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印尼华侨学生
原创: 塞北雄鹰 印尼视角
1924年国民革命风起云涌,国共两党决定携手合作,在苏联的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中正任首任校长,黄埔军校建校时全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旨在为国民革命军培养军官,军校的毕业生后来成为了国民政府北伐的军事骨干,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战功,到了内战时期,教官校长斗成一团,师兄师弟兵戎相见。本是同根生、相煎就得急呀。
黄埔军校(旧址)。(新浪网) 黄埔军校的创办吸引了很多有革命热情的热血青年报考,包括很多华侨,其中当时荷属东印度的很多华侨就积极响应。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誓师北伐前,巴达维亚、泗水、万隆和棉兰等地侨团纷纷致电革命政府支持北伐。革命军出师北伐后,荷属东印度华侨社团迅即组织华侨北伐后援会,设总部于巴达维亚,并在泗水、三宝垄、万隆、棉兰、坤甸等城市设立分会。其宗旨是:"援助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以求中国之真正统一。"主要工作是:筹款接济北伐军饷;宣传北伐的意义;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陈锡铨祖籍漳浦县马坪镇,出生在厦门,幼年随祖父移居荷属爪哇巴达维亚,陈先生随南洋华侨陈嘉庚组织的“华侨慰问团”到了昆明,后来陈锡铨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毕业后任初级军官,派往缅甸和日军作战,抗战胜利之后,他回到印尼。
1954年陈锡铨到了芝加哥,在芝加哥技术学院获得电力工程学位,并在当地的报社担任编辑。1967年,他与妻子创立他们的第一个公司「庆华面厂」。创业成功后,担任芝加哥华埠发展公司董事长,美国美华选民联盟主席、亚裔民权联盟副总裁,并芝加哥成立黄埔军校校友会并任首届会长,对故乡多所贡献。 黄埔军校四分校十七期印尼侨生彭嘉衡。(网络照片)
彭嘉衡,原名彭淮清,1921年生于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坤甸,祖籍广东兴宁。193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交通兵团,1940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四分校十七期,1941年进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1942年赴美国高级飞行学校学习,1944年回国被分配到美国第14航空队中美航空联队(飞虎队),1947年退役返回印尼,“两航起义”后回到大陆。1950年进入军委民航局工作。60年代开始,彭嘉衡因“家庭背景问题”被迫停飞,并开始受到迫害,直到1980年平反昭雪,1986年退休。抗战期间,曾64次参加对日战斗,曾获美国航空最高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是中国大陆唯一获此殊荣的"飞虎队员" 。 彭家衡获得的美国“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图左)及航空英雄飞行勋章。(图片来源:中国网)
彭嘉衡,抗战中叱咤蓝天的飞虎队员,曾64次驾驶战机重创日寇,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他曾视死如归,带着共有20多个弹孔的战机返航,却因经济拮据难以承受高额的医药费。治疗已花费十多万,老伴准备卖房凑医药费。彭嘉衡的英雄事迹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此后大陆媒体曾发起为其治病的募捐活动,社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2010年8月22日下午2点整,享年89周岁的彭嘉衡在北京逝世。
临终前,彭嘉衡告诉家属,社会捐助的剩余款用来帮助其他老飞虎队员或回馈社会,家人不许留一分钱。
照片上这位老人叫徐志儒,印尼归国华侨。当年家境殷实。读书到高中的时候抗战爆发,老人激愤之下投考黄埔军校。之后转战无数战场。老人英语很好,对美械、德械枪炮非常熟悉。26军直属独立炮兵团第五连,职务为连长。 46年打完仗老人回乡,发妻已经去世。52年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关押20年。出狱后黄埔同学将自己的女儿过继给老人照顾他的生活。当志愿者找到老人的时候,老人已经在福利院的床上瘫痪了十多年。尽管躺卧在床,但仪容整洁,看得出老人曾经是一位高大英俊的军人。老人没有收入,靠继女每月务农换来的310元为生。300元交养老院的费用,10元理发。看到这种情况,志愿者们临时筹了些钱给老人,并给老人送上了关爱抗战老兵论坛制作的抗战纪念章。
老人轻轻把钱放到一边,说,我恐怕用不上了。而志愿者们送给老人的纪念章老人却紧紧握在干枯的手里反复抚摸。口里不停地说,这个好、这个好、这是宝贝。 一个月后,当志愿者们带着论坛筹集的5000元善款赶到梅州的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听到消息,志愿者们痛心大哭。 老兵不待,正快速凋零。 黄埔军校建校初,军校门口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四分校十七期华侨总队同学录上白崇禧的题词,也印证了黄埔军校华侨青年的牺牲:“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他们慷慨赴国难,搏击蓝天,血染疆场,曾经创下了辉煌的战绩,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特约撰稿 塞北雄鹰)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