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达 周丽莲
单珊是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最近来印尼先达市调研“先达国语”,以了解在异族语言和其他强势汉语方言包围的大环境下,“先达国语”是如何产生、传承和发展的,且它与其他语言或方言有哪些融合及相互影响,以及先达华人的语言态度如何等问题。
单珊于去年12月8号由广州飞抵棉兰。9号由“苏北华文教育促进会”主席黄世平老师带领,与河北华大科技学院的校长及亚院特聘教授方小燕老师一起到著名旅游胜地多峇湖游玩.隔天从多峇湖转回留住先达。由先达“华文教育促进会”理事负责招待并给予她工作、生活上所需要的帮助。
首先单珊要了解“先达国语”的来龙去脉,为何在先达会产生这种独特的语言?当天我们就带她去拜访老前辈陈来发先生。陈来发先生讲述了“先达国语”的由来:
据说中国民国时期有个柳州军阀因战败逃到先达,后留在先达教书,就这样把柳州的官话腔调带到了先达。当时在先达教书的老师多数是中国梅县客家人,于是,在不断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带有浓重客家腔的普通话和柳州腔调的普通话自然而然融合起来,形成了现在流行的“先达国语”。
第二天我们和单珊拜见了吴益汉先生。吴益汉先生热忱地招待了我们,并与我们共进丰盛的午餐。吴先生为此次调查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并承诺愿意承担一切费用,邀请单珊到椰城去拜访那里的先达老前辈们,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先达国语”的其他有关问题。但单珊在印尼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到椰城。
单珊在“先达国语”语音调查中,利用田野调查软件,希望按照老中青三代这三个年龄层去获取录音材料。可惜不能满足她这个要求,因为目前40岁以下的华人大多不懂华文也不能说标准的“先达国语” (这是过去苏哈多政府严禁华文的传播长达32年之故)。所以只选三位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潘宗达先生、黄镇成先生和曾展开先生作“先达国语”语音录音,由薛秀凤老师及黄雪明老师在旁协助指导、解释和纠正。
工作之余,潘先生每天还送来了印尼的果汁、特色糕点给单珊品尝,曾展开先生招待晚餐,薛秀凤老师也给单珊带来了不同的印尼糕点,大家对这位远道而来为我们先达人调研“先达国语”工作的使者表示感激。
此项调研任务十分艰巨,费时颇多。他们由早上九点开始录音,中午只休息一小时,后继续工作到晚上九点。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短的几天里。终于完成任务。曾展开先生、黄镇成先生、潘宗达先生放下他们的工作,抽出宝贵的时间,尽量配合单珊的工作。单珊就更加劳累了,白天录音,晚上还要再作整理直到三更半夜。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感到非常欣慰。
这独具特色的“先达国语”,有史以来,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关注,更没有被人进行调查研究过。这是先达人的荣耀。单珊在先达做了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后由曾展开先生陪同回到棉兰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于二十四号返回广州。单珊在离开先达前对我们说:“通过在先达大约两个星期的调查研究,我觉得“先达国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我们也给了单珊提议,如在工作上有需要,可以联络广州先达联谊会、香港先达联谊会.北京先达校友会的会员;想查阅有关先达的资料可登陆先达人区网站www.siantarpeople.org。单珊返回后,迅速整理资料,并与其导师甘于恩教授在“和谐与共赢:国家软实力及华侨华人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和一致好评。
听到“先达国语”就有一种亲切感,它是紧紧把乡情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可惜现在先达青少年大部分已不能讲“先达国语”。希望“先达国语”能永远流传下去,同时也希望先达人能把更多关于“先达国语”的资料发送给单珊,她的邮箱:shanshanl 9881137@163.com
谢谢。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