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庆宜先生生平简历资料 ( 房俊宜 许丕新 整理 房庆宜 20世纪30 年代在万隆中华学校(隆华)上小学。日寇占领万隆后,在“第一国民学校”续读小学至六年级。 日寇投降后,在万隆进步社团“南侨文化学会”1946 年创办的“南化学校”上初一至初二。在南化学校诸多进步老师鼓励下,初中一年级(上)班同学,对国文课中高尔基的《海燕》一文“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受到启发,取名为“海燕班”。他任学艺部部长,负责出版《海燕》壁报(墙报)。后改为油印的《海燕月刊》仍由他任主编。 1947 年南化学校进步同学组织成立了“学习社”,成员除“海燕班”的同学外,也有其他班级的学生。“学习社”经常举办文艺和时事讲座,丰富了文艺生活,也使同学更加关心和了解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学习社”出版过一期名为《学习》的铅印刊物,由他当主编。在万隆开创由中学生出版的进步铅印刊物先河。 1948 年,他赴巴达维亚(雅加达)巴城中学(巴中)念初三年级。在初三丁班主编壁报, 对带动全班中文写作起了推动作用。 他在历年主编的壁报、月刊上,以“田枫”的笔名写作许多文章,大部分为文艺作品。从南化学校开始,他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特别是戏剧活动。当时演出的剧目大多是针对国内时弊(如“陞官图”等),在万隆侨界产生相当影响。 1949 年,他回万隆进入“万隆华侨中学”(侨中)上高中。其间在“火星班”主编《火》壁报,声援中国国统区“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受到学校当局处分,宣布处分时,还如临大敌,特意叫了荷印当局干探“坐镇”,以防“不测”。 1951 年初,他离开印尼回国抵北京,在“华侨先修班”(校址设于北京西郊燕京大学)补习。1952 年考上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1956 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6 年 7—8 月间,他随中苏黑龙江流域科学综合考察队,远赴东北,从额尔古纳河上游直至黑龙江中游(伯力),担任中苏两国专家的翻译员。该队行程 3000 公里,考察了黑龙江流域坝址,和准备拟定综合开发方案。 后来,他调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工作。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直至上世纪 70 年代初定居香港。 1978年移居香港后,他活跃於香港文化出版界。先后在香港鏡报社 、《地平线》月刊、《华人月刊》、《加华月刊》、《中国商品NO.1》杂誌等刊物担任採编、撰稿、广告设计等工作。在香港《港人日报》、加拿大《加华日报》香港办事处任该报中港台新闻的编輯,採访主任、广告部经理等职务。是港侨界和香港文化出版界少有的资深编輯和出版专材。 2000年后,他的职场生活转移到开辟香港俄罗斯旅遊团的工作。任俄罗斯旅遊团首席翻译和导遊,同香港五家旅行社合作开展俄罗斯遊客的香港遊。是参与香港开拓俄罗斯旅遊资源的先锋。 在此前后,他用田枫、凌华、艾京等多个筆名在香港和海外多家报刊及《香港华声网》上撰写发表有关時政、语言文化、生活、侨史逸闻等多方面题材的专欄文章,不完全統计在居港三十多年间,由他以自由撰稿人身份撰写的文章字數超过350万字,是香港侨界一位筆耕不断的勤奋的作者和专欄作家。 2005年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参与香港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和《香港华声网》的编輯工作。并热心於香港侨界社团的宣传各种专题论坛的组织策划工作。他是香港侨界最早投入对香港归侨问题的研究者之一,由他執筆并以艾京筆名发表的《香港归侨憂思彔》对推动香港归侨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起到了一个开拓者的作用。十年前他親自参与和组织了由香港万隆校友会主办的《香港侨界纪念亚非会议召开五十周年》论坛和由香港緬华互助会、侨友社、香港青年联会、香港和统會、大公报联合主办的《亚太战区华侨华人纪念抗日战爭勝利60周年》大会和论坛等,他一直是最重要的幕后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他是香港华侨华人总会、香港万隆校友会和北大校友會等社团最早的創会人和参与人之一,他对香港侨社在香港回归前后的愛国爱港爱侨的活动中,作出了他作為一名爱国老侨和侨社活动的义工骨干的有益奉献。 、 2015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念念不忘我们香港侨界隆重纪念抗战勝利70周年的活动和编撰大型《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丛书》的壮挙時,几次表示他想参与。我们最后在《文选》中选用了一篇他十年前為飞虎队英雄林炳煌所作的口述历史《征空89次 奨章十四枚----原飞虎队华侨飞行员的光輝历程》及一篇他和他弟弟房俊宜合写的《记钟老与"深潭"--万隆沦陷時期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