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悼 瑞 昭 姐 香港 张大永 瑞昭姐遗照 我们张家的亲人们于2016年春节期间给瑞昭姐拜年的合影 我们敬爱的瑞昭姐走了,她在12月17日吃过中饭后不久,就安详地睡去,永远地离开我们了,终年85岁。 瑞昭姐,是我们的堂姐,比我的大姐小一岁,跟我大哥同年。她和她的胞弟大林,是叔叔的孩子。由于叔叔远走他乡,叔母决定改嫁,父母亲在她们年幼时接过来抚养,因此,她们姐弟俩是跟我们张家的姐妹兄弟一起长大成人的。 父母亲待她俩如同己出,跟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她俩都很乖,很听话,很敬重父母亲,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有过吵架,彼此相亲相爱,而且,我们大家在二战后受到先达老家的民主爱国运动的风气影响,都成了”红屁股“。 1947年下半年,父母亲把我和三弟送到怡保念书之后,我们之间就没有了联系。 1949年3月,我来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上学之后,受到校园里热爱读书风气的影响,在学生会主办的图书小卖部,买了许多内容进步的好书,记得其中有一本是《居里夫人》的小书(pocket book)。那年底,母亲坐船经过新加坡,我便托母亲把这些书带回老家给瑞昭姐。其时,我全然不知道,这是多此一举的,因为此时的印尼,已有很多中国出版的进步书籍。 1953年初,为了回老家做证件,我回到了阔别了快6年的家。瑞昭姐已经毕业,到了兰都不拉八一间华侨小学教书了。虽说人生地不熟,我还是利用空闲时间赶去探望她。 姐弟久别重逢,自是高兴得很。探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一所进步学校,校长是苏北地区相当有名望的教育界前辈李公我先生。瑞昭姐还告诉我,她的愿望是准备有朝一日要回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这次见面后,我一直在雅加达,大林弟于1955年后也来雅加达在《觉醒周刊》工作。我后来听说,瑞昭姐于1958年跟她的夫婿木贤姐夫一起归国了。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报效社会主义祖国。 1981年底,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别离后,我们再次见面了,地点却是在香港。那时,瑞昭姐一家人就住在北角新都城大厦的一栋住宅里。我们一家子是在母亲引领下,到她家见面的。这次重逢,大家都有“千言万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慨!!不过,我们深感庆幸的是,历经”巨变“大家都还活着,都有了孩子。辞别时,瑞昭姐怕我们初来乍到,找生活不易,送了一个1000元的大红包给我。母亲和我都觉得这个红包太重,不能收,但她执意要我收,还说了一句:“你不收,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 随后,我们一家在荃湾落户,木贤姐夫还帮忙我们装修房子,接着,瑞昭姐一家也搬来荃湾落户。我的小儿子炜生曾一度拜木贤姐夫为师。母亲临终前,也曾在她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对我们的父母亲的感情真的是比天高,比海深。她最后这几年病情转好在家疗养期间,我们弟妹们每次去探望她时,她竟然说是伯父要阿荣请了良医给她治病的。 由于瑞昭姐从小就在母亲身边长大,她的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她不仅学到了母亲的做人的善良品德,默默无闻地付出和工作,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而且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烹饪的好手艺。 自从母亲于1990年逝世后,逢年过节,我们张家吃的粽子、巴东牛肉等美食佳肴,都是她亲手制作的。我们张家人和亲朋戚友吃了,无不赞好!夸她是母亲的传人!! 如今,瑞昭姐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但她的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她一生与人为善做一个好人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永别了,瑞昭姐,愿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瑞昭姐,我大姐看了我这篇悼文后,要我代她一家向您送别,并致:“我们永远怀念她”悼词。我们大家都永远缅怀您! 弟 大永 叩泣 2016-12-29 附:瑞昭姐的一篇遗墨 懷 念 伯 父 母 當我十三歲那年,我媽因改嫁了就把我們送回張家交給伯父母撫養,伯父母自己都生有七、八個子女,還要負責養育我們,真難為了伯父母。這養育之恩是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 回到先達,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從一個住在園坵沒機會念書的人,從此可以和堂姊、堂弟妹一起上學,我們生活在很熱鬧的大家庭裏,我感到很幸福快樂。伯父是一位很威嚴的商人,他雖然不罵人,但孩子們都很怕他。他經常出外做生意,很少在家,有時也會回來先達住幾天。伯母是位賢良淑德很溫柔的女人,她很會服侍丈夫,也很會烹飪,燒得一手好菜。和伯母共處的日子中,她教會了我好多東西,使我學會了縫紉,會做很多的事情。她的處事為人,也是我一生的榜樣,比如我也愛烹飪,寬以待人,都是受伯母的影響。她對工人和藹可親,一視同仁,每次出外做生意回來,都會帶點飾物衣著等回來給傭人,令傭人高興能安心工作。對子女的朋友有困難都盡力幫助他們,照顧他們,把他們當自己的子女一樣,這是很難得的。 伯母不單是個賢妻良母,也是個能幹的生意人,她幫伯父做生意,一生辛勤奔波勞碌,總算培養了一批成材的子女,當然子女有時也曾令她擔憂過。 在我內心裏一直覺得很遺憾,覺得對伯父母的養育之恩沒好好報答。在他們在生時候我沒機會好好孝敬他們,我覺得很慚愧。我永遠都懷念他們。 瑞昭 稿 1999年12月17日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