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华校友通讯 目录
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彬彬
歲月匆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我們用勤勞播種,摘下了成功的果實,換來了幸福的日子。幸福來之不易啊。轉眼中秋節又到了,筆者祝讀者中秋節快樂,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天下一家,道不盡的祝願。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在中秋。健康平安是福,事業成功是福,家庭和樂是福。人人福星高照,幸福無邊,家家團圓。
天空明月一輪滿,人醉春風萬里明。每逢佳節最思親。無論你是在路上趕著回家過節,還是在超市購買月餅贈送父母的人,心裡都裝著對家的思念和愛,都惦記著自己的父母。就算是你有一千個忙碌的理由,我們都要回家。家裡的老人在等我們過節啊。爸媽日夜為我們牽腸掛肚,數不盡的思念,回家過節吧孩子們,讓父母享受親情的融合。給老人家捶捶肩,說幾句溫馨的話,一股暖流融進了父母的心頭。
中秋節勾起了我對人生的感慨。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對我說,等你成人後才明白,做人不容易啊。俗話說:「花兒慢慢變黃,人心慢慢變冷」;人生有時豔陽高照,有時風風雨雨。人總會有愁腸百結,思緒萬千,百感交集的時候,都會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懷。望著院子裡滿地飄零的落葉,真是令人觸景生情,倍增對已不在人間的親人的思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自古難全。中秋節夜晚的明月高掛天上,使我的相思一年又一年。每當這個時刻,我會遙望著夜空,面對多情的月光,使我燃起了長長的相思,痛快淋漓的向月亮傾訴,最樸實無華的表白,最令人難忘的夢囈。
在這夜深人靜的中秋明月之夜,月明星稀,月亮展現了它的柔情蜜意,撫慰了人間的孤寂。歲歲中秋,今又中秋,月亮寄託了中華名族的思情和嚮往。月亮高掛天空,照亮了海峽兩岸炎黃子孫的心,傳遞了兩岸同胞的心聲,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月是故鄉明,月兒彎彎照九州。令人觸情生情,引起懷念,觸發思愁。中秋的月亮更是千白年來中國人的心靈寄託,中秋節的月亮把皎潔溫柔的月光撒滿大地。月光從窗外、從天井、從庭院進入了千家萬戶同我們相伴。在這溫馨的中秋之夜,當我們共享這美麗月光的時刻,讓我們互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人團圓。 中秋之夜 溫馨 團圓 先達旅椰校友會中秋聯歡 陳唯群
2019年9月14日中午,蘇北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舉辦了慶祝中秋聯歡活動。
本次參與活動,宴席開了 37 桌,其中貴賓有香港蘇北韓江聯誼會、棉蘭蘇北先達聯誼會主席、棉中校友等。
節目雖然是在中午開始,但籌委會主席顏肇福和數位參與工作的校友們於上午九時左右都抵達了現場,一切準備就緒,等候校友們的到來。
年邁的師們各在子女的陪伴下到場。校友們三三兩兩地入場,找到各自的桌位後,再走向老師們的餐桌,向老人家噓寒問暖。
只見大廳裡的校友們,這裡一群,那裡數位;站著的、坐著的;現場洋溢著開心的談話聲和笑聲。
節目開始前,喜愛唱歌的校友們輪流上台大展歌喉。
然後,在專業司儀唐培團校友和張友甜的主持下,節目拉開了序幕。
首先是籌委會主席顏肇福致詞和財務報告。他感謝校友們熱忱的支持;感謝特意從棉蘭、泗水、巨港等城市趕來的校友;加上遠道而來的香港嘉賓,使我們的聯歡活動顯得更加的熱鬧而有意義。此次的中秋聯歡是以校友為主題,節目都是由校友們提供。感謝朱梅蓮校友為校友會印刷請柬、設計打印舞台背景,還給校友們準備了記事本;感謝所有捐助中秋活動的校友們。此外,在財務報告裡,顏肇福主席向大家公佈了由2015年初至2019年8月底,校友們的捐款總數,和這些年來的開支及銀行存款。
然後是先華校友會主席黃春和的致詞。致詞中,主席不僅提到了相聚讓大家重溫校園裡的生活;回憶昔日同窗好友,更是說到中秋是中華文化裡的第二大節日,是團圓節,也是感恩節。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培育,指導我們成長成才;感恩大家的支持,才能讓中秋活動順利圓滿的進行。
老師代表陳永和老師,除了祝福大家中秋快樂,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還代表先華母校師長向校友們說聲謝謝,並送給大家二個希望。
1.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永懷母校恩,不負先輩情。
如果沒有先輩們的開拓創校,鞠躬盡瘁。 沒有師長們嘔心瀝血,苦心教導,我 們那會有今天。所以我們時時要記住,恩情永常在,福氣天助來。桃李滿天下, 個個是英才。 2. 要珍惜愛護先華校友會,因它得來不易,它是經過八年多的同心同德, 相濡以沫的呵護下才成長起來的,它是校友的心聲,溝通感情的橋梁,更是發揚母 校精神的平台,使母校聲譽傳遍四方,讓母校懿德流芳世代。
最後,老師衷心祝福先華校友會再接再厲,明天更輝煌,更燦爛。
棉蘭先達聯誼會主席陳保成代表先華校友致詞。他很高興可以從百忙中抽空來參加這有意義 的活動,並向大家公佈,明年2020年3月27日,第五屆世界先達人聯誼會將在棉蘭舉行。
接下來,是老師們與理事、嘉賓,合拍了照片留影。
餘興節目開始了,大家也開始享受用餐。
朱梅花校友的 MT Group 舞蹈團提供了兩支精彩的舞蹈,先華媳婦陳麗麗獻唱了兩首歌曲,White Wolf 舞蹈團的一支舞蹈。其中還有校友們的獻唱,一首一首優雅美妙、委婉動聽的歌聲在大家耳邊迴響。
最後節目也在校友的歌聲中落幕。
稿於2019年9月15日 感 恩 敬愛的唐培團校友:
您好!
此次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舉行中秋聯歡活動,您在百忙之中協助擔任節目主持人,而且會後只是象徵式收費,把大部份您應該所得的慷慨解囊捐給校友會。
在此我代表校友們感激您的慷慨義舉 ,並對您的支持永銘於心,並希望您能在未來繼續給予我們支持。
感恩,謝謝。
祝吉祥如意,安康!
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主席
黃春和 感謝信
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中秋聯歡活動,承全體老師、校友們的全力支持,才能完滿的結束。 其中我們特別要感謝:
唐培團校友百忙中抽空擔任節目主持人。
朱梅花、朱梅蓮校友提供舞台背景、記事本、桌曆及紅包袋。
MT 舞蹈團、White Wolf 舞蹈團的獻演。
先華媳婦陳麗麗、永久主席饒朝聯夫人周蓮珠、主席黃春和夫人張麗曼、張咪咪、 林錦洲、章記華、陳彩月、袁學珍、王淑華、李麟光、方新創等校友們的獻唱。
黃春和主席、李遠秋、陳達民、邱麗琴、陳達財、周湘泉、唐培團和校友們的樂捐。
香港蘇北韓江聯誼會、陳保成、施知福、李興平、林熙翰、李遠輝的樂捐。
在此,我們再次的感謝校友們對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的大力支持。
先達旅椰先華校友會秘書處 永 远 的 笑 靥 沈华英 只在三、四十年前见过两次面的福英姐,只因她是兄姐们的同学、学姐。加上先达人独有的浓重乡情,一照面长者来一句你是住在先达哪一条街?或是,你的哥哥姐姐是谁?接下来往往就会牵引出一大串熟悉的名字来。多次有趣而情真的经历总让我莞尔铭记难忘。 曾经有两、三回到椰城去MUARA KARANG菜市时,路过先达同乡联谊会会所,见到旧友李秋莉,寒暄过后就会问起福英姐,皆因我极为仰慕堪称先达才女的她,尤其《好报》每期的书法,既暗透力道却充满艺术美感的飘逸,让我每回翻阅“书法”的第一眼便是寻出它来。几乎肯定能写出这一手好墨字的长者,一定有着宽达洒脱的不凡胸襟和才华。。。(是以若遇椰城朋友对文字有所误读误解,不免提醒她们去找福英姐吧!) 事实证实了我的想法。 那是在八月十八周日午时,遗憾的是,地点是在她灿烂笑靥的遗照、摆满鲜花的宽敞灵堂。 身穿粉红上衣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女分别相继过来介绍坐谈。。。。 一打开话题便没有了初见面的陌生感,熟络地交谈着福英姐生前的各种爱好、起居作息生活习惯。。。福英姐是虔诚的基督徒,每日清晨一定阅读圣经、祈祷。。而且为子孙辈祈求的祷文中一定唸上每人的名字,一个都不让遗漏。 写书法时凝神恭谨得不容旁人打扰。坐姿端正,执笔沉稳,运笔刚健,笔势顺畅而流丽。这一番敬慕的联想几乎让我神驰于面对一名淡雅仕女临帖的莊穆。 她擅长歌舞,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行文思路广远,彧彧文采让人叹服。 数月来淡然面对胰腺癌所带来极大的痛苦,居然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怡然的笑颜,和探病的朋友们一起拍照留念,没有一般世俗对死亡战战兢兢的忌讳。如此纯净豁朗、以一生满溢感恩无悔的心灵,缓缓展现在预先对后事清晰嘱咐有条不紊,兼顾每一细节的安排。 走前一天,还一一唸唤子媳女儿孙儿们的名字,以及和朋友在电话里,以微弱的语音作最后思念的告别。 孩子们说,平日朋友来访,若还未梳妆打扮,则会请朋友客厅里稍候片刻,除非是经常见面的挚友。即便走前的最后一刻,也洗涤清洁梳妆整齐,留下永远亮丽美好的妇容安然离去。。。 温雅的儿子锺可炜,微笑地回忆谈着谈着。。。。最亲近的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不觉间,我们也渐萌生和故交侄子般的那种交融情谊。 不舍遗照里灿然绚丽的笑靥,情不自禁地一再笑着向照片中挥手的她,相对轻快挥手道别。 和可炜握手的那一瞬间,心情骤然突变,双手慢慢紧握,黯然对视,看他眼眶微红已渐潮湿,而泪水在我微微刺痛的眼里也将要溢出。。。此刻,彼此明白,此后,凡尘中已不再有她了。。。。 阿嬤的老師 陳默
某天,他在彈鋼琴,阿嬤上前去看;陌生的手也在琴鍵上動彈。剛上二年級的他,彈完一首短曲後,拉著阿嬤的手到他的房間去。他說:「阿嬤,鋼琴不是那樣彈的,得先懂得低音、高音和正常音。」他模仿著老師的語氣。
房間的牆壁上掛著一個小白板,兄妹兩常在那裡寫寫畫畫;旁邊有個裝著五顏六色水狀書寫筆的小盒。
對樂譜懵懂的阿嬤在他的床上坐下。他開始拿起筆,在白板上寫印尼文 Rendah、Normal、Tinggi(低、正常、高);再用不同顏色的筆寫 Do、Re、Mi、Fa、Sol、La、Si。然後開始對阿嬤講課。
他說:「鋼琴是很好的樂器。它讓人們記得那常被遺忘的正常音。有些人會把低音當成正常音。」他反覆地強調,正常音經常被忘記。一邊解說一邊將「Normal」圈起來 。
又拿起其他顏色的筆,畫了五線譜,再畫上 G 調 和 F 調的符號。說道:「學鋼琴必須懂得音譜的位置。它們都有自己固定的「房子」。」
這是阿嬤上的第一堂樂理課。
就在那短短的時間裡,他讓阿嬤領悟了三人行,必有我師。
完稿於
2019年8月27日 思念故鄉 張秀蘭 許久沒回鄉探望了,人在異鄉就特別想家,想家人。雖然回鄉路途遙遠,但是故鄉親情的呼喚,那種溫暖幸福的滋味,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只有流浪異鄉的遊子才會真正的體會到!
丁宜市是蘇北省第三大城市,若從棉蘭乘車到先達是必經過的主要通道。一進入丁宜市,眼前所見的是寬敞的馬路,分左右來回交通線,沿路兩側的老屋不見了,看到的是高大樓房和燕子樓,中間種上一排整齊兒青翠的遮陰村。
市中區有條河流,人們取名日里河,河水黃、不寬又不深。這條河貫穿著幾條街道,街道兩旁都是商店,人來人往,尤其是星期日(Hari Pekan),離市不遠的園丘及小市鎮的生意人、老百姓都出來丁宜市買貨物,逛街。熱鬧 的集市,氣氛頓時籠罩著整個城市,顯得欣欣向榮的景象。
老家後面有一座規模宏大的自來水庫,水塔高達三十米,儲水缸是用鐵片鑄成的,直徑大約五、六米寬,高有六、七米。這水塔是荷蘭殖民時期所建的,水源由地下噴出來的水是燙的,帶點硫磺味,除了供人們家用外,還設有洗車服務。
水庫旁邊有塊空地種有橡膠樹,樹下清爽、涼快。小時候常往那兒拾橡膠果玩賭注,男女生無拘無束的嬉笑著、追逐著,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麼悠哉!
住家門口是賣菜市場,這條街歷來是旺道。喧鬧擁塞的街道,水泄不通的人潮,三輪車、汽車來來往往,讓人覺得心情煩躁。
人們每天都上市購物買菜。這裡所賣的都是新鮮蔬菜、魚、蝦應有盡有。賣菜的生意人多是馬達族人,她們刻苦耐勞、天剛濛亮出來擺攤直到夜幕低垂才回家。
從家裡向右走過去不遠的張亞飛街,午間兩、三點是小吃的熱門站,街道上陳設著各種各樣的糕點。來到家鄉,不免想尋回久違了的小吃,再嚐故鄉小吃的風味,尤其是印度人賣的印度麵,巴東人制的竹筒飯(lemang),常有人把它當禮物送給親朋戚友。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母校 — 丁宜華僑學校,她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一晃五十年過去了。舊地重遊,久別重逢的遺址,有說不盡的美好回憶。回首當年同窗共梘的同學。那使人難以忘懷的往事和情懷,一絲絲一縷縷在心中迴旋,久而不息。
1965 年,風雲突變,學校被逼封閉了,心中的母校已永不再現。再現的不過是滄桑的歲月與流年的痕跡,使我感到無限惋惜與痛心。別了 — 丁宜華校!如今只能留下一段段難忘的印記。 话说乡音 逍遥仔
故乡先达话,是优美,形象,耐人寻味的语句。譬如:游泳称游水、水中踩水称踏脚[gio]水、骑自行车称踏脚[gio]车、放飞风筝称放纸鸢等等。这些话语是先达人专有的词语,故乡人听了倍感亲切、温暖[故乡情]。有些语句带感幽默、带些贬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多得不胜枚举。譬如:凶捍女生,往往被套绰号XX老虎婆;花心油滑男生,搏得雅号XX耗[hiao]马公。听了忆及这些话语,内心丝丝有味,继而,会心一笑,回味无穷。
一囖筐故乡话不知何从说起,它又如何潜移默化代代相传于我们那一代呢?且不愿追究其”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来龙去脉,只知是北国飘洋出海母语,随乡入俗,在先达扎根。经时光打磨,逐演绎此话,或各祖籍先贤们共创演此”无知识产权”话语 —— 总之此”无知识产权”语句是不在校向老师取经的知识。
童年,对游水是写意玩水习性而已,孰不知现今成运动项目,峇泊沦[Bahbolon]河是童年耍玩、洗澡的场所。往返游附近的礁石,是极平常事。有一回,童友们要游往彼岸寻河螺,大夥高兴万分,浑身来劲,欲快速动身。年龄大童友严肃说:”不会踏脚水,不可以跟”[先达话]。经测试,确实有些还不会踏脚水[被淘汰],当下确不晓自本领如何?仅知能浮河面上,头是往上仰,脚努力踩水,没下沉,无惧感,即反问童友:是将[jiang] 吗?[先达话]童友点头”认可”,原来这样动作叫踏脚[giao]水 —— 此小技兿”潜伏”身边多时了,是具有潜能,或是天性呢?那就莫衷一是了。
那年代,踏脚车是平常事,是童年必修的课目,是稟得父母支持赞同的项目,并含带激励诺言:”会踏脚车,会升班”必买新脚车。此话真暖心、悦耳,言在先前是一股趋动能力,是无比巨大正能量。每每清晨,曦阳刚露脸,未洗脸、刷牙,就使尽浑身力推父辈载货脚踏车往宽阔地方”操练’’了。记不清身子被大脚车压砸了几回,摔了几次筋斗。终究,黎明曙光很快到来,从右脚伸入车架下,至立即翻身上车蹬双脚踏板,是短暂时光,努力勤做”早课”,也事半功倍 —— ”奮斗”得补偿一辆小脚车。
童年放纸鸢[先达话]是开心惬意的玩艺。故乡天空是蔚蓝、清瞮的,万里晴空飞翱着许多来自各处的纸鸢。地面围聚童年朋友仰头观望空中纸鸢格斗。往往朋友会出谋献策 —— 为晴空中纸鸢格斗呐喊、打气,使空中”格斗”更显精彩,璨烂。
先割那只[先达话],飞近咫尺处时,那只纸鸢忽下降高度,不参于格斗,童年朋友都齐声叫喊“它怕料””它走掉料” [先达话]大伙儿乐,笑合不拢嘴。
“那只有尾巴纸鸢,是母的,不可割”[先达话]” —— 原来放纸鸢还有一套江湖惯例。在蓝天里,带长尾巴的纸鸢是不具备”格斗”的,它可任悠翱翔在晴空;是先辈定下的规章 —— ”好男不跟女斗”。此种美德精神是具有先达男儿基本特征,是否与放纸鸢有关连吗?那就无法下定论 —— 见仁见智吧。后两句先达话是带戏謔,登不了大雅堂,就不再敖叙了。
这些先达话 —— 踏脚车、踏脚水、放纸鸢,是难忘的童年生活,它陪我渡过青少年,成长为有知识的青年,也谱写出那时代美丽的”青春之歌”。
註:
此拙文是在中秋聚会,十八号桌与同学唠乡音有感。 喜逢恩師過中秋 澤科
當「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歌聲響起的時候,心潮總是澎湃不已,因為胸膛已深深烙上《義勇軍進行曲》的印記。
中國啊,我為你歡呼;中國啊,我為你驕傲;中國啊,我為你自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為中國祝福!
一字一句教會我們唱《義勇軍進行曲》的是盧永傑老師。如今,我還能以嘶啞的喉嚨歌唱《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也能忘情的在美麗的多峇湖畔放歌《星星索》、《寶貝》⋯⋯,那是得益盧永傑老師當年埋下的種子。然後,學子們如鮮花般綻放、盛開;每當翻開樂譜,那上下跳躍的音符,隱約見到了盧永傑老師的身影和聽到他的歌聲。
他們像一盞盞燈,不論冷風和淒雨,默默照著我人生跋涉的長路;他們給了我一串鑰匙,讓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中華文化之門,穿越時空,我能和心儀的李白、杜甫、王維、杜牧等唐朝詩人共語;又可和李清照、蘇東坡、辛棄疾⋯⋯同吟宋詞;現代的魯迅、毛澤東、巴金、老舍、曹禺⋯⋯不朽著作在那裡閃閃發光;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重慶的白公館、渣滓洞,我看到了在烈火中永生的靈魂。
中秋時節,長天一空,皓月千里,月圓花好之際,向健在的恩師們祝願:「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我無悔在華中求學的崢嶸歲月,是他們在課堂上給了我不忘初心,愛我中華,永遠不渝的信念。
他們是我的恩師——李洁霜、陳宏偉、鄧新荷、張桂英、張偉傑、張偉斌、陳耀枢、陳永和、郭金柱、袁振強、胡文德、陳彩霞、張鳳招⋯⋯ 等等老師及先達華教前輩鄭廷深、黃英香⋯⋯ 等老師。
時 二O一九年九月十四日先華校友中秋聯歡會手記。 |
由点达软件 提供技术支持