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人 心情随笔 查看内容

同舟共濟——記六十年後的茶敘

2017-1-21 00:13| 发布者: zjj| 查看: 600| 评论: 0|原作者: 陳 華

摘要: 同舟共濟——記六十年後的茶敘 陳 華 四十多名棉中學生及先達華中學生於1956年3月23日乘"芝萬宜"郵輪從勿拉灣港口浩浩蕩蕩奔赴祖國。屈指一算今天是六十周年的日子。幾位棉中同學:紀榮光、鄭麗霞等有心人, ...

                            

 
      四十多名棉中學生及先達華中學生於1956年3月23日乘"芝萬宜"郵輪從勿拉灣港口浩浩蕩蕩奔赴祖國。屈指一算今天是六十周年的日子。
     幾位棉中同學:紀榮光、鄭麗霞等有心人,他們心中記着這重要的日子,手上也有同船的名單,於是通過各種渠道通知居住在香港的同行者,在約定好的時間到酒樓"飲茶"。
     這些同學都是在愛國熱情主導下回到祖國大陸,到各個學校學習,然後服從分配到各個崗位為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七十年代初陸陸續續流落到香港。
    約會的時間到了。除了少數仍在大陸,約三分之一身故外,廿名居住在香港的老同學都到齊了。想當年大家都是十六七歲的小伙子、小姑娘,六十年後見面已是老大爺、老太婆了。見面時只好問:"你是誰?","啊,原來是你呀!",歲月不饒人,徒嘆奈何!高興的是:大家都有美好的家庭,穩定的生活。
      我們中國人具有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统,這些華僑子弟也繼承了先輩的優良傳统,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港,才能立足生存。
      每年都要到入境處辦理手續人多排隊成長龍,港英當局的執勤者對我們呼呼喝喝,而這些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啊!我們住的是一兩百呎的小屋、有許多華僑住木屋,工作嘛更受到歧視,大學畢業生找不到適當的工作,學醫的不能當醫生,學工的當不了技術員、工程師,學師範的當不了教師 -----。為了生存許多人只好轉行到工廠當工人,搞運輸,或到工地去做粗重的工作。當時這些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况,有誰替我們說句公道話?
      印尼是回不去了(除了探親),為了生存只好忍氣吞聲,刻苦的工作。既然已搭上了香港這艘大輪船,我們便要與香港人和衷共濟,學習他們的"獅子山精神",漸漸融入到香港社會共同創建美好社會。
      經過幾十年奮鬥,子女長大成人,生活也穩定下來了。
      回歸後,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區,我們有了主人翁的感覺,祖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在如此大好形勢下,香港竟有極少數人在社會上破壞法治,製造混亂,宣揚"港獨",在立法會上搞"拉布"製造流會阻碍政府發展民生經濟。表面上是針對特區政府,實質上是對抗中央。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們在香港定居了幾十年,熱愛祖國的情懷不變,也深深愛上了香港這個地方。每當你到外國旅行,既看到他們的優點,也更感到香港的可愛。
   
      我們堅决反對"分裂主義者"搞亂香港!堅决反對"港獨"!我們期望香港越來越好。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