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新闻动态 其他资讯 查看内容

华侨城,一路向上

2011-6-5 16: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33| 评论: 0

摘要: 东部华侨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朱丹阳摄华侨城建设初期面貌。丁玎摄  早上7点半,老吴和太太准时送孩子到华侨城小学念书,然后两人便到华侨城生态广场上和一众街坊耍太极。阳光洒在晨练者身上,湖中波光粼粼,岸上 ...
华侨城,一路向上
东部华侨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朱丹阳摄
华侨城,一路向上
华侨城建设初期面貌。丁玎摄

  早上7点半,老吴和太太准时送孩子到华侨城小学念书,然后两人便到华侨城生态广场上和一众街坊耍太极。阳光洒在晨练者身上,湖中波光粼粼,岸上太极的动作流畅而柔软,一幅和谐的朦胧画卷每天清晨都在这里展开。

  28年尽显沧海桑田

  198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在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香港中旅负责人黄振声、马志民等人,正式提出由香港中旅参照蛇口模式开发华侨城的任务。

  这一天,成为“华侨城大事记”的起点。

  就在9个月之后的11月11日,华侨城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在这个100多人参加的简朴大会上,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深圳特区西部广东光明华侨农场沙河分场,划出一块4.8平方公里的土地创办华侨城。国务院侨办同时宣布了第一代华侨城建设者的任职决定:香港中旅副董事长、总经理马志民任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王谦宇、傅宁、刘卓礼任副主任。

  新生的华侨城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1987年5月26日,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破土动工,并于2年后的7月正式开业。而“锦绣中华”开业不久之后就入选了1989年全国旅游十大新闻。1991年3月26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委员会命名3088号小行星为“锦绣中华星”。

  从锦绣中华的问世开始,人们熟知的华侨城渐渐浮出水面。1994年6月18日,世界之窗开业,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园名;1998年9月30日,欢乐谷开门迎客……这些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成为华侨城最具辨识性的标志,也晋升为深圳的名片。

  与众多人造景观同时崛起的还有一个叫“康佳”的电子厂。这个成立于1980年5月21日的企业初时名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是光明农场创办的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1989年7月17日,经深圳市工商管理局批准,原“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这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康佳集团。

  华侨城,就这样在美丽的深圳湾长大起来。当前的“华侨城”,作为一家企业,该集团的业务范围跨旅游、地产、电子等三大领域;作为一个6平方公里(加上兴建中的欢乐海岸湿地公园)的城区,华侨城的建筑涵盖了几乎所有民用建筑形态:住宅、别墅、公寓到商业、酒店、写字楼、文化创意园,还包括国家级的美术馆、电影院。

  “华侨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本来,跟大多数早期开发区一样,华侨城可以过画格子、坐地收租的舒服日子,但华侨城的建设者在华侨城集团成立的第二年就邀请了新加坡规划大师孟大强等一批规划者,共同制定了一部执行了20年基本不变的、具有超前眼光的《华侨城总体规划》。这个被奉为“华侨城宪章”一样的规划在1996年和2004年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编。

  “1996年华侨城完成三大产业调整之后,一个工业区转型为由一个现代企业集团来管理和经营的城区。随后,就有了旅游城和21世纪示范城区的设想,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是极为少见的,对华侨城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前的质的飞跃。如果没有那次转型,华侨城或许就跟后来的全国上千个开发区被关闭一样,走向同样的命运。”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郑凡在回顾华侨城23年历史中最重要战略的时候,给予了上述的评价。

  2004年,经过再次修编的华侨城总体规划问世,华侨城将目标定位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文生态社区典范,这使得华侨城的远景框架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反复完善的规划最核心的是强调了三点原则:生态、人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被奉为“华侨城宪法”一样的规划中,因地制宜,保留原有的海岸环境、山丘坡地、山塘小溪和荔枝园、红树林等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依势建成具有山景、水景、海景的文化旅游区和居民住宅区,尊重自然、塑造高品位生活环境被放到异常突出的地位。

  2004年11月11日,在贯穿深圳东西的深南大道上,成立19周年的华侨城立了一块广告牌———“华侨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让多少华侨城人唏嘘感慨。

  “城乡结合部”变成城市次中心

  “小时候我们都是爬到世界之窗那边的果树上摘龙眼、黄皮,还有人参果。以前没有填海的时候,我们还沿着沙滩抓鱼虾。”老吴其实是白石洲村的土著,但从小就在华侨城玩到大,1988年从华侨城中学毕业,对整个华侨城附近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对老吴来说,生活在20年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拥有的土地和房子因为华侨城地产的升值也获益丰厚。他深切感受到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以前家里就是靠海为生,周末抓了螃蟹拿到华侨城的小集市去卖,贴补家用,如果多的话,家长就骑上自行车到东门或者到南头去卖。”

  那时候的华侨城对“深圳”来说就像农村一样,或者叫城乡结合部,即便是现在老吴的女儿跟内地的同学交笔友,写地址的时候还会问,爸爸,华侨城算是市区吗?这也是一个从小到大都一直困惑老吴的问题。

  “荒野、滩涂和空地,连经过的汽车都不多,看到一辆车经过也能叫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欢呼好一阵。”如今来到华侨城的游客基本想象不出当初这里的样子,据了解,深南大道两旁的绿化最初就是从华侨城段开始的,最初这里栽种的植物的配种,如木棉树、小叶榕都被复制到整条深南大道。

  上海宾馆作为深圳市区和郊区的分界记忆早已被人们淡忘,华侨城已成为城市的次中心,错落有致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植物,人气、车流不绝,3公里的长度有3个地铁站,是全城最密的,规划中的2号线也将在华侨城片区设站,异常便利。益田假日广场、京基百纳广场都开业了,老吴感慨万千,“没想到以前和小伙伴玩耍的空地,如今可以坐在地下两层的地方喝咖啡。”

  希望亲眼见证自己的村子被拆迁改造

  华侨城变了,华侨城这块土地上的人生活方式也变了。

  跟别的本地人不同,家里自建的房屋出租是老吴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自己也一直都有正式工作,今年刚退休又到白石洲股份公司兼差,“我并不像许多其他本地人一样,贪图享乐,每天就是打打麻将收收租。但是我也不会太拼搏,对生活要求很简单。生活不应该成为一种压力,只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有精力培育好下一代。”

  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也是在华侨城这个小渔村才有可能出现的情节,“小的时候最喜欢打台风,这样学校不用上学,我们跑到沙滩上,能捡到好多从海对面香港漂过来的玩具,当时香港很多玩具厂建在海边,打台风的时候,就刮过来很多玩具。那是小时候最开心得意的事情。”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老吴的必修课,这样广东人眼里的“二十四孝老窦”却也有困惑的时候,“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如以前我们那么开心。”

  “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尤其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太丰富,来得太容易,只想告诉他们要懂得珍惜”。跟许多特区第二代一样,90后的孩子得到的关爱太多,要玩具车大人就给买玩具车,一会流行YOYO又给买YOYO,可是买回来玩不了多久就变成垃圾,“与我们小时候有天壤之别,我们会自己用木头做手枪玩,搜集啤酒盖也能设计玩具,当时没有钱,你自己不做就肯定没得玩,感觉以前的人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会强很多。”

  “现在孩子们的娱乐反而少了,其实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多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爬爬山什么的,可是他们喜欢对着电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更能得到快乐。”

  老吴居住的白石洲村,跟世界之窗仅一墙之隔,以脏乱差闻名,是整个华侨城片区最不协调的音符。老吴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京基红树西岸买一套朝北的房子,虽然冬天屋子里吹着凄冷北风,但是老吴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从小居住的村子被拆迁改造成有规划的新社区。

  【见证者说】

  华侨城情结

  胡梅林,华侨城集团《华侨城》编辑部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今夜你会不会来》《第五个同居的冬天》、长篇漫画《六六和米咪之浪漫生活》、《魔幻奇兵》等,现居华侨城。

  胡梅林跟华侨城共有三段情缘,1992年他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华侨城,当时从上海宾馆坐了一个多小时颠簸的中巴才找到工作单位,是当时生产中国最出名的天霸表的协和集团。试用期工资350元。

  对于刚从内地来深圳的胡梅林,在协和集团接触到了最新鲜的企业管理理念,摸索学习了中国最早的终端营销和连锁零售经验,“这对我之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华侨城刚刚在兴建大型主题公园,初具雏形的时候,“这片区域还没有‘城’的概念”。此后,胡梅林两次离开华侨城去了广州和重庆,然而“感到还是深圳更包容,在这里成功与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

  1999年胡梅林已是而立之年,带着妻儿想安定下来,第三次选择了华侨城,并在华侨城集团谋得职位,完全亲历了波托菲诺从无到有运用整合营销并取得成功的过程。

  “1998年任克雷董事长提出来华侨城要做成旅游城的概念,2000年集团的总裁刘平春确立了主题地产的概念,欢乐谷主题公园+房地产的模式,从波托菲诺的市场营销开始,华侨城真正开始摸索地产的盈利模式,并且迅速复制到全国”。

  现在看来,华侨城拥有自己的配套,完全独立的一套系统,人性化的自行车道、弯弯曲曲的车道依山设计,机动车缓慢的行驶就是为了坚持人的活动;燕含山、欢乐海岸完全是根据原地貌的生态进行规划,形成了华侨城独有的文化;美术馆、艺术中心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如今的LOFT对于旧厂房的创意改造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城市新文化的发扬。

  胡梅林长期在深圳从事设计及文化工作,他认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就是都市文化,特区史就是都市历史,而华侨城就是一个大深圳建设的缩影。深圳本身没有太多历史的传承,“她就是年轻一代成长的地方”。提起现在很多地产项目都是功利性的,被动的规划,而华侨城是主动的、有规划的,“十几年前建的房子现在住起来还是一样很舒服”,而华侨城这个社区也从“城乡结合部”变成全国最好的城区,具有榜样的作用。

  走访感悟??

  向往终将拥有

  稍微对深圳有一点了解的人,没有不向往能住在华侨城里的,除了感觉旅游风景区附近稍微有点“高消费”外,华侨城或者说波托菲诺确实是许多深圳人的居住梦想。

  驱车从深南大道进入华侨城区域,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是最浓密的,因为已经“有年头”了,甚至比初来深圳创业的大学生还要“老”。两旁的风景区和酒店、楼盘都成为一道一道的风景,每一个游客途经此地心情也都会变得异常雀跃。

  就像胡梅林所说,华侨城是有主动的规划,因为主动,所以照顾了更多人需求,符合人们的理想,因此能产生天然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驱动着人们努力奋斗,去将理想变为现实。很多很多的“胡梅林”跑遍全国不同的地方,最后选择落户在深圳,因为这里有自己向往的环境,并终将实现各种理想。

  老吴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给那些来深圳创业的年轻人,“很多人刚来深圳没什么基础,只能住‘城中村’,这里是他们起步的地方”,而他也一样见证着许多人在奋斗了一段时间后,就离开这里,换到更好的房子里去,或者搬到对面华侨城的高档社区。

  笔者本人也在深圳待了二十年,对深圳的情愫跟老吴很相近,“我们都感到幸运,看到社会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感到很满足。”同样,我们骨子里流着“深圳人”的血液,老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成长在富裕的环境中,就不懂得奋斗和珍惜。

  海对岸的香港早就完成产业转移,玩具加工厂已成为过往的回忆,靠制造业繁荣的深圳也进行着产业转型的实践,华侨城告诉了我们一个成功的故事、一个思考的方向、一个未来的蓝图。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机会让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努力,向往终将拥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