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生活更精彩 ——茉莉芬茉华三语学校支教感悟 张艳云 2018年3月23日 落花无声,时光悄然。 来到千岛之国印尼已经三个月了。蓦然回首,支教生活的日历已经翻过三分之一。我曾无助过,我曾彷徨过,直至我深切领悟到了生活因努力而精彩的道理。我努力学习英语和印尼语来跨越语言障碍,努力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一切只为不辜负我的称号——国侨办外派汉语教师。 来到异国他乡,最棘手的事无非是语言障碍。第一次深深感受到语言沟通的窘境是购物,就连买水果这样的小事都得拿着手机,通过翻译软件来询价。我体会到什么是举步维艰,不会问路,不会导航,自己似乎不仅成了“哑巴”,还成了“文盲”,于是痛定思痛,短时间内必须学会简单的生活用语。我重操旧业,每天背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学习印尼语则需要花费更大的工夫,记笔记,练发音,强记单词的意思。我向助教学习印尼语,甚至让小朋友做我的老师。记得那次给小朋友们上课,想问他们谁想要这张粉色的纸,可是我不会说印尼语,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谁mau pink paper?短短一句话竟用了三种语言,说完我自己都忍俊不禁。学语言,我不挑“师傅”,甚至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短时间内,我便可以连续用印尼语从一数到二十。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开心地连连点头,向我竖起大拇指,说:“yes,yes!”。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个中国老师还挺聪明呀!真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与中国不同的是,使用这里的外卖和打车软件,对方都会打电话来再次确认订单,比如你点了那几道菜,再次确认地址是否正确,那语言起初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啊!在国内打车,滴滴司机会按照既定的导航定位直接来接乘客,而这里的司机一旦接单,立刻会主动打电话来对接上车的地点,甚至是热情地再次告知车牌号、车的颜色,那我的大脑必须快速运转,将印尼语翻译过来并记住这些信息。 走出国门,依然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诲:青年人,凡事就怕认真二字!经过一个多月的语言学习和交流锻炼,我已经可以独自完成点外卖和打车了,买菜购物还会还价了,算是有了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虽说我在国内幼儿园的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十年,但一下子也很难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要求,加之自己几乎没有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以及印尼学校施行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对我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很快,我结合学校的要求自创了一套“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的教学方法,解放了我的嗓子,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孩子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记得在“通讯工具”主题活动中,我根据大中小班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形式。我给小班孩子组织了活泼的音乐活动《打电话》,孩子们伴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不知不觉便学会了几句汉语。中班的孩子则是手工活动《纸杯电话》,做完后孩子们纷纷拿着纸杯电话嚷着:“我要打电话给妈妈!”大班的孩子汉语基础稍好一点,我为他们组织了语言活动《小熊读信》,孩子们知道了除了电话、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工具,还有一些传统的通讯方法。我们一起制作了信封,看着自己亲手装饰的精美信封,孩子们纷纷向我申请:“张老师,我可以把信封带回家吗?我想把它送给妈妈!”看着孩子们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双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爱意,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为了让孩子能够多练习中文,课间休息时,我还会组织孩子们玩“城门城门几丈高”“拉大锯”等中国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等,伴随着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收获了满满的知识,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每天,我都会拥有幸福的时刻,每每走进教室,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一下子簇拥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抱着我的腿,扯着我的衣服……我顿时忘却了疲劳,满满的幸福感萦绕着我,也正是这样的幸福迫使我有更强的使命感去做好支教工作,为了努力树立中国外派教师的美好形象,更为了印尼的基础教育贡献微薄的力量。 这一段海外支教经历,说是传播中华文化也好,说是沟通国际友谊也罢,但我更愿意将之作为我人生旅程中浓墨重彩的一次体验。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也许我和许多前辈们一样,并没有教给孩子们太多太多的中文知识,但我希望我积极进取、全心投入的工作状态可以得到延续,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位同行者和每一位后来者。 我确信:努力,会让生活更精彩! (茉莉芬茉华三语学校中国外派支教老师 张艳云)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