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通讯(第140期)

2013-6-29 12:30| 发布者: breditor| 查看: 5750| 评论: 0|来自: 北京先达校友会

摘要: 先 达 通 讯(第140期)《先达人社区网站》北京先达校友会 www.siantarpeople.org 2013年6月5日
第3页

先达敬重的饶悦明—贡叔

香港  德华

    “简讯”与“通讯”登载了一则消息:“先达人相聚北京”筹委会将举办活动的余款港币八万多元捐赠给先达慈善福利会(Yayasan Siantar)虽然金额不多,但表示了筹委会同仁对先达慈善福利会多年的慈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消息提到交接支票仪式在先达汽车公会会所举行。

先达汽车公会会所坐落于榴梿街中段(旧浮鲁腊戏院隔邻),成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名为汽车公会,实际上是个慈善组织。凡有先达乡亲过世,善后工作大多数都经公会料理。从入殓、悼念、出殡、送到义山,让逝者长眠先达土地。

    殡仪的形式繁简由人。记得在四十年代某大户老板去世,办得很热闹,守灵之夜,许多乡亲聚集在他家门口凭吊,门外到马路对靣摆了许多椅子供人休息,还有几张麻将台供消遣。

    出殡之日,灵车在其孝子贤孙护送下,还有众多送殡乡亲跟随,沿大街绕到榴梿街,以示某人走了,向乡亲们告别。随后到义山安葬。殡仪仪式从简者不一定这么热闹。绕街向乡亲告别似乎已成了例行公事。

    后来,当地政府不准打麻将,也省却了熬夜的“守灵夜”。随着时代的进步,又有了“火化”的习俗,火化后便安放在观音庙的灵位,供后人拜祭。

    先达汽车公会几十年来一直做着这样的慈善工作,既不分贫富,也不分党派。

    先达经历过几次的大灾劫。(日本人的入侵,荷兰的警卫行动,印尼右派的排华…)先达汽车公会始终屹立不倒,会所完整无损。也许是先人保佑,善有善报吧。

    长期任职公会秘书的饶悦明先生(贡叔)为人诚恳,工作踏实,有文化,毛笔字写的好。汽车公会几十年做的这些好事,几乎全由贡叔一手打理。丧事办得好,逝者安息,家人放心,先达的老年人大多数都认识贡叔。

    贡叔热爱祖国,积极参与华侨的爱国运动。宁愿自己辛辛勤勤在先达工作,靠微薄的工资维持家庭生活,还把全部子女逐一送回祖国学习、工作。天下父母心,宁愿自己辛苦,也希望子女成才,为祖国效力。

    八十年代,我初次回先达探亲、扫墓。铁生兄特别交代我一定要找到他爸爸贡叔,让我劝他老人家回北京居住,以尽孝道。国内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而且饶伯母已定居北京,希望他能回北京与家人团聚。贡叔回答我说:“请转告铁生,我会认真考虑。”

    1991年,饶悦明先生因病在先达去世,实在可惜!他的去世是先达人的损失。

    饶先生为先达慈善事业默默地工作了五十多年,先达乡亲不会忘记他。

安息吧,先达慈善事业的忠诚工作者:贡叔。




“母亲节”抒怀

福州  林秀兰

   ㈠ 

 今天5月12日适逢“母亲节”。几位老朋友提着糕点水果来家。一进门,“母亲节”快乐的祝福声,此起彼落,热闹极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同在一城市,行动不便,相聚谈何容易。多日不见又多了两位拄拐杖的。有的由子女用小车护送来,让年老母亲们欢度佳节。都是祖母辈了,我高一级,是太祖母,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边吃边聊,爱谈往事,是老年人的通病。有叹息,有欢乐,有忘却的,也有难忘的。人生旅途,有者坎坷曲折,有者平坦顺畅。各人经历差异不同,我们认为共同有个“中国梦”里的同一个“梦”:但愿老人过上幸福晚年,健康长寿,和谐平安,子女有为。相信一定会圆上这个“梦”。

    ㈡ 

   在欢庆“母亲节”的今天,更是怀念已故19年的老母亲。这里殡仪馆有个明文规定。清明节家属可领出亲人骨灰盒摆在特设的供桌祭拜。几年来由于健康欠佳没来祭拜。今年清明节和孩子们前来。当我看到骨灰盒,想到妈妈就在里面,有如在我身旁,安详,微笑,无声地注视着我。“子欲养而亲不在”了。悲戚之情,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已是泪水满脸了。

回忆在那年代里,妈妈是个三从四德,听天由命的典型妇女。自我从懂事到踏入社会,伴随妈妈几十年到送终,她的一生给予子女的是无怨无悔,无私无偿的爱。她虽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目不识一个字,可她有一个智慧的头脑,一双勤快的手,更具有一颗善良的心。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㈢ 

我们三姐妹大、中、小仅差两岁,同吃同睡同玩,形影不离。记得小时候总爱吵着要妈妈喂饭。妈妈很乐意,拌了一大盘饭菜,三姐妹坐在小凳子上等着妈妈来喂。妈妈一个一口把饭抓到我们嘴里,真香啊!有如鸟巢里的雏鸟,张开小口,吱吱喳喳等待母鸟觅食归来喂养。老了,每当想起小时候那怪有乐趣,嗷嗷待哺的情景,内心总是甜滋滋的,更是幻想时间倒流再享用一次。

小学毕业了,我仅12岁。爸爸准备把我送到棉兰教会女校就读。这意味我要远离妈妈,生活要自理,很发愁。临走时,妈妈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含着泪水,千叮万嘱。有句古诗“此行要珍重,不比阿娘边。”此情此景,表露了一片慈母心。

小时候,妈妈为让我们姐妹和其他女孩一样穿上美丽的衣裙。那时我家不富裕,妈妈为了省钱从市场买了两条连衣裙回来,一片片折开印在纸皮上,然后给我们量身,照着图案裁剪,妈妈心灵手巧,一针一线,精心缝制。我们穿上美丽又经济的衣裙,美在身上,暖在心里。我们为妈妈的智慧而骄傲,辛苦了妈妈。

    我小儿子发高烧住院,妈妈不放心跟随我去。医院设备很差,我、小儿、妈妈挤在一张病床。妈妈衣不解带,废寝忘食护理小儿子,与我分忧。瞧着妈妈疲惫不堪的身子,操劳一代又一代,从不哼声叫苦或叫累,让我感激又内疚。她是这样一个为了儿女忘了自己的好母亲。

妈妈很善良。几个先达同学在丁宜执教时,住宿我家,背井离乡,会想家的。妈妈把她们当闺女看待,问寒问暖,常询问她们胃口,尽可能煮些有她们妈妈味道的可口饭菜。有病时悉心照顾,消除想家的思绪。离开后她们常来电话问候妈妈,这也许是妈妈诚心待人的回报吧!

当我分娩女儿前,有恐惧感,妈妈是过来人,说了一句老话:“人生你,你生人,别怕。”她不会谈医学常识,可这句话让我消除了顾虑和担心,给我力量去克服面对的问题,并承担起做母亲的重任。谢谢您,我贴心的好妈妈。

遗憾的一件事。92年我们迁到广东淡水。那时妈妈身体大不如前,常是卧床,不幸于1994年7月20日病逝,享年84岁,无牵无挂安详离开我们了。她没受过教育却很有修养,子孙尊重她,敬爱她,孝顺她。

初到淡水,人生地不熟,朋友不多。妈妈后事只好请当地殡仪馆前来料理。岂料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先要了1000元利市红包,费用另计,没有仪式,没用担架,没有轻便棺木,两人两头一抓,拉起垫妈妈遗体的棉被像拉瘟疫的尸体一样,匆匆地把遗体掖进车上。目睹这一切,我心如刀割,失控地号啕大哭。只有女儿,女婿随车陪送到火葬场。为什么,为什么会用这样不近人情的方式送走妈妈,令人痛心疾首。每年清明节想起这一幕,我的心情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常给孩子们讲述妈妈生前的故事。我们永远怀念您,亲爱的妈妈!劳苦功高的妈妈!




 

汕头朱蓝

《先达通讯》第139期读后,感触颇多。

 我再说一句:我不是先达人,但我们是“同在蓝天下”的人。人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而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木头。我们呼唤“爱的奉献。”《先达通讯》就是在传送这美的温馨……

《通讯》里的每篇文章,都是发自肺腑之言,自然、亲切,令人感动。正因为我不是木头人,所以感动了,心中涌出这首《知音》:

 谁在天涯回首昨天?/谁惦记彼此的风雨冷暖?

 谁在月光下默默张望?/谁向你诉说千古不变的向往?

黑暗中是你把心灵擦亮,/失败时是你选择了昂扬,

成功时是你唱着花明柳暗,/绝望时你指向高高的蓝天。

呵,知音,

你是两条闪光的纽带,/编织着世世代代的梦想。

你是那不断的高山流水,/把同一首歌的故事蔓延……



深切哀悼

     先达乡亲廖齐爱、陶汶昌以及吴碧樵母亲不幸相继病逝,谨向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逝者家属表示衷心慰问。
        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顺变。
北京先达校友会

                 

 

123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