨宗保犯军法问斩,穆桂英出面阻止。其后又有“十二寡妇征西”,包括佘太君、穆桂英和其他儿媳,其中杨排风似是佘太君的随身侍女。

(三)包公案

包青天及其手下展昭、军师(忘其姓名),成为电视剧中的三大角色。母亲十分熟悉的是“五鼠闹东京”,其中“首鼠”白玉堂斗展昭。

(四)施公案

是清代的施不全、黄天霸、张桂兰的故事。黄天霸与江湖兄弟的纠纷恩义故事,极富故事性。

(五)再生缘

似为元代故事。母亲最佩服的是孟丽君,女扮男妆当了宰相,救了满门抄斩的夫家皇甫氏。皇甫少华的姐姐似乎是帝妃。

(六)解语花

解语花姓解,是漂亮女主角,喻为“解语”之花,善解人意,现代小说。她女扮男妆,名“羊吾七”。内容全忘。

(七)济公全传

济公疯疯颠颠,除恶扶善,有雷鸣、陈亮辅佐,是从小人书认识的。

在棉兰“永春公所”因切除扁桃腺疗养时,母亲特意为我买了厚厚的两个封套《济公全传》,是线装的。

(八)义妖传

《义妖传》即《白蛇传》,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许仙被法海和尚控制,法海塔镇白蛇于“雷锋塔”下,之前还有“水漫金山寺”的情节。

曾经拥有过白蛇和许仙恩爱的小人书和线装书。

(九)平妖传

内容已忘的神怪小说,开卷有“灯花婆婆”出场。平妖的似乎叫“王遂”(“王则”?)也是线装书。

(十)平山冷燕

一部古代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是四个女主角的姓,但内容全忘了。

(十一)封神榜、西游记

《封神榜》,印象很深,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平及其莲藕还魂。闻仲闻太师,“太公钓鱼”的姜子牙,雷公咀脸的雷震子。似乎还有出入土地的土行孙及其妻邓蝉。

《西游记》更难忘,“猴齐天”与二郎神互斗七十二变,观音五指山镇压猴齐王(母亲在给阿月阿姨讲这段故事时,我很为孙悟空可怜),猪八怪(一般都如此称猪八戒)、沙和尚。还有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观音菩萨的红孩儿及其父母牛魔王和铁扇公主。

(十二)福尔摩斯和泰山

《福尔摩斯全集》两本精装,是妈妈向一位潮州人小姐借来的。此外,还看过《血书》、《古堡魅影》。后者不久前有英语电视剧看。

《泰山》,共四册,妈妈向大街一家车行的东家借来。泰山是最受崇仰的偶象,闲来无事都会吼两声“OUO—”

《关东大侠》、《火烧红莲寺》,始终没能借到。当时“侠”字都念“jie(杰)”,后来知道念xia(暇)。

(十三)《天方夜谭》七剑十三侠

印象还深的是一本精装厚厚的小开本《天方夜谭》,中英文各占一页。

此外,接触过的书,还有《吴三桂演义》。

在记忆中,有武侠“七剑十三侠”,但却忘了是看的什么书。母亲也很熟悉他们,说他们就是“七子十三生”。

(十四)《幼学琼林》《至宝钞》及其他两套线装书:《幼学琼林》和《王历至宝钞》

《幼学琼林》是骈文体裁,(即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十分深奥,因为都是“典故”,每句之下都有直栏两行注解,说明所引之经所据之典。从来也不曾看懂。

《王历至宝钞》是佛家宣传书籍,附有约半本的因果报应事例。香港现今尚有佛教界人士铅印免费赠阅。

“不见经传”的,有《红衣小丑》(亦侠亦小丑演员的奇人)、《人间快活宫》(言情小说,一本正经)。

 

她已乘风归去

——悼念黄浮莲老师

黄书海

近两年,浮莲老师因病卧床不起,健康每况愈下,令人揪心。虽有思想准备,但当225日病逝噩耗传来,大家还是为之感到十分震惊和深切悲痛。

先达乡亲失去了一个优秀女儿、妇女界的老前辈和带头人。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浮莲老师在先达中华学校执教,她给我的印象是:经常身着洁白连衣裙,秀丽的脸庞有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火眼睛,还有两片润厚的嘴唇,温文而雅。

这个印象一直铭刻在脑海里。事隔半个多世纪,1997年和1999年,我和瑞玲、香玲、树武、树北等在肇庆,两度看望浮莲和宝蒂老师,并和她们一起聚餐叙旧。其时,浮莲老师已是古稀之年,她的脸庞虽留下岁月的痕迹,但依然是神采奕奕,惟一套干部服替代了那洁白的连衣裙。她骑着自行车来赴宴,身板硬朗,仪表端庄,谈吐平易近人,丝毫没有那种老革命、老干部的架势。席间交谈甚欢,使我们对她回国后的经历,特别是在广东一带参加土改工作队的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她一直很关心和怀念先达乡亲、老同事、老战友,一直阅读《先达通讯》,直到她不能阅读为止。她要宝蒂和她的女儿转告我们,她已无法阅读,今后不要再寄《通讯》了,可以把它寄给更需要的先达乡亲。我们听了,真为之动容。回国以后几十年,她却没能回先达一趟,看看朝思暮想的先达乡亲和美丽的小山城,不能不说成了她的终身遗憾。

早年,浮莲老师是先达妇女界佼佼者。1942年参加苏岛人民反法西斯同盟,在家政读书会和健身体育会的掩护下,聆听巴人和刘岩的政治课,散发《前进报》,在妇女界和青年学生界宣传抗日思想;战后,和黄妙贤老师一起创建先达妇女会,积极投入华侨民主爱国运动,广泛团结各界妇女群众,并与当地印尼妇女开展联谊活动,促进彼此了解和睦邻友好关系,妇女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进行地下抗日活动期间,在先达她成了刘岩可以交心的朋友。浮莲老师是遗腹女,出生后,未见过父面,她由母亲拉扯大,生活悲惨。为生活所逼,母亲带着她改嫁给姓黄的继父,受尽了人们的白眼。更有甚者,当她成年后,继父逼迫她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她进行坚决反抗。刘岩很关心她的境遇,还现身说法,介绍她怎样同封建官僚家庭进行斗争以及她逃婚投向革命的经历。这次谈话,对浮莲帮助很大,开拓了视野,懂得了许多关于妇女解放的道理,增强她斗争的信心,为她日后坚定走革命道路奠定了牢固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她回到了广州。经历了解放初期的艰苦岁月,磨励了革命意志,学习和工作一直很出色。

她逝世后,肇庆市老干所为她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并在《西江日报》刊登讣告。请看组织上对她盖棺定论的高度评价:

黄浮莲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市老干所(原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离休干部(享受处[]级待遇),因病抢救无效,于20102252240分在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8岁。

黄浮莲同志是广东普宁人,192312月出生,1942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印尼苏岛人民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印尼爪哇井里汶中华学校教师,广州南方大学学员,封开县二区区委委员,封开财政局局长,封开县农业银行行长,封开县委妇联副主任,封开人民医院院长,肇庆地区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副主任。19837月离职休养。

黄浮莲同志是个好干部、好同志。她拥护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工作负责、兢兢业业,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为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同志而深感悲痛。

浮莲老师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育有一儿一女,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伴前几年去世。而今,她无任何后顾之忧,安心地乘鹤西去。祝她一路走好。先达乡亲永远怀念她!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