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难忘
三板头的日军特工 汕头:黄振坤 印尼苏北先达三板头埠是个小城市,地处先达与亚沙汉之间,是从先达到亚沙汉出马六甲海峡的主要通道,具有一定战略地位。1939年底,我的父母亲从先达市转移到三板头做杂货生意。
当年的三板头只是一条大街和四条后街,大街两旁约有40家商店,计金店7家,咖啡店4家,杂货店4家,脚车修理店3家,裁缝店3家……,后街则没有商店,都是穷人住家。我家的杂货店处于大街南头“老巴刹”的对面,其左侧不远处是一家日本人的“药铺”,人们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路上相逢打招呼都称他们为“卖药的”。 显然,卖药不是他们的正业。他们以药铺为掩护,干搜集情报的勾当。因为每逢节假日,他们便“放假”。每一个星期天一早便持着猎枪上山打野鸟、山鸡去了。一去就是一整天,从不间断。对其行踪,人们只有猜猜测测而已,但这个日本男人,则经常炫耀自己是“大日本”。把出兵侵略中国说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称他们日本人都是“爱国者”。在国外也只用日本货。故其日常用品,包括衣服,鞋袜以及牙膏、牙刷、肥皂等都是来自日本,最显眼的是每人最少有一双“日本大脚屐”木制的又高又大。
这些日用品,人们发现:常常是旧的还在用,新的又寄来了,未发现丢弃现象。有人质问为何?他们都只用“爱国”二字来搪塞。其实,这是该国对外派人员生活的配给制度。到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3月日军进占苏门答腊的棉兰、先达、三板头等地,真相终于大白,那家“卖药”者男的被任命为该县的“粮食局长”。
此时,人们回忆往事,这个“卖药”原来是日军先期派来潜伏在三板头的军事特工,进行探军情、勘查地形地物,绘制军用地图等,为侵略三板头作准备,原形终于毕露。三板头被侵占后,“药铺”随之关闭,“卖药”者也无影无踪了。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