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达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先达人 首页 先达人 心情随笔 查看内容

妈妈的故乡情

2016-9-13 00:23| 发布者: zjj| 查看: 731| 评论: 0|原作者: 汕头 黄振坤|来自: 《先达通讯》79期

摘要: 妈 妈 的 故 乡 情 汕头 黄振坤 我的爸爸妈妈为生活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便漂洋过海,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苏门答腊谋生。先在棉兰打工,抗战后期到先达、三板头做杂货生意。现弟 ...
                        妈  妈  的  故  乡  情     
                                          汕头   黄振坤

      我的爸爸妈妈为生活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便漂洋过海,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苏门答腊谋生。先在棉兰打工,抗战后期到先达、三板头做杂货生意。现弟、妹、侄等29人分别位于雅加达、棉兰、先达及三板头等地。

      20世纪50年代父亲因积劳成疾而先逝,留下几个弟妹,尽管处境极为艰难,但妈妈一直与在故乡的儿女——我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她虽不识字,但对故乡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一是保持华侨身份,没有加入当地国籍,她常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华侨”;
      二是保持故乡的风俗习惯,过故乡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过年等,婚丧喜庆也按故乡习俗办;
       三是保持与故乡的联系,弟妹幼小时未能写信,便通过亲友来往传递信息。弟妹读书识中文后便常催促写信回来,她教育儿孙要永远记住祖宗在中国,故乡就在广东省普宁县西社乡(父亲墓碑也刻此地址)。儿孙有机会到中国,就一定要回乡探亲访祖,增进亲谊;
       四是保持使用中国语言,在家要讲家乡话,因弟妇有二位祖籍福建,故各个家庭现在通讲国语(普通话)、潮州话、福建话和印尼话。

       由于妈妈的言传身教,故身处两国的兄弟姐妹、妯娌和侄儿女们都能密切联系,经常通信和互寄礼品,其中仅我一人从1967年至2002年便收到他们的中文书信79封,以及好多相片和贺年卡。近年来随着国际电话的开通和普及,来往书信相对少些,改为长途电话,只有一些像片和书本才用邮寄。就是在那段信封不准书写中文期间,我们通过香港、新加坡亲友代转。

     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们便常来探亲访祖,有的前来汕头处理商务时每逢节假日便回故乡休息。上世纪90年代当地没有华文教育,便从这里购买小学课本到印尼家中教授中文,近年则安排儿女到厦门大学读书,在当地有3个侄女已成中文业余教师了。一位学中医的弟妇已两次来广东省中医院进修,现是印尼苏北闻名针炙中医师,被选为当地中医学会领导,她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活跃分子,受到印尼副总理和棉兰市长的嘉奖和亲切接见。这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是与我妈妈的故乡情分不开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Sponsered by Sunmotion & KML|联系我们|先达人网站  

.

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