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通讯 (第126期)

2011-11-9 09: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33|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达通讯 (第126期) 北京先达校友会 2011年11月2日
先 达 通 讯
(第126期)

《先达人社区网站》
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1年11月2日
目   录
雅加达先达人大联合大势所趋                  黄书海
董志鸿菲里深秋北京采风览胜
从咖啡店起步                                       董志鸿
Horas! 我是先达仔                                张伟杰
您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走来                     朱  蓝
从先达一路走来                                    记  者
闲聊新慧级                                          铁  生


温馨寄语
一、据悉,雅加达张福英校友近期畅游台湾时,因脚疾而坐上轮椅,甚念。
经医治是否好些?大家希望还能在舞池里见到你那曼妙舞姿。
二、北京先达校友很想念强东。达明说,你近来健康状况不太好,甚念。望多保重。
三、丁宜洪玉英腿伤是否已康复?希望有好消息传来。

编辑部



雅加达先达人大联合大势所趋
董志鸿菲里深秋北京采风览胜
  黄书海
经孔炳吉兄荐举,雅加达印华双语季刊《家乡Jia Xiang, HomeTown》主编董志鸿博士(Iman Sjahputra)和记者菲里(Feri Awan Hidayat)10月18日飞抵北京进行旅游采访。此前,10月16日他们也应邀参加香港先达校友组织到广东增城金叶子温泉度假村旅游两天。 

虽初次谋面,董志鸿那地道流利的“先达国语”却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见如故,油然而生。

志鸿1958年出生先达。董家早年在先达大街祥兴栈金店上游开了一家地球洗衣店。许多老先达人都还记得这家洗衣店。

志鸿童年曾在先达受过初小华文教育。“九•三O”事变后,华校被封,转读印尼学校。高中毕业后,只身到中爪哇日惹卡迦马达大学就读法学系。后还赴美国深造几年,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他面临人生重大抉择。

经过深思熟虑,1982年他决定到雅加达打拼,并与友人合伙开办Iman Sjahputra & partners律师事务所,为当地印尼社会,特别是华人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志鸿毕竟是在先达这方水土成长起来的,内心涌动着浓浓先达情。有了稳定的事业,他就时刻想着要为先达乡亲多做点事。

他参与雅加达先达同乡联谊会的创建工作,并为联谊会的成立写报道文章。

自从雅加达出现新老公会以来,他说,他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式让新老公会联合起来?

他问我:北京先达乡亲对此持什么态度?

我明确回答说:北京先达乡亲的态度很鲜明,从一开始就主张新老公会联合起来,实现先达乡亲的大联合大团结。这是大势所趋。

话音刚落,他便伸出右手掌和我击掌相庆,表示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我说,上次饶朝联总主席来京,我们深谈过这个问题。我很欣赏他的看法。他说,新老公会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同是先达人,怎么就不能联合起来呢!?

我说,我曾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曾协调和处理过华人社团之间纷争和矛盾,知道其中甘苦。我说,大联合,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要达到双赢。我相信,只要新老公会的同仁能本着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照顾彼此关切的问题,大联合就指日可待,水到渠成。

如果两个机构一时难于实现联合,我意,可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在一些大型活动上,先实现联合共同筹办,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你们以为然否?!

以上只是“纸上谈兵”,关键还要靠两会同仁,发挥先达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心平气和的会谈,一步步具体落实。

志鸿说,北京已来过七八次。这次时间短,除了一般采风,主要就是对你进行“专访”。炳吉兄他们经常谈及你的情况。在还健在的先达人当中,拥有像你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希望你能谈谈你的成长和工作经历,广大读者是会很感兴趣的。

我说,你们太客气了。要采访不要只采访我一个人,在北京的先达老前辈还有不少。

志鸿说,其他老前辈也要采访。但这次因时间有限,只采访你一个人。记者菲里不懂中文,采访只能用印尼话问答。

过去,我接受过印尼独立报总编辑Darusman非正式采访,也接受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正式采访。这次先达人采访先达人,对我确实是一次新鲜经历。

由于四十多年来,没有在正式场合讲过印尼话,开始还是有生疏感。好在采访是心灵的沟通,时断时续,很随意,多少弥补这一缺憾。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志鸿、菲里表示满意。

志鸿赠我一本《家乡》周年特刊,我回赠《忘不了的岁月》和《先达照片》。

志鸿说,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也是先达人,是他的好友。不巧,此次来京,大使却去澳洲探望女儿,由公使衔参赞接待。

北京秋色斑斓。志鸿和菲里到长城等各景点览胜,均由使馆派车接送。

10月24日,志鸿在天赐饭庄设了一桌饭局,宴请部份先达老人。应邀出席的有北京最年长的林克胜、先达老邻居陶少棠、伍焕沾老师遗孀黄英香、饶铁生、黄书海、林瑞玲、黄清香等,在清华大学念研究生的卡特琳(孔炳吉外孙女)和克胜儿媳孙达真也在座。

席间,印尼话、先达国语、普通话相互交错,气氛轻松愉快。志鸿家庭幸福美满,育有一男一女。他很自豪地把珍藏在手机里的全家福照片出示给大家欣赏。志鸿父亲已86高龄,还健在,生母已早逝。父亲后来续弦。

菲里不懂中文,身旁的卡特琳不时跟他咬耳朵,让他了解大家交谈的大概。

为了便于菲里写报道,宴会结束前,我用印尼话讲了几句外交辞令。我说: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现在两国又向战略伙伴关系迈进。祝愿这种友好合作关系就像榕树一样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北京先达人时常怀念先达,怀念印尼。

印尼对于北京先达人就是“远在天边,近在心田”。

从咖啡店起步……
雅加达  董志鸿
2002年某一天,几位老先达人孔炳吉、饶朝联等在咖啡店,边聊边品尝咖啡。

聊着聊着,聊到这样一个话题:

在雅加达有这么多先达人,其中不少事业有成。为什么至今仍没有一个组织或平台可供这些先达人交流情感和沟通信息呢?

为什么不组织起来?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我们的老前辈孔炳吉便忙活起来,四处联络,一个一个征求意见。最后决定2002年8月7日在他家开个碰头会。

当时,炳吉兄虽已花甲,但由于他的奔波和挚着,召来了三十多名先达人,其中有Chien Siung、Pai Min、Kok Hua、Hen Can、Cung Tu、Chang Lik、Tak Min、Yen Lang、Wie Cin等。
炳吉还以bakmi keriting盛情款待大家。

结果,碰头会做出了一个令大家都振奋的决定:立即成立先达人所期待的组织。

根据会议的决定,许多先达老前辈(恕我一一略去他们的姓名),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献计献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乐善好施的兄长饶朝联把自己买下的一套房子,借给了这个组织以供社会活动用。

有了统一意志,2004年2月4日,这个组织宣告成立。2004年3月18日举行正式成立仪式,取名为“印尼椰城先达同乡联谊会”。

成立仪式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约有200多先达人出席。大家都期望,通过联谊会这个平台,在雅加达的先达人可以互相帮助,沟通信息,帮助寻找工作、扶贫济弱,在各领域开展献爱心活动、讲座、训练班,以及开展一切有利于印尼社会,特别是有利于先达社会的社会活动。

最后,谨向上述老前辈表示深切感谢,感谢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没有他们,联谊会是不可能成立的。

所有想了解联谊会组织情况和有意参加联谊会活动的先达人,均可直接与联谊会联系。
(注:原文为印尼文)                     写于2004年3月23日 雅加达

Horas!我是先达仔
印尼  张伟杰
岁月流逝得很快,不觉我离开故乡先达已四十余载。我虽居住在他乡,但内心深处无时不在思念自己的故乡。我与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那热情、淳厚可亲的父老乡亲都有一份深厚的感情,这份情已融入我的血脉里。

我的故乡先达,是个美丽的山城,城乡相连,四面环绕着青葱翠绿的田野,原始森林,还有延绵横贯苏岛的山脉。市中还有一条日夜奔流不息的先达母亲河——巴布伦河。这条河见证了先达风风雨雨的沧桑岁月,也见证了乡亲们悠悠岁月的历史痕迹。

故乡先达,她的山美,水也美,人更美。如果你到先达来旅游,你就会感到先达的恬静、安宁、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一年四季皆春,她会让你留连忘返。且著名多峇湖也近在咫尺,离先达市只有47公里,正是我们修养度假的好地方。

先达市的农产品丰富,稻米、茶叶、咖啡、橡胶、棕榈油等等,还有各种水果,家乡各种特色风味食品,应有尽有。

先达是多元民族的地方,除华族外,还有玛达族、爪哇族、马来由族等。各民族虽有不同的文化、宗教与习俗,但大家都能世代和平相处,融合在一起,从未发生过种族纷争。

由于局势之变化,先达年青一辈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离开先达到印尼各地去创业,谋求发展。他们披荆斩棘,走过风风雨雨坎坷不平的道路,他们曾跌倒过,但最后又站起来,他们从不向困难低头,他们奋发图强,到处打拼。天总算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事业终于成功了。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开商店、工厂、矿产……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突飞猛进。

先达人在外地虽赚了钱,但他们不忘本,不忘自己的故乡。每年许多先达游子都要回乡祭祖,探亲访友,还出钱出力建设自己的故乡,可喜可贺。

此外,先达人在他乡,如泗水、雅城等各大城市还组织先达同乡会,敦睦团结乡亲,大家互助互爱,同心同德,为乡亲排忧解难;也经常为当地穷苦兄弟族群举办义诊,济贫救困。大家不忘做慈善公益事,都能献出一份爱心,一份真情。这就是我们先达人难能可贵的传统美德。

先达人在世界各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有人讲“先达国语”,一定会趋上前去搭讪,不管你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谈个没完没了,像是在他乡遇到了故乡人,感到格外亲切、温馨。“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我们的乡音永远牵动着大家的心,永远剪不断,驱不散。

先达啊!我日日夜夜思念,魂牵梦萦的故乡,我坚信无论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唯先达情,永不变。在他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问起我是哪里人,那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Horas!我是先达仔!

书海手记:
朱蓝是张绿云在汕头的好友。通过绿云,她接触到《先达通讯》,经常掷来稿件,对先达乡亲一往情深。
顷接朱蓝来信说,她的老伴是越南归侨,解放前参加革命,是汕大医学院厅级离休干部,今年三月不幸逝世。谨向朱蓝表示深切慰问。
随函还寄来朱蓝分别与陈强、谢添、秦怡、郭振清等艺术家合影照片。朱蓝原是艺术院校老师,出版了几本著作。
她撰写的《翻译杂记》读后感怀,令我不安,溢美之词真不敢当,建议不要发表,可她却多次来电话说,我们未曾谋面,这篇文章又不是你约我写的,是表达一个老读者的心声,希望能刊出。拗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