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岁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在大家热切期盼中,在“九·二〇”事件 6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前夕,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九. 二〇”事件发生于1943年。3周年,出了《血仇》;50周年,出了《难忘的“九·二〇" 》。 虽然受当时历史主、客观条件限制, 还有很多史料和领域尚待挖掘,但这两本书却以其珍贵的的历史价值,在热爱它的国内外读者群中引起了反响和关注。 2003年,“九·二〇”,事件60周年。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书条件,不管人力和物力,都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优越。这才使我们得以在上述两书基础上出版一部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广泛的纪念专辑—《忘不了的岁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两书之不足。当然,约稿、撰稿并非没有遇到困难。其原因:一是几经动乱,在印尼中文资料已荡然无存,在国内的图书馆也很难寻觅到有关历史资料;二是不少知情者已辞世;三是要找到有话可写、有话能写的知情者,已非易事,即便找到了,也会因疾病缠身或身不由己而无法赐稿。因此,当截稿期已过,最后盘点稿件时,发现有些很好的选题,仍是空白。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留下的遗憾。 我们把关注的时段限定在1943-1965年。这是苏北华侨抗日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最为深刻、最为精彩的时期。这个时段就其活动的密度和事件的重要来说,是20世纪其他时段所无法比拟的。苏北华侨抗日爱国民主运动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首先,运动主体是保留中国籍的广大华侨;其次,国内一批进步文化人士胡愈之、巴人、邵宗汉、刘岩等流亡到苏北地区直接或间接参与和领导当地华侨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尽管苏北华侨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只是整个印尼华侨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历史中沧海之一粟,但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采,值得书写,以飨国内外关心这段历史的读者。 本书最大特点是:真实。史料真实、人物真实、情感真实。大多数撰稿人,都是那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人,或是他们的遗孀和后代。其中有92岁高龄的老者,有花季年华的孙子辈,有国内的离退休国家干部、老报人、原“侨运”骨干、校长、学者、教师、企事业家等。有几位作者,饱含激情地写下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章,稿纸上还留存着他们的体温,便悄然离开了人世。在审读这些稿件时,我们不禁为之动容。但可以告慰死者的是:此刻广大读者正以深切眷恋的心情捧读你们的文章,聆听你们的心声。你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缅怀先烈,不迷恋过去,不为写历史而写历史,站在新世纪的高度鸟瞰、分析那段历史,已成为大多数作者的共识,并付诸笔端。虽然没有鸿篇巨著,每篇文章却具有鲜明的个性,讲得真实、具体,乃至琐碎,尽力避免空泛的论述和赞美。审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眼前便豁然呈现出一幅幅震撼心魄的历史画面,把这些画面汇聚起来,便是整个事件的全貌,或接近全貌。它折射出那段历史的前进过程。
经过精心筛选,本羽酌情收录了《血仇》和《难忘的“九·二〇" 》中文章33篇和若干图片(约占本书篇数的1/4)。这些作品因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让我们难于割舍。这样一来,只要《忘不了的岁月》一册在手,读者便可把1943-1965年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尽收眼底,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历史不会重演,也不应该重演。但每当看到法西斯幽灵仍不时在扶桑大地上游荡时,广大受害者家属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禁为之颤栗和愤怒,并紧握拳头,从心底喊出时代最强音:决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决不能让死难同胞的血白流!
个人把握能力是有限的。本书的出版是集体努力的结晶。北京、香港、雅加达三地编辑组通力合作,宏构擘划,特别是现仍健在的反盟、华抗老前辈,怀着对先烈的深切思念,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对本书进行了具体筹划、组织、征稿、搜集、审核等工作。整个编辑工作,采取集体办公形式。对一些重要文稿,经集体讨论后,才着手删改。对一些文章中重复涉及非亲身经历的同一事件的背景内容,只要综合性或专题文章已有翔实论述的,则酌情予以压缩和删改。对作者亲身经历、亲自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则尽量保留和采用。但即便如此,由于事隔半个多世纪,有些文章只凭记忆追述,审稿时又无法查证,因此在一些时间、地点和场景上,难免会有出入或欠准确之处,好在大家都确认文责自负原则。再者有些人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便如实叙述或干脆割爱,致使有些文章段落略显单薄或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意愿。凡此种种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失误和疏漏,谨致衷心的歉意,并谨请作者、读者见谅和指正。 本书得以如期出版,有赖于广大作者的热情支持,及时投来稿件、资料和图片,许多朋友出谋划策,慷慨解囊,特别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慨然承印,共襄盛举,谨致崇高的敬意和深切谢忱。 (作者:黄书海)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