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人 查看内容

悼 林 弟

2017-1-12 00:39| 发布者: zjj| 查看: 922| 评论: 0|原作者: 张 大 永

摘要: 悼 林 弟 张 大 永 林弟原名叫张大林,又名志华,由于他于1955年之后来到雅加达的《觉醒周刊》工作,而且跟我一起在位于Jambatan Lima 的一栋竹棑屋居住,朝夕相处,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可说是“亲上加亲”。林 ...
                                                        悼  林  弟
                                                             张大永

  图为笔者全家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先达公园内拍摄的全家福合影。后排左起是笔者的大姐、瑞昭姐、父母亲和大有哥;前排左三是本文作者张大永,左一、二是大淼弟、大林弟、右一、二是大松弟和大荣弟。最前面的是宜昭妹。
   
       
        我们的林弟,继瑞昭姐之后,也于2016年12月31日除夕夜8点过后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终年81岁。
       冥冥之中,姐弟俩是在经过跟病魔搏斗了近10年时间后,相约在这半个月内一先一后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的。她俩弥留之际都很平静和安详,放心和了无牵挂。她俩相信,自己的亲人们和朋友们都将继承她们的遗愿,努力奋斗!绝不会忘记她俩。
    
       林弟原名叫张大林,又名志华,由于他于1955年之后来到雅加达的《觉醒周刊》工作,而且跟我一起在位于Jambatan Lima 的一栋竹棑屋居住,朝夕相处,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可说是“亲上加亲”。
      林弟年幼时身体不好,所受教育不高,实际上小学未毕业。但他聪明伶俐,爱看书学习,1953年我回到老家先达时,他受父母亲之托,就已开始协助打理店务。
      1955年,他在我家避难的两位战友影响下,来到《觉醒周刊》工作之后,更加愤发图强。他不仅接手了经理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同时负责编辑“印尼风光”的栏目,有时还协助翻译印尼文的文件和小说。
      1959年年底,《觉醒周刊》被迫停刊,他受命带着经理部的原班人马,到萧玉灿先生主办的《共和国报》发行部,负责推广《共和国报》的订户及其在印尼各地的发行网的工作。
       1961年,《共和国报》被禁止发行后,他全职负责觉醒文化基金会图书出版发行的经理部工作。

       1964年前后,萧玉灿先生应棉兰印尼国籍协商会主席张希石先生的要求,派了五名干部前往棉兰创办《希望日报》时,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成功培养了该报的一批经理部人才,建立了有条不紊的发行系统。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印尼流亡队伍发生《棉兰事件》,他和我受命“兵分两路”前去执行紧急使命。而在德锦同志病重期间,林弟还曾协助找当地著名中医给他治病。
     1965年9-30事件后,面对着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威胁,他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负责处理各种善后工作,直至觉醒办事处最后被接管。
     而在“新秩序年代”30多年的反动统治下,他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顽强地生活着。当他的爱妻阿玉在80年代过早地离开人世之后,他不得不自己一个人挑起了抚养全家人的重担。为了养家糊口,他不顾自己身体弱,每天从家里走路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在自己开设的小修理店(bengkel)营生,数十年如一日地苦苦撑下去。
与此同时,他一直关心着时局,关心着印尼的发展变化,也关心着亲友们的安危,并且继续与周围的朋友们保持紧密的关系,一起度过了那最危难的日子。

      进入千禧年后,他获悉我的几本小书在网站上发表,兴奋之余,还要求在当地出版发行。
       2014年,香港侨界举办纪念萧玉灿先生百年诞辰大会,我应邀代表觉醒的同事参与其盛时,他更是激动不已。会后,我送了一份大会发行的《萧玉灿传》、《萧玉灿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以及萧玉灿纪念章给他留念,感激他在宣传萧玉灿先生的思想和事业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林弟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论在任何时候,他都非常洁身自爱,从不追求物质享受,也不随便接受亲友们的馈赠。工作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为人随和,难得有脾气。他善于团结所有同事,也能与各界人士打交道,处理各种业务。这是他长期在实践中愿意不断地虚心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各方面水平的结果。
      记忆中,林弟平日很喜欢阅读文艺作品,很喜欢看好电影,我虽从未听过他唱歌,但他也很喜欢音乐,很爱听歌,尤其是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九九艳阳天”和苏联时期的乌克兰民歌“小路”,更是他的“至爱”,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足见他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味。

      另外,还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他的大女儿于60年代出生时,他要我这个二哥给她取名。其时,恰逢新中国出品的电影《枯木逢春》在公演,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叫“逢春”吧。他欣然应允,所以,他的大女儿的中文名就叫张逢春。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苦心孤诣地培养教育下,儿女们都很孝顺,都很体贴和爱护把她们抚养教育成人的这个常年有病的老父。林弟这次病重入院治疗,长达2个多月 ,她们都轮流侍候在侧,直到最后目送林弟安详地离去。
      安息吧,林弟!你长期来就已比常人更加艰难地活在这个世上,但你无怨无悔,毫不气馁,绝不屈服,努力奋斗了一生,完成了自己对家人、对友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你不愧是我们的好兄弟!好同事!好战友!
     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亲爱的大林弟,我们永远怀念你!!

     二哥 大永
      叩泣2017-1-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