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林叔明 一批来自印尼的华侨学生,离开了寄寓的珠江畔兰亭酒店,坐上粤汉铁路的火车。火车开到长江边的武汉,整列火车开上轮渡,横渡长江,上岸后火车开上京汉铁路。 前门火车站 从武汉北上的火车,开到北京前门城区,车行的右侧是城墙,苍老沉厚,默默无言,没有以欢颜笑貌迎接海外归来的儿孙。 先农坛 华侨学生到了北京,三迁才正式入学“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 首先,安顿在先农坛。记得那是圆形建筑,宿舍沿墙内开设,内向开门,可能原是运动员的宿舍,安放两三张两层木床。 一时闲来无事,只好分别坐在各自的铺位上,跟对床、侧床的“同学”玩“碰球”:“嘿!我的一球碰四球,”四球须立即回应,否则受罚唱支歌,或者讲点什么东西,“嘿!我的四球碰二球,”碰的对象要出其不意,没有应碰而受罚。 财经学校 离开先农坛,再迁入财经学校。财经学校在北京什么角落,现在还有没有,当时有没有师生,也没了解过。不过当时正值暑假,所以可以“收容”华侨学生。 闲来无事,华侨学生在一个四面围墙的大院子里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玩“抓领袖”,“请你跟我这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怎么做,由“领袖”做,做出的形式如何变化,由领袖决定,“抓领袖”的人,由因为抓不到领袖(第一个要由抽签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人来抓,要抓到“领袖”并不容易:“领袖”换了容,必须细心观察做的方式是由哪一个人带头的,认不准要受罚,认对了,该“领袖”就成为新的“抓领袖”人。 还有一种玩法:站在圈内的人,要抓背后有石头的人,抓到了就可以由被抓的人上来抓。谁的背后有石头,圈内的人要细心端详围坐的人们。 东堂子胡同 三迁迁入东堂子胡同。 北京城的东堂子胡同,出口对着“红星”影院,补校师生曾在影院里欢迎一位志愿军战士,听这位战斗英雄报告。 “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正式挂牌在东堂子胡同内。 补校师生曾经欢迎何香凝主委亲自来校探望。 这两件事,曾经写稿在《苏门答腊民报》发表。此外还发表了介绍补校的教学科目文章。 补校这校址,想必是早年大户人家,有前厅后院,前厅隔成前后两个教室,分甲乙两班上课,后院为女生宿舍(后来似乎移寓演乐胡同),男生住宿大方家胡同。 男生中,有后来荣任中新社社长的符国柱,有后来任职“民报”文员的吕慧珍,有叶贻东的女儿。叶家父女到来,有人代捧一件挡住视线的东西,在窄窄过道拐弯处跌入暖炉地坑,以致昏迷,不知如何“抢救”,只留下了后腰右侧的老伤。而叶家父女,从此“失踪”。 每天早点,可以买到在校门口售卖的黄透透的烤白薯、甜透透的蒸白薯,还有一种忘了什么样什么味的小吃。 中苏友协的免费电影、音乐 补校学生都有一枚中苏友好协会的襟徽;上面是并列的中苏两国国旗。当时,每个礼拜日都有一场中苏友好协会电影晚会。电影放映前,播放苏联音乐、歌曲。电影都是俄语版,不记得有无字幕。先后欣赏《列宁在一九一八》等两部有关列宁的电影。 参加晚会的时间,是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免费,免票。最后一次,不知为什么,要先由一个同学前去取票,才能参加,其后不记得为什么从此没有这项活动。 燕京大学 补校三迁入燕京(今之北京大学)。男生住的整座平房宿舍,两人一间,两边各有几间宿舍,中间过道之一侧为管理室,有高年的服务员,负责晚上九点之前响铃,九点熄灯。 与我同室的印尼侨生,普通话有印尼腔,见到来探望我的欣然之后,对我说:“你的女朋友Cantik benar。” 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是春天到来的未名湖畔,桃花怒放满树红,垂柳轻扬绿环湖。大食堂占了一座平房,开饭敲钟为号。课室在另一大楼,没有课桌,一人一张靠背椅,每张靠背椅右靠手的前端放大,以便安放书籍。 不 久,这批学生就分批上东北,远至哈尔滨,近也到沈阳,或学医,或学农机,或上普通高中。我给“民报”写的最后一篇稿就是报导侨生上东北,也从此告别了《苏门答腊民报》。 补校的老师 在东堂子胡同补校教学的老师难忘。语文老师李兆麟,与东北抗日烈士李兆麟将军同名同姓。因为我一篇作文质疑课文《雨来没有死》写日本扫荡之后村庄依旧安全,认为日军不会如此“仁慈”,把这篇作文在教室内张贴。 历史老师忘了姓名,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对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她往往批之为“劳民伤财”。生物老师是一位中年女老师,一堂满板板书一堂课。俄语老师是一位北京女大学生。忘了是哪位老师教的这一句太阳系行星口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顺口溜,牢记至今。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