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永恒停留在童年时代
韩浩月
2016-09-14 06:23 阅读(31359) 评论(16)
用不了多少年,人们对中秋的记忆,会仅仅栓系在窗外那个亮晃晃的月亮身上,月亮,这个中秋节的古老符号,恐怕将会是我们对中秋节唯一的念想。
中秋节已永恒停留于我们的童年时代。那个时代母亲东藏西藏直到节日当晚才拿出来给孩子们分享的月饼,是唇齿间最惦念的美味,一盒月饼舍不得全部吃完,剩下的几块哪怕长了绿毛,也会擦掉然后小口小口地品尝。除了吃月饼,家里还会做一些节日才能见到的饭菜,平时因辛苦劳碌而面庞焦虑的大人们,眼神会在这天变得柔和,牵着孩子的手看看月亮,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浪漫。 中秋节的文化意味,其实早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被食欲和娱乐需求所替代,本来这个节日在多数城镇和乡村,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形式上的庆祝活动,它带来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体验。伴随着食品过剩带来的厌食症的普遍存在,以及娱乐过剩带来的消费疲劳,中秋节本来就残存不多的文化象征也被湮没了。没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习惯性地叹息几句,想要拯救中秋节,可等到这天过后,它很快就被遗忘到脑后。 想要复兴中秋节的想法是徒劳的,以中秋节、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凋落无可阻挡,此前很多年,保守的人们把传统节日的不热闹,归罪于大家对洋节的推崇,这显然是个误会,在最初几年对情人节、圣诞节体现出过过度热衷的追捧后,如今这两个洋节也回归到了本来该有的面目。现代人对所有节日都不再拥有热烈的兴趣,传统节日和洋节被一视同仁,这是因为,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都拥有节日般的精彩,那些对生活有着敏感体验的人,会把每一天当成节日来过,而那些承载着各种压力疲惫生活的人,会对节日无感,甚至对节日带来的开支增加、人情来往等产生厌恶。 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埋葬节日的特殊性。没有哪个时代能比得上今天,人们可以轻易获取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酒店和快餐店24小时营业,互联网通联世界可获得绝大多数资讯,手机成为人们的肢体组成部分,庆祝随时都可以进行,于是人们开始说,“节日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大家不再关心节日所赋予人的快乐,更注重对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管理,家人们聚在一起就是节日,恋人们可以看一场电影也是节日,一旦当一种生活方式被写满了寻找快乐的程序并且可以按需启动,那么需要被等待的节日,它的光环便开始消失了。 有心的家庭,开始强调节日的仪式化,并通过这种仪式化来强调节日的意义,这已经是对传统节日有意识的挽留,但这种挽留在更年轻的一代面前显得多此一举,90后们和00后们更关心他们的社交网络上哪位朋友刚更新了新的内容,他们更愿意尽快地脱离餐桌离开爸妈回到自己的电子世界里去,如果说网络化生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那么对传统节日凋落的悲叹也可以适可而止,节日为人服务,我们可以惦念节日的美好,但的确没有必要非得通过政府力量、民间力量,来人为地组织一些活动来重新繁荣它。 世间一切都在更迭,最终所有传统节日都将如神话传说,留在书本里和记忆中。 (转摘自搜狐博客)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