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誕生之際, 先達新民歌劇社成立。1959年被廹停辦,經歷了11年,是光輝的11年。
當年,新民歌劇社是由教師、學生、年輕男女及愛好音樂的朋友組成。歌劇社有專人統籌,擁有口琴、風琴、大合唱、小組唱、銅樂隊及腰鼓隊等龐大的精銳陣容。據我所知,當年歌劇社指輝是盧永傑,演唱印尼名歌歌手吳國勝,年輕歌手還有伍權德、盧永文等。先達新民歌劇社經常到印尼各地進行交流演出,深受各界好評。 我12歲離開曼曼小農村搬到先達,留宿在親友陳明秋家,和明秋同住一房。明秋有文化,是新民歌劇社銅樂隊的主力隊員,銅樂隊的活動頻密繁多,為了能讓明秋更好參與新民歌劇社的工作,我白天到巴剎去幫忙他做生意,晚上再到「民眾夜校」上學。夜校同班同學有陳耀樞、王玉蘭、吳春枝、鍾九才、林友昌等,在校我們抓緊一切時間,努力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夜校畢業後,我和陳耀樞被分派到華僑小學當教師。經歷兩年多的任教深渊,因印尼政局的突變,眼看形勢愈來愈差,無奈於1959年12月回國深造,乘搭“芝利華”郵輪回國。被分配在福建集美華僑補校,編班補習了半年,爾後被安排在教務處做學籍管理工作。文革期間,被調到農場工作隊。文革後補校停辦,又被調到公社小學做宣傳工作。 1978年中,全家移居香港。為了生活,我一直堅持打工至68歲退休。我曾經租住過荃灣的唐樓、木屋及大厦。退休後,為了豐富退休生活,我經常堅持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如到大會堂觀賞免費的中西樂隊演出、芭蕾舞、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勁歌金曲等。我也喜愛收集資料,如將好的節目演出內容、免費小報有價值的資料,剪下收集保存,將好的資料存檔保留下來,這個興趣我已堅持了兩三年。另外,我還興趣學會做一些小手工,用「利是封」摺疊成“小燈籠”、“紅雙魚”、“年年有餘”等,讓晚年生活過得更加多姿多彩。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