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紐約的街道上,公園裡或甚麼場地,都可見到小孩天使般臉蛋兒流露出天真活潑的臉。如果你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你又不是那種面貌可憎之輩,相信隨時隨地都可以和他們溝通。你會發現他們真情地與你講許多他們的小故事,甚至會告訴你他家住何處,家裡都有些甚麼人,他們做甚麼工作,家中都有些甚麼等等。總之套用中國人說法,數家宅,把家宅都數給你聽……。 相比較如果你遇上的是東方尤其是中國人的孩子,無論是在中國,香港或者世界任何一處地方,他們絕大部份都不會如上述那樣,相對他們在面對一個陌生人時不但不會主動對你數家宅,反而會很謹慎,步步為營,對你提問的問題他們會很回避……。 為甚麼呢?我想這也許與我們幾千年來的思想觀念有關,打從我們懂事開始,父母及身邊的長輩都會這樣告訴和警示你凡事得小心,我們週圍都充滿危機和罪惡,不要輕信他人等等之類,灌輸世界是悲觀黑暗罪惡的觀念,另一方面又善導我們千萬不可存有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類的德行品性。因此我們對“世界是丑惡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類的理念銘記於心,奉行為真理。
姑且我們不去論証上述的是否真理,是否對或錯,可曾想過若從一開始人人都無具有害人之心,又何須防人之心呢?打一開始就先認定人家定有害人之心,世界定是罪惡的,這種自我封閉和對外間世界的恐懼心態,對孩子們從一開始心靈上會產生多大的傷害。孩子們不再是天真浪漫的了,個個變成人人自危的小老頭。
也許你會說西方世界不那麼複雜,比我們太平安寧,因此不用費太大心思去開導孩子,孩子們也無須做太多的防衛,所以西方的孩子當然天真單純可愛啦……。
其實不然,都同樣在一個地球上,怎分彼此,同樣都存在問題,只是這裡人普遍持較開放的理念,較樂觀的觀點,他們不對孩子灌輸”世界是恐佈的”、“人人都是壞的”這類理念。而對孩子講世界是美麗的,美好的,人人都熱愛生活,神愛人人,人人愛神這種信念,讓他們自小開始就用開朗的信念去看待世界看待未來,讓孩子們有個天真活潑的小心靈,有個純真的童年。 至於世界的好與壞,人的善與惡,就讓孩子們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去觀察,分辨和體會。 這也許是東西文化的一些差異吧?東西思維的分別吧?到底那種觀念較正確?那種較客觀?那種較理性?這就得按各人的觀點與角度,各人的觀念不同而各有各的見解和自法了。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